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blu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家政--施爱与管教的艺术》一本很不错的书,与大家分享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5-2-16 16:34:49 | 只看该作者
3、通过补强而学到的行为在奖励很久不出现时也会消失
未得到补强的行为终将消失,这是个绝对真理。这个被心理学家称为“灭绝”的作用对希望改变孩子的习性的父母与老师大有帮助。动物世界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极为有趣的灭绝的实例。比如狗鱼,这是一种身体硕大的鱼类,它眼球暴突、极爱吃鲦鱼。如果把它和一些小鲦鱼放进一水箱里,它很快就会把小鲦鱼吃得一干二净,可当我们在水箱中间插进一块玻璃,将它与小鲦鱼分隔开时,一件有趣的事就发生了。狗鱼看不见玻璃,在追食小鲦鱼时它会结结实实地撞在玻璃上。一遍又一遍,暴眼狗鱼的头都撞在玻璃上。它的行为没有得到补强,却被慢慢地灭绝了。最后,它泄气了,放弃了它的尝试。它明白它不可能吃到那些小鲦鱼。这时我们可以把小鲦鱼取出来,小鲦鱼在它们不共戴天的死敌四周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却安然无恙。狗鱼不再企图吞食它们了。它知道它该怎么做,毕竟鲦鱼是不可企及的。小鲦鱼----这些狗鱼酷爱的美食----在它的鳃边嘴旁冲来撞去,而我们的暴眼狗鱼却饿得要死,坐以待毙。
灭绝还被用于马戏团的大象,以阻止它在晚上用它无可比拟的力量拉扯系在它脚上的链条。在大象还很小的时候,它的脚被系上链条,链条的另一端被固定在完全不可动摇的水泥柱上。幼象不断地扯动链条,但无济于事,于是它的逃跑行为便被慢慢地灭绝了。以后只需一根绳子和随便一根柱子就足以束缚住它了。
如果你想除掉一个不好的行为,你必须首先弄清它关键性的补强,然后撤掉这个补强。让我们把这一原理运用于儿童中常见的一个问题:孩子为啥不用正常的声音说话而是呜呜乱叫呢?因为他的父母补强了他的呜呜乱叫!3岁的卡伦好好说话时,妈妈太忙了,顾不上理她。卡伦成天咿咿哑哑地讲话,她妈妈对她的话不闻不理;当卡伦发出刺耳的、使人不愉快的声音时,她妈妈才停下来,看看出了什么事。卡伦的呜呜乱叫带来了结果,她正常的说话却没有结果,于是她学会了呜呜乱叫。为了灭绝这一恶习,我们应该颠倒一下补强。妈妈可以说:卡伦,你呜呜乱叫,我听不见你说什么。我的耳朵很怪,它们听不见呜呜乱叫。这样告诉他一两天之后,妈妈对她的呜呜乱叫不应作出任何反应。当卡伦用正常声音说话时,妈妈应立即对她的要求作出反映。如果运用得当,我敢担保,这种补强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人们的学习全是建立在这个原理之上的,而其结果是确信无疑的。当然姥姥和茨伯特叔叔也可能继续对你竭力根除的行为补强,并使之持续下去。
老师应学会同样的方法驯服课堂上的哗众取宠者,首先断定这一行为的动机:略有些科学常识的人都可看出,通常大声嚷叫的人总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一些孩子宁可被人看作讨厌鬼,而不愿被人完全忽视不顾。对于他们,无人问津是再痛苦不过的事情。理想的药方是先消除他们的哗众取宠行为,然后再满足他想要得到人们承认的需要。我曾和一个六年级的叫拉里的小学生打过交道。他调皮捣蛋,在课堂里从未闭过嘴,他一会装疯卖傻,一会妙语连珠,一会又喧嚷胡闹,使整个课堂乌烟瘴气,不得安宁。我和他的老师在教室中偏僻的一隅设立了一个隔离区。坐在那儿,他除了课堂前面以外什么也看不见。从那以后,拉里捣蛋就会受罚,在那个隔离区上一星期课。这样就卓有效地消除了以前的补强。当然,在隔离区,他也会故伎重演,可他看不见他的同学们对此作出的反应。另外,他每爆发一次,都会延长他在隔离区里呆的时间。就这样,拉里在那里呆了一个月,他的恶习总算被根除了。回到班上后,他的老师立即对他的合作给予奖励。他被派去做重要的工作(当传令员、卫士等等),并用他的进步而得到了表扬,效果出奇得好。
