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gzpegg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启蒙] 一个母亲是如何看待学国学之各派方法?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3-5-17 10:08:06 | 只看该作者
很精彩的对话哦,学习到很多,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18:08:18 | 只看该作者

孩子成长对话录 (节选)

感谢各位来围观。好像大家都喜欢看对话?那我把曾经记录的一点和孩子的对话录分享一下吧:

玥玥成长对话录---(1)
    孩子成长的过程,往往会提出很多精彩的问题,让我汗颜不知道是否答对,也激励我去思考,也因此动念想把思考的东西写下来,与孩子共同成长吧。
    前几天,给孩子讲了《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里面我最喜欢的故事——选择的力量,操之在我——犹太心理学家法兰柯的故事。结尾时候,不忘给咱老祖宗贴了一下金,说这个法兰柯他苦苦悟出来的道理,我们老祖宗早就懂了——不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嘛!
    结果小孩就开始提问了:“为什么西方人辛辛苦苦悟出来的东西,我们老祖宗早就懂了? ”
   —— 因为我们历史长啊,老祖宗什么事情没经历过呢?当老祖宗们经历这样那样的事情后,就发现,浓缩成一句话就可以了。但这样一句话有时候太精辟了,所以后人不容易懂,所以又重新去悟了。
   —— 还比如有什么精辟的话?
   —— 比如,我们的老子,总结了万事万物的道理,就称为道。
   —— 什么是道?(听到女儿这么问,说实话,我头急速增大,我要是知道“道”是什么,多好啊!但女儿问了,自然就要想办法回答,就在那一刹那,灵感显现了)
   ——道,古人就总结了,一阴一阳之谓道。任何一个事物,你都可以找到它的根本道理,然后根本的道,你懂得区分阴阳,还有“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讲的就是万物分阴阳,而且要和,就是要和谐,也就是阴阳平衡就对了。比如人类有男女,男人天生比较阳刚,女人天生比较温柔。一阳一阴。平衡就好。又比如,画画,如果一幅画全部满满的都是红的,橙色的,你觉得好看吗?
    ——不好看。
    ——是的,这就是阳气太盛,要留白,让画面有阴气,平衡才好看。如果画面都是绿绿蓝蓝黑黑的,你感觉怎么样?
    ——不好看,这是阴气太重了。(我暗暗感叹,玥玥真棒,已经懂得这是阴气了)
    ——是的,这时候也需要留点白,这时候白色是阳,蓝绿色为阴,也要阴阳平衡才和谐。所以你看西方有个画家叫梵高,画的《向日葵》很出名,但是后来画家疯了,为什么呢,其实画面已经表露他的阳气太盛了,所以现实的他,压不住阳气太盛而疯了。当然,这是妈妈猜测的。而中国的国画,总是有留白,讲究意境,所以你看国画,就给人很和谐,平和的感觉。因为阴阳是平衡的。
   ——哦,明白了。所以中国人画梅花,画了红色的点点,就要黑色是树枝和留白,就好看了。
   ——对,再比如书法,也讲究阴阳平衡,重的笔画可以看作阳,如果所有的笔画都是粗粗的,好看吗?
   ——不好看。
   ——对。所以必须有的笔画重,有的轻,有的地方密,有的地方疏,整体布局才是阴阳平衡,书法就自然好看了。
   —— 哦,明白了。

说实话,女儿听懂了多少,我不晓得,但我, 却从此仿佛得到了一把开启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之后再去看老子,鬼谷子,都有可以找到门入的感觉了。所以与其说是我带孩子读经,不如说是孩子领着我去领略古人的智慧。
有了阴阳平衡的概念,再有一个“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概念,再看万事万物,都豁然开朗。管理也好,孩子教育也好,营销也好,养生也好,书法也好,音乐也好,画画也好。。。。。。根本之道都是这几句话概括了。
而这些,其实南怀瑾等前人也早有论述,但不是自己领悟的,终归不是自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3-5-23 09:42: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zpeggy 于 2013-5-22 18:08 发表
感谢各位来围观。好像大家都喜欢看对话?那我把曾经记录的一点和孩子的对话录分享一下吧:

玥玥成长对话录---(1)
    孩子成长的过程,往往会提出很多精彩的问题,让我汗颜不知道是否答对,也激励我去思考 ...



