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miag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英语学习的一些个人看法(综合女儿和朋友孩子在英国学习的经验)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12-5-22 16:57: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0 无事生非 的帖子

我非常赞同人与人之间的智能差异论,有一句话叫直面惨淡的人生,往往你直面了,人生就不惨淡了。命是父母给的,我们的心智水平也受父母基因的影响,父母不愿意让孩子面对现实,实际上是自己不愿意面对现实。

如同个子矮的非往NBA联赛培养,眼神不好的要送去当炮兵,喝水都长肉的体质拉去当model,嘴皮子不利索去练单口相声,那人生还不苦不堪言啊,而且肯定努力了也一无所获。如果给孩子找到一个ta努力就能有收获的职业,那孩子一生多有成就感啊。

哎,又扯远了,对于自己的歪楼行为向楼主道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9:04:30 | 只看该作者
嘿嘿,歪楼无所谓,重在交流哈。

这几天有上来看过,没怎么留言。我总算知道,有些烦恼是相似的。

先说英文。也去看过别的几个交流贴,似乎大家培养孩子学英文的瓶颈是两个:一是孩子没有兴趣/觉得辛苦,不愿意学;二是孩子有兴趣了、愿意学,如何坚持又是另一个问题。

前面一个我没有经验,不方便妄加议论。就说后面一个。这个论坛上的资源很多,似乎大多数家长的孩子还不大,最多是小学阶段,所以学前英语、绘本、分级阅读、章回小说特别多,下载到手软。可是,我困惑的是,然后呢?

可能大家的孩子都还小,所以这个问题讨论得不多,教育这件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我只是在这里胡说八道一些对未来的展望,大家集思广益哈。

孩子小的时候,他们用的那些绘本、分级阅读都不是太难,词汇量也不大,家长多少受过写英文教育,翻翻字典、提前预习什么的就能轻松过关。到了章回小说,难度会慢慢增加,对于家长来说,很难有时间和孩子一起完整地读一本小说。可能到这个阶段,很多家长会让孩子自主阅读,配合原版mp3,孩子看完以后讲讲心得体会。

如果能坚持到这个阶段,家长和孩子都很不容易了。等孩子上了中学,学校课程压力大了,作业多了,要做到像小时候那样精度和泛读结合就很困难了,能够坚持泛读就不错了。而且到了这个时候,大部分家长都不是专业的英文老师,想要在家给孩子辅导几乎不太可能。孩子如果有问题,应该向谁请教呢?学校的老师?水平够不够?课外辅导班?是不是以应试为主?

总结一下,我的问题就是:好容易坚持了多年的英文阅读,孩子有了比较好的英文基础,上了中学之后,孩子应该读些什么书?如果有了问题,家长无法辅导,应该怎么坚持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anniekaka + 2 + 2 这确实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12-5-22 22:32: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iagg 于 2012-5-22 19:04 发表
等孩子上了中学,学校课程压力大了,作业多了,要做到像小时候那样精度和泛读结合就很困难了,能够坚持泛读就不错了。而且到了这个时候,大部分家长都不是专业的英文老师,想要在家给孩子辅导几乎不太可能。孩子如果有问题,应该向谁请教呢?学校的老师?水平够不够?课外辅导班?是不是以应试为主?

总结一下,我的问题就是:好容易坚持了多年的英文阅读,孩子有了比较好的英文基础,上了中学之后,孩子应该读些什么书?如果有了问题,家长无法辅导,应该怎么坚持呢?



这个问题提得好!

我孩子的解决方案就是直接发展英语能力,中文暂缓(实在没有时间,我特别不希望以减少孩子户外活动为代价的让他双语并进)。
但我是个案,我有这个条件,别人没有啊!