一些学校对表现最差的学生实行了一种更完善的教育方法(也就是说,被开除的不是孩子们,而是他们的坏行为!)那些在课堂上不能与老师合作的学生被分到特别班,每班12至15人。这些学生们被置于“系统排斥法”之下。他们的父母被告知,若想让他们的孩子在公立学校呆下去,那么,在上课时间学校通知他们时,他们就必须到学校来把孩子接回家去。学校又告诉学生们,他们每天早上可以来上学,但只要他们违反了一条硬性校规,如上午9时1分,集合排队,他推了别的同学;或者下午1时15分,甚至马上就要解散了,他才赶来,他们都会被送回家去。哪怕是违纪一次,当天也会被送回家,决不原谅,尽管第二天早上他照样可以来上学。虽然传统上人们都认为孩子们讨厌上学,可这些学生却讨厌老呆在家里,白天回家,电视里只有妇女节目,节目单调乏味,再加上又处于妈妈那充满敌意的目光之下(她不得不停下她的工作到学校去接她那顽皮的孩子)。在这种严格管教的环境中,顽皮的行为很快就被消除了。孩子们向校规挑战,得不到丝毫好处。以糖果或其他东西为奖励的补强被大量地提供给学生们,以鼓励他们的读书学习。我曾在一个特别班与一个被称为洛杉员神经治疗院里最调皮捣蛋的孩子谈过。在特别班学习4个月以后,他又能回到公立学校的普通班学习了。
根除有时是在无意之中进行的,对4岁的马克就是如此。他动不动就发脾气,给他父母带来不少烦恼。父母愈不希望他恶作剧时,他就愈是捣蛋。家里来了客人,他即使不当面大闹,也会在上床时发作。在饭店里、教堂仪式上或其他公共场所,马克都会重操故技。任性胡闹,他的父母对儿童管教颇有见地,他们在这小反叛者身上使尽了十八般武艺:打他的屁股,罚他站在房角里,罚他早早上床,羞辱他,责骂他.......,可全是枉然。马克依旧周而复始地使性子,发脾气。最后,他们恼怒之极,无计可施了。一天傍晚,马克的父母在起居室里读报纸。在此之前,他们说了句使他发怒的话,于是他大发脾气,滚倒在地。他尖声号叫着,用头撞击地毯,双脚乱踢,两个小胳膊横七竖八地乱舞。他们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所以未采取任何行动,只是继续看报。小坏蛋马克绝没想到他们会这样,他爬起来,看看父亲,重又滚倒下地,开始第二幕。他父母还是没作出反应。马克的号叫突然停了下来,他走到母亲身边,摇摇她的手臂,然后栽倒在地,开始第三幕。他们还是没有理他。他很明显地感到自己独自在地上耍赖打滚显得很傻。从此,他不再乱发脾气了。回想起来,马克使性子发脾气的补强显然是对他父母的操纵。他一发脾气就能使这两个强有力的大人心烦意乱、极度不安。使性子发脾气通常是一种挑战性的行为,只需适度地打上一次或若干次屁股就能消除。对一些孩子(如马克)来说,打屁股本身就是一种补强的形式。对于马克,就如对一个放火狂,有人观看他究竟能造成多大的混乱本身就是一种鼓励。
马克的父母只一个回合就消除了他的恶习。但就一般情况而论,这需要花更长的时间,了解一种行为在没有补强的情况下,渐渐消失了特定速度是极为重要的。让我们再想想鸽子检查无线电真空管这一例子吧。刚开始学的时候,它认不出废品,慢慢地它就能认出越来越多的废品。鸽子最终能辩认出所有的废品了,只要每成功一次,它能得到补强(谷子),它就会继续准确无误地干下去。假设补强被撤消了,鸽子们能毫无差错地拦截废品,但持续不了多久,很快,它就会漏过若干个废品。如果它继续毫无所得地干下去,它对它的工作就会越来越分心,越来越觉得没意思,到收工时,它可能会漏过大部分,甚至全部废品。然而,到了第二天,它可能又会像从前一样工作。今天被消除的行为很可能在明天又出现。这种重现叫做“自然性复苏”。