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643|回复: 5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扎克伯格、乔布斯和盖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9 19:45: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5月14日,扎克伯格过完28岁生日。4天后,Facebook创造了人类创业史上的新纪录,用8年时间成为市值1048亿美元、月活跃用户过9亿的上市公司。同样在20岁,盖茨创建了微软,并在他31岁时上市。乔布斯21岁成立苹果,在他25岁时上市。一个国家最伟大的财富,是年轻人头脑中自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Facebook创始人马克的父亲是怎么培养这样的一个天才的?他说:“不要用你的目标要求孩子,不要诱导孩子走你想他们走的路。应该识别孩子的强项,发掘孩子的兴趣,然后支持他们往这些方向发展。” (英文原文:http://t.cn/zOmXmhI

您怎么看待中国为什么出不了扎克伯格、乔布斯、盖茨?是教育体制?家庭教育?还是文化传统?欢迎各路有识之士贡献您的观点。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ary_xing + 10 + 10 好话题!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2-5-19 20:40:56 | 只看该作者
不要用你的目标要求孩子,不要诱导孩子走你想他们走的路。应该识别孩子的强项,发掘孩子的兴趣,然后支持他们往这些方向发展。


今天看到地铁里的广告,62岁的海南马拉松爱好者,回来搜了报道如下:
http://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09-02/23/content_15769698.htm

广告挺有意思,大意是说:别人都说我坚持得好,其实我是有兴趣。
看看报道,他都退了休了才发现这么一个兴趣,还做得有声有色呢,我们的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能长期的做下去,有什么不能达到的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Martina-Mm + 3 + 3 所以发掘孩子的兴趣是很重要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5-20 01:39:03 | 只看该作者
也出不了爱迪生和爱因斯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Martina-Mm + 5 + 5 可到底为什么出不了呢?一起挖掘一下背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5-20 01:40:57 |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看NBA,有人讲中美两国培养篮球运动员的区别的话也很经典:“美国人是在喜欢打篮球的人里面找高个子,中国人是在高个子里面找能打篮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5-20 11:26: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hwyyan 于 2012-5-20 01:39 发表
也出不了爱迪生和爱因斯坦。


可到底为什么出不了呢?一起挖掘一下背后的原因,一定能给爸妈们点启示。如果是教育和养育的问题,只要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问题,那这一代不行可以下一代,下一代不行可以下下一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5-20 11:32: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无事生非 于 2012-5-19 20:40 发表

我们的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能长期的做下去,有什么不能达到的呢?

...


如果您孩子的兴趣,并不符合主流价值观,您还能长期支持吗? 要知道扎克伯格、盖茨都是哈佛辍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5-20 18:2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Martina-Mm 的帖子

为奥巴马夫人设计礼服的吴季刚从小爱玩芭比娃娃,他妈妈没有强迫他,而且把她送去了美国,给他机会走出他自己的路。
而他的妹妹则更符合台湾当地的教育方式,所以留在了妈妈的身边。。。

不同的孩子,可以有不同的养育方式。
就看父母的心可以有多宽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5-20 18:26:29 | 只看该作者
我愿意尽我所能支持孩子,哪怕他的梦想比较离奇。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Martina-Mm + 3 + 3 赞!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5-20 21:42: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rtina-Mm 于 2012-5-20 11:26 发表


可到底为什么出不了呢?一起挖掘一下背后的原因,一定能给爸妈们点启示。如果是教育和养育的问题,只要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问题,那这一代不行可以下一代,下一代不行可以下下一代。。。


出不了爱迪生和爱因斯坦,还是比较容易解释的。要知道中国是到1905年才取消科举制的,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土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1300年的科举制度几乎占据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五分之三和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历史之长,影响之大,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中国在这漫长的1300年中,教育的目标是科举,就是要早认字,多背书,将来能作好文章,最后能在文章选拔中(科举)脱颖而出,从而使广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的阶梯而入仕,进入到统治阶层。

1300年的科举,自然让“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理念深入每个家庭,渗透到每个人的血液。可以想象,在我中华大地,每个家庭,只要有口饭吃,哪个家庭会不让稍有天资与灵气的孩子,早早启蒙,背读“四书五经”呢?

聪明的孩子都去背书,练习写文章了准备科举了,自然成不了爱迪生和爱因斯坦。他们哪里还有时间去研究什么电啊,宇宙啊这些形而下的东西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大大姑娘 + 2 + 2 值得思考。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0 21:56: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无事生非 于 2012-5-20 18:24 发表
不同的孩子,可以有不同的养育方式。就看父母的心可以有多宽广了。


关键是中国父母的心都很难宽。先别砸我,容我后面慢慢道来。很多的思路还需要梳理,这个问题又比较宏大,最关键的是我从高中毕业后,除了每年的工作总结,就没写过什么文章了。感觉一堆堆的思想,全堵在脑子里,无法晒给别人,还是小时没读过经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9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21:05 , Processed in 0.089640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