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jerryh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争鸣][原创]爱你的孩子,请不要用中医

[复制链接]
691#
发表于 2006-7-18 17:45: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2#
发表于 2006-7-25 11:28:16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left">因为你有置顶的特权,借光搭载我的这篇《爱你的肝脏别吃西药》,供大家比较、思考。多谢你老人家的顺风车了。<p align="center"><p align="center">爱你的肝脏别吃西药 人生最大的不幸是什么?每个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对我来说,最大的不幸是“看着别人不幸,自己不能避免地重复了别人的不幸。”我小时候在农村,见到同村的叔伯得肝硬化,由于西医治疗无力而死亡的例子不下3个。在我的幼小心灵里就留下了“肝硬化是绝症”的恐怖印象。 我在读中专时,奏巧我的班主任、讲师马某得了肝硬化。在我毕业后第三年,马老师不幸英年早逝。随后他的家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马老师的夫人洪某(我中专时的英语老师)由于夫亡而忧郁成疾,第二年相继逝去,留下二个儿女。在我一班同学和学校教师、领导共同帮助下,马老师的二个儿女完成了学业,并且毕业分配到比较好(月薪近万元)的单位。 我在看到别人的不幸时,不幸自己在中专毕业工作的头一年,被检查出患了早期肝硬化。当我拿到这个检查结果时,犹如睛天霹雳!因为这个病正是我从小就忌讳的。 西医院的专家教授们都说:这个病是不可逆的,只能吃点西药延长一下寿命。他们开的西药无非是:肝泰乐、肌苷、维生素等。可是我吃了一年西药去检查,所有指标没有任何好转。由于我的脾脏肿大很厉害,平脐,西医专家教授们都叫我把脾脏切除。幸亏我在住院时,有个好心的护士对我偷偷地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愚蠢,西医对这个病是没得治的,你不想过去看中医试试?切除脾脏是没有好处的,免疫力差,还要一辈子吃抗血小板增多症的药。”一言惊醒梦中人。我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到处打听有没有好的中医能治疗肝硬化的。有个中专同学介绍他的乡间有个民间郎中,治好了三四个肝硬化病人。于是我在同学的引路下,去看了那个赤脚郎中。郎中说我瘀血重,所以脾脏和肝脏都肿大,说我脾虚,所以面黄肌瘦。他说治这个病要花半年至一年时间左右才能有较大好转,有治愈或基本治愈的可能。于是他给我开了鳖甲、丹参、当归、土鳖、首乌、党参、桃仁、大黄等药,并且加了他自制的药丸。我每吃药3个月药都去医院复检一次。第一次复检结果,证实病情有好转,我信心大增,于是继续服药,连吃了423天、总重近九十公斤的中药(未计药丸),再复检,西医院教授专家们认为已经基本治愈(除表面抗原阳性外其它指标都正常)。 我在治疗肝硬化的过程中,也翻看了大量的医书。我发觉西医对这个病描述不甚了了,治疗措施基本上是消极的。再看西药书,治疗肝病基本上前面都加个“辅助”二字。既然是辅助,那当然是隔靴搔痒的疗效了。我看过几个名中医的案例,他们都有早期肝硬化可逆的案例,但由于我不懂辩证不敢乱给自己下药。此后我根据中医的理论对自己进行调理,至今已经15年了,我还健在,照常上班,照常打篮球赛,说明什么? 如果我听信西医“肝硬化不可逆”的无能“科学”宣言,我可能早就没命了。 前段时间齐二药生产假药亮菌甲素致多人死亡,我想那些患者多笨啊、多冤枉啊,他们不知道这个西药同样是辅助用药,没多大医疗价值,却因为用了假药而殒命。 因为有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深刻教训,我现在是拒绝吃化学药品的。你翻看西药书,一大遍的致肝肾功能损害的药品,如何用得了!你别以为人家明示了不安全因素,就认为它是安全的!好比前面有个陷阱,阱旁挂了个警告牌,你如果还向前走,结果是不安全的(坠井而亡)。因为西药有了明示,你吃死了就不能去法院状告生产商没明示此药的不安全,他们这样做是避免打官司,并非是为了你的健康着想。 我本人不甚懂理论,就摘引其它网站的一篇文章来论证中药、西药谁治肝病的效果好(此文新浪中医论坛等地方均有)供大家参考:<p align="center">“《治疗肝病,中药优于西药的原因》 肝脏在人体中起什么作用?肝脏好比人体内一个巨大的化工厂,它的功能主要有: 一、代谢功能:肝脏参与了人体内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激素代谢。当肝功能长期损害时可出现性激素失调,性欲减退,腋毛、阴毛稀少或脱落,阳萎、睾丸萎缩,月经失调以及肝掌及蜘蛛痣。 