每天这一行为都会重现,但精确度一日不如一日,而消除却一日强似一日。这一原理对纠正孩子的坏行为非常重要。被消除的行为重又出现时,父母或老师不应感到气馁----彻底地消除一个行为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消除原理一直被用于帮助人们戒除不好的习惯。例如帮助戒烟者戒烟就有一种方法。为达到戒烟的目的,实验者必须除掉抽烟者从吸进香烟雾中所得到的乐趣(补强)。于是实验者在抽烟者面前安放一根管子,里面发发出极浓的、发了霉的烟草的烟雾。吸烟者每吸一口香烟,管子里就会迎面冒出一股霉臭刺鼻的烟雾。于是吸烟者一想吸烟就会联想起迎面向他喷来的霉味刺鼻、令人作呕的烟雾。据报道,经过这样治疗后,至少有一半的人对吸烟怀有极大的厌恶情绪。
消除原理也能用于帮助孩子克服一些不必要的畏惧。有一个3岁的小女孩怕黑,她母亲为此很担忧。虽然开着照明灯,玛拉的寝室也敞开着,可她还是不敢一人呆在房间里。每天晚上她执意要她妈妈坐在那儿陪着她直到她入睡,这既费时间又不方便。如果玛拉偶尔在夜里醒来,她会吓得叫人来陪她,显而易见,这孩子绝不是在装模作样,她的确是被吓坏了。父母在表现自己的畏惧时应谨慎小心,因为他们的孩子惊人的敏感,日久天长,他们也会有同样的畏惧。关于这一点,还要补充一句,善意的戏弄有时会带来同样的问题。孩子走进一间黑屋子,你突然从门后“哇”地一声跳出来,他从这玩笑中学到了一件事:黑暗并不总是空空无人的!至于玛拉,她为什么怕黑还不清楚。但我认为她无意强化了这个问题。在她处理玛拉这一问题时,她表现出了她的忧虑,于是玛拉就会认为,她的畏惧是有道理的:“连妈妈都在担心呢。”这孩子的畏惧越来越大,在没人伴随时,她连一间灯光暗淡的房间都不敢进。就是这个时候,孩子被带来找我。我建议让她母亲告诉玛拉,她准备帮助她看明白黑暗中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仅仅给孩子谈谈,通常是无结果的,不能消除他的畏惧,而让他看明白他是安全的,未受威胁的都很有帮助)。她买了袋糖,端了把椅子坐在玛拉寝室的门品,然后打开玛拉寝室的灯,并告诉玛拉如果她能在她那间关着的卧室里呆上一会儿(10秒钟)她就能得到一块糖。这第一个步骤并不怎么危险,所以玛拉很喜欢这个游戏。如此重复了几遍后,她妈妈叫她走进关了灯、敞着门的卧室,等她妈妈(坐在她完全看得见的地方)数10下后再出来。玛拉完成了这一任务,又得到了一块糖。如此重复几遍后,再让她走进半敞着门的卧室和只留着一道缝的卧室。最后,玛拉已有勇气走进完全关着门,熄了灯的卧室,等她妈妈数完10下才出来。她知道,只要她愿意,她马上就可出来,而妈妈给她说话时语气宁静、充满自信,她呆在黑屋子时时间渐渐加长了,这没带来恐惧,却带来糖果----这个孩子最为喜爱的东西,她的勇气得到了补强,而畏惧却被消除了。她的恐惧的链条被打断了,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健康的态度。
对消除方法的使用是无限量的,这有待于父母或老师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精神。改变一个行为最好的方法是除掉它的补强而对其取代物给予奖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05-2-16 16:40:45 | 只看该作者
我对电脑的应用不是很懂,我是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好在我打字速度快,呵呵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爱赫赫 + 1 + 1 好感动
cuidingcui + 1 + 1 我好喜欢。。谢谢您啊!辛苦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05-2-16 17:16:55 | 只看该作者
