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宝宝读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可可和顺顺的英语学习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2-8-15 23:30:58 | 只看该作者
8月14日(周二):
1、小宝自己看小小爱Baby Mozart: Music Festival。
2、俩宝一起看了小乌龟Franklin新下载的七集之一:Franklin goes to scho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12-8-15 23:40:56 | 只看该作者
13次课的其余练习情况:


13日上午大宝自己先拉了P.10-12(她忘了可以不拉)、13-14的作业(复习),尔后我陪大宝第3次拉了P.15的新作业。我观察到拉琴的时候,大宝的手还是有点托琴的问题,导致按几指的手指头仍有些趴着。13日晚上,大宝第4次自己拉了P.15的作业,顺带复习了P.13-14

14日早上,大宝第5次自己拉了P.15的作业,复习了P.13-1414日晚上,大宝第6次自己拉了P.15的作业,复习P.13-14

15日早上,大宝第7次自己拉了P.15的作业,复习P.13-14

借鉴了冠林妈妈说的尽可能多地让孩子自己练琴的做法,大宝这次的作业比之前的多练了3次,她告诉我自己熟悉很多了,感觉那些短的、容易的已经能记下比较多了,不过最难的“波尔卡”还是记不太清楚呢。同时,也更习惯自己看谱练琴了。

我很高兴宝再次找回感觉,更加自主,也庆幸我这个白丁MM可以尽可能多点地解放,决定以后除了新的内容第一次练陪陪外,其他的尽可能由宝宝自己搞定。

[ 本帖最后由 宝宝读经 于 2012-8-16 12:2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12-8-16 13:14:36 | 只看该作者
815
今天是我们的第14次小提琴课,去少年宫路上,我和大宝在地铁上又就几弦几指各发什么音大致倒了倒。今天我没有用空弦做过渡,直接问1-3指,效果不是太好,反应慢不说,还会出错,看来还需加强练习啊。

今天的小提琴课的开场白依旧是拉空弦。表面看来空弦似乎很简单,但是它应该个基本功,设想如果空弦都拉不好的话,那么揉入了带指法的曲子更不太可能能拉得好。同时,它应该也是个检验拉琴基本站姿的工具。和班里大多数不瘦的孩子一样,大宝的站姿还是被老师指出有“肚子外挺(不收腹)”,另外还有“有点缩着(未挺胸)”。不过今天孩子们都手倒是全都放对了位置。

接着,老规矩,检查上节课的作业情况。第一组是大宝他们4个人。和上节课一样,以接力方式拉,前三行全部接力拉,但是最难的“波尔卡”则每个人完整过一遍。孩子们总体都还好,基本没有出什么岔子。大宝的存在的问题是:个别指法看错了,老师提醒后改正了,估计还是对五线谱的熟悉度不够,应该多加强练习。不过,总体说来,比上回进步很多,反应快了很多,拉的连续性有很大改善,看来多练习是王道。

第二组是剩下的那4个(实际是3个,香港籍的益力已经到HK国际学校报到去了)调皮的小不点。这3个小家伙上课经常不是走神就是讲点小话,没想到老师今天居然也将接力法用到了他们身上,我心里不禁为他们捏了一把汗。果不其然,第一位小朋友贺拉到指定地方停下来的时候,剩下的大、小佳宜根本找不到继续拉的地方。因为是初犯,吴老师原谅了孩子们,并告诉他们具体在哪儿,但同时也强调谁如果再犯同样的错误的话,就要被罚出去站,不许听课。

小佳宜按老师的提示接第二棒往下拉。可是当老师再次喊停,要求大佳宜接的时候,她仍旧找不到地儿,换了贺也情况类似。看来,俩孩子刚才神游去了。这回,平时很和气,基本都不怎么发火的吴老师真的生气了。她让小佳宜接着拉完余下的,然后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那俩小家伙呢,则成了继那位不练琴的老生之后,被罚站的人。之前的老生是罚站在自己的座位前,俩宝则是站到了教室的最后边,面壁而立。当别的小朋友都课间休息的时候,他们只能留在原地面壁思过。可笑的是,即使是这种状态,俩活宝居然还能开心地聊着小话呢,让人哭笑不得。

