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sofiemamm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昨天无意中看到“贤妻良母”的贴子,很激动。似乎有些问题找到了头绪。还有象我这

[复制链接]
141#
 楼主| 发表于 2005-7-5 09:44:52 | 只看该作者
dyly+-->引用:dyly sifiamama:

还是那个问题,我猜测是不是你对一个新环境会敏感快速的发觉出很多不同,这个对你的适应力有负面影响吗?

对于新环境的感觉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吧。在不能不屈服于环境的情况下,我屈服得,跟很多人比起来,大概还算是快的。因为语言关过得快,我一般能比较快地被环境认同,我的孤独感就过去得快些。

我很恋旧是真的,故土乡愁好像是我不能摆脱的主题。没有办法的。

这是我清明回老家后的一封给好朋友的信。

故乡小县城,楼高路宽人挤,我的中学已搬迁到很远的地方,连物也非了,更莫说人了,一个熟人都没有碰倒。只有曾经熟悉的气味,告诉我这是我的故乡。一农家屋旁,樟树新叶发出浓郁的春天的香味,新码的稻草垛边,系了一头友好的水牛,几只不太友好的母鸡也在那里找食。 这木叶的清香混合着牛粪稻草的气味,跟我童年某个春天的气味重合,如同曾经熟悉的带皴皱裂痕的那双手,温柔而坚定地拥抱我麻木的灵魂如婴孩,直到它也温柔起来,脆弱起来,让我忽然大悲忽然大喜。我追在牛屁股后面,闻到绝望才离开。而阿宝,抚摸牛,追赶鸡,敲打狗,搂抱羊,好象我在幼时,弄了一头的草屑和汗水,更有一脚的鸡屎牛粪,笑呵呵的小东西脸蛋晒得通红,非常快乐。浑然不知,从此别后,她此生,甚至我此生,还有没有机会再来这个穷乡僻壤,来她中国妈妈的中国故乡呢?据说人最强的记忆能力不是图影声音,而是气味。所以我相信,这健康浓烈的气味也已留在她的记忆深处。----但是,从此别后,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有机会重新沉浸在这气味里呢?连我自己,也已经隔了二十多年了,连我自己,也已经与当年把持照顾我的亲人隔了生死阴阳了。从此别后,今天这亲切的气味真就将成我此生的绝响么?

此次清明,我们上山上给各个亲人的坟头插花奠酒放鞭。偶尔山林中也看见孤零零的破败的野坟,没有花酒,那是后继无人的孤坟。朋友,我想,等我死了,我的坟到底该立在哪里呢?没有阿宝之前,一切理所当然,我应该被埋在乡土,就睡在爱我的外公的脚下。而现在又有了阿宝,我也舍不得离开她啊。心早就被劈成两半了,可将来这身呢?该怎么分该怎么分啊!

坐火车回来的,软卧。非常方便舒适。阿宝很高兴能亲身经历“轰隆卡嚓”,她自豪地担负起了指挥过往火车的任务“你怎么还不动?动了动了!快停快停!唱歌唱歌”。。。在小床上欢跳尖叫闹够了之后,她睡得很好。到是我,被火车坚定不移的轰隆卡嚓轰隆卡嚓,还有去时的盼望和回时的乡愁,闹得整晚失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楼主| 发表于 2005-7-5 09:52:0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亲子关系,我真的认为这是比智力提升更有现实意义的事。这关系到孩子的性格,也就是关系到孩子以后幸福的基石。不过,所有的智力教育方式,杜曼等等,其实也在训练的同时,提供了一种很好的亲子游戏模式,因此也有益于提升亲子关系。但是,对于杜曼方式,我也有我的疑问。

昨天写在新浪的,给贤妻良母的,转在这里

你说到ja看图和学习的时候,很多时候不能满足于只看规定的遍数,要求更多一些。杜曼理论说,总要给孩子少于孩子要求的,以要快,更少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这几天我想了想,觉得有些话不吐不快。

