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雨雨点点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书推荐] 《父母手记》 -摘选部分内容,希望大家讨论

 关闭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09:20:02 | 只看该作者
有一个小男孩,父母早已离异,他和祖母两人相依为命。   在学校,每天中午一吃完饭,他总是拿着数枚一元铜板,冲到走廊上的电话机旁,踮着脚打电话。   如果偶而经过,你总可以听到稚嫩的声音,亲腻地叫着:“妈妈,吃饱了吗?放学会不会来接我?记得给我买玩具哦……”一边说着,一边笑着,然后在午休铃响时,依依不舍地挂上电话。   有一天,班上学生临时要大集合,他来不及挂上电话就走了,路过的老师拿起电话要挂上,她好奇的听了一下电话,只听见电话筒中传来:“下面音响十二点三十分十五秒,下面音响十二点三十分十八秒……”   顿时,大颗眼泪在老师的眼中打转。   父母感悟:   家人互相结合在一起,才真正是这人世间的惟一幸福。(居里夫人语)   对亲情的向往是人之本性,在我们周围有太多太多少爱的孩子,他们在似乎坚强的外貌下,却常常隐藏着一颗孺慕之情。   科学已证明,缺乏爱的孩子,精神受到压抑,性格也会产生缺陷,孩子会对父母乃至所有人产生怨恨。最终孩子会自暴自弃,精神上走向反社会的极端状态,就这样,一个健康正常的孩子因为缺少爱而终将被完全毁掉。   那些离异的父母亲们,千万不要忽视对你的孩子的关爱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5-1-27 15:43:17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很感动 ,谢谢你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5-1-27 17:11:23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的书,谢谢你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5-1-27 23:26:34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只顾下载了,没顾的说话,谢谢,期待下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11:03:41 | 只看该作者
有个小男孩名叫约翰。在他8岁左右时,便开始用金钱衡量一切,他每看见一件东西,就想知道它的价格,如果价格不高,他就会毫无兴趣。   小约翰并不知道,世界上很多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尤其是那些美好的东西。   一天早晨,小约翰下楼吃早餐时,他在妈妈的盘子里放了一张折得整整齐齐的小纸条。妈妈打开纸条,难以置信地看到她的儿子在纸条上写道:   妈妈应付给约翰:   跑腿费3美分   倒垃圾2美分   扫地板2美分 小费:1美分   妈妈一共应付给约翰:8美分   妈妈读了以后,笑了一笑,没有说什么。   到了午餐时间,妈妈把一张纸条和8美分放在小约翰的盘子里。小约翰看到钱时,眼前一亮。他赶紧地把钱塞进口袋里,并开始幻想用这笔钱来买些什么。   突然,他看到盘子里还有一张纸条,也是折得整整齐齐的,就像早晨他折的那样。小约翰打开纸条,发现这是妈妈给他的帐单,上面写着:   约翰应付给妈妈:   怀胎10个月免费   喂奶水免费   出水痘时照顾他免费   教育他免费   买衬衫、鞋子和玩具免费   一日三餐免费   漂亮的房间免费   约翰一共应付给妈妈:0美元。   小约翰坐在那儿看着这张新帐单,没有说一句话。几分钟后,他站起来,从口袋里掏出那8美分并将它放到妈妈的手里。   从此以后,小约翰常常主动帮助妈妈做事了。   父母感悟:   有很多孩子喜欢用金钱来衡量每一件事情。他们认为自己的每一点付出都需要用金钱来支付。当他们把神圣的感情包括亲情都拿到金钱的天平上称量时,他们就失去了世界上最珍贵、最纯洁的东西。   如果要让孩子懂得亲情是无价的,就应该告诉他们父母的付出,然后一如既往地爱他们。   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并不只是简单的知识,它需要在排除金钱以外的物质行为中,反复协调冲突而逐渐内化完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11:05:21 | 只看该作者
一位国王难得有一次海上之游,当船出航时,不巧遇上了大风雨。一名士兵因是第一次乘船,所以害怕得又哭又叫。他不停地狂乱哭喊,船上的人几乎都受不了,而国王也想下令把地关起来。   这时国王身旁的一位官员说:“不要关他,让我来处理,我想我可以使地马上安静下来。”官员随即命令水手将那位士兵绑起来,丢入海中。可怜的家伙一被丢下海,更是高声嘶喊,手脚乱舞;过了几秒钟,官员才叫人把地拉上船来。   回到船上后,真是奇怪,那个刚才叫得歇斯底里的士兵,静静地待在船舶一角,半点声音也没有。   国王好奇地问这个官员何以会如此?官员答说:“在情况转为更加恶劣之前,人们很难体会自身是多么地幸运。”   父母感悟:   当我们想到情况还不是最糟时,是否会更加珍惜目前所拥有的?不致于一味定晴在所失去的事物上?比起那些境况比我们更惨的人,我们毕竟还算是幸运的。   曾经有位哲人说过:“不要感叹自己缺少什么,能够欣赏自己手里所拥有的东西的人,才是聪明人。”   一定要让孩子认识到,在全世界60亿人中,自己能够出生在一个有吃有穿、可以接受教育的家庭里,是幸运的。如果孩子能够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并能以此为基础,积极进取,那么,不管你的孩子是否智商超常,实际上,你已经拥有了一个聪明的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11:22:27 | 只看该作者
