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Martina-Mm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扎克伯格、乔布斯和盖茨?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2-5-20 23:10:19 | 只看该作者
实际上,出不了乔布斯和出不了爱因斯坦的根本原因是一样的,那就是威权奴化教育。孩子们从小就被教育听话,在家听父母的,在学校停老师和先生的,长大了听领导和皇上的。不管乔布斯也好,还是爱因斯坦也罢,他们本身都是在搞别人没有搞过的东西,打破别人权威的束缚。一个唯唯诺诺的民族怎么可能出顶尖的创新型人才呢。
     其实每一个民族都会有那么一群精力和能力超群的人,他们是一国的精英人才。但是中国的这些孩子,从小就被绞杀的差不多了,偶尔几个最后冒出来的,也过多把精力耗费在了很多无用的领域,最后的成就自然也小的多。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5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mary_xing + 10 + 10 精品文章!
Martina-Mm + 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5-20 23:12: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rtina-Mm 于 2012-5-20 21:56 发表


关键是中国父母的心都很难宽。先别砸我,容我后面慢慢道来。很多的思路还需要梳理,这个问题又比较宏大,最关键的是我从高中毕业后,除了每年的工作总结,就没写过什么文章了。感觉一堆堆的思想,全堵在脑子 ...


我倒是觉得您小时候没读过经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我也很庆幸我小时候也没读过,真正读的时候大学了,人生观价值观已经非常成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11:34: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hwyyan 于 2012-5-20 23:10 发表
其实每一个民族都会有那么一群精力和能力超群的人,他们是一国的精英人才。但是中国的这些孩子,从小就被绞杀的差不多了,偶尔几个最后冒出来的,也过多把精力耗费在了很多无用的领域,最后的成就自然也小的多。


我完全赞成shwyyan 的上述结论。

下面我还想试着从更微观的角度分析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纯属自己的瞎想,不对之处欢迎拍砖。

说到人才,就一定离不开谈教育,而谈到中国的教育,还是绕不开那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年,直到1905年才取消的科举制度。要不怎说“人总是历史的人"呢。

1300年的科举,给广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提供了进入统治阶层的阶梯。也自然让“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理念深入到每个家庭,渗透到每个人的血液。更自然地,本民族也有的那么一群精力和能力超群的人,几乎全投入或被逼全投入只读圣贤书之中。如此,我们民族在近两百多年的工业革命关键时期,优秀而能力超群的人根本无暇顾及这些“形而下”的东西。教育的最高目标依然是读圣贤书、“修身、齐家、平天下”。


1905年取消了科举制度,至今已107年,差不多是四代人吧,也就是我们的祖父母辈或曾祖父母辈就是那个时代的人。那个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年,深入到每个家庭,渗透到每个人血液的科举教育理念,自然不会随着该制度的取消而自然消失,也不会就在一两代人中自行消失。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的家庭,一提早教就让孩子认字,一想使孩子有出息就让孩子背读经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5-21 12:01:35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特别爱面子,爱合群,爱做群体中的一员,要不就太格色,就被人说成不入流。大家都会的东西,你最好也会,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最好你也参与。其实我们的骨子里根本就没有人性的自由。我们的思想被绑架,或者你思想的自由度很小。如果让我们的孩子成为特殊的人才,这需要我们的社会大环境和家庭小环境的宽容。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Martina-Mm + 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5-21 13:22: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rtina-Mm 于 2012-5-21 11:34 发表


我完全赞成shwyyan 的上述结论。

下面我还想试着从更微观的角度分析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纯属自己的瞎想,不对之处欢迎拍砖。

说到人才,就一定离不开谈教育,而谈到中国的教育,还是绕不开那整整绵延 ...



同样有科举,为什么唐宋文化经济科技可以极度繁荣,而明清不行?是科举完全错了吗?不是这样的。唐代科举科目之多,让人惊叹。

最重要的进士科,考诗赋、贴经、策问。

明法科,范围为律七条,令三条。(法律人才)

明字科,《说文》、《字林》。(书法)

明算科,考数学。  

一、三史科,《史记》、《汉书》、《后汉书》。(历史)  

道举科,考《老子》、《庄子》、《列子》。(道家)  

童子科,10岁左右的童子,考《孝经》、《论语》。(儒家)

武举。(军事)

还有一个天文学的,记不住是哪一个科了。真可以说是行行出状元。

唐宋两朝,除了出路更多外,也是中国历史上春秋之后最自由的时代,是真敢想、真敢说。这些大诗人大文豪们,如果生在清朝,借他们一百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到了明朝,因为朱元璋出身卑微,老是想找朱姓的先人为自己脸上贴金。就找到了朱熹,虽然脸皮还没好意思厚到把朱熹变成自己的祖宗,但是中国人却因此而倒了血霉。明朝好统一思想,考试只考四书五经,而且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唯一标准(标准答案也是有前科和历史的),以八股取仕。自明朝开始禁锢思想,或许才是中国落后的病根。

[ 本帖最后由 shwyyan 于 2012-5-21 13:2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5-21 13:39: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ragonfly_re 于 2012-5-21 12:01 发表
中国人特别爱面子,爱合群,爱做群体中的一员,要不就太格色,就被人说成不入流。大家都会的东西,你最好也会,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最好你也参与。其实我们的骨子里根本就没有人性的自由。我们的思想被绑架,或者 ...


