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宝宝读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可可和顺顺的读经历程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6-5 21:39: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可可和顺顺的读经历程

5、《论语》中期(7-12篇):
⑴ 时间:2009年5月1日-7月13日。
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5月1日-6月8日):复习第1-6篇;学习述而第7、泰伯第8和子罕第9;
第二阶段(6月8日-6月23日):总复习第1-9篇,重点第7-9篇;学习乡党第10;
第三阶段(6月23日-7月3日):复习《弟三千》;学习先进第11;
第二阶段(7月3日-7月13日):复习第10-11篇;学习颜渊第12。

⑵ 方法:
这6篇的背诵情况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①7-9篇:现在大宝已经很熟悉这种模式,我们于是将每次大任务变成了一整篇,分为自读(全篇)、自背(逐章节)、展示(逐章节)、对吟(类接龙)四大步。
学1-6篇的时候,为了帮助宝宝克服畏难情绪,都是我先领读,之后和陪宝宝逐章节背诵,现在我又做了些调整,具体如下:
首先,我不再领读,而是大宝根据她认识的字先通读全篇,我提供必要的帮助,比如说遇到不懂的字。到大宝能流畅地通读全篇后,她就自己背诵某一章节,直至背熟并展示给我听。接着,她才再开始背下一章节,直到全篇都逐节背完并展示出来。最后,我们就可以用全篇来玩接龙游戏了,即每人背一节,比如她背奇数章节,我则背偶数章节,直到over。
②10-12篇:类7-9篇,每次大任务仍是一整篇,但是分为自读(全篇)、自背(逐章节)、展示(逐章节)、对吟(类接龙)、全诵五大步。
具体做法前四步类似,第五步则是要求她最后独自一次性将全文背诵出来,就如同她背《弟三千》似的。

☆☆小趣事:当读到《先进第十一》的(曾皙)曰:“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我也产生了诗一般的感觉。

[ 本帖最后由 宝宝读经 于 2012-6-8 02:1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6-5 22:03: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可可和顺顺的读经历程

6、《论语》后期(13-20篇)、《论语》&《弟三千》总复习:
时间:2009713-831
经过了《弟子规》、《三字经》的散漫放任式启蒙入门学习,到《千字文》的突击探索式学习,再到《论语》的前期、中期的集中规范式学习,作为《论语》后期的学习,可以说是的整合监督式学习。
13-20篇的背诵情况类10-12篇,每次大任务仍是一整篇,但是分为通读全文(通读)、逐节背诵(节诵)、逐节对吟(对吟)、背诵全文(全诵)四大步。
共分为九个阶段:
子路第13713-723日。
宪问第14717-730日。
卫灵公第15721-82日。
季氏第16728-810日。
阳货第17731-814日。
微子第1883-817日。
子张第1986-822日。
尧曰第2085-822日。
《论语》:823-830日,通本复习一次。
⑩《弟三千》:830日,复习一次。

方法:
进入《论语》学习的后期,正好赶上幼儿园装修提前放假,我们将原来的上学时的一天2次(上学路上复习和晚饭后新内容)的读书时间增加到了一天3次(早饭后、午饭后、晚饭后),以便更好地利用假期时间。
更重要的是,我们借鉴了《弟子规》、《三字经》后期的同时交叉进行的方法,将《论语》不同的篇当成独立的《第》、《三》,产生了一个所谓的“滚动学习法。那就是,当前一篇通读了几次,有点感觉后,快要开始节诵了,我们就又去通读后一篇了,这样滚动后,就会出现这种情况:第1篇在对吟,第2篇在节诵,第3篇在通读……,而在此之前,我们都是以篇为单位的,完成一篇才开始下一篇。
728以后,我再次将每天的时间多加1次,变成了早饭后、午饭后、午睡后、晚饭后共四次。822完成了整本《论语》的分篇学习。
为了巩固一下学习效果,随后我们花了一周时间对之前所学的《论语》和《弟三千》进行了一次复习。


[ 本帖最后由 宝宝读经 于 2012-6-11 21:54 编辑 ]

点评

谢谢鼓励,一起加油吧!  发表于 2014-8-21 19:36
佩服!学习!  发表于 2014-8-20 14: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6-11 21:34: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可可和顺顺的读经历程