在这个以更快更少来刺激孩子方面,我不能苟同。这不是以“不满足”孩子来作弄孩子吗?真的,我比较反感这样做呢。

孩子在得到满足后,会出现“宁静”的状态,这种宁静满足的状态将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到良好的作用。这是蒙式理论提出的,根据我自己的观察,我相信这一点。阿宝一岁半的时候,有一次晚上,我准备扔掉一些长了虫的小米,但阿宝发现后,舀呀,倒呀,装呀,洒呀,玩起来了。我就把米消毒后,给她各种工具,让她玩了个够---她自己一人玩了两个小时!她一向9点前入睡,那天她自己玩到了11点,最后倒在那里就睡着了。她睡得特别好。我还记得她那时候满足快乐,专心致志,一脸迷醉的样子。我相信,在孩子需要渴求,有正当要求的时候,给予孩子满足,将有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有利于孩子沉静自信的性格的形成。

我相信,满足孩子的愿望才是正确的做法。想象一下,一个人,更别说是个孩子,总是在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状态中,害怕手中的快乐会很快消失,害怕妈妈掌握着的宝藏就要闭上大门,这样的状态,将形成什么样的性格和习惯,将对妈妈建立什么样的信任感呢。

满足的孩子,真的会自己引导自己走上宁静快乐的路的。那天,我跟我一个朋友聊天,她的孩子是生下来就自己睡,她认为阿宝那样,总跟我睡会让她不自立。而我感觉刚好相反!阿宝生下来就睡我身边,有时是小床并在我旁边,有时就在我怀里,因为她吃母乳到14个月,不可能让我晚上爬起来去另一个房间几次去喂奶。后来,我也发现,阿宝的安全感特别好,是个很自信也自立的孩子。从来对我就有亲近但不黏糊的依恋关系,她在新环境里的适应能力很好,为人大方,没有什么突出的暴力阶段(牙痒的时候她咬过人)。当然这也跟很多其它措施有关。但是,我认为,我的陪睡是正确的。18个月的一天,她自己要求自己睡小床,不愿意睡大床了。因为我们没有儿童房,所以她没有自己的房间,但是她有自己的帐篷房子,她就喜欢自己一人在“自己房间”里呆着。她入睡后也睡得很沉。她比较早就能自得其乐地玩。她能很明确地告诉我“我希望,我宁愿,我不要”等等自己的意志。我的三个让孩子独睡的朋友都表示过,她们的孩子有或多或少的粘人,暴力,睡不实,怕黑等等,当然这也跟他们平时过多地依托保姆等有关。

总之,杜曼的方法可能有利于训练孩子的智力(人家毕竟是脑专家),但是对孩子的性格是不是并无好处呢?

这样的孩子,也有可能在速读能力提高的同时,由于过少的复习而使知识停留于记忆的表面,因为没有时间和机会进行深入思考啊。这并不是我看中的学习思维习惯。

更可怕的是,由于长期的“不满足“心理,会不会引起其它方面的不安全感,加上长期的快速思维,导致性格上的匆促,粗心,肤浅呢。。。有人对我有这样的印象,因为我快手快脚,但是我自己觉得自己成年后并没有工作粗糙的毛病,但小时候是个粗心的人。