二、胆汁生成和排泄功能。此功能减退或丧失,常会引起黄疸。 三、解毒作用。 四、免疫功能。是最大的网状内皮细胞吞噬系统。 五、血液凝固功能。慢性肝病患者常出现出血很难止住的现象就是因为此功能减退(伴脾功能亢进的血小板常低于正常)。 六、参与调节电解质平衡。此功能一旦丧失,就易产生腹水。 因为肝脏具有解毒功能,人体内的一些有害物质需通过肝脏解毒转化为无害物质排出体外。所以治疗肝病必须选择一些低毒的药品,否则会造成肝脏过重的解毒负担,反而损害肝脏。 从目前来看,治疗性的西药毒副作用还比较大,不是首选的治疗肝病药物。比如西医界新开发的干扰素,常见的副作用有:发热畏寒、肌肉疼痛、头痛、疲乏、纳差、恶心,大剂量使用还会出现低血压、紫绀、意识模糊,甚至癫痫等不良反应,正因为有这些毒副反应,西医界目前临床上都不敢擅用干扰素。有的患者长期服用“保肝药”或者“转阴药”却造成肝功能越来越差,得不偿失的原因也因于此。 由于以上原因,迫使人们寻求低毒的中药治疗肝病。由于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中药有如下作用,故肝病多以中药治疗为主: 一、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作用:如云芝多糖、银耳多糖、猪苓多糖等; 二、能增强巨噬细胞功能:如蛇舌草、女贞子等; 三、能增强B细胞功能,提高免疫球蛋白:如菟丝子、黄精等; 四、能增强T细胞功能:如黄芪、人党参、白术、灵芝等;  五、能清除免疫复合物,如生地、大黄、桃仁、丹参等; 六、能活血化瘀、增强免疫:如丹参、郁金、葛根等。 七、能降酶、保护肝脏的药物:五味子及其制剂联苯双酯等。 但中药必须在中医师辩证的前提下使用药物,否则为转阴而转阴会适得其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3#
发表于 2006-7-25 17:30:57 | 只看该作者
我原来只知道西医,最近才知道中医,真实惭愧.我不知道楼主听说过周楣声没有,他是搞针灸的.我现在十分爱好灸法.本来这个帖子我不想顶的,但是怕其他的不明白的人看了,觉得有病只能看西医.钻进了死胡同.就是有病看中医的人,现实中也很难找到好的中医,往往也是不得已看西医.如果认为只有西医治病,那就到了孩子的思维水平了.我只想说的是,病有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一切以疗效为根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4#
发表于 2006-7-31 19:56:12 | 只看该作者
借光你有置顶特权.将本人文章也要贴一下.盲人摸象与西医([原创]医学笑话连载之五)我们读高中时英语书里有一课叫《盲人摸象》。故事说六个盲人,各人摸到大象的不同部位就判断大象象什么。摸到象身的就说大象象堵墙,摸到象牙的就说大象象梭镖,摸到象鼻的就说大象象条蛇,摸到象耳的就说大象象葵扇,摸到象尾的就说大象象条绳子,摸到象腿的就说大象象棵树。故事的中心思想是说,判断事物不能只看局部不看整体,否则就会犯盲人摸象类的错误。现在,“狡辩西医学家”们常常骄傲于西医有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微生物,能够了解“病因”。故说:中医对细菌病毒一无所知,象盲人摸象一样,盲猫捉老鼠般去治病。姑且不讨论两套学说的不同以及医疗结果是检验病理解说正确与否标准(这个深奥问题应该留待专家讨论)。我们单单看西医是否就是“明眼人”。西医对病理研究走的路线是还原论,按理对疾病的病因解释应该是唯一的。因为西医已经深入到细胞,听说还要深入到基因、蛋白质层面。深入到这种层面病理解释不可能不是唯一的了,正如摸到象鼻的盲人不可能说大象象堵墙,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大象象条蛇”。可是实际上呢,西医对病理的解释,绝大多数疾病有N派观点,犹如盲人摸象一样,各说各的正确。比如我们看报纸或西医书就发现,鼻咽癌有多吃咸鱼说,有苦楝树花粉致病说,有家族遗传说,有化学物品致病说;又如白塞氏病,有细菌说,有病毒说,有感染过敏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科学的答案应该是精确的、唯一的,既然西医标榜自己是科学,怎么会出现答案不是唯一的呢?或者有人说:我们也有唯一答案的呀,比如糖尿病不就是胰岛素缺乏致糖代谢紊乱的呀。所以我们伟大的西医对糖尿病人打呀打胰鸟素,优降糖、双胍类降呀降血糖(没有一个病人不是起初有效,后来越治越坏的)。却根本不清楚,胰岛素缺乏的病因是什么(你把结果当作原因,所以老百姓说你西医治标不治本就得谦虚承认)?还有傅彪换呀换肝,花了百多万元,就是没有消除肝癌的成因。好比有个大垃圾场,外面的垃圾车源源不断地往场里倒垃圾,你把垃圾场推倒、焚烧、清理了,却没有把那些运垃圾的野鸡车辆封堵,怎么能说把垃圾清理干净了?见局部而不见整体,难道这还不是盲人摸象的病因解释和治疗方法吗?