为了不占用太多大家的时间,而又对俩小调皮负责,负责的吴老师想了个折衷的办法,第二节课上课前让俩孩子重新补拉刚才没有拉的作业,但是呢,由大宝代替她看俩孩子的指法是否有误,吴老师她自己则一边听拉的音正确与否,一边在白板上抄下节课要讲的新谱子。

最后讲我们今天的新课:主要学习演奏E弦上的五个音(P.16)。和之前一样,老师的教学仍旧是按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的顺序。孩子们先回答白板上的五线谱都是几弦(当然除了换弦的地方之外,其他的基本都是E弦的)几指、发什么音。这节课依旧涉及到了换弦,包括了A弦的空弦和E弦的空弦互换(和拉空弦换弦操作一样简单),还有E弦的0指换到A弦的1指两种情况,也比较简单。因为有了上节课拉“波尔卡”的经验,而且操作起来更简单,老师就直接布置作业让孩子们回家自己练去了。

小提琴下课后,和老师聊天的时候,吴老师告诉我们她自己编写的教材很快就出版了,这让我好生期待,因为我知道自己的讲义和教材使用起来最得心应手,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也是最方便使用的,所谓的user-friendly。同时老师说,她能听得出班里只有大宝和冠林的琴是自己专心去拉的,而不是家长逼着练的,而她自己3岁开始学琴,那么小的年纪当然基本就属于被逼的状态,班里最小的小赵同学拉的琴听起来和她小时候的很像,看来“琴为心声”这句话不假啊,骗谁也不能骗得过老师!

晚上,在我忙乎小宝的时候,大宝自己拉了P.13-15的复习作业。随后,我才陪着大宝第1次一起练了今天P.16的作业。因为今天的作业都是3/4的,和之前的4/4相比,比较短,我要求大宝尽可能俩小节读看完后再拉(之前是一小节)。另外,我也特别核实一下书上换弦的地方和上课的笔记是否有出入之处,以防拉错。小休之后,大宝自己第2次拉了P.16的作业。

16日上午,大宝自己第3次拉了P.16的作业,复习了P.13-15。大宝告诉我她拉P.16的时候,发现“练习曲”的第二小节很像“twinkle twinkle”的音,于是她拉完作业后就反复拉这节去体会,居然还自己编出了“little star”的音,以便将完整的“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一起拉着玩。可惜我耳朵不太行,也不太听得出来是否编得正确,反正孩子喜欢就行,专业的东西留给老师就好。

16日中午,我突然想起家里数年前买的磁带版的WEE SING系列书上好像其中有一本有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这首歌及乐谱。找寻一翻发现第2本还真有这首歌,而且和印象里的差不多,歌词部分标有谱子,而且还是五线谱。凭着这个月所学的五线谱知识,我们也就大致看明白都是哪几弦和哪几指,问宝和她想的一致吗,答曰没有自己所想的简单。看着这家里唯一带着谱子的系列书,宝说她以后要自己都拉拉感觉一下,我说当然可以啦。

16日晚上,大宝自己第4次拉了P.16的作业,复习了P.13-15。拉完作业之后,宝让我找出带着那本带着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的书,我们一起看了几弦几指后简单照着指法拉了拉(看不懂的符号不理),听起来还真有点像,宝宝很兴奋,但同时也说真不太好认,也不太好拉呀。

17日上午,大宝自己第5次拉了P.16的作业,复习了P.13-15

今天大宝练完琴后很高兴地告诉我说她现在已经能用脖子夹得住琴了。我听后也非常高兴,这样,宝宝就可以腾出左手来专心按指板了,而不用再像之前那么痛苦了。之前只要我一提醒宝注意拉琴的姿势尤其是指法的时候,宝就急的直掉眼泪,因为尽管她已经尽力用脖子去夹琴,夹到脖子都很疼了琴还是夹不住,没办法只好借左手的劲去持琴,进一步造成指法也无法按到位。


[ 本帖最后由 宝宝读经 于 2012-8-23 22:1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12-8-16 13:15:51 | 只看该作者
8月16日(周四):
1、小宝自己看小小爱Baby Mozart: Music Festival。
2、俩宝一起看了小乌龟Franklin新下载的七集之一:Franklin goes to scho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12-8-24 17:10:34 | 只看该作者
817
今天是我们的第15次小提琴课。