我并不深入了解杜曼,故而愿意你能帮我解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发表于 2005-7-5 10:50:37 | 只看该作者
我正要把你发在新浪早教的贴转到这里来,上来一看,你已经转了:-)  这里的人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会更受益。  新浪早教对Doman有误解,虽然我在那里一说Doman,他们就批,但他们都是从想当 然出发,没有切中要害。  我真是赞叹你的思维!  我只知道若孩子对“爱”的需求不满,会有问题,从来不曾想过,孩子求知方面的 欲求不满,会是一种什么状态。  你提到这个问题,我想了想,觉得如果孩子一切求知方面的欲求都得到满足,那恐 怕问题就大了。     
sofiemamma+-->引用:sofiemamma 关于亲子关系,我真的认为这是比智力提升更有现实意义的事。这关系到孩子的性格,也就是关系到孩子以后幸福的基石。 不过,所有的智力教育方式,杜曼等等,其实也在训练的同时,提供了一种很好的亲子游戏模式,因此也有益于提升亲子关系。但是,对于杜曼方式,我也有我的疑 问。  昨天写在新浪的,给贤妻良母的,转在这里  你说到ja看图和学习的时候,很多时候不能满足于只看规定的遍数,要求更多一些。杜曼理论说,总要给孩子少于孩子要求的,以要快,更少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这几天我想了想,觉得有些话不吐不快。   在这个以更快更少来刺激孩子方面,我不能苟同。这不是以“不满足”孩子来作弄孩子吗?真的,我比较反感这样做呢。   孩子在得到满足后,会出现“宁静”的状态,这种宁静满足的状态将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到良好的作用。这是蒙式理论提出的,根据我自己的观察,我相信这一点。 阿宝一岁半的时候,有一次晚上,我准备扔掉一些长了虫的小米,但阿宝发现后,舀呀,倒呀,装呀,洒呀,玩起来了。我就把米消毒后,给她各种工具,让她玩了 个够---她自己一人玩了两个小时!她一向9点前入睡,那天她自己玩到了11点,最后倒在那里就睡着了。她睡得特别好。我还记得她那时候满足快乐,专心致 志,一脸迷醉的样子。我相信,在孩子需要渴求,有正当要求的时候,给予孩子满足,将有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有利于孩子沉静自信的性格的形成。   我相信,满足孩子的愿望才是正确的做法。想象一下,一个人,更别说是个孩子,总是在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状态中,害怕手中的快乐会很快消失,害怕妈妈掌握着的宝藏就要闭上大门,这样的状态,将形成什么样的性格和习惯,将对妈妈建立什么样的信任感呢。   满足的孩子,真的会自己引导自己走上宁静快乐的路的。那天,我跟我一个朋友聊天,她的孩子是生下来就自己睡,她认为阿宝那样,总跟我睡会让她不自立。而我 感觉刚好相反!阿宝生下来就睡我身边,有时是小床并在我旁边,有时就在我怀里,因为她吃母乳到14个月,不可能让我晚上爬起来去另一个房间几次去喂奶。后 来,我也发现,阿宝的安全感特别好,是个很自信也自立的孩子。从来对我就有亲近但不黏糊的依恋关系,她在新环境里的适应能力很好,为人大方,没有什么突出 的暴力阶段(牙痒的时候她咬过人)。当然这也跟很多其它措施有关。但是,我认为,我的陪睡是正确的。18个月的一天,她自己要求自己睡小床,不愿意睡大床 了。因为我们没有儿童房,所以她没有自己的房间,但是她有自己的帐篷房子,她就喜欢自己一人在“自己房间”里呆着。她入睡后也睡得很沉。她比较早就能自得 其乐地玩。她能很明确地告诉我“我希望,我宁愿,我不要”等等自己的意志。我的三个让孩子独睡的朋友都表示过,她们的孩子有或多或少的粘人,暴力,睡不 实,怕黑等等,当然这也跟他们平时过多地依托保姆等有关。   总之,杜曼的方法可能有利于训练孩子的智力(人家毕竟是脑专家),但是对孩子的性格是不是并无好处呢?   这样的孩子,也有可能在速读能力提高的同时,由于过少的复习而使知识停留于记忆的表面,因为没有时间和机会进行深入思考啊。这并不是我看中的学习思维习惯。   更可怕的是,由于长期的“不满足“心理,会不会引起其它方面的不安全感,加上长期的快速思维,导致性格上的匆促,粗心,肤浅呢。。。有人对我有这样的印象,因为我快手快脚,但是我自己觉得自己成年后并没有工作粗糙的毛病,但小时候是个粗心的人。   我并不深入了解杜曼,故而愿意你能帮我解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发表于 2005-7-5 11:37:53 | 只看该作者
lotusleaf+-->引用:lotusleaf rina妈妈,
觉得你学习语言绝对是天才,能不能在儿童英语论坛开一楼给大家介绍经验,或者介绍培养小rina学习语言的经验。谢谢。
特别想请教口语学习的问题,学习口语的时候一定要多练习才能进步,你是怎么练习的呢?需要背诵经典句子吗?
在这里回这个帖子好像文不对题,请楼主包涵。另外也很想知道楼主是如何学习语言的, 能否与rina妈妈一起移步儿童英语。谢谢