所以我很喜欢看你这个帖子,有时也来插嘴,就是想看到更多国外的小学英语教育方法和实例,看看有多少是国内的尤其是儿教英语版的孩子家长可以参考实施的。

实际上,就我看到我儿子学校的而言,我觉得国内的、体制内的家长能做到的事情很少。
孩子的学习能力我是看到了。我几乎不能辅导他的英语了。除了极其偶然的情况下我比他多知道几个单词外,现在很多单词我得向孩子请教了。而且学校和老师结合起来,引诱孩子读书的手段之多、之有效,我也算是见识了。
如果我是在体制内的学校里,我想我没法用我看到的国际学校的学习方式来教我的孩子学英语。那对我个人的要求太高。不是任何人英语好一点、口语流利点,就可以给孩子讲英语课的。对孩子状态的把握,对孩子提出挑战性要求的时机,对孩子的鼓励和引导,这些,西方国家来的老师做得绝对的好。
当我们很多人用学中文着眼于解决字词问题的方式教孩子学英语的时候(我看到的一些宣称自己理念很不错的网路课室尤其是这样),怎么指望孩子的思维有提高、有发展?这样学英语纯粹是在走死胡同。
倒是看到论坛上几个大孩子的爸爸妈妈,qsqsqsqs、元元妈妈等,他们是在和孩子一起阅读成长的。这种阅读也绝对不是仅仅着眼字词的——相反,有些字词反而可以忽略,等待孩子同一个生词多遇到几次,自己发现其内在的涵义。

英语和母语学习都是语言学习,应该是类似互通的,其目标无非是理解和表达。
我看到的国际学校的教学,就不是以词汇为核心,教会孩子多少词汇量使他们阅读,而是以理解和表达本身为核心。尤其是在低年级的时候,更是强调理解——理解整篇文章,而不是死抠单词。单词在具体的语境下自然的猜出意思,这是老师更多的做法。然后呢,在很少的词汇和句型的情况下,老师就开始跟教孩子怎么写作文——但除了绝对教过而出错的部分,绝不在作文上画圈圈叉叉,最大限度的保证孩子“创作”的兴趣。我孩子才三年级,故事的写作已经学了三轮了。第一轮就是讲个梗概,毫无描述可言就过关。第二轮怎么学的我忘记了。第三轮,现在,就要在故事里加入描述的成分,越详尽越有趣越好。
而且,英语的语言学习又是和科学、数学、计算机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的。老师之间都是通气的。所以英语的很多作业,也是在其他课上反映出来的。我看到孩子写的科学和计算机ppt作业,里面长篇大论的,都是自己的话——而不是从网上直接拷贝出来的。

从我见到的而言,我深感家长能自己辅导的地方不多,而市面上的好的培训凤毛麟角,充斥的多半是用似是而非的理念忽悠人的西贝货。

实际上,当家长已经不能辅导孩子的英语学习,我能想到并使用的一个办法就是找老师。
找能实现你的学习目的的老师。
我不想帮任何人做广告,所以具体是什么老师,就看你自己的需求,根据需要去找了。我的朋友有找国际学校的老师或教师助理当家教的(价格很贵),也有找网上的外教的(水平参差不齐,需要一点运气和眼力),也有在身边找个外国人就开练的。

[ 本帖最后由 无事生非 于 2012-5-22 22:3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12-5-23 03:18:5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想过这么远,总认为孩子培养了阅读习惯,家长就可以轻松放手了,看来我想的太天真了。
我目前的打算是让孩子泛听(动画片,广播,cnn, disney program), 泛读(资料不多,坛子里的吧)。 刚给孩子报名了kumon reading,也许搂主听说过,分junior kumon 和kumon,系统的训练孩子的阅读和写作。是作业的形式,每日5页,也有人称为“苦闷”。
等孩子再大些请个外教,争取暑假送出去参加夏令营。
这些都是目前的打算,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04:58:15 | 只看该作者
答无事生非:哇,你这一段话里信息量太大了,我得好好消化一下才行。

从你的表达来看,你孩子去的国际学校跟国外教育没差,除了中文教育这一块以外。我对于英国学校的主要感觉是,学校和老师做了他们所有应该做的事情,家长只要能够尽力配合学校的做法就足够了。懒一点的家长,比如我,不用费心去理解什么大纲什么教学思路,什么phonics系统,什么分级阅读,上了这个坛子以后我才搞明白一些。大家普遍做法就是,带孩子上图书馆借书、回家读,孩子喜欢读什么就借什么。孩子读到什么新概念新单词,我直接上网搜,尽力解答,实在解答不了或者对回答把握不准,孩子就自己去学校问老师,回来再教我。说到底,我是孩子她妈,不是老师啊。