空弦之后,3个孩子一组上去拉上节课布置的作业。第一组依旧是冠林、小赵和大宝,三人都快成了铁三角了。这节课老师没有让孩子们用接力的方式拉,而采用了齐拉和个别拉结合的方式,其中第一条集体一起拉,第二、三、四条分别是小赵、冠林和大宝独自拉,小公猫练习曲则挨个过,其中小公猫还过了两遍。和往常一样,冠林整体的连贯性最好,大宝有进步,其中练习曲连贯性最好,获得老师夸奖,但是姿势还是存在一定问题,老师说有点斜,要她放松,两肩持平。

第二组今天更减少为了3位,苏和大小佳宜(文希没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上节课被罚的缘故)。有了苏的带领作用,俩小家伙也一起顺利通过了今天的考核,尽管个别地方仍然需要老师的帮忙。

说句题外话,说说现在的儿童教育现象。相对于中国人一贯内敛和注重修为,现在似乎更加鼓励张扬和表现,即使是本处于输入期的儿童也是如此,善于表现的孩子似乎更被人看好。这些从现在很火爆的各种儿童秀就可以知道,也可以从少年宫小主持人之类很受欢迎就可以知道。

具体再说说到班上的大佳宜吧。小家伙从小由奶奶带大,比较溺爱,6岁不到的孩子已经上过了各种各样的特长班了。老人很自豪于孙女还未上学就能自主阅读,阅读能力达到三年级以上,而对于孩子的礼貌、静定等方面关注比较少。比如说小家伙听课时总是手脚乱动,不是琴摔到地就是把弓毛生生揪断,有时候还乱舞弓子,常常差点就弄到旁边的小朋友。又比如说她随意打算老师说话,和同学说小话,总是影响课堂秩序,更有甚者,竟然粗暴地对待奶奶的劝说管教。即便是练习拉琴的时候,她拉琴的弓子也总是在琴弦上上下跳串,总是很难拉出完整的半弓或全弓,像极了她那呆不住的身体和闲不住的小嘴,都说字如其人,勤为心声,看来还真有点这个意思呢。

如果说古时的伤仲永是家庭之过,那么现在的佳宜类现象更应该归咎于浮躁的社会了。于是,我心里不禁感叹于《论语》里的绘事后素了。的确,没有一个好底子,怎能达到浓妆淡抹总相宜的状态呢?一个人的内在素质的培养难道不比那些所谓的才艺重要得多吗?否则,即使才艺再多,技艺再高,充其量也只是一个艺人,而永远成为不了大家。因此,相对而言,特长班里我还是比较看重像书法、画画、学琴类,因为它们没有那么功利,同时如果能长期坚持,还是有较好的静定培养功效的。当然,个人认为读经的效果最好,静定和品格培养都可以一起达成。

言归正传,回到我们的正题。和往常一样,检查完上节课作业后,老师给我们讲了今天的新课:D大调音阶和琶音(P.17)。老规矩,老师先提问孩子们白板上的五线谱都是几弦几指、发什么音。它们分别是涉及到了A弦和D弦的互换,如老师所说,是“大面积换弦”。随后,吴老师布置这节课的需要回家完成的作业,同时她提醒孩子们要注意换弦,还顺带讲了作业里涉及到的空小节的符号。

最后,正当孩子们等着发这节课的贴纸下课时,老师突然宣布要给昨天过生日的小赵同学补拉一首生日歌,同时让孩子一起唱歌。孩子们立即高兴地站在了讲台上,伴随着老师拉的曲子唱了起来。可好玩的是,平时挺大方的小赵同学居然害羞地钻到了钢琴背后躲着,直到曲子结束。

晚上,我陪着大宝第1次一起练了今天P.17的作业。弓段配比而言,之前涉及的两两配比大宝都明白,其中“2拍和1是大宝比较熟悉的,其次是“4拍和2“4拍和1也还凑合。不过,“4拍、2拍和1的三个配比有时候还是会弄错。

