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lotusleaf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践交流] 与宝宝对话----情景英语

[复制链接]
151#
发表于 2005-11-21 00:57:12 | 只看该作者
我实在不想打击大家,想法很好,但很不现实。这里翻译的英语都是典型的中国英文,老美根本不这么说。如此教育孩子岂不是误人子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发表于 2005-11-21 01:32:28 | 只看该作者
表达的不清楚,不好意思。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做父母的这么教孩子,常常教的不是地道的英语,以后孩子再改不是更难了?这里有蛤蟆妈这样的高手当然是大家的福分,但我们平时用的英语大都是典型的中国英语。这就是我一直很矛盾的地方。但在中国又很难学到地道英语。你们如何看待在家与孩子用英语对话的问题?很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3#
发表于 2005-11-21 22:04:44 | 只看该作者
firstinfirstout+2005-11-20 17:18-->引用:firstinfirstout @ 2005-11-20 17:18 1. 桶 是bucket吗?
2. 喷壶 watering pot?
3. 铲子 shovel?
4. 筛子 griddle? riddle?
5. 耙子 harrow?
6. 还有一种拍照片时没找到,是个半圆的大勺子,象大师傅的大炒勺。是ladle吗?
这些动作该怎么表达呢?好象大部分的名词也就是其动词。
经常要和孩子玩沙子,可是这个情景的英文不知道怎么表达。非常感谢。

还有最近孩子喜欢一会开门一会关门,有时侯还将手放到门缝(门连着框的部分,门打开后的门缝是crack,这个连着的部分也是crack吗?下面这段话怎么说呢?
别把手(指)放到门缝,否则手会被夹住的。小心别把手夹了。会很痛的。被夹到了?痛吗?妈妈摸一摸,还痛吗?

Thanks in advance!
1. 桶 是bucket吗?是
2. 喷壶 watering pot? 是
3. 铲子 shovel? 是
4. 筛子 griddle? riddle? 应该是sieve
5. 耙子 harrow? 我一般说rake
6. 还有一种拍照片时没找到,是个半圆的大勺子,象大师傅的大炒勺。是ladle吗?我想可能是spade?
如果说孩子玩,可能有dig a hole, scoop out some sand and build a castle?

hq1966+2005-11-20 18:06-->引用:hq1966 @ 2005-11-20 18:06   受firstinfirstout启发,想起这个问题。
  请问蛤蟆妈:
  不要在门背后玩,小心推门挤着了。
  英语怎么说。
门连着框的地方是hinge
don't put your fingers in the hinge. You could get your fingers pinched.
Be careful not to pinch your fingers! It may hurt a lot!
Don't stay behind the door. Don't slammed the door like that! Your fingers could be crushed when the door's slammed shut! (别猛关门!会挤手的)此帖由 蛤蟆妈 在 2005-11-22 00:27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发表于 2005-11-21 22:17:11 | 只看该作者
tiantian03+2005-11-21 00:56-->引用:tiantian03 @ 2005-11-21 00:56 蛤蟆妈妈:还有这几句,有妈妈贴在我那个楼里,我有的会,后来一想不如贴在这里,反正大家都需要,你的英文又地道,能者多劳吧。辛苦你了。

“把积木砌高高”,

“你把积木推倒了”

,“注意把握好积木的重心”,

“一只手扶住已砌好的积木,另一只手再拿一块积木”,

“把小块的放在大块的上面”。

Stack up the blocks! Stack them up as high as you can!
You’ve knocked them down! Make sure it stays in balance.
Hold the stack you just built with one hand, and grab a new block with the other.
Put the small piece on top of the big one.
引用:<<!--quote1-->
:“封闭式滑梯”、

“双手抓紧扶手”、

“从隧道爬过去“
我想可能是tunnel slide?
hold on tight with both hands. hold on to the rails!
crawl through the tunnel

田田妈,你太客气了,咱们一起商量商量,好些说法都好,我只说我平时习惯讲的。未必最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发表于 2005-11-22 00:03:51 | 只看该作者
良良妈妈+2005-11-21 00:57-->引用:良良妈妈 @ 2005-11-21 00:57 我实在不想打击大家,想法很好,但很不现实。这里翻译的英语都是典型的中国英文,老美根本不这么说。如此教育孩子岂不是误人子弟。

