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 今天是我们的第15次小提琴课。
空弦之后,3个孩子一组上去拉上节课布置的作业。第一组依旧是冠林、小赵和大宝,三人都快成了铁三角了。这节课老师没有让孩子们用接力的方式拉,而采用了齐拉和个别拉结合的方式,其中第一条集体一起拉,第二、三、四条分别是小赵、冠林和大宝独自拉,“小公猫”和“练习曲”则挨个过,其中“小公猫”还过了两遍。和往常一样,冠林整体的连贯性最好,大宝有进步,其中“练习曲”连贯性最好,获得老师夸奖,但是姿势还是存在一定问题,老师说“有点斜”,要她放松,两肩持平。
第二组今天更减少为了3位,苏和大小佳宜(文希没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上节课被罚的缘故)。有了苏的带领作用,俩小家伙也一起顺利通过了今天的考核,尽管个别地方仍然需要老师的帮忙。
说句题外话,说说现在的儿童教育现象。相对于中国人一贯内敛和注重修为,现在似乎更加鼓励张扬和表现,即使是本处于“输入期”的儿童也是如此,善于表现的孩子似乎更被人看好。这些从现在很火爆的各种儿童秀就可以知道,也可以从少年宫小主持人之类很受欢迎就可以知道。
具体再说说到班上的大佳宜吧。小家伙从小由奶奶带大,比较溺爱,6岁不到的孩子已经上过了各种各样的特长班了。老人很自豪于孙女还未上学就能自主阅读,阅读能力达到三年级以上,而对于孩子的礼貌、静定等方面关注比较少。比如说小家伙听课时总是手脚乱动,不是琴摔到地就是把弓毛生生揪断,有时候还乱舞弓子,常常差点就弄到旁边的小朋友。又比如说她随意打算老师说话,和同学说小话,总是影响课堂秩序,更有甚者,竟然粗暴地对待奶奶的劝说管教。即便是练习拉琴的时候,她拉琴的弓子也总是在琴弦上上下跳串,总是很难拉出完整的半弓或全弓,像极了她那呆不住的身体和闲不住的小嘴,都说字如其人,勤为心声,看来还真有点这个意思呢。
如果说古时的“伤仲永”是家庭之过,那么现在的佳宜类现象更应该归咎于浮躁的社会了。于是,我心里不禁感叹于《论语》里的“绘事后素”了。的确,没有一个好底子,怎能达到“浓妆淡抹总相宜”的状态呢?一个人的内在素质的培养难道不比那些所谓的才艺重要得多吗?否则,即使才艺再多,技艺再高,充其量也只是一个艺人,而永远成为不了大家。因此,相对而言,特长班里我还是比较看重像书法、画画、学琴类,因为它们没有那么功利,同时如果能长期坚持,还是有较好的静定培养功效的。当然,个人认为读经的效果最好,静定和品格培养都可以一起达成。
言归正传,回到我们的正题。和往常一样,检查完上节课作业后,老师给我们讲了今天的新课:D大调音阶和琶音(P.17)。老规矩,老师先提问孩子们白板上的五线谱都是几弦几指、发什么音。它们分别是涉及到了A弦和D弦的互换,如老师所说,是“大面积换弦”。随后,吴老师布置这节课的需要回家完成的作业,同时她提醒孩子们要注意换弦,还顺带讲了作业里涉及到的“空小节”的符号。
最后,正当孩子们等着发这节课的贴纸下课时,老师突然宣布要给昨天过生日的小赵同学补拉一首生日歌,同时让孩子一起唱歌。孩子们立即高兴地站在了讲台上,伴随着老师拉的曲子唱了起来。可好玩的是,平时挺大方的小赵同学居然害羞地钻到了钢琴背后躲着,直到曲子结束。
晚上,我陪着大宝第1次一起练了今天P.17的作业。弓段配比而言,之前涉及的两两配比大宝都明白,其中“2拍和1拍”是大宝比较熟悉的,其次是“4拍和2拍”,“4拍和1拍”也还凑合。不过,“4拍、2拍和1拍”的三个配比有时候还是会弄错。
尽管原理不变,但也许是因为对“几分之几”这个概念不太理解,大宝对于今天在 “对句歌”出现的半拍怎么拉还是心里没底。于是我告诉她,可以将“1拍和半拍”的组合看成是之前的“2拍和1拍”配比。因此,按照之前所学,这里的“1拍”就应该用全弓拉,“半拍”用半弓拉。同时,这里的“1拍”要数2下拍子,“半拍”要数1下拍子。大宝表示明白。
接着,我告诉宝,尽管“1拍和半拍”的组合可以看成是之前的“2拍和1拍”的组合,尤其是刚接触没有办法拉得太快的时候,但是实际上“1拍和半拍”的组合需要比“2拍和1拍”的组合拉得快一倍才可以,包括数拍子也要快一倍。否则,“1拍”就应该用半弓拉,而“半拍”用弓尖/跟拉了,但是那样不是太好拉,尤其拍子更难数了。大宝也都明白。
最后,我们决定,为了保证换弦和指法到位,开始就先完全当做是“2拍和1拍”的组合来拉,拉了熟悉些之后再慢慢提速,尽量向快一倍的目标靠近,将它真正拉成“1拍和半拍”的组合。
随后,大宝自己拉了P.13-16的复习作业。小休之后,大宝自己第2次拉了P.17的作业。
18日上午,大宝自己第3次拉了P.17的作业,复习了P.13-16。同时,还让我在网上给她找的“生日快乐歌”的小提琴谱子,自己练习去了(我没有时间陪她,就让她只是管几弦几指就可以了。)晚上宝第4次拉了P.17的作业,复习了P.13-16,还自拉了“生日快乐歌”。
19日上午,大宝自己第5次拉了P.17的作业,复习了P.13-16,还有她的“生日快乐歌”。
[ 本帖最后由 宝宝读经 于 2012-8-27 03:04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