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雨雨点点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书推荐] 《父母手记》 -摘选部分内容,希望大家讨论

 关闭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05-2-7 18:41:10 | 只看该作者
^_^,很受启发啊!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05-2-9 22:35:17 | 只看该作者
一个11岁的小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这事发生在1920年的美国,在当时,12.5美元是笔很不小的数目,足足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   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却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男孩非常疑惑:“可我哪有那么多钱赔呢?”   父亲说:“我可以借给你钱,但一年后你要还给我。”   从此,男孩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美元这一“天文数字”,并将它还给了父亲。   这个男孩就是日后成为美国总统的罗纳德·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父母感悟:   许多做父母的,往往认为孩子还小,就将孩子做错事之后应该承担的责任全部揽到自己头上,让他从小就不为自己所做的事负责。   其实,孩子的肩膀虽然稚嫩,却应该也能够承受生命中的一些份量。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告诉他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事事指望别人。当他亲身品尝到这种滋味后,做起事来就不会鲁莽、草率,因为他知道错误需要付出艰辛沉重的代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05-2-9 22:37:24 | 只看该作者
日本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以经营技巧高超、管理方法先进,被誉为“经营之神”。   后滕清一原是三洋电机公司的副董事长,后来投奔松下公司,在担任厂长时,工厂失火烧掉了很多财产。后滕清一心中十分恐慌,以为不被革职也要降级。不料,松下幸之助接到报告后,只对他说了四个字:“好好干吧!”   松下幸之助这样做,并不是姑息部下的过错。   在过去,后滕清一即使只因打电话的方式不当,也会受到松下幸之助的严厉斥责。这种严谨的作风可以说是松下幸之助的管人秘诀。   然而,后滕清一在这次火灾发生后没有受到惩罚,他更加心怀愧疚,对松下幸之助也更加忠心效命,并以加倍的工作来回报。   松下幸之助的这种做法,巧妙地抓住了人们的心理。在犯小错误时,当事人多半并不在意,因此需要严加斥责,以引起他的注意;相反,在犯下大错误时,傻子也知道自省,因此就不必要再去给予严厉的批评了。   父母感悟:   松下幸之助的做法很值得父母们学习。   很多父母易犯这样的错误:   对于孩子所犯的微小错误,父母跟孩子一样,不去注意,更不用说去提醒孩子注意了,其实,有些细小的错误,常常是孩子做事态度出现问题而引起的,如果不及时纠正,往往会养成孩子不良的做事习惯,或者使孩子的价值观出现偏差。   相反,当孩子犯了大错误,连不成熟的孩子都很清楚错误的严重程度、所犯错误的原因、该如何改正等等,正在内疚、痛苦,需要安抚的时候,父母非但不去抚慰那颗脆弱的心,也不等孩子从挫折感中恢复出来,就在现场大呼小叫,一遍遍捶胸顿足地数落孩子,甚至将孩子过去所犯的错误都翻出来数落一遍,往往不但达不到适时教育孩子的目的,有时还会引起孩子极大的逆反心理,使他在突然间失去了内疚感,用无理狡辩来反抗父母、保护自己,久而久之,孩子就有可能变成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一个不可理喻的“坏”孩子。   这种“坏孩子”,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由父母培养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05-2-9 22:38:42 | 只看该作者
有一天,一个被祖父母娇纵惯了的孩子和家人去逛百货公司。   当他们走到游乐区时,孩子一看到有旋转木马,便立刻一跃而上。等到游戏结束时,这孩子却像脚底粘了胶水一样,说什么都不肯下来。   正当父母和服务人员都束手无策的时候,有位游客对另外一位游客说:“你不是儿童心理学的博士吗?现在全看你的啦!”   就在众人的怂恿与期待下,博士走到孩子旁边,附耳向他说了些悄悄话,孩子二话不说地下了木马。   大伙儿在钦佩之余,纷纷向博士请教:“你究竟对那孩子说了些什么呀?怎么这么有效?”   “也没什么,”博士平心静气地说:“我只是小声地对他说:‘如果你还不下来,我就立刻狠狠打你一顿屁股,你要不要试试看?’”   众人一片愕然。   父母感悟:   吃惯了蜜的孩子对于蜜是没有任何感觉的,来一点辣的才能对他的味觉起作用。   培养健康的味觉需要在平时尝各种味道,同样,培养孩子从一开始就不能一味顺着他,应刚柔相济,这样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05-2-9 22:39:47 | 只看该作者