良良妈妈+2005-11-21 01:32-->引用:良良妈妈 @ 2005-11-21 01:32 表达的不清楚,不好意思。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做父母的这么教孩子,常常教的不是地道的英语,以后孩子再改不是更难了?这里有蛤蟆妈这样的高手当然是大家的福分,但我们平时用的英语大都是典型的中国英语。这就是我一直很矛盾的地方。但在中国又很难学到地道英语。你们如何看待在家与孩子用英语对话的问题?很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良良妈妈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其实也是双语养育中最焦点的疑虑:我说的不地道怎么办?
其实对这个问题,肯定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也就造成了每个家长对双语养育会有不同的态度。我想实行双语养育,或者至少对双语养育感兴趣的家长,大概都读过Rubie爸爸的《宝贝比我强》,其实那本书里面就Chinglish这个问题做了非常好的分析,很令人信服地诠释了他的观点。
我个人信奉的观点是,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工具,产生思想的交流是最终目的。而英文做为被世界上大多数人认可的公用交流语言,其实就是为了尽量多的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人之间能够沟通而已。老美说的当然是很美国化的英文,但是和英国人澳洲人说的还不同;欧洲人大多数都把英文做为第一外语,基本都是很小开始学,听说读写交流都和母语一样流利,但是每个国家的人都会受母语影响有自己的口音或者独特的用法,但是没有成为交流的阻碍;印度人几乎把英文当成母语来用,但是他们的口音比中国人的还难懂,语法也很多不合主流,但是印度人去美国没有一点交流障碍。我的一个朋友说最佩服印度的出租车司机,不超过一百个单词,基本没有语法,就和人聊天聊得火热,一路上嘴从来没闲过。这些都不是老美说的英文,但是就像现在的平等观念更需要深入一样,语言也没有个高低贵贱之分,有了交流,不一定美国的英语就是最好的。
更何况,语言的流动也不是单向的。在我们刻苦学习地道美国英语的同时,中国式的Chinglish也在悄悄影响主流美语:据说Let me give you some color see see已经在纽约黑人中广泛流传,正式成为美语俗语用法了。其实Chinglish大多数外国人都会明白,只不过你不能用它来冒充native speaker罢了。
说到这里,就涉及到学英文的目的问题了。让孩子学英文,是想让孩子能尽早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呢?还是能看懂原版的电影,读原版书来扩大孩子视野呢?还是为了让孩子有一口标准的美语,被人当成美国人呢?如果真的是后者,也不妨想想,自己不给孩子说不地道的英文,难道孩子就能学到地道的吗?
起码在现在的中国,大多数孩子还是在学校里学英文。学校的英文老师有多少说的是地道的英文呢?大多数不过是照本宣科地念课文罢了。而课文的内容又有多少孩子能用在交流上?我侄女从幼儿园就开始上英文课,初三就开始学公共英语大学的课程了。而且她们公共英语的班里面,她还是最大的,小的才上小学,但是课文的内容是“how to be a supportive spouse”等等,孩子学得一头雾水,老师也不知道从何讲起。最后就是背了一堆单词完事。学到现在,我的侄女生活中还说不出几句话,而且没有一句话语音不错,语法不错的。这就是在学校向老师学的结果。在另外一个帖子里面我提到,我女儿幼儿园的英文老师是剑桥英语的老师,还是满口“微塞弟”,难道指望孩子在学校学出标准的英文吗?
当然随着外教越来越普及也便宜,现在很多孩子上外教班,但是每周一个小时的外教,即使孩子学了两句英文,如果回家不用,做为交流方式其实是没起作用的。更何况练琴的孩子每天都要练,学语言的没有了重复更是忘得比记得快。如果有个老美整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当然是好,但是即使有个外籍老师每天跟着,孩子都未必能够有很多输入。我的一个朋友就是在一个幼儿园做全天的外教(不是每天一小时课的那种),但是一年下来她坚决辞职了,因为那里的家长对孩子语言目标期望值太高,对外教压力太大。这都是做家长不切实际的天真想法,认为教给一个外教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对于一个20个孩子的班,老师和孩子的语言交流,比起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来说,要少的太多了。
