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8537|回复: 6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启蒙] 一个母亲是如何看待学国学之各派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29 23:07: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目前,国学读经甚热,由于本人也历来喜欢传统文化,更兼孩子也上一年级了,也开始读经了,咱这当妈的自然而然地去了解当下流行的读经方法,也进一步了解了前人的读经方法。慢慢发现,原来读经也有不同的流派,通过对他们的了解和比较,对于怎么读经,有了一些思考,这里试讲各流派主要思想和利弊作以比较,以整理为自家孩子的读经理念吧:
    一、南派:
    此派源于南怀瑾的理念,由王财贵倡导的提倡13岁之前背诵。至于理解方面,留待日后大了再说。此法是南怀瑾自己亲身经历总结而成,由于南怀瑾出书甚多,兼通诸子百家,三教九流无有不谈,故许多羡慕南师成就者,对此法甚为奉行。也有人推崇据说源自日本的素读,感觉跟南派比较接近,一并归入此类。
    此法好处固然非常多,珍惜小孩记忆力最好的时间,背诵最有价值的国学智慧,留待日后慢慢领悟运用。许多家长知道自己已经错过了背诵的最佳时间,因此也就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再错过了,而且其法甚易行,不就是天天跟读吗?多简单!然后就能培养一个南怀瑾一样的大师,多美妙!这是这派最吸引人的地方。国人一直对于简单而能成功的神话甚为追捧。因此南派流行也不足为奇了。
    但事情真这么简单吗?南怀瑾被人诟病之处亦甚多,其最大问题就在于训诂的问题。许多学者都能列举南怀瑾书中各种通假之类的明显错误。而这问题根源我认为在于其倡议的以经解经。事物都有两面性。以经解经不能说全错,因为确实能让人视野开阔,将前人智慧融会贯通。但问题在于,第一、以经解经是有一假设前提,就是这个经没有解释清楚的,其他经会解释清楚。但真的如此吗?甲没说清楚的,乙所说的,一定是甲的补充吗?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思想也可能不同,更何况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因此这个假设不存在普遍性,因此以经读经,就可能并不是作者的原意了。第二,古代文言文其实也有朝代的变迁。唐宋的人,其实对先秦的语言也未必全懂了。否则韩愈也不会号召学文者宜学字。何况今人?所以古代对训诂非常重视,《尔雅》其实是训诂的工具书,相当于现代的字典,也被列入十三经内。可见前人对训诂的重视。古人背书比我们厉害吧,他们都尚且讲究训诂,难道到了今天,一点训诂不讲,就纯粹读和背,却能读懂古典经典,甚至各生僻字,岂不奇谈?好比你学英文,不用字典,不用解释,天天把所有经典背熟就懂英文意思了,可能吗?我女儿正在干这事,我让她背一篇圣经。天天听,没有任何解释。她现在果然能背了。但意思全然不懂。
    事实上,我也曾经素读过。4岁前我跟随我爷爷生活,老人家古文功底甚厚,故我也背过长恨歌、木兰辞之类。当时是啥都不明白就背下来的。但上一年级之后,我就完全忘记了。之后又捧起诗书,一个字一个字认读,加上理解和之前的童子功,那么才真正记牢,到现在才能脱口而出。因此,我认为素读背诵没错,但这应该在6岁之前。6岁之后仅仅背诵是不够的。
  