尽管原理不变,但也许是因为对几分之几这个概念不太理解,大宝对于今天在对句歌出现的半拍怎么拉还是心里没底。于是我告诉她,可以将“1拍和半拍的组合看成是之前的“2拍和1配比。因此,按照之前所学,这里的“1就应该用全弓拉,半拍用半弓拉。同时,这里的“1要数2下拍子,半拍要数1下拍子。大宝表示明白。

接着,我告诉宝,尽管“1拍和半拍的组合可以看成是之前的“2拍和1的组合,尤其是刚接触没有办法拉得太快的时候,但是实际上“1拍和半拍的组合需要比“2拍和1的组合拉得快一倍才可以,包括数拍子也要快一倍。否则,“1就应该用半弓拉,而半拍用弓尖/跟拉了,但是那样不是太好拉,尤其拍子更难数了。大宝也都明白。

最后,我们决定,为了保证换弦和指法到位,开始就先完全当做是“2拍和1的组合来拉,拉了熟悉些之后再慢慢提速,尽量向快一倍的目标靠近,将它真正拉成“1拍和半拍的组合。

随后,大宝自己拉了P.13-16的复习作业。小休之后,大宝自己第2次拉了P.17的作业。

18
日上午,大宝自己第3次拉了P.17的作业,复习了P.13-16。同时,还让我在网上给她找的生日快乐歌的小提琴谱子,自己练习去了(我没有时间陪她,就让她只是管几弦几指就可以了。)晚上宝第4次拉了P.17的作业,复习了P.13-16,还自拉了生日快乐歌

19
日上午,大宝自己第5次拉了P.17的作业,复习了P.13-16,还有她的生日快乐歌


[ 本帖最后由 宝宝读经 于 2012-8-27 03:0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12-8-25 00:56:17 | 只看该作者
819
今天是我们的第16次小提琴课,开场白依旧是拉空弦。孩子们的姿势多少有点小问题,我们大宝的问题是左右肩不平衡,右肩低,头也没有往左斜。

接着是检查上节课的作业情况。第一组依旧是冠林、小赵和大宝他们仨。老师唱音,不念几弦几指,孩子们齐拉第一条。第二行大宝自己拉,个别有拉错(看错导致)现象,老师提醒后自己改正。宝拉完后,老师评价说她“音阶不错,琶音不好。”曲子“狩猎人”孩子们挨个拉,“对句歌”则接力拉。感觉大宝看谱子还是有点慢,也可能是换弦和按指头的操作问题,也可能是练习没有其他俩小朋友多的原因,总之整体稍微有点不过流畅。

第二组只剩下苏和大佳宜了,小佳宜回姥姥家了。苏碰弦比较厉害,老师说他一定没有练习拉空弦才会这样的,说没事多练空弦才不易碰弦。大宝也好久没有练习拉空弦热身了,以后看来得多拉才行,她有时候也碰弦,只是没有苏厉害而已。

随后,吴老师给我们讲了今天的新课。今天主要学习的是一种新的小提琴奏法:拨奏。它和之前的拉奏法的区别主要在于拉奏是用弓子拉弦,而拨奏则是用手指拨弦的。大宝很棒,是班里第一个学会的,还被老师叫到台上去给其他的小朋友示范怎么去正确拨,而不是大部分孩子所做的抠或挑。

最后,老师除了布置了今天的学习内容作为作业,还让小朋友们回去后每人从书上学过的内容中挑一首自己喜欢的曲子练习熟练,作为下节课最后一节课结课前汇报演出的曲目。

放学后大宝按照自己所记的谱子拉了完全自学的“生日歌”给吴老师听,老师听完后表情有点怪怪的(晚上大宝告诉我的)。她告诉大宝说宝目前还拉不了这个曲子,如果一定想拉,必须在原曲子上做些修改才行,比如说每个音都要调高一个音,而且一弦的1指和2指还得并起来,并拉给了大宝看,但是我们没有办法记下来,只是尽力记下老师说的修改的地方,期待回家能在原谱子的基础上修改。

晚上,大宝自己拉了P.17的复习作业,我陪着大宝第1次一起练了今天P.18的作业。说是陪,其实也就是大概看看而已,现在宝看五线谱已经比我快多了。随后,大宝自己第2次拉了P.18的作业。其中的“小快板(小星星)”是她自己挑的曲子,她反复拉了数遍。说到为什么选小星星,大宝说的话挺逗,说其他的曲子不是什么名曲,拉了别人也听不明白,小星星就不一样了。

