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sofiemamm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昨天无意中看到“贤妻良母”的贴子,很激动。似乎有些问题找到了头绪。还有象我这

[复制链接]
181#
发表于 2005-7-10 23:24:18 | 只看该作者
日本的教育改革多少还与政治啊选票挂钩,这可能与中国的情况不一样。其实日本的父母对于公立教育的期待已经不高,及时进公立学校的孩子还是要上「私塾」补习班的。所以对于政治家玩的教育改革,说实在我的兴趣也不大,rina回国后我肯定是送她上私立女子小学的。而中国的私立教育才刚刚开始,我听说比如汇佳这样的学校,其实家长要送孩子进去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这样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孩子可能不能适应中国的应试环境。
说到基础教育的教育方法。在给rina选择小学校的时候,我曾经参观了很多国际小学和中国国内的有名小学。最终我选择进国内小学的最大原因之一就是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我曾经在一所国际小学看到教室里的课卓是很随便排列的,有的学生甚至背对老师,老师也没有讲台,反正是在讲,也不知道学生在听没有。这样的学校我想很难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时代的知识其实很有限,我希望rina能培养知道如何学习,如何集中精神,如果做到100%的努力。这就够了。
你推荐的书我正好明天可以在出差的飞机上看看。我对欧美的小学教育有自己的看法,到时候再说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发表于 2005-7-10 23:39:07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知道你参观过的那些国际小学的孩子,对学习的主动性怎样呢?兴趣是怎样的呢?如果这些方面孩子也都没有,那这国际小学就学到了欧美学校教育的皮毛.孩子的学习习惯专注力是和他们的兴趣动力联系在一起的.我上小学时上课就爱睡觉,但是做自己感兴趣的比谁都投入真是废寝忘食,象现在这样.:)蒙氏的爱与自由理念也是这样的,这是中国教育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把孩子当作独立平等的人对待。即使得到老师关注喜爱的孩子可能会学习很专注,但是孩子的性格和人生态度方面会有问题。rina现在已经上小学了吗?

我不太了解汇佳,但金色摇篮的首批小学毕业的孩子据说很会应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发表于 2005-7-11 11:25:06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奇怪,一引用就不能写中文了。

我参观过的国际学校有ISB,英国学校,耀中,芳草地国际部。在这几所学校中,耀中是双语教育(英语70%,汉语30%,并且汉语可以选择简体字和繁体字),芳草地是每天有汉语和英语(由中国老师教)。由于每次参观学校的时间短,我还真的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等细节。ISB和英国学校都是相关国家的大使馆赞助修建的,应该是欧美学校的翻版了而不仅仅是在模仿。
rina最后选定的是芳草地小学国际部。想让rina掌握汉语是我的最大愿望,英语其实在任何时候追赶都是来得及的。7月2日开始上暑期拼音补习班。第一节课rina很紧张,我和她爸爸离开教室的时候rina还哭了。但是第一节课结束以后,rina高高兴兴地说她喜欢这所学校。我感觉中国老师真是有魔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发表于 2005-7-11 17:42:21 | 只看该作者
rina妈妈:

如果我是你,我会特别研究rina为什么喜欢老师。

小学我喜欢老师,是因为老师总是表扬我,捎带着批评别的同学。结果是刺激的我总是听老师话。没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和思维。而且也不会换位思考,不会为别的同学考虑。现在如倒退,我宁愿不遇到这个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发表于 2005-7-12 00:54:20 | 只看该作者
我小时候跟你一样,每天听表扬。但我从小学四年级起,就开始原谅老师哈哈。  例子很多啦,小学四年级,老师歧视某同学,我看不惯。  初中时,尽发现老师的毛病,并一一原谅:-)  初二写了篇<<我就是我>>,轰动了方圆多少里我忘了。  高中时,和老师散步谈心。  大学毕业考试,最晚一个到考场。别的同学早到,抢有利座位,为了作弊。  我和着铃声走进教室,一屁股坐到讲台上,面对大家考试,半小时交卷,第一名。     
dyly+-->引用:dyly rina妈妈:  如果我是你,我会特别研究rina为什么喜欢老师。  小学我喜欢老师,是因为老师总是表扬我,捎带着批评别的同学。结果是刺激的我总是听老师话。没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和思维。而且也不会换位思考,不会为别的同学考虑。现在如倒退,我宁愿不遇到这个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发表于 2005-7-12 10:25:52 | 只看该作者
Ja妈妈:

你真酷!发觉咱们这里的好多妈妈都是人物。   

我没有你那么聪明,也比较简单,根本考虑不到别人的感受。这样上大学就遇到坎坷了,我们宿舍6个人联合起来不理我的事情都有过呢!而且大学没有老师再那么喜欢你了。那个心理落差带来的难受。现在非常感谢这样的遭遇了。但是小时候原本不用走这样的弯路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发表于 2005-7-13 00:02:12 | 只看该作者
DYLY:

