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雨雨点点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书推荐] 《父母手记》 -摘选部分内容,希望大家讨论

 关闭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5-1-31 15:51:52 | 只看该作者
怎么没人回馈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5-1-31 15:55:31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个被人们传诵了很久的关于越战后的一个美国士兵的故事———   他打完仗后回到国内,从旧金山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   “爸爸妈妈,我要回家了!但是我想求你们帮我一个忙。我要带一位朋友一起回来。”   “当然可以,”父母回答道,“我们见到他会很高兴的。”   “有些事情我必须先告诉你们,”儿子继续说,“他在战争中受了重伤。他踩着了一个地雷,失去了一只胳膊和一条腿。他无处可去。我希望他能来我们家和我们一起生活,直到永远。”   “我很遗憾听到这件事,孩子。也许我们可以帮他找一个地方住下。”爸妈很为难地说。   “不,我希望他能和我们住在一起。”孩子坚持说。   “孩子,”父亲还是很难接受儿子提出的要求,“你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这样一个残疾人将会给我们带来沉重的负担。我们有自己的生活,我们不能让这种事干扰了我们自己的生活。我想你还是赶快回家吧,把这个人给忘掉。他自己会找到活路的。”   就在这个时候,儿子挂上了电话。   父母再也没有得到他们孩子更多的消息。然而,几天过后,他们接到旧金山警察局打来的一个电话。他们被告知,他们的儿子从高楼上坠地身亡。警察局认为这是一起自杀事件。悲痛欲绝的父母飞往旧金山。他们被带往市里的陈尸所辨认尸体。在陈尸所里,父母看到的是:他们的儿子失去了一只胳膊和一条腿。   父母感悟:   每一个家长都应该深思:孩子无力回避他们现在或将来所面对的残酷现实,他们站在高高的悬崖上踌躇着:或准备直面人生,或准备悄然遁世,或正在冷眼旁观。爱子情深似海的你是再把孩子往前推一把呢,还是与他们乘一艘同舟共济的船呢?   今天的孩子都面临着同样紧张的社会和家庭,为什么绝大多数孩子都在顽强地抵抗着沉重的心理负荷,只有少数孩子走向了绝路?谁也不希望故事中的这种悲剧发生在自己的家庭里,那么,既然我们这些单薄的个体无力扭转庞大的社会,我们就在自己的小家里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生存空间。   让我们少一点揭短和教唆,多一点安慰和宽容,用成人成熟的爱去抚慰孩子此时此刻正在受伤的心,因为他们也渴望健康、完美和向上。如果孩子受了委屈,我们少一点草率和冷漠,多一点理性和忍耐,用我们饱经沧桑的智慧去化解孩子稚嫩的谜团,因为他们渴望父母的理解和指点迷津;如果我们的孩子失去了对学习、人生的兴趣,我们不要让他们失去对生活的乐趣,告诉他们只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让社会容纳自己,就能找到人生的乐趣,就能做一个正派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05-1-31 15:56:46 | 只看该作者
一位母亲为她的孩子伤透了心,她不得不去找心理问题专家。   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从此以后,你是不是不再给他买有鞋带的鞋子了?夫人点了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打碎了一只碗,从此以后,你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了?夫人称是。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整整用了2个小时的时间,你嫌他笨手笨脚了,对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专家又说道,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你又动用了自己的关系和权利,为他谋的得了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位。这位母亲更惊愕了,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凑近专家问:您怎么知道的?   专家说,从那根鞋带知道的。   夫人问,以后我该怎么办?专家说,当他生病的时候,你最好带他去医院;他要结婚的时候,你最好给他准备好房子;他没有钱时,你最好给他送钱去。这是你今后最好的选择,别的,我也无能为力。   父母感悟: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存在着一个非常温柔的陷阱,这是那些过分庇护孩子的父母辛辛苦苦亲手挖掘的。掉进陷阱里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权利,从而也失去了长大成人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05-1-31 15:58:13 | 只看该作者