拉完既定的作业后,大宝兴冲冲地准备照着老师说的提高一个音的法子去拉生日歌,却吃惊地发现自己原来拉的有问题,一方面是有一个拉到弓中却要求接着拉全弓,根本不能这样拉自己却不知道怎么拉出来了;另一方面自己把所有的半拍错拉成了1拍了。大宝突然恍然大悟为什么老师当时的表情那么怪了,同时她的眼泪立即流了下来,说她目前再也不想去尝试拉那个谱子,太难了。我告诉宝既然现在暂时不想理生日快乐歌了,那就先不用拉了,本来它就已经超出她们目前的学习范畴,拉错是很正常的。目前她要全力去做的是拉好记好小星星,争取下节课有个好的表现,为自己的暑假班画个圆满的记号。

20日上午,大宝自己第3次拉了P.18的作业,复习了P.17,同样其中的小星星拉了好几回,并开始用音把谱子记下。我坐在飘窗上一边缝东西一边偷眼看宝拉琴,我发现拉小星星的时候,大概是因为谱子已经基本记下了,宝拉得很快,但是弓子拉得不够充分,尤其是上弓时的弓尖部分拉不着,看起来像是全弓变成了半弓多,半弓变成了1/4弓段了。于是,我告诉宝刚开始拉的时候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那么熟以后自然就生巧了,否则最后拉得全都走样了,宝听后表示赞同,说书上也是说初学者不能求快而要求准。随后,重新拉的时候就比较注意了。晚上宝第4次拉了P.18的作业,复习了P.17,仍旧重点拉小星星和记它的谱子。

21日上午和晚上,大宝自己第5-6次拉了P.18的作业,复习了P.17。拉完后她告诉我小星星可以有不同的拉法,我告诉她闲时自己玩玩各种音没有问题,但是拉作业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书上的谱子去拉去记,课堂上也要严格照谱子去拉,否则就可能聪明反被聪明误,犯和生日歌类似的错误了,毕竟我们很多东西还不懂呢!

22日上午,大宝大宝自己第7次拉了P.18的作业,复习了P.17


[ 本帖最后由 宝宝读经 于 2012-8-26 21:4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12-8-26 00:37:33 | 只看该作者
珠心算提高班总结:

大宝的暑期珠心算提高班一共是16次课,比小提琴少一节课,因此今天就是最后一堂课了。下课前的十分钟,我和往常一样进入教室,听老师做这节课的总结。我看见黑板上大宝的名字后画了7个小星星,总是第一名刘旭则画了8颗星。下课后,我问大宝那些星星都代表什么,大宝告诉我是他们今天心算抢算的结果,她今天答对了7道题,刘旭答对了8道题,他们这前两名分别等到了两个额外的小贴画作为奖励。大宝告诉我说现在她终于可以和其他同学们一样,大家会的她也都会了。

听着宝宝的话,我心里有些酸酸的,回首大宝珠心算这一路走来,能达到今天这个状态,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大宝自己的努力、老师的关怀和MM我的陪伴一起成就了今天的顺利结课,真应该好好补记一笔这一路走来的历程。

首先,说说我们大宝自身的努力吧。大宝暑假一共学了两个兴趣班,珠心算和小提琴。大宝是家族里第一个学乐器的人,除了跟老师学,家里没有人可以给她提供额外的帮助。“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保证顺利度过初学阶段,保证每天的练琴时间在这个暑假就变得特别重要了。一贯居于首位的读经被迫屈居第二,只能保证每周2天的全额读经量。珠心算即使也是初学,也只能排在第三位了,只要能正常完成作业就行,因为实在没有更多的时间了。至于需要补做的1-2册书,只能和学校的周记等暑假作业一样,大宝自己见缝插针找时间完成了。因此说能有今天的成绩,大宝自然是付出了不少。