如果一旦西医对各种疾病病因的探究深入基因层,是否对病因的解释就是唯一的了?我看未必!因为这种思维方式就如盲人摸象,见局部不见整体。正如大象能够走动,是靠肌腱、骨骼、神经等协同起来才行的,缺一不可。基因对疾病的病因解释,对人类带来的可能不是惊喜,而是西医这种思维方式最终会走向“唯物的宿命论”:你一生下来就注定你会得这个病,你一生下来就注定没得治。人类在面对这种宿命论时,只能是诚惶诚恐,只能是消极等死,谈不上任何惊喜!到那时,西医扮演“科学阎王”的角色,拿起化验单(“科学的生死簿”),恶狠狠地对病人说:“你只有三五个月寿命,拿钱来延寿吧!”(其实我们老百姓看西医治病,早已是拿钱延寿的。据报道:广州中医药大学治疗一个非典病例仅用五千元,而香港的西医是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傅演员延寿9个月花百多万元——按西医理论解释,晚期肝癌不治疗情况下可有3~6个月寿命,所以实际上傅演员只换了3~6个月寿命)。再说基因断病是不是就这么权威,我们来看看邓铁涛医案一则:作家陈祖芬外孙女在美国,已经2岁多了,不长牙,走路无力,易跌倒。美国的西医检测基因染色体断裂,是基因缺陷病,无法治疗。陈找到邓尝试。邓根据中医的“脾主肌肉、肾主骨”理论给予健脾补肾药,治疗半年,牙齿长出来,走路也改善很多。另邓本院一西医生儿子吃抗生素太多,长不出牙来,找邓治,同样是给健脾补肾药,牙又长出来。我们的西医对中医的疗效从来是不承认的,因为中国的西医胆怯心虚又爱面子,所以每到这时候,必以一个双盲试验来搪塞,说中医治好西医治不好的病,要么因为西医误诊,要么是中药的暗示起作用(世间除了中药,西药、面粉等等都没起暗示作用,何等荒唐的逻辑),要么说中医吹牛,制造神话。这些我们都不必去争辩,反正中国工程院士就有好几位是中医师或者中医药学家或者是中西医结合专家,如董建华、徐国钧、陆广莘、王X(打不出这个字),却没见到《狡辩西医学》鼻祖方舟子、张功耀、王澄等名字(工程院士大概不会选录只会狡辩不会做事的人来,当然何院士长期身在院中做党委书记,工于思想政治科学研究,近水楼台,另作别论)。还有现代中药的化学分析书满书店都有(搞药理研究的都不是中医师而是化学分析师,应该不会有假吧?),我们的西医生(包括王澄大师)却高傲地捂着眼睛说:“我什么都没看见,我就知中医是伪科学,什么病都不能治”(“早产儿”(科学)从来是爱撒娇的)。聪明的看官,你不必懂医学专业,只要运用一下辩证法思维就可以判断西医的基因将是个什么东西。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简单的死物,它不受外界的影响,所以它将物质从分子分析到原子,从原子分析到更微粒子,答案是唯一的。而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这个复杂的生物体,这个生物体不但内部复杂(多系统互相作用),而且受外界的诸多因素影响。所以医学研究的答案注定就不是唯一的,注定医学就不是科学而是一门半理论半经验技术。西医走微观还原路线它把生物当死物来研究,它的病理解释却存在N个论点,说明了这条路线是行不通的。你会相信一个基因就可以断人生老病死了吗?韩德强氏说得没错:“当西医离基因越近,就离科学越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5#
发表于 2006-7-31 20:55:34 | 只看该作者
[转贴]写给中医人!振兴国医,匹夫有责. (兼考问西医处方的科学性)(来自医天地网)我是学西医西药的,但我准备再考北中医,学习中医.我感觉西医药,真的很垃圾,很垃圾.我是在迷茫中遇到了一个中医师傅,自学三年伤寒论.现在临床发现,西医药很难奏效的疾病,经方用之得当效如拊鼓.看到很多西医同事,在太少两感时竟用&quot;清开灵&quot;,出了问题还怪中医药,说是中药的毒付作用,还煞有介事撰文报道,真是愚不可及啊!西医的思维方式有问题!  问题一.临床倒推不能论,西医的解剖,生理,病理虽然研究精密.但那是实验室的玩意.是从A到B.研究一个结果很精确.到了临床,是从B到A,就没那么容易了.不能把你剖了做实验吧.还有,要做相当的检查,集合相当多的数据,也未必能有可以令人信服的结果.以高血压为例,已知的有好几个因素,但临床上是已经有B的结果了,我们看到的是结果,要从结果去推测原因,是哪个呢.哼,很难搞清楚.究竟是心脏的原因,还是血管紧张素分泌失调,还是血管老化,还是肾上腺素等等的原因.这时候,其实西医大夫也头疼,他也不知道,那怎么用药呢?于是,本来心脏问题的吃了&quot;颉沙坦&quot;,搞血管去了,&quot;寇之不驱,反扰良民&quot;,本来&quot;肾素---醛固酮&quot;系统出问题的吃了&quot;普那洛尔&quot;,搞得心脏好冤枉.有时候这些因素似乎全有,所以,美其名&quot;联合用药&quot;.和有些中医下工&quot;下大围&quot;毫无二致.谁说西医科学了,还不是瞎子摸象.  问题二.杂病治疗不能论.西医分工过细,而疾病往往不是一个,造成的影响是全身性的.在中医看来就是一个阳虚导致的诸多疾病,西医要看很多科,要吃很多药.各科之间无法协调.