冬天的一个晚上,妈妈带着3岁的皮鲁去朋友家串门。回到家里后,皮鲁突然发现自己一直攥在手里的一块糖果不见了。那块糖果是妈妈的朋友给的,他家没有这样的糖果。发现糖果没有了之后,皮鲁着急地哭了起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来安慰他,并承诺第二天给他买他最喜欢的玩具。但是,皮鲁没有妥协:我要!我要!!我一定要!!!   皮鲁打着滚哭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看得实在心疼,便带上照明工具,“倾巢”出动,沿着回来的路进行“拉网式”搜寻。眼看到了午夜12点,糖果还是没有找到,妈妈看到因绝望而死去活来的孩子,终于硬着头皮敲响了朋友家的门……   经历小小的失望就这样歇斯底里,预兆了未来灾难的来临……   皮鲁长大了,想找一个女朋友,但是他看上的女孩根本看不上他。他不再打滚哭闹,而是拿起一把刀子割破了自己的手腕……   在医院里,皮鲁被抢救过来了,但是他却又开始绝食。父母哭着对他说:“你想把我们急死?不就是一个女孩吗?人生的路还长着呢,好女孩多的是。”但是他恨恨地说:“我就想要她!要她!一定要她!!”   从一块糖果开始,皮鲁被无休止的满足温柔地包围着,直至失去了理性…….   父母感悟:   西方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品质。幸福的状态易来易去,比如孩子得到一个新玩具,他会立刻欢喜雀跃,但这种情绪很快就会消失;而幸福的品质却十分稳定,这是一种感觉良好并产生乐观的素质。   幸福的内在品质需要从童年和青少年时的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中培养起来。很遗憾,许多父母往往在无意识中阻碍了孩子幸福品质的培养,亲手扼杀了孩子的真正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05-1-31 15:59:44 | 只看该作者
威廉斯罗内克医师是位技术高明的小儿科医师。他有一个小病人,10岁的男孩———罗伯特。斯罗内克医师曾说,每逢罗伯特门诊的日子,他的小儿科同事都会觉得恐慌。说罗伯特攻击诊所一点都不夸张,他抓器具、抢档案文件和电话、打砸桌椅和文件柜。他那无奈的母亲常常在一旁难为情地摇头。   有一次,在罗伯特例行体检的时候,斯罗内克医师发现罗伯特的牙齿被蛀了一个大洞,这下罗伯特非得转到牙科处理不可。但是谁有这份荣幸来伺候他呢?介绍罗伯特这种病人给同事可能意味着一段专业人员之间的友谊将告终结。斯罗内克医师最后决定送他到一位据说是很了解小孩的老牙医那儿去。接下来的场面,现在看来简直就是人性冲突史上的一次经典的关键时刻。罗伯特到了牙医的办公室里,准备开战。   “坐到椅子上去,年轻人。” 牙医说。   “休想!”男孩应道。   “孩子,我要你爬到那张椅子上去,那就是我要你做的事情。”牙医说。   罗伯特盯着对手一会儿,说:“如果你硬要我上那个椅子,我就要脱掉我身上所有的衣服。”   “孩子,你就脱吧。” 这位牙医冷静地说道。   男孩毫不犹豫地脱掉衬衫、内衣和鞋袜,然后抬眼挑衅地看着牙医。   “好了,孩子,”牙医说,“现在到椅子上去。”   “你没听清楚?”罗伯特激动地说,“我刚才说的是,如果你要我坐到那个椅子上去,我就脱掉‘所有的’衣服。”   “孩子,那就脱吧。”医生应道。   罗伯特继续脱掉他的长裤和内裤,最后光溜溜地站在医生和助理的眼前。   “现在,到椅子上去。”牙医说。   罗伯特照做了,而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很配合。在蛀牙钻好也补好之后,他听从指挥,顺从地从椅子上下来。   “现在还我衣服来。”男孩说。   “抱歉,”医生答道,“告诉你妈妈,今天晚上你的衣服由我来保管。她可以明天再过来取。”   想像一下,当候诊室的门打开,罗伯特的母亲见到一身光溜溜像出生婴儿般的儿子时有多么惊讶。候诊室里坐满了患者,罗伯特和他妈妈不理会那些在一旁窃笑的人们,他们经过这些人的身边到走廊上,搭公共电梯到停车场。   隔天,罗伯特的母亲返回诊所拿衣服,并要求和牙医说句话。然而,她不是来抗议的,以下是她的感言———“你不知道我多么感谢昨天在这里发生的一切。你知道吗?罗伯特用脱衣服来威胁我已经好几年了。每当我们到公共场所,比如说杂货店,他要是对我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而我不立刻答应买他想要的东西时,他就威胁说要脱光身上的衣服。你是第一个拆穿这张假面具的人,医生,这件事对罗伯特的影响实在是不可思议!”   父母感悟:   在缺乏“离家父母权”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公共场合,有些孩子会变得非常难缠而且大胆反抗。如果家长无视他们的要求,他们就会用各种手段来威胁。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处置呢?以下是一位心理学医师的忠告:   如果平时的规定和限制在某些场所不能实行的话,那么你的孩子必会在这些保护区里表现出不同于它处的行为。要正确地告知你的期望,并且确实表明你是当真的,一旦不好的行为发生,就将他带回车里或房舍内等非保护区依家法处置。这样他就会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05-1-31 16:01:53 | 只看该作者