承蒙夸奖!我并不是语言的天才,只是对语言,音乐等比较敏感一些而已。我曾经做过一个小小的调查,和我工作过的同事,凡是外国语(我们部门根据担当区域不同,工作语言主要用汉语,英语,法语,德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泰语等)比较好的,这个人唱歌什么的肯定非常好,是卡拉OK的叫红人物。所以,我学习语言并不是在学,而是把它全部装在脑子里,人家怎么说我就怎么说。rina到北京来,短短两年基本掌握了汉语和英语,走的路和我一样。2003年4月5日我们一家到了北京,5月连休以后就送rina去了英国系统的幼稚园。老师全部是在伦敦蒙氏教育机构取得文凭的,都讲英国英语。学生呢,有一半是富裕的当地孩子。rina最初上口的是汉语,因为家里阿姨只能说汉语,幼稚园的孩子有一半讲汉语。后来逐渐开始讲英语。rina喜欢看北京电视台10频道的卡通片,目前最喜欢看的是哪吒传奇。片头片尾的歌她都记下来了能唱,吐字也很清楚,但是我想她根本不了解意思,因为我看字幕都看不懂,是难度很高的汉语。
口语练习当然很重要,就是多交native speaker的朋友,把自己投入到语言环境中去。但是,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看原版电影。开始肯定很难,总有一天会觉得突然开阔的。

有时间再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发表于 2005-7-5 11:46:11 | 只看该作者
贤妻良母+-->引用:贤妻良母 我正要把你发在新浪早教的贴转到这里来,上来一看,你已经转了:-)
  这里的人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会更受益。
  新浪早教对Doman有误解,虽然我在那里一说Doman,他们就批,但他们都是从想当
然出发,没有切中要害。
  我真是赞叹你的思维!
  我只知道若孩子对“爱”的需求不满,会有问题,从来不曾想过,孩子求知方面的
欲求不满,会是一种什么状态。
  你提到这个问题,我想了想,觉得如果孩子一切求知方面的欲求都得到满足,那恐
怕问题就大了。

我个人拙见:Doman是建立在脑瘫患儿童的康复上的教育法,快速阅读可以刺激人的大脑这不容置疑,但是我同意sofie妈的意见,给脑瘫儿童是刺激了,但是对正常儿童会不会造成情绪不满或者让孩子养成吸收知识只停留在表面的问题呢?儿童时期的阅读习惯对一辈子都有影响,我倒宁可rina不厌其烦地翻那些旧书,吃透它,也不愿意她快速翻过然后很快忘掉。
快速闪过几秒钟,然后就收起来,即使孩子想再玩也不玩了,我认为这是对孩子求知欲的践踏。就像大人遇到一本非常好的书,刚刚看了一个开头就被人强制拿走了。那是什么感觉?大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思维和心灵,孩子还不能。爱和求知欲的不满足同样可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发表于 2005-7-5 12:07:30 | 只看该作者
非常赞同你的感触。我曾经提请贤妻良母注意doman网上那些天才儿童的发展方向,你有空也去看看吧,基本上没有搞科研的,理工的都相对少,可能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局限吧。 顺便提一下,我小时也是个有名的粗心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发表于 2005-7-5 13:04:47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只注意到孩子图像记忆的优势,有可能的坏处是:

1,他们为了感兴趣的内容看的过快,孩子是有可能停留在事物的的表面,不深入思考钻研,养成这样的习惯是最糟糕的。

2,进而孩子的性格可能正象sofiamama担心的不能沉静细致。(doman孩子长大后不做科学家可能是因为缺乏钻研精神吗?)

2,另外我就是怕孩子因此长时记忆能力是只靠理解归纳才能形成,这样子也很糟糕。我就有这样的苦恼,仿佛那个弯身系鞋带的人结果忘了自己要干什么。

所以我前面建议大家给孩子每天有慢读书的时间安排,和孩子一起欣赏思考学习那本书,反复阅读。而不是一直都让孩子速度。另外也要让他们通过反复重复背诵锻炼保持长时记忆的能力,因为他们记得太快太准就不愿再重复使记忆牢固,长大后记忆能力却要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楼主| 发表于 2005-7-5 13:12:41 | 只看该作者
贤妻良母+-->引用:贤妻良母 我正要把你发在新浪早教的贴转到这里来,上来一看,你已经转了:-)
  这里的人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会更受益。
  新浪早教对Doman有误解,虽然我在那里一说Doman,他们就批,但他们都是从想当
然出发,没有切中要害。
  我真是赞叹你的思维!
  我只知道若孩子对“爱”的需求不满,会有问题,从来不曾想过,孩子求知方面的
欲求不满,会是一种什么状态。
  你提到这个问题,我想了想,觉得如果孩子一切求知方面的欲求都得到满足,那恐
怕问题就大了。