7、以学习《孟子》(选)为主,穿插学习《老子》、《庄子》(选)、《诗经》(选),同时进行《论语》&《弟三千》的总复习:
计划:
经过了《弟子规》和《三字经》的热身、《千字文》的助跑,到了《论语》那,我们的才在真正意义上开始经典诵读接力赛,并且第一棒的成绩还可以,开了个好头。但“好的开头只是成功的一半”,而且相对于《论语》来说,《孟子》(选)要长篇大论得多,难度自然增加了不少。
经过综合考虑和第一阶段的试验后,决定将每次的任务定为10页左右,具体分为如下5大任务:
①《梁惠王章句上》;
②《梁惠王章句下》、《公孙丑章句上/下》;
③《滕文公章句上/下》;
④《离娄章句上/下》、《万章章句上/下》;
⑤《告子章句上/下》、《尽心章句上/下》。
每个大任务为期20-30天,预计整个大计划总耗时5个月左右。

方法:
背诵情况类似《论语》,仍旧沿用“四大步”和“滚动学习法”,但对“四大步”进行改良,分为“通读全文(通读)、逐节背诵(节诵)、全章完整合诵(章诵)/“数章拼凑合诵(拼诵)、连接背诵多章(连诵)。
具体如下:
通常是先通读整个大任务下的每个小任务;
通读6-8遍左右,第1个小任务进入节诵状态,而其他小任务保持通读状态;
3-5遍左右,第1个小任务升级为章诵状态,同时,第2个小任务进入节诵状态,而其他小任务仍保持通读状态;
……
而什么时候才能进入连诵状态呢?当然必须在数个小任务都已经进入了章诵状态之后,而且在逐一背诵它们时,能毫不费劲、自然而然就将这些小任务连在一起时才行。


[ 本帖最后由 宝宝读经 于 2012-6-12 00:3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6-11 21:3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可可和顺顺的读经历程

实施情况:
时间:200991-2010329

孟子(选):
a) 梁惠王上(第1-37章):200991-20日学习;922-1015日、112-6日复习。
b) 梁惠王下(第12681011章):2009921-1023日学习;1015-23日、117-13日复习。
c) 公孙丑上(第26章)、下(第113):2009921-1020日学习;1026-30日、117-12日复习。
d) 滕文公上(第4章)、下(第12689章):20091017-118日学习;119-20日复习。
e) 离娄上(第18182123章)、离娄下(第3111821242833章)、万章上(第2章)、下(第78章):2009119-123日学习;124-8日复习。
f) 告子上(第2791012161820章)、告子下(第791415章):2009124-25日学习。
g) 尽心上(第491017202429404144章)、尽心下(第23511141520章):20091223-201019日学习;2010110-13日复习。

[ 本帖最后由 宝宝读经 于 2012-6-12 00:3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6-11 22:0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可可和顺顺的读经历程

老子:
a) 1-67-1213-15章:200991-20日学习;921-1051次复习;1024-29日第2次复习;1123-27日第3次复习。
b) 16-27章:20091128-1213学习,1214-20日复习。
c) 28-36章:20091221-201015学习;201016-10日复习。
d) 37-45章:2010111-24日学习;2010125-28日复习。
e) 46-54章:2010129-224学习;225-31复习。

论语、弟三千总复习:
a) 论语每2篇一单元:200997-1012日第一轮总复习;1030-123日复习上论、201017-211日复习下论。
b) 弟三千通篇总复习:20091012-20日。

诗经:
a) 国风.周南:20091121-126日学习;127-17日复习。
b) 国风.召南:20091218-30日学习;201011-3日复习。

庄子(选):
a) 逍遥游第一123):20091227-2010118日学习;2010119-22日复习。
b) 齐物论第二1234):2010123-34日学习;35-29日复习。
c) 齐物论第二567):201028-37日学习;319-29日复习。
d) 小趣事:宝读古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问我说:“妈咪,这不是和《庄子》里的‘天之苍苍,其正色邪?……相同吗?”不错的联想力。


[ 本帖最后由 宝宝读经 于 2012-6-12 00:3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21:36: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可可和顺顺的读经历程

2010年是个值得庆贺的一年,经过了整整两年半(20079-20103月)的摸索,我们终于迎来了“收获季节”,所谓“有读就有,少读少有”,仅仅凭着对于经典的认同和那份坚持,我们终于完成了《论语》、《孟子》(选)、《老庄》部分篇章和《弟三千》的学习。

这种亲子共读的方式,成就大宝的同时,也极大地惠及了我和小宝。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大宝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
首先,能自主识字是最直接的效果,识字后也就能自我阅读,读适龄的童书。我们大宝的识字就是这样通过读经典自然而然地认识的,没有另外教过她,甚至也很少给她读过中文童书。诵读经典后,大宝自己就能独立看的她的第一套童书《贝贝熊》了。

其次,记性好。大宝幼儿园规定国画是中班的必修课,缺了几个月课的大宝不但很快就学会了画国画的基本步骤,而且据钱老师讲,大宝是全班画的最好的小朋友。对于画画的顺序(一幅画先画哪部分,再画哪部分)、调色(什么色需要用什么颜色加什么颜色可以调配出来)、正侧面处理(比如说正面的小鸡和侧面的小鸡画法有哪些区别)等都是清清楚楚,自主完成,不需家长劳心。

