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662|回复: 18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升初] 乐乐(Franklin)的小升初(2002年,男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7 11:1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乐乐即将进入小升初的下半场,乐乐妈才意识到,还有很多教育问题没有找到有效途径,后知后觉的典型啊!任何时候,起步都不算晚,自己鼓励自己一下
立此贴为证,记录乐乐小升初阶段的点点滴滴,记录乐乐妈的学习心得。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elenminliang + 10 欢迎乐乐妈妈,来晚了,不好意思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7 11:19:11 | 只看该作者
乐乐,2002年,男孩,小学六年级,在校学习还不错,学习习惯也不错。但也有一些待提高的地方,比如数学的审题、计算,语文的阅读、作文等。
乐乐妈最近正在学习这方面的经验文章,收获不小。

点评

有时间分享一下经验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27 17: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7 15:02: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etercatsea 于 2013-12-27 15:08 编辑

乐乐的阅读兴趣应该算培养起来了,到目前为止,从家里书架上的藏书来看,阅读量也不小了。
但是,在学校的语文学习情况看,乐乐在阅读理解、作文等方面表现不算差,但也不算突出。
乐乐妈始终相信,语文能力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有方法、效率等问题。
看到儿教论坛有关语文学习那点事,许多观点深以为然。

《阅读十诫》——shwyyan(摘自儿教论坛)
一,阅读无论对成年人和孩子都一样,应该以兴趣为先。阅读应该是悦读,读书是一种享受,不是修行。
二,在此基础上,选择的书籍应该把一些提高性的东西糅合在里面,不能选择纯粹休闲性的书籍。因为这样的书籍无论看多少,您始终就停留在这个水平上。这个提高性是相对您现在的水平。
三,无论对成年人和孩子都一样,阅读应该以一定的理解能力为基础,不要读超出自己能力太多的书籍。这不仅不能提高您的能力和水平,反而容易让您越来越不喜欢书籍。
四,不要试图搞懂书籍的每一个部分,没有必要,我们不是书籍评论家,只要这本书能够在愉悦我们的同时,能够提高我们自己就可以了。
五,一本经典的好书,只要您能够读进去,就已经受益了。您和一个大师对话,就算是不能全部理解他的思想,也许只言片语,就可以让您受益终身,更何况您能够读懂大部分呢。
六,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当然这句话要建立在,您能理解一大部分的前提下。如果懂的很少,建议您降低书籍难度,不要硬来。
七,最好的书,是当前阶段最适合您的书,这是以您为标准,而非他人。
八,读书笔记、摘抄、评论都是好东西,但不是必要的东西,我们不是学问家,对于普通人而言,这是可有可无的事情。
九,读自己的书,让专家见鬼去吧。我的脑袋不是别人的跑马场。
十,读书虽然重要,但是音乐、锻炼等等同样重要,生活本来就该丰富多彩。

点评

学习了,谢谢分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4 09:10
我也喜欢这段话,再看一遍,谢谢分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31 10: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12-27 15:06:11 | 只看该作者
欢迎同年的小男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7 15:09:56 | 只看该作者
ya0903 发表于 2013-12-27 15:06
欢迎同年的小男生。

谢谢关注,欢迎共同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2-27 15:11:36 | 只看该作者
我家也是2002年的,但是我们现在是五年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7 15:21:38 | 只看该作者
大徐妈 发表于 2013-12-27 15:11
我家也是2002年的,但是我们现在是五年级。

乐乐是2002年3月底出生,6岁半上小学的。
您家的应该是2002年下半年出生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9 23:21: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etercatsea 于 2013-12-29 23:22 编辑

乐乐在学校数学学习没有什么困难,但是作业、测验,会出现审题不仔细、计算不认真的问题,会做的题做不到正确答案的情况。乐乐妈看过乐乐做错的题目,一是数感不强,对小数点、百分号、单位等不敏感,二是计算的持续专注力不够,列竖式运算忘记进、退位等。

有两种训练方法:
一是,听题-速记-做题,对于提纲专注力有帮助。
二是,20以内退位减法口算,对于提高计算速度有帮助。
每天坚持,希望有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0 09:35:21 | 只看该作者
让乐乐学一些奥数,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其一,乐乐妈一直认为,小学数学涵盖了许多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是后续的物理、化学等理科学习的基础。
其二,上学以来,乐乐都算是思维比较活跃的孩子,上课听讲比较认真,举手发言比较踊跃(当然也有精力不集中、讲小话的现象)。数学老师对乐乐的评价不错。从智力上来讲,乐乐应该算在平均水平之上。

五年级毕业的那个暑假,经过同事推荐,开始去一位奥数老师家里上课,一周一次,3小时。经过近半年的积累,目前老师对乐乐的评价“表现不错,基本上能够跟上六年级市奥校学生节奏了”。

乐乐妈从来没有考虑让乐乐去参加奥数竞赛,学习奥数的初衷是培养学习数学兴趣,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知难而进的学习习惯。因此,再次复习儿教论坛的怎样学好数学,明晰一下思路和方向。

关于奥数的一点看法——ccpaging(摘自儿教论坛)

原来我对奥数的意见是单纯地排斥的。这种认识是基于我个人的经验,大学应用数学系的同学里边,他们中间没有一个让自己的孩子去上现在的奥数班。

现在我认识到,原来的这种排斥过于机械了。

奥数是什么?当我们讨论它的时候,是把它视为解奥数题,上奥数班,还是获得奥数证书。

如果是说解奥数题,那我觉得,这跟作业中碰到的数学难题没什么区别。问题是数学发展的源动力之一,它可以帮助同学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提高自我,经常地,问题也是为了下一阶段地数学学习做铺垫。所以,奥数题可以做。我们要关注的是合不合适做以及怎么做。判断是否合适是一个专业的数学教育方面的问题,家长如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能力,就应让孩子自己选择并尊重孩子的选择。同时告诉孩子,有效的数学作业是在学习区作业,而不是把自己熟悉的问题用同一种方法重复多遍。

如果是说上奥数班,关键就在于选择数学老师了。这个数学老师是引导孩子学数学,或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或养成孩子的数学能力,或养成孩子的学习习惯,或鼓励孩子自由思想,还是用死记硬背套公式这样的投机取巧的办法投家长所好让孩子取得一纸证书?

如果是说获得奥数证书,个人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学习数学的动机。这样的动机往往会损害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也难以提高孩子的数学能力。另外,要注意奥数竞赛的主办者的资质、权威性,奥数竞赛的有效性、公正性和公平性。为了一个无效的、不公正的、有失公平的竞赛去学习,让幼小的还没有准备好的孩子过早地去承受失败的打击,不值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12-30 22:57:59 | 只看该作者
来学习了,同龄的男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2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0:38 , Processed in 0.091754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