所以我坚信,能启动孩子学英文最有效最自然的方式,就是来自和家长的交谈。那么孩子从家长这里学到“不地道”的英文,是不是就是完全无用呢?对此的回答,还是要去看Rubie爸爸的书。他从语言学的角度阐述了孩子自我修复能力强,完全能够从标准的音像资料以及与native speakers之间的交流中修正自己错误的观点。这点我没有经验,但是完全能够理解他的意思。不要说孩子,即使成人,在有了英文基础之后,给一个英文环境,就能学会很多地道的语言用法,并且很快改变原来的口音。但是,有些母语中缺乏的东西,如果在孩子语言敏感期没有给孩子输入,将来就是永远的缺憾了。非常典型的例子:中文为母语的人犯的频率最高的口语错误是“she,he”混淆。因为中文口语没有区别。我自己也不能幸免。我能做到口音在电话里被人听不出是中国人,但是一到说“she,he”就露馅了。要非常紧绷着弦才能避免错误。这都是因为小时候开始晚的缘故。其实,如果犯这些初级错误,再有一口标准语音,说一口地道的俚语,也还是一个外国人,又有何异呢?
最后,我想版主之所以起这个帖子,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在教孩子的过程中把英文说得越地道越好。在双语养育中,有胜于无,多胜于少,优胜于劣。这也是大家在这里交流,希望能在家长这一环节尽量拿给孩子最好最地道的东西。如果良良妈妈认为大家讲的不够地道,那就指出来,提供一个地道的说法就是了。我想现在原版资料这么丰富,老美满街走,掉个石头能砸着几个的年代,说几句地道的英文也不该是太难的事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发表于 2005-11-22 00:04:4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帖子是我每天的功课啊,今天论坛停电,我发现我放不下的首先就是这几个帖子,特别这个。真是辛苦了蛤蟆妈妈了。另外给希希公主的妈妈推荐:外研社 儿童图解词典 学生图解词典 真是价廉物美!!!上面这些东西叫什么都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7#
发表于 2005-11-22 00:28:07 | 只看该作者
刚才发帖子前没有看到蛤蟆妈妈的长文。我觉得蛤蟆妈妈在好几个楼的用数个长帖点透了好多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我自己在做的过程中反复思考。真的我觉得我们双语的目的是什么?或者干脆说,将来我们希望孩子在英文上达到一个什么水平?这个是必须首先搞清楚的,不然,一切都无法着手。实在我们指望她要将一口地道纯正的英文吗?我们现在的很多妈妈小时候都没有听自己的母亲讲过中式英文,我们现在都讲标准地道的英文了吗?把目标定成这样,就是真正的不现实了。说实话,就是我们生活在中国,也不能保证孩子说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可是难得能不和她说话吗?我前些日子到别的网上特特搜蛤蟆妈妈的文章,发现她开始是反对双语的,原因她在另一个帖子上说了,后来她改变了想法,自己的孩子一直双语,现在也大了。我觉得她这样一路走过来,很多的想法都是经过一番思考的,再加上实践,所以读来真是非常清晰,说得很中肯,也很在理。真是很难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发表于 2005-11-22 00:28:52 | 只看该作者
多谢蛤蟆妈和田田妈。在这里我学会了”妈妈背你“,那么让小孩”背上书包“应该怎么表达呢?有时候东西自己掉了,没有人动它,是不是用fell down?小孩有时候淘气,用手打你,你要他别打人,这个打应该用哪个词好一点?惭愧惭愧,读了这么多年英语,真的很多普通日常用语都不会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发表于 2005-11-22 02:24:01 | 只看该作者
to 蛤蟆妈:非常感谢蛤蟆妈如此精辟的阐述了观点。很受启发。我也准备给孩子进行双语教学,那句话说的好,&ldquo;在双语养育中,有胜于无,多胜于少,优胜于劣&rdquo;。在学习中我们与孩子一起进步。不知蛤蟆妈是做什么工作的?真有点崇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发表于 2005-11-22 09:18:4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蛤蟆妈如此精辟的阐述了观点。我孩子上一年级了,由于早期进行了一定的英语学习,现在在学校学英语对她来说就很简单了,有充分的时间学习语文和数学。我的目的是孩子早点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以后在学校学习时就可以轻松些。就这么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2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5:40 , Processed in 0.110763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