刚上大学时,爸爸和亚里克约定:每月15号给亚里克寄500美元的生活费。   亚里克用钱既无计划也不节制。三天两头,找个理由就与同学到校园餐馆挥霍一顿。结果第一个月还没过完,亚里克的口袋里就只剩下几个钢崩叮当响了。第一个月,爸爸容忍了儿子的无节制做法,提前把第二个月的生活费寄了过来。然而亚里克却不知悔改。第二个月、第三个月依然如此。   终于,在离第四个月的收款日还遥遥无期的时候,亚里克又捉襟见肘了。万般无奈之下亚里克只好拍了一封电报回家,内容很简短:“爸爸,我饿坏了。”   爸爸很快回了电报,也很简短:“孩子,饿着吧。”   生活真是太奇妙了。在那之后只有20美元的10天里,亚里克绞尽脑汁节衣缩食,出手之前辎铢必较,竟然也把难捱的日子熬过去了。   从此以后,亚里克学会了精打细算,并且发现,其实只要稍稍节制一下不必要的支出,每月400美元生活费就足够了。这样一来,每个月亚里克还可以积攒下一些钱。亚里克用这些钱买了许多自己喜欢的书、磁带、唱片,做了一些比如旅游、捐款等有意义的事情,当然也没有忘记偶尔和朋友们到餐馆聚聚。   亚里克的大学生活比以前过得充实多了。   父母感悟:   教育孩子有多种方式。有时应该温和,有时必须严厉甚至狠心。   一味娇宠孩子,容忍孩子的恶习,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所以该狠心的时候就狠心。把孩子逼到很为难的境地,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一些问题。   忍得一时痛,胜过十年功。忍心让孩子过上十天“节衣缩食的日子”,却让孩子具备了终生受用的理财意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05-2-9 22:40:59 | 只看该作者
女儿第一次将男朋友带回家里,父亲在客厅里迎接他们,陪着女儿和她的男朋友天南地北地聊着。   父亲问女儿的男朋友:“你喜欢打球吗?”   男朋友回答:“不,我不是很喜欢打球。我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看书、听音乐、绘画。”   父亲继续问:“那么,你喜欢赌马吗?”   男朋友说:“不,我从不赌博!”   父亲又问:“你喜欢看电视上的田径或者是球类竞赛吗?”   男朋友回答说:“不,对于这些有关竞赛性的活动,我没有什么兴趣,也从来不参加。”   男朋友离开后,女儿问父亲:“爸,您觉得这个人怎么样?”   父亲回答:“你和他做朋友,我不反对;但如果你想嫁给他,我则是坚决不赞成。”   女儿大为诧异:“为什么呢?”   父亲说:“一般人养黄鹂鸟,绝不会将黄鹂鸟关在自家的鸟笼里;主人会把黄鹂鸟带到茶馆,那儿有许多黄鹂鸟。这只新的鸟儿,在茶馆里听到同类此起彼落的鸟鸣声,便会不甘示弱,也引吭高歌。这是养鸟人训练黄鹂鸟的诀窍!”   “这和我男朋友有什么相关的呢?”女儿还是有些困惑。   父亲说:“养鸟人用刺激黄鹂鸟竞争的天性,来训练黄鹂鸟展露优美的歌声,若是没有竞争,这只黄鹂鸟可能终身就暗哑了,不能发出任何叫声。”   女儿似有所悟地点点头,父亲继续道:“你的这一位男朋友,经过我刚刚与他的一番谈话,发现他既不喜欢运动,也不喜欢赌博、球赛,排斥一切有竞赛性的活动,我认为,像这样的男人,将来恐怕难以有所成就,所以反对你嫁给他。”   父母感悟:   大多数人因为恐惧失败,而不愿意参与竞争,透过黄鹂鸟的启示,我们终于了解,原来竞赛的重点,不在于胜负,而在于每一次的投入,都能让自己更加成长!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喜欢运动,让他们为竞赛性的活动而着迷。积极帮助孩子消除失败对他们的打击,让他们勇敢地爬起来,像勇敢的骑士,在失败中成熟,在胜利中体味人生的价值、奋斗的乐趣。   美国人比任何一个民族更迷恋运动。有些国家的家长,从孩子3岁起,就急于帮助孩子在绘画、音乐、舞蹈、游泳、网球等方面选择一个,让孩子接受全面的“素质教育”。而美国的父母,则更重视让孩子去参加篮球队、足球队或者其他的体育团队。他们认为,参加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孩子在至少三个方面受益:一、运动能使身体健康,让人充满活力。二、参加一个由几个人协作来完成一个任务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社会活动离不开合作,一个不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不知道如何合作的人,将来在工作中也不会有出色的表现。三、竞赛性的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从小学会承受失败的痛苦,品尝胜利的喜悦,从而迷恋奋斗的乐趣,这有助于培养一个积极、乐观、坚强、向上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05-2-9 22:42:01 | 只看该作者
有一个人习惯在每天工作之前,先去镇上的酒馆喝上一盅。   一天,天正下着大雪,他穿好棉袄,戴上手套,吻别妻子后,和往常一样吹着口哨向酒馆走去。没走多远,他就觉得有人跟在后面。回头一看,竟是自己年幼的儿子。   孩子踩着父亲留在雪地上的脚印,边跑边兴奋地喊:“爸爸,你看,我正在踩你的脚印!”   儿子的话令他心中一顿,他想:“如果我去酒馆,儿子踏着我的脚印,将来他也会去酒馆的。”   从那以后,这位父亲再也不光顾酒馆了。   父母感悟:   身教重于言传!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言行举止无论好坏都会被孩子不自觉地效仿。年幼的孩子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好的被效仿,当然很好,但坏的被效仿了,改变起来是很难的。孩子很有可能认为既然父母这样做,那他为什么不能这样做?   为人父母的,请走好你们的每一步,要知道,孩子正踏着你们的脚印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05-2-13 11:17:44 | 只看该作者
顶,好东西就要支持!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05-2-14 23:44:05 | 只看该作者
已史为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05-2-16 14:56:48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 您辛苦了! :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5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42 , Processed in 0.109782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