国外确实不太重视应试方法,就像你前面说到的,考试考出来的就是孩子的真实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试教育出身的华人家长稍稍在这方面推孩子一下,找点课外题做做啊,找个家教辅导一下啊,那成绩可不就蹭蹭蹭地上去了。如果应试这一块是国外教育的短板的话,华人家长也能把这短板补齐了,这也是为什么华人家庭出来的孩子容易出类拔萃的原因之一吧。

国内的情况就正好相反了:学校里搞应试,家长在家应用国外的教育方法。效果暂时看不出来,我只觉得不仅仅是国内的孩子累,国内的家长也累,因为家长还同时扮演了老师的角色,否则这个坛里就不会有这么多自己找资源、自己潜心研究、自己或找老师辅导孩子的家长了。你说的老师们变着花样鼓励、引诱孩子读书,不正是这个坛子的家长们做的事么?如果国内的学校和老师将他们的角色都扮演好了,家长们都能被解放出来了。

[ 本帖最后由 miagg 于 2012-5-23 04:5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ellensun815 + 2 + 2 正说到国内国外的差别了
gycheng + 2 + 2 说出实质了,家长要做老师的工作,都交给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05:18:10 | 只看该作者
说到阅读理解。前面我说过让孩子复述精读的故事的情况,比如oxford reading tree系列。一开始的时候问女儿what happened in the end? 女儿的回答千篇一律的是:They lived happily ever after. 童话故事看太多的结果…经过慢慢引导,她才能针对读过的每个故事总结一下下。很多分级阅读后面都设有问题,一般是两种,一种是针对故事的理解/归纳/推理,一种是让孩子联系自身经历。比如有次读的故事是Where were you, Bert?(oxford reading tree, songbirds系列, stage 6)内容是一个叫Bert的小男孩上学总是迟到,老师每天早上问他Where were you, Bert? Bert总是会有千奇百怪的理由,帮小狗找水喝啦,帮美人鱼找珍珠啦,帮迷路的xxx回家啦,等等。这本书重点在于er/ir/ur发音的单词,读的时候女儿很开心,她decoding还不错,能够自己通读下来。然后,书后的第一个关于理解的问题就是:What did Bert say why he was late for school? 这是很直接的问题,可以在书里找到答案。第二个问题是:Do you believe him? Why? 女儿居然说yes,然后这个why就答不出来了。总算在我问她这世上有没有美人鱼的时候,她说no,然后明白过来,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第三个问题是:(不记得原文了)为什么最后Bert没有迟到?其实这个问题在书里也有答案,但是稍稍地绕了一下。书里最后的对话是:

老师:小子,你又迟到了,干吗去了?
Bert给了个不靠谱的理由。
老师:你要是再迟到,就罚你写功课。
然后第二天Bert到的比老师还早。

结果这个第三题女儿愣是答不上来,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答案是:He has no one to help on the way to school.得,这还是第二题的后遗症。这算是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个例子,尽管女儿可以“读”这样级别的书,但是她的理解力还没有达到。如果不能理解故事的含义,读得再多读得再好也没用。(我还想说,这问题设置得太好了,绝对考究真实的理解水平哈。)

