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爱睿0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记录] 爱睿手记(2002,boy,五年级)

  [复制链接]
18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2:36:28 | 只看该作者
小子读到这样一篇小文章,他很喜欢。
                             《生活很像一块蛋糕》
一个小男孩喋喋不休地向奶奶讲述一切多么不称心:学校、家庭以及严重的健康问题。此时,奶奶正在烤制蛋糕。她问男孩是否想吃。
  男孩当然想,奶奶却逗他说,“来,先喝一点食油。”
  “恶心!”
  “那就吃两个生鸡蛋吧。”
  “讨厌,奶奶!”
  “要么,你愿意来一些面粉吗?或者苏打粉?”奶奶问。
  “这些东西全都十分难吃,奶奶!”男孩回答。
  然而,奶奶却说:“是的,所有这些东西,单独一种的味道或许都不好。但当把它们以恰当的数量混合、适宜的方式烘培时,却能做成一个可口的蛋糕!”奶奶继续讲,“生活也如此工作!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他为什么让我们经历那样的磨折、艰难。不过,他知道,当他把它们排列整理好的时候,效果总是很棒!

喜欢这段对话, 喜欢这个睿智的老人。生命的智慧,原在看似平常的生活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10:29:02 | 只看该作者
回课记录:老师听完大曲子之后,叮嘱说还是要继续下功夫,心里面要有个规划,一首曲子分几部分按部就班练习。然后找了同一首曲子的演奏视频让小子学习观摩,睿同学观摩完毕回答态度很诚恳:他弹的更有力度,有速度。老师笑说,“能看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这很不错,但是他六年级了,明年怕不能参赛,要看你的罗,有信心么?”小子望望老师,点点头。
看到眼前的孩子能慢慢意识到不足,并勇敢表达出来,觉得是一个进步。学琴这一路,收获最大的就是心态,他能明白即使遇到问题也不要畏难,只要用心练习,就会有提高和进步。这个过程虽然是缓慢的,渐变的,但是他自个儿可以感觉到。而这个成长经历的本身,是最有价值的吧。

点评

真心佩服能坚持学琴的孩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2 10:16
妈妈培养了个性格好自信的孩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0 13:15
是啊,觉得练琴技,也让孩子了解了他自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0 10:47
我们总在欣喜地看着小人儿长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9 14:12
学琴的孩子,收获的不单单是琴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9 12: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0 10:43:40 | 只看该作者
发现小子的字最近有很大进步,以前字和字之间是独立的,下笔吃劲儿但是字看起来有点呆板,现在能看出彼此间的连贯性了,估计是找到了写字那一气呵成的感觉,不错,要继续坚持。
和老爸每天看一集《丁丁》成了小子的饭后甜点,20分钟左右,时间正好。俺跟着瞥了几眼,觉得实在挺有趣的。昨天看的是《法老权杖》,问睿同学:在博物馆门口避雨的那节,白雪叼了个大恐龙的腿骨跑出来被大黑狗追,可后来又没有下文了,为啥要有这出?他嘿嘿一笑:动画删减了部分情节,其实为了表现白雪的调皮捣蛋呗!你多看丁丁就会发现期中很多这样好玩的情节。
想起家里有一本埃尔热的访谈《丁丁与我》,找出来拿给小子,他翻了几眼兴奋了:“让我对照一下人物总表!”问他:“丁丁里的每一个人物都熟悉?他说:那当然啦,在哪几本里出现过几次我都留意过呢!”好么!
看到《丁丁与我》书中提到一本《丁丁与流浪汉》,睿说好像他手头的系列没有这本呀,我说你再仔细对照一下。循着相关人物又搜索英文版本后发现有一本《Tintin and the Picaros》而中文翻译为《丁丁与丛林战士》,应该是它了,难怪对不上!Picaros,又学到了。

点评

我家小子写字也是一个一个的,写每个字用好大的力气,所以每天用在写字上的时间好长,我发愁:什么时候能写字快点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24 11:29
好奇 picaros到底是丛林战士还是流浪汉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0 12: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0 12:45:14 | 只看该作者
爱睿02 发表于 2013-12-10 10:43
发现小子的字最近有很大进步,以前字和字之间是独立的,下笔吃劲儿但是字看起来有点呆板,现在能看出彼此间 ...