4、补强对父母和老师也产生作用
不仅孩子与动物以补强为途径学习新行为,就连成人也根据自己的成功或失败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孩子常常借着对他父母的一些行为进行补强和根据他们的另一些行为而反过来改变他们,下面是一些实例:
妈妈和爸爸决定带他们的孩子到诸如迪斯尼游乐园一类的激动人心的地方去,孩子们表现得好极了,他们又可爱又乐于合作,这有意无意地“补强”了他们父母的行为。在一些非常极端的例子中,我曾见过孩子们冷静自若地操纵其父母并对他们喜欢的事情进行补强。
妈妈管教她8岁的女儿时,女儿说:“你再也不爱我了。”大多数的孩子都知道他们的父母急于要让孩子们感受到他们的爱,所以他们便用这个微妙的问题来消除他们将受到的惩罚,并能经常旗开得胜。
老师说:“该学习生理卫生了,请把你们的生理卫生书拿出来。全班同学一齐呻吟:“噢,不!”对于一些老师,这种没有补强的情况是极难忍受的,以后在他们的课程中,生理卫生这门课便被取消了。类似的情形在高等学校也时有发生。我知道这样一件事,一所大学的哲学研究生班正在学习补强的原理。学生们决定拿他们的教授来作个实验。这位教授有两种教学方法:一是照着备课本教,学生们觉得枯燥无味、沉闷少趣;可是,如果他们能让他即兴讲授,比如回答他们的问题时,他渊博的知道立刻就使课堂妙趣横生了。一天学生们课前商量好给他的即兴教学以鼓励,消除他的拘泥形式的教案教学。只要他照着备课本讲,他们就把脚在地上拖来拖去,望着窗外,呵欠连天,或交头接耳;而当他即兴发挥时,他们立刻表现出最大的兴趣,专心致志地听讲。教授自然而然地作出了反应,他改变了他的教学方法,采用了即兴发挥的方式,虽然直到期末他才知道他是被学生们操纵了。
父亲对他的孩子们没多少耐性,动辄发火。每当他们辜负了他的希望时他总要大声嚷嚷。向他们发脾气,这似乎能使他们听话一些。他的大声嚷嚷得到了补强,可是他渐渐成了一个动辄大吼大叫、吵吵嚷嚷的父亲。
甚至成年人也相互补强,在谈话中对他的喜爱的话题给予鼓励。举个例子,玛莎与哈里在谈话,但哈里对所谈的话题毫无兴趣,为此他觉得玛莎也是个惹人厌烦的人。他掩饰不住自己的没精打采,止不住要打呵欠,他压了又压,总是压不住,最后等到玛莎一转过脸,一张嘴,一眯眼,呵欠总算打了出来。玛莎转回脸来时正好看见了那个被压制的呵欠留在哈里眼角的眼泪。她还发现了别的一些迹象,包括哈里的心不在焉和呆滞的目光,或许玛莎无意识地就明白了她的话题使哈里觉得乏味了,于是她便可能尽快地停止谈话或者至少换个话题。如果她不是过于呆板,她就会发现哈里方面完全未发现任何补强并就此作出反映。我们以类似的方法“告诉”别人我想谈什么问题。
本节的要点很简单:父母们应当知道他们自己对补强的反应,并且确实弄清自己是否把握住了学习的局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05-2-16 18:09:29 | 只看该作者
blue+-->引用:blue 我对电脑的应用不是很懂,我是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好在我打字速度快,呵呵
好感人,支持您!等全部发完后,再一次性剪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05-2-16 22:06:27 | 只看该作者
10
07
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05-2-17 08:38:47 | 只看该作者
5、父母常常对不好的行为补强,并且削弱他们认为好的行为[/b]