可是,我是这样想的。学海无涯,孩子如果有良好的求知欲,本来就不可能达到“满足”的一天。无论杜曼还是蒙台梭利都指出,孩子是生而具有极强的求知欲的,以学习为乐事的。也就是说,这种生命最初的求知欲是天生的,而非人为的。作为教育者,我们的任务就是,给孩子适当的环境和刺激,使他们保持这种天生的求知欲。此外,因为这种原始求知欲已经是处于最高状态了,作为教育者是不可能有什么手段使其发展得更为强大的。因此,我们的任务就是保守孩子的求知欲这种心理状态。

而在孩子求知的时候,以人为的手段阻断孩子求知的过程,我并不认为这是一种能刺激孩子求知欲的手段,反正孩子的求知欲本就不需要额外的加强。那么,在孩子眼里,被迫中断学习会不会被等同于被人为地打断自己喜爱的游戏,被夺走自己喜欢的玩具呢。。。这会不会被孩子认为是一种“非爱”行为,从而引起孩子的紧张心理,逆反心理呢。

不过,这里我是没有实践经验的纸上谈兵,不过这么想象而已。

昨天,我也试到了“满足”的副作用。昨天北京特别热,不能出门活动,而我原先安排的室内体育训练也因为教师方面的原因不能开展,于是我就想看看小人到底自己想干什么----结果是我给她几乎念了一整天书!我自己口干舌燥,困顿不堪,但是她总没有满足的时候!最后在晚饭后,我不得不强令停止,拎她在外面撒欢到九点才回来。

如果完全按照孩子的意思,的确也是行不通的。比如,长时间看书,看电视,吃零食,他们有时真是贪得无厌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发表于 2005-7-5 13:40:58 | 只看该作者
Qmom+-->引用mom 没有特别练过这些,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会玩些类似的游戏。对于DOMAN和图像记忆,
我并不反对,甚至也觉得蛮有吸引力的。Q一岁的时候,我曾经试着给他闪过卡,效
果也很好,一下就认识了很多字(当然这不是目的了)。但我越来越不情愿这样做了,
自己懒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我总觉得这种教育很不自然。很奇怪的原因吧。DOMAN的
理论我也学习了一些,大家的讨论我也在潜水观望(直到现在),但我一直没能说服
自己要坚持把精力投在这里。那时在给Q闪了3个月后,我急流勇退了。

看到RINA妈提到很重视亲子关系的建立我特高兴。我在教育的坛子里泡了挺长一段
时间了很少见人提到这个。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没人提起呢?是太理所应当呢?
还是大家都觉得不重要呢?