    二、净空派
    此派源于净空老法师倡导的——真干。净空老法师深感社会道德之世风日下,因此出了一副药,那就是落实《弟子规》,要真干。从《弟子规》出发,把德行扎根好,然后再继续研究古代文化。
    净空老法师此法本无错。而且非常好。我也深信,扎根道德后,再学其他,都会事半功倍。但我却发现有的人理解错了,把净空老法师倡导的扎根德行,看作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全部。一说《弟子规》之外的经典,就统统斥之为枝叶花果,言下之意就是除了弟子规外都无足轻重。这未免视野又太狭窄了。
    我们首先了解净空老法师的出发点。他本意是针对社会道德的不良现象,希望探索一个救世良方。世人已经忘本得太厉害了,因此先从最基本的《弟子规》学起吧,这就譬如对一个四十岁的文盲,要扫盲也只能从一年级的学起。因此,弟子规是我们做人的基础,从这里抓起,要真干,要扎根,这都无可厚非。
    问题在于,有的人,就把《弟子规》当作放之四海皆准的学习传统文化之法,而漠视其他。这应该有违净空法师的本意了。《弟子规》是扎根没错,但一棵树苗除了扎根,还需要阳光雨露吧?最终扎根的目的还是为了开花结果吧?因此,对于孩子的教育,我觉得应该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学扎根,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天赋,去学习该学的东西,去背诵南派提倡的经典。等孩子长大些,还需要有更深的训练等着他。至于是什么,后面有讲。何况《弟子规》本身也只是说了修身的方方面面,对于学习其他,也是鼓励要专心学(“读书法,有三到”;“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通”等等)。而不是说,学了我弟子规就够了,其他都不要,对吧?

  三、章太炎派
     此派其实今日并不多见了。只是本人了解国学过程中,看过此民国公认的国学泰斗谈国学的学习,深感有理,故也放此一并整理。
     章太炎其人,国学功底极其深厚,许多当时的知名人士包括鲁迅等都是其学生,都对其国学知识之渊博、系统而甚为折服。他对古人各种思想流派如数家珍,对各种经典的流传版本的真伪辨析丝丝入扣,治学严谨、细微精妙,让人赞叹,而且他雄心壮志要超越古人,因此其言论纵横捭阖,指点江山挥洒自如,让我惊叹此乃真正的国学大家。
    他非常重视训诂。我对训诂的认识也源自他。古人8岁入学,学小学就是学训诂与应对(应对就是《弟子规》类的)。而他自述自己的成长过程,就是下来苦功研究训诂后,终于读懂《尚书》,之后各种古文也甚易读懂了。按他所言,《尚书》就是当时的人说话的直录。说话习惯跟现在出入非常大。不懂训诂是根本读不懂的。他这话应该引起南怀瑾的粉丝的足够重视。
    但他不足之处,恰恰就是净空老法师所指出的,偏向了学术研究,而少了古人最重视的修身为本的实践精神。故即使他满腹经纶,却终郁郁不得志,未能将经典智慧,转化为利国利民的举措。

  四、一清派
      一清者,今日学堂创始人。自号剑士。所学甚杂。但以道家思想偏多。因其师傅乃不肯扬名之道家名师。严格说,一清派不算读国学派了。因为他也很重视西学。英语学习同样占比很重。他的教育思想,以我观之,应属于培养具有中国智慧的精养教育吧。
      我历来欣赏老子思想与智慧,对佛学略有翻阅,也赞赏西方做事方式的严谨细致,因此对一清这种融汇中西智慧,以思辨求真知的风格颇有共鸣。前文所说,孩子大了之后,需要更深的训练,就是指如何通过类似今日学堂倡导的思维的训练,去接通老子易经这些古人的最高智慧,真正具有有独立思考,把握万物之道的能力。这也是目前国人最欠缺的。
      但我对今日学堂还没详细了解,只是感觉一清略微过于剑走偏锋,虽有心融汇中西文化,但驾驭这么庞大的文明体系,需要的德行要非常深厚。他貌似还是火候略欠。