叶子妈,俺娘俩也对这个有疑惑,特意查了一下字典里Picaros是“流浪汉、流氓”的意思,西班牙文学中还有一个对应的流派Novelas de Picaros,picaresque novel.
网上看到的一段 ----王炳东(少年儿童出版社版本的译者 ) :《丁丁与流浪汉》这一书名是最难翻的,翻成流浪汉也不能算错,在西班牙语中,“les Picaros”(皮卡罗)带有流浪汉的意思,但是这些人毕竟是在森林中打游击的,最后考虑了很久,还是翻译成《丁丁与丛林战士》。不过这个书名,我还是很遗憾没有把书中拉丁美洲游击队特有的味道带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1 12:16:33 | 只看该作者
小子昨天写了篇作文,有关“绳网攀爬”带给他的启示。
其中有个插曲是,他不知道最有难度那一关的名字,于是乎抓耳挠腮考虑该怎么描述,卡在那里好一会儿。后来灵机一动查了“绳网攀爬与之类似的儿童探险项目”,对照应该叫做“闯荡人生”。呵,这下好了看着图,又在脑中重现当时的情景,作文顺利写工。
于是小家伙有感触:当初玩的时候就该跟教练一一问明白啊,生活里提前留心了写作文就轻松了。
呵呵,谁说不是?

点评

有心的孩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24 11:29
会思考的好孩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23 10: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12:45:23 | 只看该作者
哈考继续,昨儿开始《JUST VISITING》。听读这个故事的时候,看睿同学有一个最大的不同是:有时会反复听某一个段落了。估计是在从听中揣摩某一个单词的发音,或者是某句话的节奏。好现象啊,跟他说:继续!他一就乐,接着听听读读。俺呢,继续喝茶。过一会儿,小子也凑过来咕嘟咕嘟喝一杯,咂嘴说:茶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15:11:55 | 只看该作者
接小子放学的时候,看他满脸止不住的笑意,问他:有啥好事啊?
不料回答很淡然:没啥特别的事情。。就是,接着笑:感觉很开心!
是啊,开心非得需要理由么?觉得自己问的有点多余哈。
啥也不说了,跟着开心呗 。
那句话咋说的?
It takes only a smile to make a dark day seems bright.

点评

我娃笑点低,倒是都有理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6 12:53
爱死小睿睿啦,和我家闺女一眼啊,每次问她:开心吗?开心!为啥开心?没啥不开心的就开心!哈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3 14: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发表于 2013-12-13 13:41:52 | 只看该作者
花了一个中午的时间,把睿同学学琴以及一些生活的点滴大致掠过。为你们这位母子感动!我一点乐理知识都不懂,也是跟着孩子,才开始慢慢在家里放音乐,听交响。看了睿睿对于音乐的描述,缺乏音乐想象力的我才第一次恍然大悟,原来音乐的世界可以如此美妙。原来在考级之外,这种乐趣和享受,才是孩子可能得到的,最宝贵的东西。谢谢睿妈的记录。那个美妙的世界,就算不能至,听你所言,心向往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6 10:05:19 | 只看该作者
心香四溢 发表于 2013-12-13 13:41
花了一个中午的时间,把睿同学学琴以及一些生活的点滴大致掠过。为你们这位母子感动!我一点乐理知识都不懂 ...

牛妈,跟孩子一起学音乐,最大的感受就是:学会适时放空,跟着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走,感受音乐带给你的每时每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10:42:10 | 只看该作者
给小子定的圣诞礼物已经提前到了,本来想藏起来给他一个惊喜,又一想最好还是拆开核对一下,毕竟300多个零件,怕少一个不好再问店家要。和他一起拆开包装,大大小小的配件摊了一桌子,看他脸上忍不住的笑,知道这个礼物就是他想要的。然后娘俩一一按照LIST清点了一下,OK,没有问题。
问他现在要不提前感受一下,回答很坚定:等到圣诞节吧!小样。

点评

好奇,是什么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24 11: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2:14 , Processed in 0.202038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