星期日, 大卫的儿子与同学出去玩了。大卫一个人来到儿子的房间,发现儿子的书桌上很乱,就走过去想整理一下。此时,大卫突然灵机一动,就打开儿子的抽屉。在抽屉里,大卫发现了一个蓝色的笔记本。   儿子在日记本的第一页上写道:“自从我上初中以后,我的心里就开始十分空虚与孤独,父母除了关心我在学校的表现外,就是把我关在屋里学习,每天当我伏在桌前,永不停止地写那些永远写不完的该死作业时,我就特别的痛苦,我多么想能有时间到外面去打打篮球,踢踢足球,轻轻松松地活动一下啊!”   读完儿子的日记,大卫内心感到了一种强烈的震撼。他原以为自己的心灵与儿子贴得很近,可万万没有料到儿子并没有把大卫当作朋友。   傍晚,儿子回到家里,又关上房门独处。用晚餐的时候,儿子突然问:“爸,妈,你俩谁动了我的东西了?”   大卫假装糊涂地说:“没有啊。”   见大卫的态度如此坚定,儿子什么也没有说,满脸不悦地走开了。   过了两天以后,乘着儿子不在家,大卫又偷偷溜进儿子的房间,企图从日记里洞察他内心的秘密,令大卫惊讶的是,抽屉上不知何时被安了一把锁头。顿时,他的大脑一片空白,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低级错误。   晚上,当儿子回到家后,大卫鼓足勇气对儿子说:“儿子,爸爸犯了一个错误,你能原谅爸爸吗?”   儿子沉思片刻,冷冷地说:“不就是偷看日记的事嘛,我不想再谈这件事了。”   “如果你原谅爸爸,就请你打开锁,别把爸爸当贼似的。”   儿子气呼呼地对大卫说:“这是钥匙,交给你,这回你该满意了吧?”   若干天以后,当大卫无意中再一次来到儿子的房间时,一心想走进儿子内心世界的大卫,又鬼使神差般地想看儿子的日记。大卫惊讶地发现,儿子的抽屉虽然没有上锁,可那日记本不知何时已无影无踪了。   有一天,儿子突然对大卫说:“老爸,你是不是很失落?”   “这话怎讲?”   “因为我把日记扔了,并发誓不会再写日记了。”   大卫惊愕地醒悟到:儿子心里有了一把锁。   父母感悟: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惟有信任,彼此间才可以不保留任何秘密。   虽然父亲与儿子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密,但是他们之间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谁也不应该侵入另一方的秘密生活,任何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很多父母主观认为,孩子就是孩子,他那点小心思有什么秘密可言。否认了孩子的独立,当然也就不在乎去积极地维护孩子的秘密了。   父母往往在无意中破坏了这种平等,因此,也往往在无意中自行了断了与孩子之间的信任纽带。可以设想,没有任何信任为基础,教育的效率是极其低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05-1-31 16:03:08 | 只看该作者
一天,有位美丽的少妇抱着自己的小娃娃去找达尔文,向他询问有关育儿的问题。   生物学家达尔文不但对物种起源研究精深,对育儿的见解也颇有独到之处。   “啊,多漂亮的孩子啊!几岁了?”没等少妇开口,达尔文就高兴地首先向夫人发问。   “刚好两岁半。”少妇诚恳地对达尔文说,“当妈妈的无论如何是希望孩子成才的。你是个科学家,我今天特意登门求教。”   “您要问什么问题呢?夫人。”达尔文微笑着注视着夫人。   “我想问一下,对孩子的教育什么时候开始才好?”   “唉,夫人,很可惜,你已经晚了两年半了。”达尔文惋惜地告诉夫人。   父母感悟:   一个人从生命的开始,就有了感知的欲望。   许多父母认为孩子太小,教育他们应从适当的年龄开始。研究表明:孩子自出生之日起,就会通过嘴、舌头及其它感官来探索外界事物。生命本身就赋予了他们求知的渴望。   教育界有个共识:个性的教育基本上在三岁以前就完成了,这以后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再教育的问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05-2-1 11:11:12 | 只看该作者
好像没人关注,还有一半要不要发啊?版主帮我改个吸引人的名字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cuidingcui + 1 + 1 我好喜欢。。。文章很棒!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5-2-1 23:19:05 | 只看该作者
你每次发我都DING一下好吗? 是好贴子! 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5-2-1 23:20:24 | 只看该作者
也许不是没人看.而是你发的贴子没有争议性!所以大家看看就走了. 哈...我发现最热闹的都是辩论或者是讨论方法的那些主题. 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4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19:02 , Processed in 0.143479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