   可能国学学习的流派还有很多,我孤陋寡闻,暂且整理这几派吧。通过比较他们的理念与得失,我想总结一下我对孩子学习国学的思考:
  低年级:1)扎根《弟子规》;2)背诵经典,尤其要智慧能力含量高的经典;3)适当训诂与传统文化知识学习(个人认为以六艺为佳)。这都是打基础的学习。
  中高年级:以佛式思辨、道家阴阳学说、易学、西方思维训练,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与经典运用的能力。把古老智慧在生活中渗透领悟。
  据专家所言,孩子到了13岁之后,就是自己成长了,已经不是我们家长能筹谋的了。所以惟愿13岁前,作为家长的我,能为她的成长准备了足够深厚的根系,足够肥沃的养分和足够健康的环境。后面的路怎么走,开什么花结什么果,靠她自己了。她的人生,终究是她的。我只能一直默默关注、提点和祝福。。。。。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子云008 + 10 + 10 我很赞同。
Xieno + 10 + 10 谢谢你了,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3-4-30 10:32:02 | 只看该作者
2)背诵经典,尤其要智慧能力含量高的经典;3)适当训诂与传统文化知识学习(个人认为以六艺为佳)。能否请楼主详细说一下智慧能力含量高的经典有哪些?什么是训诂呢?本人才疏学浅,汗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5-2 10:16:52 | 只看该作者
看了您的高见,实际操作有困难。您能举例背诵经典,这些经典是指哪些,训诂不是谁都能做的,这需要水平,请您有空之余还来这答疑解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5-2 12:31:47 | 只看该作者
我从不讳言,我反对儿童读经,这一点从未变过。以前曾经很激烈的批判和反对过,现在则看的很淡了。孩子们不读经,做父母的也不会让他们闲着,学英语,学奥数,学钢琴。读经不过是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尔。中国选择了两个孤儿寡母的人,做了中国的圣人,让他们的学问,控制了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父辈们儿时所受到的创伤压抑和催残,又传给他们的孩子。就这样一代一代,代代轮回,无法自拔。到后来,选择集体主义、马克思之类的,也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这也许就是中国人的命。
     至于清一的东西,刚开始接触佩服的不得了,觉得这人懂的好多。后来了解的多了,越品越不是味道。再后来,我自己专研心理学,终于明白了为什么。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英语小蚂蚁 + 2 + 2 同感同感,只是我水评有限,自已写不出 ...
Xieno + 10 + 10 谢谢您!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5-2 13:57:45 | 只看该作者
不讲训诂就易于信口开河,而训诂是一件很艰苦枯燥的事情,对那些想走捷径的读经人无疑是避之不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5-2 13:59:20 | 只看该作者
至于清一的东西,刚开始接触佩服的不得了,觉得这人懂的好多。后来了解的多了,越品越不是味道。再后来,我自己专研心理学,终于明白了为什么。
楼上能讲讲为什么吗,我也很想知道。我感觉清一有点类似某某功的洗脑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22:27:52 | 只看该作者
好几天没来,难得还是不少父母关心这个话题。感谢大家关注。
训诂,文中说了,简单说就是古文字典。你可以百度一下《尔雅》感受一下。譬如:
如、适、之、嫁、徂(cú)、逝,往也。(释诂)
克,能也。(释言)
明明,斤斤,察也。(释训)

经典经典,就贵在经典。我个人首推道德经。下一步准备给孩子背周易。四书和唐诗宋词也慢慢背一下。不求全部古文经典都会背,其他古文作为泛读材料吧。事实上,我认为先把道德经和周易学透了,智慧就相当不错了。再学点诗经和诗词,让人生雅致一些就好。

至于清一嘛,呵呵,既不盲目崇拜,也不以偏概全吧。有合理之处学之,不赞同的放一边或者引以为戒就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金币 +50 收起 理由
Xieno + 50 + 50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22:32:57 | 只看该作者
许多人看待人和事,喜欢要么捧上天,要么摔下地。
我写这文章,就是想分析各名人观点好的和不好的,综合取之,而不是盲从或棒打。从上文可以看到,我不会认为任何一个都是全面无缺点的。毕竟人无圣人,兼听则明吧。
至于具体做法,我也在探索中。与大家共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zxcb + 2 + 2 我好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5-4 14:29: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impley 于 2013-5-2 13:59 发表
楼上能讲讲为什么吗,我也很想知道。我感觉清一有点类似某某功的 ...