病人花费很大,&quot;胶囊既行,百无一效&quot;,当今西医临床状况,是杂病百不能愈其三四,我看到的情况就是如此,下工之又下工.  问题三.有检查手段故而&quot;科学&quot;论.这是许多西医攻击中医,引以为豪的&quot;所恃&quot;.检查,不过大部分情况是看到疾病的造成的结果罢了,有何&quot;科学&quot;而言,不过是&quot;望诊&quot;的深入发展.用胃镜看到&quot;萎缩性&quot;胃炎算科学吗,你有本事治疗啊,让它逆转啊.看到是某某菌,你有本事灭啊,你怎么事先知道它是不是抗药的呢?还有更可笑的,遇到有些非器质性毛病,动不动就说&quot;植物神经&quot;失调,&quot;内分泌&quot;失调,缺乏&quot;蛋白质&quot;.你知道是哪根&quot;神经&quot;,何种腺体的&quot;内分泌&quot;,哪个&quot;蛋白质&quot;,处方开药,证据何在!?若无实据,谈何&quot;科学&quot;!西医说中医&quot;阴阳五行&quot;不&quot;科学&quot;,你看看他们&quot;科学&quot;吗?我常嘲笑他们;&quot;中医阴阳五行,你们蛋白神经,不可捉摸.&quot;  坚定学习中医,继承中医,发扬中医,我这样由&quot;西&quot;转&quot;中&quot;,从&quot;钱途&quot;看标准是一大傻冒,弃明投暗.但为了什么呢?张子和说,&quot;君子贵平不贵强&quot;,仲师说,&quot;上可以为父母治疗,中可以保全自己,下可以为百姓救苦救难&quot;, 你有钱有地位有如何呢?&quot;卒然婴非常之疾,把百年之珍贵寿命,提着大包,揣着红包,交给西医裁判,吃药又不好,到过来还是挨刀,死后变为异物,虽然坟头修的好,儿女哭的声音高,奈何,不过是轮回里快速走了一遭&quot;.  与诸君共勉.向坚定在中医战线的斗士们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6#
发表于 2006-8-1 18:50:10 | 只看该作者
反对,事实和结果说明中医比西医高明,西医的进步其实是化学和机械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7#
发表于 2006-8-4 11:31:16 | 只看该作者
好长啊,值得细看,不知该给小儿如何用药啦,有空再回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8#
发表于 2006-8-4 23:29:5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帖子就别置顶了。如果要置顶,建议把刘力红先生的“思考中医”也转进来。恕我直言,我觉得楼主喜欢思考。不过要知道,符合逻辑的推论,要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而楼主年龄估计也是七十年代生人,传统文化的功底恐怕并不扎实,对中医更是没有太多了解。就要建立一套宏大的体系驳中医,恐怕是力不从心。无知者无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9#
发表于 2006-8-8 10:16:10 | 只看该作者
<table style="TABLE-LAYOUT: fixed; WORD-WRAP: break-word"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valign="top"><div class="postcontent" id="show932923"><font color="#4d2626">中西医结合专家----沈自尹(Ziyin Shen  1928-) <div align="center"><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700" border="0"><tr><td><font color="#4d2626"><img src="http://www.med8th.com/academician/ShenZiyin/szy.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1928年3月22日生,祖籍镇海城关。1952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今上海医科大学)。历任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医教研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医学评议委员等职。