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jerryh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说说中国古代算术那些事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13-3-7 15:42:03 | 只看该作者
能否讲下24节气的来历。
说实话,我到觉得农历比公立科学。只不过没用好而已。农历是阴阳双历,闰年是月亮周期和太阳周期比对后调整。公历是纯太阳历,闰年还要人为调整,400年有3个被4整除的年份要被剔除闰年,也许过上几万上亿年,又得调整,当然就和我们没关系了。

毕竟月亮周期对潮汐有影响,也会影响到农业渔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13-3-7 15:45: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erryhao 于 2013-3-7 15:23 发表

有人说:“不管对错,先让孩子学么,早晚孩子会具备分辨能力的”


不会是指我在数学版的回复吧?

我的意思是对于孩子不要太过于强调第一次的正确性。留一些让他自己区判断。纠错本来也是一种能力。也许他一辈子都带着某些错误的观念,但是这没有关系的。没有人能一辈子正确,也没有人在某一个时间全部正确。

不是说要故意告诉孩子些错误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13-3-7 15:47: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erryhao 于 2013-3-7 15:23 发表


这个我个人非常不赞成。各位都是被洗过脑的,有几个现在能跳出来的?大家不是都还在认为八路军、新四军打鬼子么?否则那些垃圾电视剧早己没市场了。


看电视剧的未必就真相信,有些人当喜剧看呢。

看神话剧的都相信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16:27:02 | 只看该作者

成也历狱败也历狱

成也历狱败也历狱

杨光先坚持下来了,等到顺治死了,康熙年纪还小,鳌拜掌握了大权,杨光先终于通过历狱扬眉吐气了。

汤若望倒了,于是鳌拜让杨光先当钦天监的监副,杨光先坚辞不干,他说这个我水平有限啊。后来的学者也都说他是觉得自己水平不行所以辞官,只有鳌拜最明白,哦,原来这小子是嫌官小了,那就让他当监正吧,就这样杨光先终于当了监正了。

可是原来钦天监的人,经过历狱凌迟的、杀头的、流放的、坐牢的、罢免的,已经成了一座空空荡荡白日见鬼的衙门。这要有人干活啊,于是他把专家吴明烜找来做监副。

来了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汤若望的历法给废掉了,然后“以《大统术》治历,节气不应,错误屡出”,因其“对历算茫然无知,采用在江南发现的元代郭守敬仪器,测算历法无效后,又查一千二百年前北齐候气之法。”最后搞出了一个谬误百出的历法,结果康熙八年就有两个春分、两个秋分,还把闰月也算错了,前一年的给算到下一年去了,元旦日子都不对了。

到康熙八年的春天,鳌拜倒了,康熙皇帝开始亲政了。老百姓也过了四年没有准确历法的岁月。康熙皇帝说,这历法不准怎么行啊,要改!这时候杨光先以“身染风疾,不能管理“相推诿,哈,我病了,上不了班了,而且还说:“臣只知历理,不知历法”意思是搞历法的道理一定是我最正确的,可惜的是我算术不好,算不出来。看看,在古代学算术也是很重要的。

康熙皇帝那时候才十几岁,但是很聪明,一看好小子,你给我踢皮球,那好办,下令让南怀仁进钦天监做监副,主持修历。这下杨光先可是着急了,病也没了急不择言地上书:“臣监之之历法,乃尧舜相传之法也,皇上所正之位,乃尧舜相传之位也”,“今南怀仁,天主教之人也,焉有法尧舜之圣君,而法天主教之法也?南怀仁欲毁尧舜相传之仪器,以改西洋之仪器;使尧舜之仪器可毁,则尧舜以来之诗书礼乐、文章制度皆可毁也。”他甚至危言耸听:“若将此九十六刻历日颁行,国祚短了,如用南怀仁,不利子孙。”

康熙早就很恨这位杨光先了,但是他还是愿意有依据,于是就有了上面说的那两场比拼,其实主要是吴明烜和南怀仁比拼,他们那些老东西怎么能和现代科学比啊,于是乎一败涂地。南怀仁等借机控告杨光先“依附鳌拜,捏词陷人,将历代所用洪范五行称为灭蛮经,致李祖白等各官正法等等罪状,结果杨光先被判处死刑,后来康熙觉得杨光先毕竟七十二岁高龄了,于是虽赦免了他的罪,杨光先本来以为死定了,结果又被赦免,一惊一乐,结果长了个疽,死在回乡的路上。

历狱的故事就说到这里,后面还是继续说算术的那些事情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无事生非 + 2 + 2 喜欢听故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17:25: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13-3-7 15:42 发表
能否讲下24节气的来历。
说实话,我到觉得农历比公立科学。只不过没用好而已。农历是阴阳双历,闰年是月亮周期和太阳周期比对后调整。公历是纯太阳历,闰年还要人为调整,400年有3个被4整除的年份要被剔除闰年 ...


关于天文历法,我知道的不是很多,简单说一下吧

现在我们使用的历法,基本是太阳历,也是多少年发展来的,不是西方古代就有的,目前可能是最简便、最稳定的一种历法了。

历法一般分两种,阳历和阴历,阳历是根据太阳制定的,阴历是依据月亮制定的。

古代的每个月的是依照月亮运行制定的,月亮的一个阴晴圆缺就是一个月。

年和二十四节气是依照太阳位置定的,所以这些属于阳历,比如上文说的春分秋分,就是昼夜平分的日子,只和太阳有关系

所以你说得很对,我们的农历属于阴阳混合历

阴历一个月是二十九天或者三十天,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的话,那就是354天,分为是三个月呢,就会多了18天,所以就有了矛盾

而春夏秋冬的设定呢,基本应该依据于节气,也就是太阳的位置,所以也属于阳历。

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古代人想了很多办法,那就是闰月。基本原则是19年里要闰7年,这样阴历和回归年总数只相差2个小时左右。

也就是说农历的年天数不是固定的,非闰年一年只有354天,闰年是383天,这种概念的年,基本就属于阴历而不属于阳历了。因为阳历的年是回归年,阴历的年或者说农历的年是人为指定的。就如同目前阳历的月,已经不能和月亮运行完全匹配了一样。

下面说说阴历的闰月,闰月怎么确定呢,闰几月好呢?