您的感觉基本差不多。

      这个清一,客观的讲,懂的东西挺多,对如何传授孩子知识也很有一套,的确很有能力。做父母的如果有心无力,孩子放在他那里,比普通的学校还是要好很多。
      他的学堂招的孩子,是严格选拔的。如果放到其他懂教育的老师手里,也同样会出色的。这有点像杨东平老师讲的超级中学的掐尖,超级中学反过来利用这些学生的成绩,接着扩大影响力。
      他本人很有能力,知识也很丰富,又很会往自己身上笼罩光环,特别是在一些别人很难检验其水平的领域,进行吹嘘。由于上千年的听话教育,再加上这几十年系统的洗脑,我们中国人,本身思考的能力就很弱,被忽悠的不能自拔也是很正常的。
      他的学堂不仅仅是在招孩子,也在招父母。其实,这可以理解,如果我来办学校,我也希望学生家长能够和我的办学思想基本合拍,但是我会尊重人与人之前的差异性,求同存异,大家一定会有不一致的地方。在看他的学堂,经过初期的选拔,中间的淘汰,似乎剩下的思想和他几乎完全一致。
      他招的老师,我的感觉,能力和水平都远不如他。
      他教孩子课的时候,表面上很鼓励孩子自由表达。但实际上真正的自由表达,需要有说不得权利,你要允许我有不同的观点,你要尊重我不同的观点。他对不符合他想法的回答,他会说不走脑子,甚至用戒尺体罚孩子。这其实有点像目前某部管理媒体网路的方法。我这里有敏感词和不允许触碰的东西,但是我不告诉你是什么。如果你违背了,那我就处罚你。你自己就要自我审查,很多时候尺度会更严格。
      我也和他教出来的孩子,因为对某些事情的看法不一样,辩论过几句。那个思维和说话的方式,活脱脱的一个小清一。
      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控制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大到国家,小到家庭。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其他和事物有操控的欲望,对于心理不健康的人,能够完全把控的时候,才会有安全感。最明显的就是在孩子的成长问题上,很多父母会试图包办和控制孩子的一切。没有人真正喜欢被控制,当孩子渐渐长大,他就会反抗。他的反抗如果比较强烈,做父母的无法继续操控下去,他们就会有强烈的挫败感。当然,也有的父母的操控比较高明,或者足够暴力,就能把这反抗镇压下去。孩子的心理就会有问题,将来会找到其他途径传递下去。
       清一采用的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控制方式,不是那么直接。但他本质上玩的还是强权的那一套。那些看起来很强大的人,其实很多时候内心很虚弱,所以他会批评和攻击弱小,来掩盖自身内心深处的自卑。就像他一直讲的,他要孩子做狮子,不能做羊(见《真爱孩子,就对她残酷一些!---我们的对手在怎样教育孩子?》)。用饿饭和体罚一个三岁孩子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告诉别人这是爱,这是让孩子成为狮子,反正我是不信。希特勒老爸,小的时候经常把希特勒打的死去活来,一边暴打他一边嘲笑他弱小,一直不坚定。很不幸的是希特勒真成为了一头“狮子”,他完全认同了他老爸的观点,自律勇敢。可惜的是他的弱小从未消失,最终把他内心的弱小和自卑投射给了犹太人和欧洲各国人民。所以我很担心,今日学堂的“狮子”们将来长大走向社会,会给这个社会带来什么?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4 金币 +14 收起 理由
英语小蚂蚁 + 2 + 2 好精彩的分析
helenminliang + 10 + 10 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其他和事物有操控的欲 ...
无事生非 + 2 + 2 原来如此,感谢说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5-4 15:35: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hwyyan 于 2013-5-4 14:29 发表


您的感觉基本差不多。

      这个清一,客观的讲,懂的东西挺多,对如何传授孩子知识也很有一套,的确很有能力。做父母的如果有心无力,孩子放在他那里,比普通的学校还是要好很多。
      他的学 ...


看到你们说清一,还真想不起来这么一个人。搜索博文找到了,原来是他啊!
看过那个博客很多次,曾经很佩服他的一些观点和做法,但是后来看他上《论语》课的课堂实录,突然发现这个人原来还是不接受不同观点的,就不再对他感兴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7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1:01 , Processed in 0.10145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