现任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终身教授,上海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名誉所长,中西医结合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及学位委员会委员、卫生部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副总编。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沈自尹是我国著名的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中医理论进行研究的开拓者。中医治病重视辨证论治,“证”是中医学术精华所在。沈自尹40年如一日,以“证”的研究为主要突破口,进行中西医结合研究,成为我国在“肾阳虚证”实质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开拓者。五十年代,沈自尹论证了肾阳虚证患者能反映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尿17羟皮质类固醇低下,与肾阳虚证明显不同,温补肾阳药可以改善此种现象。此结果在国内及日本均被重复证实。六十年代,沈自尹进一步研究证实肾阳虚证可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不同环节或不同程度的功能失调。七十年代末,又研究证实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甲状腺、性腺三轴全套功能的不同层次失调有关,温补肾阳药可提高下丘脑双氢睾酮受体的亲和力。 1997年,沈自尹发表了研究新成果,表明温补肾阳药可明显提高已受抑的大鼠(模拟肾阳虚)下丘脑促肾上现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的基因表达,而对照药健牌、活血药无此作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到温补肾阳药还可以直接兴奋下丘脑CRH神经细胞。因此认为温补肾阳药对肾阳虚证的主要调节点定位当在下丘脑。 沈自尹还是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的开拓者。六十年代起,围绕“肾”及“证”本质的研究,以大量的临床实例和科学依据首先提出中西医结合的初步途径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从而改变了中西医简单相加的局面,以后又提出“微观辨证和辨证微观化”等创见,拓宽了全国中西医结合的诊治与科研思路,对中医辨证科学化、客观化起了积极推进作用。沈自尹先后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6部,其中《肾的研究》为日本学者翻译在日本出版。获国家级或上海市科技成果奖16项,均为第一作者。1994年日本文部省邀请赴日本副山医科药科大学担任客座教授一年。</td></tr></table></div></div></td></tr></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0#
发表于 2006-8-8 10:16:55 | 只看该作者
<table style="TABLE-LAYOUT: fixed; WORD-WRAP: break-word"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valign="top"><div class="postcontent" id="show932953"><font color="#4d2626">中西结合医学家----陈可冀(Keji Chen 1930-) <div align="center"><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700" border="0"><tr><td><img src="http://www.med8th.com/academician/ChenKeji/chenkj.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1930年9月30日生,福建省福州市人;1954年毕业于福建医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建院初期奉调来京;曾随名医冉雪峰、岳美中、赵锡武系统学习中医和临证多年,学而有成,融为一体;曾获北京市在职西医学习中医一等奖,为我国第一代中西医结合专家。 