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唐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经宣传贴】名人谈学习古诗文经典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05-6-28 14:37:55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引用:jerryhao haha 你开楼讲吧,我做观众,洗耳恭听,就是这个学生爱提问题的,说不定会把老师气跑了。

我得道了吗?俗话说得道者多助,是不是会有好多人来帮助我了呢?

我开楼就叫大悲院,你来踢场吧,可是这样唐朝大哥的经典也被我踢成佛经了,不妥不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怎么变成我肥他瘦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05-6-28 16:25:24 | 只看该作者
Nikki and Felix+-->引用:Nikki and Felix 我开楼就叫大悲院,你来踢场吧,可是这样唐朝大哥的经典也被我踢成佛经了,不妥不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怎么变成我肥他瘦了呢
让你单开一楼,谁让你在这座楼开的。 其实呢,据我观察,历史上汉族真正信佛的不多,大多数都是遇到苦难了,临时抱佛脚的。 不过呢,佛学里有太多的人生真理,很想听你宣讲,比那些经常耳闻的儒家经典一定好听得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05-6-28 17:01:07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引用:jerryhao 让你单开一楼,谁让你在这座楼开的。

其实呢,据我观察,历史上汉族真正信佛的不多,大多数都是遇到苦难了,临时抱佛脚的。

不过呢,佛学里有太多的人生真理,很想听你宣讲,比那些经常耳闻的儒家经典一定好听得多。

其实印光大师,李炳南老居士和净空法师都是儒学大家。李炳南老居士以前在台中曾经长期讲解论语。我常常有个比喻说,儒道佛是这样,像我们在登山时选择不同的道路,自然沿途有不同的风景,但到达顶峰时却殊途同归。这就是孔子说的“一以贯之”佛家说的“不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05-6-28 17:12:01 | 只看该作者
tiantian03+-->引用:tiantian03 其实印光大师,李炳南老居士和净空法师都是儒学大家。李炳南老居士以前在台中曾经长期讲解论语。我常常有个比喻说,儒道佛是这样,像我们在登山时选择不同的道路,自然沿途有不同的风景,但到达顶峰时却殊途同归。这就是孔子说的“一以贯之”佛家说的“不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05-6-28 17:38:22 | 只看该作者
岂敢岂敢,其实我觉得教育孩子更多的是教育自己。
我试着开一个楼和大家一起读论语,其实也是想了又想的。朱熹先生用毕生的心血写《四书集注》,读去,却分明是最好的佛经开示。说实在的,很多人敢说“读经害处大”,我就不敢,真的是不敢,因为我不敢说2000年来的无数圣贤都是笨人,2000年的时间的磨砺,无数圣贤的选择居然都比我上我的判断。我有何德何能?只不过比他们出生晚就是了。苏轼说“没有读尽古书,不敢轻评古人,读尽古书,知道古人不可轻评”。我常常对学生说“别看我们的袍子有点旧,我们的领子里是绣着金线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005-6-28 17:58:58 | 只看该作者
tiantian03+-->引用:tiantian03 岂敢岂敢,其实我觉得教育孩子更多的是教育自己。
我试着开一个楼和大家一起读论语,其实也是想了又想的。朱熹先生用毕生的心血写《四书集注》,读去,却分明是最好的佛经开示。说实在的,很多人敢说“读经害处大”,我就不敢,真的是不敢,因为我不敢说2000年来的无数圣贤都是笨人,2000年的时间的磨砺,无数圣贤的选择居然都比我上我的判断。我有何德何能?只不过比他们出生晚就是了。苏轼说“没有读尽古书,不敢轻评古人,读尽古书,知道古人不可轻评”。我常常对学生说“别看我们的袍子有点旧,我们的领子里是藏着金线的。”


其实应当改成中性的“读经面面观”,也可能楼主不喜欢花和尚(假读经名义要赚票票的),想不到您是真居士,这年头居士少,真居士就更少,有的观点可能不同,象您这样的我是很非常尊敬的,我让我父亲很失望,因为他心中的儿子就要象您这样,我是让我父亲失望的,只是一个学工科的学生没有学富五车,就因为自己才高0.8斗让我感慨.愧对父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楼主| 发表于 2005-6-28 18:28: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005-6-28 21:50:19 | 只看该作者
tiantian03+-->引用:tiantian03 岂敢岂敢,其实我觉得教育孩子更多的是教育自己。
我试着开一个楼和大家一起读论语,其实也是想了又想的。朱熹先生用毕生的心血写《四书集注》,读去,却分明是最好的佛经开示。说实在的,很多人敢说“读经害处大”,我就不敢,真的是不敢,因为我不敢说2000年来的无数圣贤都是笨人,2000年的时间的磨砺,无数圣贤的选择居然都比我上我的判断。我有何德何能?只不过比他们出生晚就是了。苏轼说“没有读尽古书,不敢轻评古人,读尽古书,知道古人不可轻评”。我常常对学生说“别看我们的袍子有点旧,我们的领子里是绣着金线的。”
说得好,现在就是有很多这样的人,不需要实践,不需要学习,可以信口开河,什么口号都敢喊,让家长听了,不知所以。特别是一些以专家自居的人,俺实在是看不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楼主| 发表于 2005-7-5 20:05:10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很忙,只能匆忙顶一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楼主| 发表于 2005-7-11 21:48:22 | 只看该作者
希望更多的家长了解儿童读经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3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9:32 , Processed in 0.088016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