其次,再说说老师的热心帮助。考虑到大宝已经8岁,按珠心算的招生年龄,是属于大姐大级别的,我们决定跳过了基础班,直接上提高班,而且不凑巧的是,我们晚报名了一节课,如我之前在本楼里所记录的那样。报名咨询的时候,正因为赵老师的慷慨接纳,我们才被破格跳级报名成功(9月份的秋季班,也同样是因为可敬的赵老师,我们才能再次插班进入已经满员的强化班)。大宝开始上提高班的课后,赵老师又利用放学后的时间给大宝补课,直到大宝能跟上大部队为止,一共是进行了两次(详见38#楼)。后来,老师还帮助批改了大宝补做的基础班的第1-2册两本教材。

除了负责的赵老师外,班里还有一位助理董老师(最后还来了一位汪助理)。这些老师都和小提琴的老师一样,不但上课认真负责,课上课下还和孩子们,甚至家长及其他家庭成员也打成一片。宝就经常回来跟我老师们和他们的开心事,比如说课前赵老师和她聊她所学的小提琴,休息时给他们讲笑话,又比如说亲切的“董事长”董老师让大宝叫她姐姐,还经常要求大宝拥抱她。总体而言,孩子们学珠心算非常开心放松,和平时在体制学校里的氛围完全不一样。

[ 本帖最后由 宝宝读经 于 2012-8-26 21:5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12-8-26 00:38:52 | 只看该作者
最后,说说家长的作用。第一次一个假期内需要同时面对特长班、读经和暑假作业三方面的压力,作为一个只有8岁的孩子,家长的疏导和陪伴,统筹安排,甚至必要的辅导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单单就珠心算而言,第一次接触的大宝既跳级又缺课,相比较别的同学都有基础,心里压力自然不小。我们的第一堂课前,我告诉大宝只要轻松上阵,放松去听就行了,能听懂多少算多少,剩下的事情交给老师和妈妈就可以了。

18日我们的第一堂课应该是大宝有生以来比较痛苦的一堂课吧,估计整堂课就是迷迷糊糊地听着了。尽管课后赵老师即使给予了一定的补课,但因为缺口比较大,当天的作业大宝还是不太会做。于是,当晚我就着她们的教材,第一次给大宝进行辅导:

区分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诀的不同用法:
珠心算基础班的第12册教材分别学习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比如说“1+4和“8-4),但是口诀只涉及到“拨上珠”(“+4=-1+5和“-4=+1-5”)而不涉及“进位(到十位)”,因此,只要能区分出加法和减法口诀的不同使用情况就可以了。对于大宝这么大的孩子,又已经会基本计算,只要明白了口诀的基本原理,区分起来不难。

学习20以内单纯的“进位”加法:
提高班的第3册教材一开始是20以内的加法(比如说“1+9和“6+4),口诀只是单纯涉及“进位(到十位)”(“+9=-1+10和“+4=-6+10”),只要照着口诀去操作即可,已经会10以内加法口诀的大宝也同样很快学会。

20日课后,赵老师接着给大宝第二次补课,从那天晚上起大宝的作业都是自己完成,有时间还需要先补做第1册教材。看样子我们大宝基本上是能跟上了。

这样的情形持续到了25日,我们的第4次课,当作业里出现了需要用双重口诀的算式(复合型加法)时,大宝再次出现不太适应,向我求助,这是我给孩子做的第二次辅导。因为做这次作业需要融合之前所有3册书的学习内容了,比如说“6+7”既涉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7=-3+10”),又暗含着10以内的减法(“-3=+2-5”)。于是,我陪着宝宝把拨珠演算的过程边逐步演示边讲解其中的原理给她听,并告诉她一定要牢记公式。同时,我也提醒她要遵照老师和书上的要求,边拨珠边念“进位”的公式,但是“上珠”的公式只能拨不能念,以免混淆。

第三次的辅导严格说起来只是一次探讨而已。某天下课,赵老师提到了上课时像“7+3和“7-3”的算式大部分小朋友都用错或用反公式的情况,提醒家长注意。老师的建议做这类型的题,孩子们需要记熟公式,同时注意观察。回家后,我和宝宝一起分析上边的算式从相关的“+3=+5-2
+3=-7+10、“-3=+2-5和“-3=-10+7”这四个公式中怎么选用才合适。我告诉宝宝应该先要观察,比如说“7+3,第一个加数“7已经占用了“上珠”了,再没有“上珠”可用了,那么就应该用“进位”的公式“+3=-7+10;那么“7-3呢,因为“7”本身有“上珠”可用,但没有十位,自然也就只能用“上珠”的公式“-3=+2-5”了。总体而言,一定要先观察“上珠”的情况,只要有“上珠”可用就不考虑“进位”的公式了。