陈可冀院士长期从事内科临床医学研究工作,擅长心血管及老年病专业,1955年至1964年先后两次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进修心脏内科专业,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及老年医学研究所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位、专家委员会委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及生物学部常委;兼任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中国科协常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医学评议组成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长;为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陈可冀院士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研究和老年医学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曾担任“六·五”、“七·五”、“八·五”国家科委攻关课题(心血管病研究)组长,是“九·五”国家科委攻关项目(心血管病)课题组组长;先后获国家及卫生部级科技成果奖10项;1989年获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有10余种专著,主编了《心脑血管疾病研究》、《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中医药临床验案范例》、《抗衰老中药学》、《老年医学在中国》、《中国传统康复医学》及《清宫医案研究》等著作,发表论文120余篇。 <p align="right">全文摘自<font color=\"#000000\">迈博健康资讯 主要成就: 陈可冀长期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及老年医学的研究,在活血化瘀及芳香温通方药治疗冠心病的理论及疗效研究方面,在补益脾肾方药延缓衰老理论及临床研究方面,在清代宫廷医疗经验的继承研究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在著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整理方面,在中医、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方面,在促进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方面,成就尤为突出。他医德高尚,治学严谨,亦为人们所称颂。 一、系统全面继承著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  自1955年底,陈可冀应调到中医研究院学习和研究中医,至今已近40年,他对祖国医药学宝库,进行不懈地探索、挖掘。从古医籍到现代医学最新文献,从《黄帝内经》到近代著述,他都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有人曾认为他的成功在于天资聪明,智慧超凡,记忆力过人。陈可冀引用诸葛亮的一句名言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事业的成功要靠“有志趣,有目标;肯学习,能坚持”。  陈可冀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上的成就,还得益于几位名老中医的教诲和指导。他曾做过已故名老中医冉雪峰的助手和“关门弟子”,曾向北京名老中医王易门学习并同他共事两年余,1959年进行中医脉象现代化研究他又拜蒲辅周老中医为师,他曾多年随岳美中老中医临诊,1960年后他集中精力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研究又拜著名老中医赵锡武为师,并同著名老中医郭士魁合作共事20余年,志同道合,亲如家人。  在中医学术的继承上,中医研究院根据老中医岳美中的建议,安排陈可冀集中地继承、整理岳老的学术经验。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先后主持整理出版了《岳美中论医集》(已有日译本出版)、《岳美中医案集》(1982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及《岳美中医话集》(卫生部部级成果奖)。这些医籍忠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岳老的学术造诣与卓越技艺,令人屡读不厌。陈可冀还参加整理出版了《冉雪峰医案》、《赵锡武医疗经验》等学术专著。  由于陈可冀有机会跟随数位全国著名老中医学习和共事多年,能够在学术上做到博采诸名家之长,枝叶交融,自成一体。他的成就,深受老中医们的赞赏,著名老中医岳美中教授曾写诗称赞他:“英年绩学展鸿猷,中西结合喜善收,鸟影不移参邈邃,梅枝独侑企风流”。 