再说写作,还是举例说明。女儿学校每周五会发校长签名的certificate(翻译成奖状还是挺夸张的),每次班上只有两三个能拿到,所以显得比较珍贵(虽然累计起来看还是挺多的,哈哈)。奖励原因不一,跟课业、操行都可能有关,这里只说跟写作有关的那一次。女儿那次拿回来的certificate是表扬她写的句子很精彩,我就好奇了,问她写了什么。女儿说她写的是:I like red apples. 我…实在没看出来这个句子好在什么地方,只好问她没有拿到certificate的同学写的句子是什么,女儿答:XX写的是I like oranges. 我还是木有看出门道来,只好再问,别的拿到certificate的同学写了什么,女儿答:XX写的是I like green pears. 哦~~~这下懂了,懂了以后我就笑喷了,笑喷了以后我就想起以前老师确实说过,在说/写的句子里,要尽量多使用描述性的词(descriptive words)。比如,问:What can you see at a farm? 答:(I can see) sheep.(这样不够啊)white, fluffy sheep.(这样好多了,可以拿奖了,hoho)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无事生非 + 2 + 2 最喜欢看这些活生生的实例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05:27:06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点关于中文学习的疑惑想向 无事生非 请教。你的孩子是“直接发展英语能力,中文暂缓”,这个你们是有将来送孩子出国读中学的打算么?还是在国内的生活本就是暂时性的?这个决定真的不容易做。我身边的华人家庭及在网上讨论的家长,很少会放弃孩子的中文学习,最多是一再降低自己的要求,不给孩子太大压力,但死活周末都要雷打不动地去上中文课,就算看不到什么效果也要坚持这样。可以想象啊,好比在全中文的环境下,一周上两个小时英文课,能有什么效果?

我的娃还小,但是已经越来越表现出对中文的…怎么说呢,不算是抗拒,但也绝对不喜欢,大概是我前面说到的“畏惧”心理。除了日常交流,如果我试图给她讲中文故事,她就算耐心听完了,也会说I don’t understand. 要是问她什么不懂,她就说I don’t understand anything. 我要是试图拎一个词出来讲,还得用英文解释,用中文解释中文她果断不懂。看中文动画片也就是看个热闹。

唉,越说越觉得像是国内的家长抱怨孩子学英文的反面。小家庭和大环境的矛盾,坚持很难,彻底放弃更难,(心理上那关过不去,以后叫我用英文跟孩子吵架?)最后只能矛盾着前行,辛苦平衡。以后会不会有一天回头一看,早些年我怎么让孩子白瞎了那么多时间?干点别的什么不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无事生非 + 2 + 2 你可以用国内家长总结的英语学习方式去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05:44: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ovecheesecake 于 2012-5-23 03:18 发表
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想过这么远,总认为孩子培养了阅读习惯,家长就可以轻松放手了,看来我想的太天真了。
我目前的打算是让孩子泛听(动画片,广播,cnn, disney program), 泛读(资料不多,坛子里的吧)。 刚给 ...



哈哈,我也觉得我想的有点远……

培养阅读习惯确实很重要,但并不是书读得越多越好,阅读量和理解力不一定成正比。

家长将来肯定要放手的,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

当然,我觉得如果针对国内的应试情况而言,把这个坛子里的资料吃透了,应付高考应该绰绰有余。下面那个表不知道权威性如何,我只是转载:

〖蓝思分级在中国〗

蓝思分级和中国学生英文阅读能力之间的关系如何

美国学龄前 —————— 0 to 100L 中国学龄前
美国学龄前 —————— 100L to 200L 中国小学1-3年级
美国学龄前 —————— 150L to 300L 中国小学4-6年级
美国小学1年级 1th Grade 200L to 400L 中国初中1年级
美国小学2年级 2th Grade 300L to 500L 中国初中2年级
美国小学3年级 3th Grade 00L to 700L 中国初中3年级
美国小学4年级 4th Grade 650L to 850L 中国高中1年级
美国小学5年级 5th Grade 750L to 950L 中国高中2/3年级
美国小学6年级 6th Grade 850L to 1050L 中国大学1年级
美国初中1年级 7th Grade 950L to 1075L 中国大学2年级
美国初中2年级 8th Grade 1000L to 1100L 中国大学3年级
美国初中3年级 9th Grade 1050L to 1150L 中国大学4年级
美国高中1年级 10th Grade 1100L to 1200L 中国研究生1年级
美国高中2/3年级 11th and 12th Grade 1100L to 1300L 中国研究生2年级
SAT.GRE.GMAT.CAST —————— 1300L 中国博士生