就这样,整个暑假班,老师给大宝补了2次课,我辅导了3次,其他的就全靠大宝自己去融会贯通了,尤其是第4册教材的20以内的单纯减法和复合型减法。812日,第13次课的时候,大宝一直不太有感觉的心算终于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详见60#楼)。今天,最后一节课,大宝的心算排到了第二名,最终结课前和其他小朋友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了!

整个暑假班上下来,感触很大的是孟子所说的“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的确,由专业的老师去教,尤其是平易的老师来教,由老师而不是父母来提要求,相反,父母是来帮忙,这样,孩子学得轻松,父母还藉此培养了和孩子的亲子情感,那小小的舟车之劳又何足道哉?

[ 本帖最后由 宝宝读经 于 2012-8-26 21:5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12-8-26 00:41:33 | 只看该作者
8月21日(周二):
1、小宝自己看小小爱Baby Newton:Discovering Shapes。
2、俩宝一起看了小乌龟Franklin新下载的七集之一:Franklin goes to scho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12-8-27 03:33:35 | 只看该作者
822
今天是我们的第17次小提琴课,这个暑假班的最后一堂课了,因为珠心算已经结课了,今天终于可以早点回家,在家里吃晚饭了。像我们这种年纪轻轻就父母俱无的人,一家人能和和乐乐一起吃顿家常便饭,饭后再拉拉家常往往是最期待的事情。

和往常一样,拉完空弦之后,吴老师开始检查孩子们的作业情况。今天和上节课一样,只来了5位小朋友,不同的是苏换成了小佳宜。不过,由于小佳宜上节课没有来,上上节课的作业也没有练,吴老师只能安排剩下的4位小朋友一起上台拉琴了。

冠林、小赵和大宝他们仨拉得相对好些,大佳宜差些。其中大宝的“漫步”有一处指法没有按到位,有两处拉错。出错的地方在于“空小节”之后需要变弓,但大宝依旧照常拉。不过这不是她课堂上才拉错的,而是在家练习时就已经错了。因为一般情况下,只要弓法没有出错的话,对于“上弓”或“下弓”不需要太在意也不会出错。偏巧这里“空小节”后有了特别的变化,而老师上课又没有特别提醒,练琴时我们也就没有在意那俩“下弓”符号,看来以后还要更加细心一点才好。“小狐狸”没有问题。“小快板”比较流畅,因为宝没有看谱子拉。

顺带说句,尽管大宝的“生日快乐歌”最终没有真正自学成功,看似做了无用功,其实还是很有收获的。我发现也就从那时起,大宝似乎看谱子比以前好多了,也开始习惯去记谱子了。今天的“小快板”就和生日歌一样,谱子完全记了下来。

接着,吴老师给我们讲了今天的新课:A大调音阶和琶音(P.19)。这节课的内容分别涉及E弦和A弦的互换。吴老师分别就白板上的“音阶”和“琶音”的两条五线谱提问孩子们都是几弦几指、发什么音。和往常一样,冠林在这方面没有问题。我们大宝今天也表现很棒,全都答上来了,就是有时候反应慢点。小赵同学和小佳宜能回答一部分,另一部分需要家长或教材的帮助。大佳宜同学表现最不好,几乎没有能答对的,包括四条空弦,这让吴老师很伤心也很生气,质问她说:“如果不知道发什么音,难道你就用几弦几指来记谱子吗?”