这个跟历史有关。满清和天朝把中国最有骨气、最有思想的人都杀光了,杀掉的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和魂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13:44: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hwyyan 于 2012-5-20 23:12 发表


我倒是觉得您小时候没读过经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我也很庆幸我小时候也没读过,真正读的时候大学了,人生观价值观已经非常成熟。


熟读经书,对写文章肯定是极有好处的。否则历史上何以会留下那么多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中文是书面文字与口头文字相差很远的,尤其是白话文运动之前,可能是因象形文字?这点我无任何研究,不敢妄下论语。而且如果文章中能引经据典,看上去多拉风、多有学问啊!

问题是我们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世界已在酝酿第四次工业革命。我们民族就是被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战果轰开了国门,不得已才废除了科举制的。如果现今的父母们依然抱残守缺地信守着科举制留下的教育理念,认为早教就是早认字,有出息就是会背四书五经,肯定是培养不出符合如今工业化社会有竞争力的人才的。一个国家最伟大的财富,是年轻人头脑中自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不是饱读诗书,只知道如何去统治人民的能臣。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shwyyan + 10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14:25: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hwyyan 于 2012-5-21 13:22 发表

同样有科举,为什么唐宋文化经济科技可以极度繁荣,而明清不行?是科举完全错了吗?不是这样的。唐代科举科目之多,让人惊叹。

最重要的进士科,考诗赋、贴经、策问。

明法科,范围为律七条,令三条 ...


科举制度,刚开始绝对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就如您所示。它其实是封建王朝选拔人才,优化吏治的强有力措施。但我还是要引用有人所说的:“ 王朝极权制度有三大稳定剂:科举、反贪、篡改历史。科举制度,让平民中有能力、不安分的人也有机会参与对大众的抢劫,因而使他们不把矛头指向朝廷;反贪,可以平息民愤,从而让民众忽视真正抢劫他们的制度;篡改历史,可以让民众觉得,自己的命运比前朝强多了,即使被抢也心甘情愿,甚至充满了幸福感。 ” 就是这个强有力的措施,让我们的封建制度悠久而绵长。所以封建王朝是不需要想象力与创造力的。

关键还要看世界同一时期发生了什么。世界因为工业化革命在十八世纪的出现,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观念开始萌芽和发展,开始追求个性的发扬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想象力与创造力自然会被新兴的资产阶级所拥戴、所看重。

更关键的是,我们的科举制取消还是被迫的,是被人家的洋枪洋炮逼走的。我们没有真正经历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国民对想象力与创造力并没有发自内心的认同,对现代的教育理念也还无切身的感受。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shwyyan + 10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5-21 17:37: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rtina-Mm 于 2012-5-21 14:25 发表


科举制度,刚开始绝对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就如您所示。它其实是封建王朝选拔人才,优化吏治的强有力措施。但我还是要引用有人所说的:“ 王朝极权制度有三大稳定剂:科举、反贪、篡改历史。科举制度,让 ...


      决定一个国家经济科学发展,最重要的还是思想和环境的自由。唐宋在农耕经济条件下,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做的是最好了。当然在怎么好,也没办法和工商经济比,那不是一个数量级上的竞争。人家在进步,而我们明(不想算清朝)不仅没有进步,反而在大幅度的退步。落后是必然的。
     我们现在搞教育,肯定要在现代西方教育的起点上出发。毕竟他们这么多年的摸索,形成了很多非常符合教育规律的东西。适当结合中国传统教育中一些优秀的成分,以西方教育理论为主,中国传统教育为辅,中西合璧,或许是正途。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pianocrazy + 5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22:35:24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希望能通过对历史的回顾,逐步理清我们可能存在的集体无意识。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体制会在千夫所指下依然如故?为什么我们会对考分如此崇拜?为什么我们会对知识的灌输那么热衷?作为个体有无可能有所超越?

西方的教育理念肯定更符合工商时代的人才培养,可在中国为什么会如此地知易行难? 大环境、大背景已放在那,多论无用,但作为个体我们如何做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成长为更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有时好像隐约看到了答案,有时又好像一切的理念瞬间瓦解,心中无意识底下的恶魔会脱缰而出。。。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 金币 +7 收起 理由
大大姑娘 + 2 + 2 与您心有戚戚焉。
shwyyan + 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2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21:05 , Processed in 0.206580 second(s), 3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