或许本章最为重要的问题是偶然性的补强。让孩子不好的行为成功就是给予了这行为鼓励。这是一个极易犯的错误。例如,假定威克尼夫妇准备今晚请客人来家吃饭,所以他们7点就打发3岁的里基上了床。他们知道和往常一样,他会又哭又闹,可还有什么别的法子呢?到时候,里基真的又哭又闹,开始只是小声哭闹(没能成功)后来逐渐升高,形成了一个高强度的尖叫。最后,弄得威克尼太太非常难堪,只好让里基起来。孩子从中学到了什么呢?他若想起床就得拼命,使劲闹。为此,威克尼夫妇必须做好准备,迎接明天的另一场眼泪汪汪的战斗,因为里基今晚的方法使他获得成功。
贝蒂是个喜好争辨的10来岁的姑娘。她从不愿接受一个“不”字,总要争辨到底。她父亲说,实际上,只有当她在家时,她才想家。每当她母亲确定不了她是否要让贝蒂去参加社交联欢会或球赛时,她就会先告诉她,她不能去。说了这个“不”字以后贝蒂的母亲还有机会仔细考虑,但她并不马上好好想想是否该说“可以”。她常常改变主意,从否定改到肯定,但反转过来,从肯定走到否定就难了。然而,这告诉了贝蒂些什么呢?她可以看出,“不”实际上意味着“或许”。她越是死命地争辨、抱怨,她就越有可能得到那个她想得到的“可以”。许多父母犯了同贝蒂母亲一样的错误。他们让孩子争辨、绷着脸发脾气、噘嘴、砸门或是讨价还价,最后到底占了上风。父母在没有慎重地考虑好一个问题前不应该轻易决策。而一经决定,他们就应牢牢地坚持自己的立场。如果孩子明白了“不”意味着“绝对的不”,他就不可能浪费精力将此案子提交更高级的法庭了。
史密斯夫妇结婚10周年纪念日到了,他们准备到饭店去庆祝一番。他们准备妥当,正待动身去时,他们5岁和6岁的两个孩子因为被留在家中而开始嚎啕大哭。史密斯先生对补强的原理略知一二,所以他拿出糖来,告诉他们只要不再哭就给他们吃糖。不幸的是,史密斯先生补强的不是不哭不闹而是汪汪泪眼。下次他和史密斯太太再出门,孩子们为了得利又得哇哇乱哭了;为再次得到糖果,哭鼻抹眼泪是必不可少的。其实略作变动就可彻底改变这种情形。史密斯先生应在泪水落下来之前告诉孩子们只要听话就能得到糖果。
7岁的阿贝想让全家注意他,可苦于没有一个好办法。一天吃晚饭时,他母亲对他说:“把你的蚕豆吃了”他怒火冲天地答道:“不!我不想吃这些臭蚕豆!”全家人都目瞪口呆地望着他----这正是他梦寐以求而不曾得到的东西。如果阿贝的母亲说:“你要是把你的蚕豆吃了,我就给你好吃的东西。”那他就更巩固了他的挑战的成功----这种挑战便会在以后重新出现。
婴儿的哭叫是种重要的交流形式。从他们的哭声中,我们得知他们或是饿了、累了,或是不舒服了、想解大小便了。虽然我们不想完全阻止婴儿的哭叫,但我们可以通过将此行为的补强降低到最小限度而使他们不至于小题大做、动辄流泪。如果每次一哭就立刻被抱起来或被轻摇于摇篮,他很快就会感觉到眼泪与大人的关照间的关系。我女儿哭时,我总要在她的育儿室门口站上四五分钟,等上一会才走到她的摇篮旁哄她一会。我这样做补强的是她哭后的耐心等待而不是她的哭叫。
很明显,父母必须对他们允许成功的行为采取谨慎的态度。他们必须自我约束、必须要有耐心,以保证补强所得的结果是好的而不是坏的。下面是人们提的一些问题以及我作的答复和提出的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05-2-17 09:34:05 | 只看该作者
(1)你在前面提到你不赞成对10来岁的孩子还打屁股。我有一个14岁的儿子,他总爱故意捣蛋。他四处乱扔他的衣服、拒绝帮助做任何家务事,而且没事就把他的小弟弟弄哭。要是你,你会做些什么使他能听话呢?
答:给他一些零花钱。这钱能成为你的一个极好的工具你能用它从他那里激发出一点动力。假定每周给他两元钱。如果他违反了你所制定的规则,你可从中扣掉一些钱。比如,他每扔一件衣服在地上就会被扣除1角;他每故意惹他弟弟哭一次就会被扣除2角钱。每到星期六,你就把上周的钱(除掉被扣除的部分)给他。用此方法就可达到塑造孩子行为的目的:让他有一个服从的原因而不是让他为了服从而服从。
(2)对于怎样使一个5岁的孩子承担责任,你举了一个很明确的例子。你能否详细谈谈该怎样才能激发一个懒惰的10来岁的少年承担义务的动力呢?