再次,乖巧和善,人缘好。大宝对身边的人都很好,和她相处没有什么压力感。家中的成员中,小宝最喜欢姐姐,和其他孩子先说“妈妈”或“爸爸”不同,宝宝会说的第一个词居然是“姐姐”。

(上小学后,经典诵读的效果更加显现出来,和读经直接相关的语文和英语都不错,即使是没有时间练习的数学,也属于中上的水平。以语文为例,大宝的每次的期末考试项目---识字比赛和背诵课文基本不需要特别的准备就能考的不错。还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就是,不管每次的测试试卷的难度如何的参差不齐,大宝的考试成绩都差别不大,我想这和她的识字和背诵不是通过纯粹的按部就班来进行有关。学校的整体功课也不需要特别去单独花时间整体功课就能取得个中上以上的水平。除此之外,她的朗读还特别好听,班里在校园里以及外边演出过的三个剧本她都被挑选到了录音棚参加录音。)

②我呢,也有着不小的收获:
首先,有了个懂事的老大的同时,还有了一个从一出生就特别好带的小宝。小宝特别能睡,几乎不哭,和大宝小时候比较能闹正好相反。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将经典诵读坚持了下来,否则早累趴下了。(大了以后孩子还特别能静定,读经对宝宝来说基本上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其次,本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我和大宝共学共背,甚至先行一步。因此只要大宝会背的东西我都会背,短期内甚至比宝宝背的还好。应着大宝的读经典的机缘,或多或少也弥补了我对喜爱《增广贤文》的先母早逝的那份遗憾,修正着自己的为人处世方式。

[ 本帖最后由 宝宝读经 于 2012-6-15 22:1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子云008 + 10 + 10 我好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21:46: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可可和顺顺的读经历程

既然诵读经典有这些个好处,那坚持不懈地读下去是毫无疑问的,也就是战略的方向是明确的。但是,具体到战术问题,怎么往下走,坚持下去却又是个问题。

首当其冲的就是复习的问题。前面学过的这些内容尽管都会背,也或多或少地复习过,但是感觉还是记得不够牢固,应该再复习,否则可能会忘了。如果忘了,那可就都白读了呀!可是,这么多的内容如果不断地循环复习呢,那哪儿还有时间学新的内容呢?

就在这迷茫的日子里,我们接触到了学堂的读经理论,第一次有了指导理念和实践参照,也第一次听说“大量读经”、“老实读经”、“识繁用简”和“连背”等说法,同时也就有了下一步“复习论语兼顾学习繁体”的计划:

①学习竖版繁体教材。
看了许多学堂的做法都是:平时用简体学习,复习时用繁体,这样任继愈老师提出的“识繁用简”的目的自然而然就可以实现了,以后就可以直接读以前的古书了。
如果我们之前从来没有读过经典,可以直接照搬学堂的做法,可是我们已经读过了,只是用的是简体版而已,所以考虑先通过边复习《论语》边实现从简体版到繁体版的逐渐过渡,等到读新内容,比如说《孟子》再直接使用繁体版。

按照华山书院建议,制定《论语》复习计划:
a) 和平时学习一样,每2篇一单元,以回顾为主,兼顾繁体版学习;
b) 第一阶段,每5篇一单元,完全用繁体版,听CD辅助;
c) 间隔至少一个月后,进入第二阶段,以上论、下论为界连背;
d) 间隔至少三个月后,进入第三阶段,全文连背。

[ 本帖最后由 宝宝读经 于 2012-6-13 22:4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6-13 22:50: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可可和顺顺的读经历程

8、进行《论语》第一阶段的复习,同时穿插复习《老子》、《庄子》(选)(时间:2010331-921):
首次学习繁体版《论语》和进行第一阶段复习(2010331-822日):

A. 2010331-6301-20篇每21个单元,基本1天读1-2个单元,读到会背为止,同时《论语》繁简体版交替使用进行复习,以达到最终直接使用繁体版的目的;
a) 1-2篇读1遍:2010331-420,读了18遍;
b) 3-4篇读1遍:2010413-28日,读了16遍;
c) 5-6篇读1遍:2010423-56,读了13遍;
d) 7-8篇读1遍:2010428-513,读了16遍;
e) 9-10篇读1遍:201058-18日,读了11遍;
f) 11-12篇读1遍:2010516-31日,读了16遍;
g) 13-14篇读1遍:2010519-611,读了18遍;
h) 15-16篇读1遍:2010530-611,读了7遍;
i) 17-18篇读1遍:2010612-30日,读了16遍;
j) 19-20篇读1遍:2010612-30日,读了15遍。

k) P.S.6月份,大宝幼儿园大班基本结束后,我们来到SZ,和外派的D团聚,并给大宝找了一所学校,开始她在SZ的小学生活。大宝的学校是朱永新教授倡导的新教育学校,提倡孩子多方面的发展,一年级基本不留家庭作业,而将课余时间用来进行课外阅读、表演等有益的活动。和她的北方同学相比,能找到这样轻松的学校是大宝的运气,这样,她可以暂时不用面对繁重的课业和应试压力,同时可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读经中。