24节气则是一直和太阳关联的,由于一年中每两个节气之间的平均间隔大约为30.5天,和阴历的29天或30天有差距,这就导致在阴历里面,不像现在阳历里节气的日期比较固定,而是逐渐的往后推。


在古代节气分为“节”和“气”两种,各十二个,节在前,气在后,气又叫“中气”,因为节气日子一直往后推,推到一定时候,中气就跑到下一个月去了。所以为了保证春夏秋冬各有6个节气,古人就规定中气不在这个月了,就闰这个月,闰月就和那个月相当于合成了一个大月,这样每个月就可以保证有两个节气了。

蛮复杂的吧。

我以前可盼着有个闰正月呢,那样不是就可以过两个春节了么。后来查了查资料,由于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原因,历史上闰正月的可能性很少,闰5、6、7三个月的几率比较大,到底闰那个月,需要计算,没有简单的规律。

有人算过,大约在3358年会闰腊月,到时候会有两个腊八、两个小年,不过我们赶不上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artina-Mm + 10 + 10 信息量好大呀!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13-3-7 17:36: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erryhao 于 2013-3-7 15:23 发表


在学习历史方面,我个人目前看不出来有什么可操作性。

有人说:“不管对错,先让孩子学么,早晚孩子会具备分辨能力的”

这个我个人非常不赞成。各位都是被洗过脑的,有几个现在能跳出来的?大家不是都 ...



节气的故事,你慢慢写,俺先趁你忙着,跟你抬抬杠。

可操作的么,的确靠单一的一本好书是没太大把握的。不过还是有些东西可以选择。否则中国历史就没法子,只好去看国外的研究资料了。
目前来看,柏杨版的《资治通鉴》,个人觉得还是不错的——网上有下载的,需要的话,我也可以传上来,不妨看看。
另外呢,那个“有人说”的有人,也不是俺。我也不赞成去灌输的啊。
历史这玩意儿,各说各的理,那是肯定的。但事实比较不容易否定。而你说的那些打鬼子的事儿,因为距今太近,反而不容易看到事实的真相,所以暂且不必提。
我说让孩子知道点历史,是因为孩子借着历史,可以对人性多一些了解。基于此,我们完全没必要纠结于当下的历史,拿远一些的历史来说话,其实更直白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13-3-7 17:41: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5 jerryhao 的帖子

这些我都知道。

我想知道的是,农历这个历法是中国古人原创还是后人说是古人造的。

我认为农历比公历复杂,科学。只不过大家没用好而已。

但是看了前面你发的那些故事,有些迷惑,感觉那些故事中中国的历法很差。

另外,闰那个月的计算其实比公历闰年计算简单,只需要看中气是否在相应的月份就可以了。

而公历闰年要保证太阳同步,计算才真正的很复杂。4年闰是一个近似算法,400年少3个闰年也是近似算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17:45: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无事生非 于 2013-3-7 17:36 发表



节气的故事,你慢慢写,俺先趁你忙着,跟你抬抬杠。

可操作的么,的确靠单一的一本好书是没太大把握的。不过还是有些东西可以选择。否则中国历史就没法子,只好去看国外的研究资料了。
目前来看, ...


国外不熟悉中国的资料,所以难写,国内指导思想就有问题,所以大多数不能看。

有些香港出版的东西还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13-3-7 17:45:31 | 只看该作者
或者可以这样说吧

农历是否闰,不需要计算,到时候自己就知道了。

公历是否闰,是必须要提前计算的。否则就会出现儒略历和格里高利历的差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18:04: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13-3-7 17:41 发表
这些我都知道。

我想知道的是,农历这个历法是中国古人原创还是后人说是古人造的。

我认为农历比公历复杂,科学。只不过大家没用好而已。

但是看了前面你发的那些故事,有些迷惑,感觉那些故事中中国的历法很差。

另外,闰那个月的计算其实比公历闰年计算简单,只需要看中气是否在相应的月份就可以了。

而公历闰年要保证太阳同步,计算才真正的很复杂。4年闰是一个近似算法,400年少3个闰年也是近似算法

...


今天使用的农历,基本是依照汤若望的那个历法延续的,古代有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过102部历法,比如夏历、商历、周历、西汉太初历、隋唐大衍历和皇极历、三统历等等,规则各不相同。现在的农历比较接近于夏历。

农历确实很复杂,但这个是认为约定的,没有什么科学或者不科学的问题,只有准确不准确的问题。中国古代历法如果很差,不是规则问题,是因为计算太难了,所以大多不够精确。

农历闰月计算远比现在的公历的闰月计算难多了,公历的你我都会算,农历的你我都算不出来。公历闰年有误差,但小得多,农历的那个我刚才也说了17年要误差2个多小时,200年就要误差一天了。

所有的都是近似算法,没有准确的算法呢,地球围绕太阳转也是胡快忽慢的,不过现代已经可以精确的计算这些了,古代是无法做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9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12 , Processed in 0.133853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