〖蓝思难度分级是什么?〗
蓝思(Lexile)分级是由?国教育科研机构为了提高美国学生的阅读能力而研究出的一套衡量学生阅读水平和标识文章难易程度的标准,是衡量阅读能力(Reader Ability)与文章难易度(Text Readability)的科学方法。简而言之,使用这一标准一方面可以方便学生测试自己的阅读水平;另一方面给出版物标识蓝思难度分级后,学生可以找出符合自己阅读难度的图书去阅读,以便循序渐进,步步提高。目前,蓝思分级已经发展为全美最具公信力的阅读难度分级系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05:49: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ovecheesecake 于 2012-5-23 03:18 发表
刚给孩子报名了kumon reading,也许搂主听说过,分junior kumon 和kumon,系统的训练孩子的阅读和写作。是作业的形式,每日5页,也有人称为“苦闷”。
等孩子再大些请个外教,争取暑假送出去参加夏令营。



哇,看你标注的宝宝出生时间,现在才4岁多一点啊,就去kumon了。果断是推妈...

听说kumon reading很不错,我也纠结过,还没有决定去。要来分享孩子的学习经验啊,期待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12-5-23 07:1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5 miagg 的帖子

没错,我能看出学校的教育方式,的确是和国外的教育没什么两样。
但就是因为两种语言同时学习,所以两种语言都不会特别优异。而其中有个别两种甚至三种语言特别优异的孩子,在语言方面花的功夫就太多了,已经不可避免的要损及其他方面,比如体育和户外活动。
我就这个问题问过孩子学校的英语老师,问她对学校孩子的英语水平如何评价,是不是感觉比英国的学生总体差一些。我不知道她是不是敷衍我——但看样子不像——她说,考虑到孩子们的语言环境和双语同时学习的实际情形,现在这个程度是让人满意的。

这个让人满意,怎么说呢,我只能拿横向测评来说话。现在孩子要参加国际学校的水平测试了,一年有一次,事后会给几张表格,让父母知道孩子在哪个水平线上。正好刚考完一次测评,我们拿到了评分表。
我问过孩子考试的内容,数学就是做题,英语则有阅读理解和写作两大块,其中写作又分故事性写作和应用性写作两块。我孩子对这些评分什么的不感兴趣,跟我说的都是用两句话高度概括出来的,问不出多少细节。
拿到评分表,我看了一下评分内容,相当详尽的说了评分的标准,包括阅读理解、故事性写作和非故事性写作、数学等各方面的考察环节,并用阴影显示出60%的孩子会集中在哪个区域。
考试相关的内容在这里,评分表的样本可以看这里
通过介绍可以看到,这个评测是基于OECD的国际学生评测项目PISA的,只不过PISA是给15岁的孩子准备的考试,而ISA则从三年级就开始测试啦。
PISA提到的这几点我还是很关心的:
Are students well prepared for future challenges? Can they analyse, reason and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Do they have the capacity to continue learning throughout life?

翻译出来就是:学生做好准备应对未来的挑战了吗?他们能有效的分析、推理和交流吗?他们有能力持续终身的学习吗?
通过目前的这个ISA评测,作为家长,我可以了解孩子目前的状况,看到他的强项和弱项,而每一学年这样评测一次,我会知道他阅读写作和数学水平的发展,了解他在整个国际学校体系里的位置,看看还有什么是需要家长投入的。

就我家目前的情况而言,英语方面我基本是不需要操心也操不了心的了。
他读的书我读起来都有困难,我只能争取他读英文书,我读相应的中译本——这样对话才有可能继续啊。孩子写的文章我也看过,实话实说,我写不出这样的句子,除了表示仰慕之外,我帮不上任何忙。
我跟学校老师沟通时说了我现在对孩子的英语学习无能为力,孩子愿意读的书我读不了也不喜欢读,给他推荐获奖书往往会被他打回票,等等。
老师的答复很简单:你不需要帮他什么,他很好,一切都好,完全不必担心。现在他愿意读什么书可以让他自己去读,等到秋天孩子再大一点,我们班就会组织阅读更有挑战性的书的。。。
可见,我有时候还是忽略了孩子内在的发展节律,不由自主的会产生焦虑,我离“推妈”的距离恐怕还真不是太远。
幸好,还可以通过与老师的交流放下疑虑,等待孩子自己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9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9:51 , Processed in 0.077769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