答:补强的原理特别适用于10来岁的少年人,因为在人生的这一特别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时期,奖励对他们是极有吸引力的。对于许多少年,懒惰是个难以避免的事实。他们的不勤奋与对事情的漠不关心有其生理的根源:他们的能量被大量地用在迅速的成长之中。另外,生理功能的变化也需要身体的重新调整。在这几年中,他们可能会一觉睡到正午,起床后也是拖沓懒散,整天无所事事。如果说有什么方法可以成功地给他们那懒散的电池充上电的话,那就很可能是各种形式的奖励。
在对一个16岁的孩子实施补强时,如下步骤可供仿效:a、 <u>判定对他来说什么是最为重要的刺激物</u>。对大多数刚办到执照的少年来说,在约定的某个晚上把家里的汽车拿来开上两小时是值得全力以赴的(如果他还不怎么握得稳方向盘,那这将是有史以来代价最大的动力诱发物。)另外,如上所述,给零花钱也是一种有用的激发动力的源头。在这个丰足富有的时代里,男孩子们需要很多的钱,光是和海伦、海伊斯库约会一次就可能花去他20元,甚至还多。买件平时不易得到的时装也是一种动力诱发因素。给他们提供方法以挣得奢侈享受要比与之相对的哀诉、哭泣、恳求、抱怨与纠缠更令人愉快。妈妈说:“你当然能得到滑雪衫,不过你得自己去挣。”双方一旦确定了称心如意的动力诱发物,自然而然地就可以过渡到第二步。b 、<u>签定协议</u>。达到上述目标的一个好办法是使用“合同”。父母孩子双方可拟定一个书面草案并在上面签字。通常可以采用计分制,借此在合情合理的一段时间里达到预定的目标。在有外人作为仲裁人的情况下进行一段时间的谈判是必要的。让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协议:马歇尔需要一个盒式录音机。他可以用它来听音乐,上课时录老师讲的课(这倒未必如此),并在舞会或社交联欢会时放音乐。要过10个月才是他的生日,所以他现在穷得叮当响了。他需要的录音机大约得花40元。他父亲同意给他买一部录音机。如果他能挣得1万分(可能需要6-10周才能挣满)。他挣得分数的方法很多,其中不少可以预先定出,但在出现新的可能性时还可以在于分数表中添加:
1、每天早上理好铺,收拾好房间:50分
2、每学习1小时:150分
3、在家里或院子里每干1小时活:300分
4、早晚准时到厨房吃饭:40分
5、照看小弟弟或小妹妹(每小时):150分
6、每周洗一次车:250分
7、星期六早上8点钟起床:100分
父母们还可凭借想象力填上别的一些项目。
马歇尔采取合作态度可以得分,但他若采取抵制的态度,就应该失分。他每做一件不好的事就应被扣除50分,甚至更多。(然而,扣分必须适可而止,否则整个方法就会失败。)对于特别好的行为还可给附加分。c、<u>本方法的第三步包括确定一个提供及时奖励的方法</u>。在孩子向终极目标前进时,这一措施对于维持他的兴趣很有必要。可以绘制一幅含有一个寒暑表的图表,并在下边标上分数刻度。图表顶端是1万分,还有一幅盒式录音机的图画。每天傍晚应算出一天的总分,并把寒暑表上代表水银的红线向上伸展。如果马歇尔对他想买的东西改变了主意可以改变总分以适应新的形式。最为要紧的是,如果孩子没有挣得足够的分数,就不能让他得到不应得的东西。因为那样做会使以后的补强方法失去作用;同样,孩子挣够了分数后拒绝或推迟给他应得的东西也是不明智的。
上述方法不是绝对的,必须根据孩子懂事的程度和年龄而定。令一个孩子欢欣鼓舞的东西可能对另一个孩子是一个侮辱。本原理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但使用方法必须因具体情况而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05-2-26 18:11:0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你的辛勤劳动,我理解这份艰辛,因为字太小,看着很累眼睛。能不能小段发,字大点。
该如何感谢,我也是对电脑不通,谁能把我的金币给楼主,愿拿多少就拿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05-2-26 20:05:19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05-2-27 00:51:51 | 只看该作者
看到楼主是一字一字打出来的真是佩服啊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2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5-3 21:37 , Processed in 0.082222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