这个太高深了,我讲不来,也不会去这样引导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13-5-23 16:01:33 | 只看该作者
很多人不会去给孩子讲这些。我也不知道我对不对,该不该讲。我尽量用最浅白的例子去讲解,此对话仅做分享而已。对错让时间去给出的答案吧。
只是孩子经常的提问和回答,都会出乎我意料的精彩。也许,孩子的潜力远胜于我们的想象。尤其他们其实本来就更符合道的境界。
我只想带一些思维模式给孩子。也许我们陌生的道德经,孩子却并不认为难。呵呵。我女儿不止一次问我,为什么大人都说道德经难?

一清常讲的教孩子好的思维模式,分别是一元、二元、三元思维。我常想,这到底指什么呢?
我理解就是,当一个人懂了原因和结果的逻辑关系,这就是一元思维。这是科学界最普遍的思维。一个现象就去找一个原因。原因和结果是有论据证明有内在逻辑从而成为因果的。
但二元思维就是明白世间的东西,原来是分阴阳的。要从阴阳两股力量,两方面思考问题。此乃二元思维。鬼谷子就是把阴阳之用发挥到极致。
但阴阳还是“有”的层面,有生于“无”。显然这个无是更加高深的层面。无,可以指无名无相,不要被表面的相而迷惑,也可以指我们的念想,我们的心。心者,道之主宰。我们的念头看不见摸不着,但起心动念的这一念关系重大。所以佛教总是让我们关注我们的起心动念。而更高深的“无”,是佛法的“空”,那是需要修证的功夫了。能同时关注无、阴阳 3股力量,此乃三元思维。

[ 本帖最后由 gzpeggy 于 2013-5-23 16:2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3-5-24 00:34: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zpeggy 于 2013-5-9 22:31 发表
文中很多观点我是在深思——我们让孩子践行经典了吗?我们开启孩子的智慧了吗,我们培养了让孩子能坦然面对问题、面对人生的气度吗?我们让孩子拥有圆满解决问题的智慧了吗?我们让孩子了知生命的意义和目标、生存的价值吗?


这几年接触经典后,现在已经从将目光从孩子身上转移到自己的身上,我们无法让孩子来践行经典,而是要家长带头来践行,我们无法成圣成神,但我们逐日修正,每天进步一点点,积累起来也是可观的,每天吸收一些正能量,负能量在我们体内就会少些,我们辐射给孩子的正能量就多些,这比我们现炒现卖来得更久远。

与其说教育孩子,不如说教育自己,我们让自己践行经典了吗,我们开启自己的智慧了吗,我们培养自己坦然面对问题面对人生的气度了吗,我们了知生命的意义和目标\生存的价值了吗? “我”----家长才是最主要的。

PS:前面sh版主误解了楼主的意思,我想她并未将玩与学对立起来,所举的0-6岁脑神经发育的例子应该是出自一本书的科学根据。另一个快速发展期是在13岁左右青春期。农村里很多孩子都是在那里玩沙玩水,但缺乏引导,也无法开智,我想楼主说的应该是这个意思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Xieno + 10 + 10 纯粹支持。 以下为格式信息:看到您的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15:10: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新叶 于 2013-5-24 00:34 发表


这几年接触经典后,现在已经从将目光从孩子身上转移到自己的身上,我们无法让孩子来践行经典,而是要家长带头来践行,我们无法成圣成神,但我们逐日修正,每天进步一点点,积累起来也是可观的,每天吸收一些 ...