布置完作业后,老师告诉孩子们,如果谁打算上她的秋季班的话,就一定要把所学过的1-19页的作业都练习熟练,开学后她要挨个抽查,点到哪儿都要会拉。

休息十分钟后,第二节课一开始,吴老师在白板上写下了“汇报演出”四个字。因为这是第一次参加演出,孩子们都跃跃欲试,一脸的兴奋状,急不可耐地就要上台去。吴老师先问了孩子们的准备情况,让大家稍安勿躁,然后给孩子们讲了以下流程:
首先,点到名的孩子需要先到门口候场,即左手持琴脖,右手持弓子等候。
其次,当老师示意后,孩子持琴和弓走上台前,向大家做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和需要演奏的曲子),尔后开始夹琴演奏准备好的曲子。
最后,演出完后,演出者向大家致谢,鞠躬,退场。

演出随即正式开始了。大宝第一个上,表演的是“小快板”;小赵第二个,表演了两首,分别是“练习曲”和“漫步”;冠林第三个,也是“小快板”;大佳宜最后一个,表演了“小雄鸡”。孩子们的表演赢得了家长们的阵阵掌声。吴老师除了全程统筹外,还给孩子们来了个全程手机录相,记下了珍贵一刻(哪天让老师也分享一下)。

如吴老师所说,今天能上台的孩子们表现得都很棒。实际感觉真的很不错,只不过学了17堂课,历时一个多月,孩子们就已经能演出了,而且每个孩子都是按照心里记的谱子去拉的,没有人看谱子。说实在,心里真是很好奇这些小淘气们怎么将这些谱子都记在脑子里的,尤其是那些个谱子里都是“几弦几指、发生么音”都分不清的小东西们,可想而知背后家长和孩子们背后一定都付出了多少了,总之真的很佩服这些小家伙们。

当我在为台上的4个孩子喝彩的时候,也为苏和小佳宜感到深深的遗憾。大哥哥苏缺席了最后一堂课,没能为自己的暑期班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也错过了一次长见识和自我展示的机会,挺可惜的。小妹妹小佳宜呢,因为上节课缺课没有提前准备,尽管老师破例让她看着谱子即兴拉,她还是不愿意上台参与。看来,家长主导的随意缺课给孩子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也让她错失了一次很好的表现机会,足鉴啊!

最后,吴老师综合评比出本次暑期班的出勤率最高,同时在演出中表现最好的孩子予以奖励。因为大宝和冠林都晚报了一节课,佳宜、苏又各缺了一堂课,所以全勤的同学只有大佳宜和小赵同学了。在汇报演出中,小赵的表现又比大佳宜胜出一筹(经孩子们投票表决),最终大奖给了小赵同学,一张吴老师单位奖励的面值100元的华润购物卡。

吃过晚饭后,我们母子仨难得有课的日子在小区里散散步去。散步的时候我问大宝她是怎么记下“生日快乐歌”和“小快板”的谱子的。大宝告诉我她是先看“几弦几指、发什么音”之后再将音记下来的。大宝真棒,经过了这段时间完全自主看谱子,和我一起练习“几弦几指、发什么音”的游戏,她的识谱敏感度已经大大增加,看得比我快多了,而且受到了老师唱谱他们拉琴的启发,自发记谱,真是后生可畏呀!对于我而言,即使我已经知道了她的法子,不通过纸面的转化和强记,我还是记不住那些谱子的。另外,大宝在她拉琴的时候尽可能去听拉出来的音和谱子的音是否一致,从而进一步检查是否有错弦或错指的情况,真是个有心的孩子!

同时,大宝告诉我她觉得自己今天拉得比冠林要好。我说好不好我也听不出来,但的确是拉得比冠林顺畅,无它,就是因为大宝练习的多,同时谱子也记得比冠林的还要熟。大宝点头同意,我顺势鼓励大宝以后练习的时候一定要多记谱子。利用好了谱子这个音乐的语言,辅以勤奋练习,宝宝的琴一定会越拉越好的。

散步回来后,大宝自己拉了P.17-18的复习作业,我陪着大宝第1次一起练了今天P.19的作业。宝现在拉得比较快,又不念出来,让我看得都有点晕,我真就只是陪陪而已了,除了发现一处宝宝将0指和4指弄混淆。宝认谱子和拉都比以前进步了不少,有时间我真应该好好多看看谱子,否则都难于起到陪练的作用了。小休之后,宝第2次又拉了P.19的作业。

23日上午和晚上,大宝自己第3-4次自己拉了P.19的作业,复习了P.17-18


[ 本帖最后由 宝宝读经 于 2012-8-27 22:5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9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05 , Processed in 0.138794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