二、致力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研究   心血管病是当前我国人口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也是国内外瞩目的研究课题。自50年代,陈可冀就开始进行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的研究,30多年来取得了卓越成就,不仅在国内医学界享有盛誉,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  1.为国内最早从事中医脉象的客观检测研究者之一。早在1957—1958年间,陈可冀与章宗穆研究员合作,依据中医传统学术思想,在中国科学院声学教授马大猷的协助下,制成以酒石酸钾钠为换能原件的“寸关尺脉搏描记仪”,由著名老中医蒲辅周、杨树干把脉,对400例17种脉象图与心冲击图、心电图及心音图作了同步描绘,为我国早期之压电晶体式脉象仪。在此基础上,在黄宛教授和张锡钧教授的指导下,陈可冀进行了高血压弦脉特点及其产生机制的研究,将弦脉分为三级,临床及在他自己身上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等试验证明,弦脉形成与儿茶酚胺水平及血管敏感性有关,后发表于《中华内科杂志》(1962年)。由于他在中医脉诊研究和中医学术继承方面取得成就,获奖出席1959年全国群英会。  2.高血压中医辨证论治研究。60年代前后,西方降压药有长足之发展,但调节症状效果似欠佳。陈可冀在著名老中医赵锡武、郭士魁及黄宛教授指导下,对262例高血压病分八型辨证论治,证明降压幅度虽不甚大,但缓解证候确较好。若能合理进行科际整合(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相信患者是欢迎的,他以后的实践证实了这一点。其中针对肝风型之天麻钩藤饮不仅具有调节大脑第二信号系统功用,更有温和降压和改善脑血循环之效果,平肝熄风,解除头晕、耳鸣有效,可以减少西药降压药之剂量。陈可冀对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分型论治作了规律性总结,指出了中医药调节平衡缓解症状的优越性,可以补西药单纯降压之不足。1959年冬,他在西安召开的全国第一届心脏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上就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了专题报告。  3.脂质代谢与心血管病关系的探索。1963年,在陈可冀的倡议下,西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对当时尚健在的年龄在63岁以上、素食史达14—72年的北京各寺院中的僧尼的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血脂水平及中医证候特点进行研究,设有同龄之对照组。结果证明,长期过分严格素食和膳食之不平衡,可致内源性脂质代谢障碍,虽形体未必肥胖,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并不降低,与赛利(Saile)调查欧洲僧侣资料略有差别。这107例北京广济寺等寺院之长期食素者,心肾阴阳两虚及肝风证候一般较突出。  4.博采众长,整理发扬名老中医治疗心血管病之经验。1962年以后,陈可冀集中进行冠心病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总结了中医治疗冠心病的“辨证论治”、“活血化瘀”、“芳香温通”、“宣痹通阳”、“补肾助阳”及“含黄酮类中药的应用”等几条途径。在1972年全国防治肺心病、高血压病、冠心病会议上他介绍了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推动全国进行这项研究工作的中西医结合起了积极作用。1961—1962年间,陈可冀结合郭士魁的经验写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规律探讨》一文,发表于《中医杂志》(1962年),注意到郭士魁在辨证施治基础上,善用血府逐瘀汤、失笑散、丹参饮和活血通脉汤,注重活血化瘀的治疗经验,同郭士魁一起,进行了一系列活血化瘀临床研究。</td></tr></table></div></div></td></tr><tr><td><div></div></td></tr></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6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0 04:05 , Processed in 0.160783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