我相信您读懂了我。您的观点,我也非常赞同。
是的,所有的一切,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教育也如是。老子云:圣人行不言之教,都是强调先从自己做起。因此,经典的学习首先是家长自己学习、感悟、践行。而我喜欢跟女儿的对话,就是一个感悟经典、给自己照镜子的过程。而且我不喜欢纯粹让孩子背经典,而家长自己不去理解,不去学习,不践行,却指望孩子日后领悟成大器,这学习态度本身就不是以身作则了。
至于孩子和家长的践行方面,我想我比较喜欢这个故事,家长固然首要提升自己,以身作则,然后也不忘提醒帮助孩子吧:
一位年轻的妈妈問:我的小孩不聽話、不愛學習怎麼辦?
法师:您複印過文件嗎?
年轻的妈妈:複印過。
法师:如果復印件上面有錯字,您是改複印件還是改原件?这时,場內立刻響起雷鳴般的掌聲。而後有人答道:改原件。
法师:應該原件和復印件同時改,才是最好。

[ 本帖最后由 gzpeggy 于 2013-5-24 15:2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20:17:2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玩电子游戏的对话

今日孩子说,妈妈,我想玩电子游戏。
我说:不行,电子游戏永远不要玩。
孩子不高兴了,表情颇为不满。
我:三字经说什么?勤有功——
女儿小声且不情愿地说:戏无益。
我看她表情,深知并未真正说动她,所以我继续说:游戏在引诱着你内心那个小恶魔了。你是让你的小天使带领你放弃它,还是放纵小恶魔出来?你自己好好选择?我相信聪明的你会选择的,对吗?
女儿略沉思,表情松了一点,说:“嗯,我选择小天使”。
但又继续小声问,永远都不能玩吗?
我:老子说合抱之木,怎么样?
女:生于毫末。
我:是呀,坏习惯的形成,也是从毫末开始的。如果今天你去玩一分钟,明天可能玩两分钟,慢慢就会越玩越沉迷了。你还记得我们去看过热带树林的绞杀藤吗?开始那个小藤只是一个小苗,旁边的大树不以为然。可是小藤缠绕着大树越长越大,终于怎么样?
女:把大树杀死。
我:是的,如果我们不时常警觉坏习惯,它就会像那棵绞杀藤那样,越长越强大了。所以刚看到小藤的时候,你要怎么样?(我边说边举起手做出绞杀藤的模样)
女儿笑了,也举起小手用力地把绞杀藤挡了回去。然后,完全不再提游戏的事情了。

[ 本帖最后由 gzpeggy 于 2013-5-24 21:2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乔木森森 + 2 + 2 女孩子的确听话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13-5-26 16:54:1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生气的对话

某天,小姑娘因为一点小事非常生气,气鼓鼓地在我面前晃着。
我跟她说,你知道臭屁吧?
她有点一愣,点点头
我说,当你放了臭屁,好臭好臭,你是抱着它闻个不停呢,还是赶紧放掉它,跑得远远的,不要给熏倒呢?
女儿:当然放掉它。
我:生气也是对身体很有害的气哦,跟臭屁一样的,你是抱着这个臭屁闻个不停,还是把气赶紧放掉?
女儿听了哈哈大笑:当然放掉啦!
所以后来只要她生气,一提醒,嗨嗨,你要抱着臭屁吗?她一般都会哈哈笑了。

可是某天,她又因为一个事情非常不开心了。因为她很想看小猫躲在床底的样,但那时候是吃饭时候,当然不能去看。等吃完饭,她忘记去看了。再过一会儿,等想起来时候,小猫跑了出来。她急坏了,拿着手电筒非要小猫进去床底。
我即使提醒她别抱着臭屁,她依然拿着手电筒哭闹:“我就要小猫在床底,我就要!” 可是怎么可能强制一只猫去床底呢?
然后我换了一个方法。我告诉她,你的不开心,是因为你的执着。你执着一定要看小猫在床底的样子。可是,你可以换一个角度去看这件事啊,小猫出来了,你是不是可以跟它来另外一种玩法呀?来,我们学会放下,学会换一个角度好不好?
她听了,拿着手电筒照着小猫,破涕为笑说:“哈,你看,小猫的眼睛瞳孔会随着电筒照射变小!“
我笑了。因为她学会放下执着,学会另一个角度欣赏人生风景。。。。。。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乔木森森 + 2 + 2 你真厉害!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4-11-6 11:13:58 | 只看该作者
非常不错,多谢你分享你的观点,非常受益
[发帖际遇]: 苗小黑09 找回了丢失的钱包,得到了 5 金币,感谢好心人。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6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1:05 , Processed in 0.140861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