叫你什么妈妈比较合适?
那天我写的帖子其实没有完,实在太忙了。今天晚上刚刚从上海出差回来,赶紧写两句。

我是在分析为什么rina喜欢那个老师。通过我和那位老师交流,虽然短短5分钟,但是我感觉到她说话非常到位,既有表扬也有批评,但是批评也不是否认学生的人格,另外,她也主张赞赏教育,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格来对待。在和家长交流的时候,她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自承担的部分解说得非常清楚,并且带着感谢的口气赞赏我们送孩子去学习汉语。这一切都让人感觉这个老师值得信赖。我想rina喜欢这个老师就是源于这个信赖吧。这和亲子之间的信赖关系有相似的地方。
你说的那种老师我也见过,孩子其实很敏感,她会想:这个老师当着我的面说我好,但是背后不知道怎么说我不好呢。我从小学开始就是这样两面看问题的,这和环境有关吧。

另外,在日本,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始终比中国dry,即使是非常值得信赖的老师,学生也不可能对他(她)产生失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的关系,就这一点,我对rina比较放心。

说个题外话,我最近在观察rina对[闺中密友]的态度(rina有几个煲电话粥的幼稚园朋友,她们对互相的电话号码记忆得非常熟悉)。rina是属于司令型,她居然让人家在电话那头等着(人家打过来的电话呢!),自己先吃点点心然后接着聊。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接到她的2个好朋友打来的claim电话(居然打到我的手机),说rina对她们不亲热,而她们对rina奉献得那么多,掏心掏肺的,结果rina是那么一个没心没肺的家伙。我都说不好rina真的是没心没肺呢,还是说有意地和朋友拉开距离。我观察的结果:后者的可能性大。

rina其实很不喜欢老师或者别人老师表扬她,特别是说她聪明漂亮。她曾经问过我:为什么那些人总是说我漂亮聪明呢?我从小就告诉她:外表的漂亮和头脑的聪明当然是让人羡慕的先天优势,但是那是父母给的,不是自己努力得来的。心的美丽才是最最美丽。所以,她现在学钢琴,我有的时候说话比较急迫或者生气的时候,她反而会很放松地说:对了,我做错了,老师说应该是这样的。等等。我主张赞赏教育,同时也主张挫折教育。我从小到进入公司哪怕是现在都是挫折教育的连续。所以,这非常影响我的工作态度以及对部下的教育等。我到北京常驻后,因为不能忍受我的挫折教育,已经有4位中国部下辞职了。这是我需要反省的地方。但是,像我们这一代实在是习惯了挫折教育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发表于 2005-7-13 04:06:55 | 只看该作者
rina妈妈:

谢谢新的分享。我女儿叫阅阅,好象最初不愿被人叫做阅妈妈,感觉怕自己没有独立自我了,但现在已经没感觉了,因为那些都是外在形式的。所以你觉得方便就叫我阅妈妈。

我是有了孩子以后有个突变和顿悟的,尤其是在自我方面。所以对孩子的教育思考的根本也许是孩子的人格也就是健全自我的建立方面吧!

能看出你在日本所受的教育和经历都让你有非常独立的人格和思考的习惯。现在我相信你的直觉对选择判断学校和老师会比一般父母要有更有见地的。

我想rina对你和那位老师那么喜欢,可能最主要还是因为孩子喜欢知识更丰富渊博,更独立思考和健康的自我的人,也就是更有人格魅力的人。所以她对那些受她吸引的小朋友有点看不上。我建议旁敲侧击或者让她也感受一下受到慢怠的滋味,然后改变态度,明白人因为经历不同会有差别,但是对她的友情是不可那么冷淡的。当然孩子有选择朋友的权利,但是我觉得不能那么势力现实,爱护弱小,看到别人的长处重感情有感激的心从小就该奠定吧!

我先生有句话我特别喜欢,他说挫折教育对孩子来说无处不在,每一个成长都伴随着挫折,看待挫折的态度是积极的,那么挫折就不是痛苦就是幸福的享受。抗挫折的能力就会很强。似乎日本的挫折教育是为了挫折而挫折,极端的做法是会令人有点冷酷,估计不到人情了。如果忘了初衷是为了体会生活的每一刻,那更是逐本求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发表于 2005-7-13 04:11:24 | 只看该作者
还有题外话。一直觉得日本是那种教育是有完全服从严格重集体的特点的,以为学生丧失独立人格和自我会比中国还严重,看样子不是这样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发表于 2005-7-13 11:11:19 | 只看该作者
有好的记忆力真是让人羡慕,我小时也被人经常地夸赞记忆力好,然而似乎是有意识向人证明不用记忆,只用逻辑力也能有好成绩,居然放弃自己记忆的优势,慢慢地记忆优势没了,可笑。还好,现在做的是以逻辑思维能力为主的工作。
女儿的记忆力显得出色,我可不会再放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5:32 , Processed in 0.076901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