正在念第三学年的麦克,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这次,他在班上得了一项最佳朗读的奖状,他心中充满了骄傲。回到家里跟女佣吹牛:“看看你能不能念这个我会念的,诺蔓。”   这个善良的妇道人家拿起课本来,仔细地看了一遍,然后结结巴巴地说:“唉,麦克,我不知道怎么念。”   麦克这下子骄傲得像只孔雀了,小家伙冲进客厅,得意忘形地跟爸爸喊道:“爸爸,诺蔓不会读书,可是我只有8岁,就得了朗读奖状。看一本书却不会读,我不知道诺蔓她有什么感觉。”   爸爸一句话也没有说,走到书架旁,拿了一本书,递给他说:“她的感觉就像这样。”   那本书是用拉丁文字写的,麦克大字不识一个。   小麦克一生也没有忘记那次深刻的教训,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想在人前自吹自擂,他就马上提醒自己:“记住,你不会念拉丁文。”     父母感悟:   培育轻蔑的不是熟悉,是知识的优越。培育自高自傲的不是性格,是理解的错误。   许多父母喜欢过重地表扬孩子,对孩子的某些特长甚至当众表扬,认为这样做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其实这样的夸奖很容易造成孩子贪慕虚荣、骄傲自满的倾向。一些被当众夸奖的孩子,有一点儿好的表现就会骄傲起来,甚至有的孩子为了得到夸奖而弄虚作假,这样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家长需要时刻提醒孩子的是,这世界上还有很多你不懂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11:23:26 | 只看该作者
小约翰向妈妈请求想要一辆自行车。妈妈想,应该让约翰自己判断自己的表现是不是应该得到这个奖赏,于是她说,“宝贝,现在可不是圣诞节,我们也不是富得能让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这样吧,你为什么不给上帝写封信,向他祈祷一辆?”   小约翰很不高兴,大发脾气也没有用,他被妈妈送回房间,最终还是坐下来给上帝写信。   亲爱的上帝:   今年我一直是个好孩子,如能得到一辆新自行车,不胜感谢!   您的朋友:约翰   小约翰写完一想,上帝一定知道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坏蛋,于是赶紧把信撕掉重写。   亲爱的上帝:   今年我一直是个表现还不错的孩子,我想要一辆新自行车。   您真诚的约翰   小约翰想一想,这还是不诚实,又撕掉重来。   亲爱的上帝:   今年我一直想做个好孩子,我可以得到一辆新自行车吗?   约翰   写完信后小约翰扪心自问,知道自己今年一直表现很差,什么新东西也不配,于是沮丧地把信扔进了垃圾桶。   父母感悟:   让孩子自己评判自己,给自己打分,这是一个好主意。比起硬梆梆地批评孩子,指责他这也不是、那也不是要高明得多、轻松得多。只有孩子从内心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值得奖励,他才会心服口服。   这是批评和拒绝的艺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如果父母都能多动脑筋,一定能有许多好办法来教育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11:24:54 | 只看该作者
每晚吃饭的时候,山姆总要瞧准时机,站在自家门口,闻对门邻居餐桌上飘出的肉香,然后抽动鼻子,把香气吸进肚子里去。久而久之,山姆甚至能分辨出邻居吃的是什么肉。山姆不理解邻居家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有肉,而自家十天半个月才能吃上一次肉。   山姆经常习惯性地吮着手指头站在门边看邻居一家吃鱼吃肉,口水从手指缝中流出。邻居常常会夹上一块肉放在他的手心,然后说:“回去吧,回去叫你妈也买点肉吃。”有时山姆的几个弟妹也去,搅得邻居好烦。   有一天,山姆终于问妈妈:“邻居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有肉?”他想知道这个谜底。   妈妈没有回答。一个星期天,妈妈问:“你今晚想不想吃肉?” 山姆说:“当然想,做梦都想。”妈妈说:“好吧,你跟我走。”   妈妈带山姆到一家建筑工地,她向工头要了一截土方,工头在土方上画了白灰线,并告诉母亲,挖完了线内的土方,给工钱10美元。妈妈对山姆说:“挖吧,挖完了,今晚就有肉吃了。”   山姆只挖了一会儿,手就发软,且磨起了泡,妈妈比划着说:“已得一美元了。挖吧,再挖挖又得一美元了。” 山姆又支撑了一会儿,终于挖不动了。山姆说:“妈妈,这太辛苦了,我吃不了这种苦。”妈妈说:“歇一下吧,你歇一下再挖。” 山姆就这样歇一会儿又挖一会儿,而妈妈总是不停地挖。山姆记得那是初秋,天气仍然很热,妈妈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衣服上都能看到盐渍了。这么苦,山姆甚至今晚不想吃肉了。他试探着把话说出去,妈妈说:“孩子,不下苦力气,哪得世间钱?”   一天下来,母子俩个终于把土方挖完了。妈妈从工头那儿领了10美元。这时候,山姆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   晚上,餐桌上摆上了香喷喷的大鱼大肉,弟妹们吃得香极了。妈妈对山姆说:“孩子,我想你知道邻居餐桌上的谜底了吧。”   妈妈又说:“这就叫吃苦,孩子,你知道吗?”山姆的心灵为之一震,面对餐桌上的鱼和肉,还有吃得正香的弟妹,他哭了。   那年山姆11岁,他刻骨铭心地记住了邻居餐桌上的谜底和妈妈说的“吃苦”两个字。   父母感悟:   要想有鱼有肉吃,得先吃苦。母亲让孩子切身体验吃“苦”,以此教育孩子“甜”来之不易,“甜“来之于“苦”。同时也告诉孩子,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也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吃到“甜”。要想吃到“甜”,只有脚踏实地,靠自己辛苦劳动。这样教育孩子,可以避免他们走“邪径”吃甜。   此种教育方法让人刻骨铭心,这是一次成功的教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5-1-28 12:28:0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6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39 , Processed in 0.123324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