B. 201075-8221-20篇每51个单元,也是读到会背为止,完结复习的第一阶段。
a) 1-5篇读1遍:201075-13日,读了9遍;
b) 6-10篇读1遍:2010712-21日,读了10遍;
c) 11-15篇读1遍:2010722-88,读了14遍;
d) 16-20篇读1遍:201089-22日,读了第14遍。

一个月的间隔期间复习《庄子》,实验用交叉进行法读《老子》(2010824-921日):
A. 2010824-921:复习《庄子》逍遥游第一(1-6章);
B. 2010917-21日:复习《老子》1-16章;受英文读经遍数成功增加的启发,但苦于《论语》整体太长很难一下子就把遍数加上去,于是决定用篇幅小巧的《老子》来实验增加遍数的折衷法--交叉进行法做过渡,以期最终能帮助中文读经提升遍数。


[ 本帖最后由 宝宝读经 于 2012-6-15 22:1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6-13 22:5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可可和顺顺的读经历程

9、继续用交叉进行法读《老子》,实验《论语》遍数增加的可能性,为第二阶段的复习做准备(时间:2010923-2011620):

继续用交叉进行法读《老子》,同时将其借鉴到《论语》遍数增加上(2010923-108日):
A. 2010923-105:继续用交叉进行法复习《老子》1-16章。
B. 2010923-108:试用交叉进行法复习《论语》,但感觉操作不便,强度也不够,决定随后还是效仿英文读经直接提升遍数。


[ 本帖最后由 宝宝读经 于 2012-6-15 22:1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6-13 22:5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可可和顺顺的读经历程

开始试验《论语》“老实大量”读经的可能性(2010109-2011620日):
(合计:1-5篇读了151遍,6-10171遍,11-15285遍,16-20146遍。)

A. 2010109-1112:复习上论,先5篇后101个单元连读连背:
a) 1-5篇读5遍:2010109-15日,读了35遍;
   6-10篇读5遍:20101018-30日,读了55遍。

b) 1-10篇连读3遍:2010111-12日,读了30遍;
P.S.11月份参加班级外演的第一个主打节目--湖南方言剧《月亮粑粑》的表演。)

c) 小计:1-5篇读了65遍,6-10篇读了85遍。

d) 小趣事11017日晚去白石洲的“百鲜果园”小超市买蔬果,临结账出门的时候,宝宝突然发现了位于超市紧里头的那几笼子活鸡,宝宝说了一句话:“嗯,动物之所在。”我不禁莞尔而笑,说:“如果是我来说这件事,那我会说‘哦,看,那有好多活鸡。’这种大白话。”D也笑了,说:“宝宝真是没有白读那么多的书,否则怎么能说出那么文绉绉的话来呢。”

e) 小趣事2117日当我们在麦当劳吃饭时,宝宝一边吃着喜欢的“美食”,一边叹了口气,说:“五味令人口爽!”

f) 小趣事3:宝宝常常提起班上“目不识丁”的孩子以及“识字大王”的境遇,今天又再次提起,于是我就顺势和宝宝边吃饭边聊起来,我问宝宝怎么看待这些没有提前过识字关(或者接触英文)的孩子们的面对窘境,宝说他们好可怜。我又问:“那你现在认为MM教你读这些书有必要吗?”宝回答说:“当然有必要啦,因为事物是在发展的嘛。”一句话把我和D都逗笑了,我的宝居然都会用运动的眼光看问题了,看来她过去的确不太能理解我的苦心,现在尝到甜头了,也就接受了。此一时,彼一时,我的宝也知道呀!的确,如果没有提前布局,现在宝根本就不可能每天放学后玩一小时,回家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读经上,还能在课堂上表现不错(虽然学校布置作业,但是一般家长都会在家中给孩子另外安排练习,尤其是那些幼儿园一直玩过来的家长,现在整个社会急功近利,家长也不能免俗呀,如果不是我们提前读经了,也只能被迫加入这只大军了)。

[ 本帖最后由 宝宝读经 于 2012-6-15 22:1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7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0:44 , Processed in 0.086766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