我这个人一般对所谓育儿专家学者的言论不感兴趣。但是,关于亲子关系问题,我想是大家都头疼并力求达到完美的问题。
在rina不到1岁的时间,我参加了横滨一个妈妈网组织的讨论会。讨论上请来了日本很有名的儿童心理专家佐佐木。下面是我在讨论会上纪录的一下笔记(不太完全,都是一些讨论项目的标题),供大家参考。
1。育儿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最基本的信赖感]
     1)让孩子具备相信他人和相信自己的能力
    2)孩子会把父母过分的期待处理成[拒绝]
      3)孩子越小越要听孩子在说些什么
    4)孩子越小越容易培养相信他人和相信自己的能力
    5)在饮食上下功夫是培养信赖感的好方法
    6)老大老二一视同仁
    7)偏爱的重要性
    8)被他人提醒或注意了就产生仇恨感的孩子一般都缺乏[最基本的信任感]
      9)不管什么时候都认真地听孩子在说些什么,有什么要求
   10)育儿是父母双方的事。如果被学校叫去了,应该由父亲去
   11)亲子信赖关系是所有人际关系的基础
   12)母性可以帮助培养最基本的信赖感
2。从[最基本的信任感]到[教育]
      1)没有最基本的信任感的孩子很难教育好
    2)只要建立了最基本的信任感,以后的教育就好做了
    3)教育孩子时要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4)多发现孩子的长处,也不放过短处
    5)做父母的即使生气发火也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不能将自己的心情传达给孩子
    6)与其冲孩子生气,不如告诉孩子如果孩子这么做的话妈妈会很伤心
    7)认为自己很重要的妈妈是教育不好孩子的
    8)让孩子尽量多接触不同的人
    9)在发牢骚说[学校不好,社会不好]之前先检讨自己
   10)找到和自己有共同烦恼的育儿妈妈朋友
   11)让孩子喜欢你也喜欢孩子自己
   12)轻温地反复说,慢慢地等待,切忌急功近利
   13)强制教育会毁了孩子
   14)对孩子的教育到什么时候都可以重来,没有早晚的说法
   15)拥抱23岁儿子的伟大母亲
   16)让孩子了解尊重社会规则的重要性
   17)培养孩子的[我想做。。。]而不是[我必须做。。。]的思想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楼主| 发表于 2005-7-5 14:18:43 | 只看该作者
rina妈妈+-->引用:rina妈妈 承蒙夸奖!我并不是语言的天才,只是对语言,音乐等比较敏感一些而已。我曾经做过一个小小的调查,和我工作过的同事,凡是外国语(我们部门根据担当区域不同,工作语言主要用汉语,英语,法语,德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泰语等)比较好的,这个人唱歌什么的肯定非常好,是卡拉OK的叫红人物。所以,我学习语言并不是在学,而是把它全部装在脑子里,人家怎么说我就怎么说。rina到北京来,短短两年基本掌握了汉语和英语,走的路和我一样。2003年4月5日我们一家到了北京,5月连休以后就送rina去了英国系统的幼稚园。老师全部是在伦敦蒙氏教育机构取得文凭的,都讲英国英语。学生呢,有一半是富裕的当地孩子。rina最初上口的是汉语,因为家里阿姨只能说汉语,幼稚园的孩子有一半讲汉语。后来逐渐开始讲英语。rina喜欢看北京电视台10频道的卡通片,目前最喜欢看的是哪吒传奇。片头片尾的歌她都记下来了能唱,吐字也很清楚,但是我想她根本不了解意思,因为我看字幕都看不懂,是难度很高的汉语。
口语练习当然很重要,就是多交native speaker的朋友,把自己投入到语言环境中去。但是,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看原版电影。开始肯定很难,总有一天会觉得突然开阔的。

有时间再来。

说到语言和音乐,是不是真的有共通之处呢。阿宝很小就对音乐敏感,几个月就能比较准确地打拍子,13个月能哼唱旋律比较准确,一般也是听了就能记下旋律,现在已经在自己创作的阶段了---可以一整天都是唱歌不停,干什么事不说出来,她跟你唱出来。对了,她不会说英语,但能唱的英语歌还不少呢(因为有时幼儿园和家里都会放点英语儿歌),都是强记的吧。

我自己小时候,只记得一般的歌曲听过了就能自己唱了。五岁的时候看冰山上的来客,那首歌也是看过电影就能唱,直到今天还觉得好听。有时,我也作点曲子自己唱,有几首歌在朋友间传唱,还比较流行呢。。。都是小时候的事喽。

其实,阿宝并非天才,比她显得聪明的孩子,我见过几个呢。我妹妹的孩子就是一个。阿宝一岁前按照0岁方案她基本不达标。现在当然是超出很多了,她可能是个慢热性吧。她在对语言音乐等敏感的同时,她对数理,秩序等比较不敏感----我正在耐心等待她数理敏感期的到来。对了,给她看了两天卡,并认读书名,今天发现她已经认识好几个字了。同时,开始用蒙式的数棒教她数学,今天早晨开始点着数数而且正确了。。。做妈妈的人在这里要小小得意一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9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11:56 , Processed in 0.07915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