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
乐爸说我总是记流水账,因此把这段的思考和体会整理一下:)并不全面,欢迎指正:)
乐乐3岁到4岁我参加了亲子共读俱乐部,记录了那个时期乐乐的英文阅读情况,从乐乐1岁半到现在,只有3至4岁这个时期记录的比较详细,今天回过头来看,竟发现那时的自己比现在上心多了,也确实是那个时候乐乐在英语方面有很大的进步。
事实上自己也完全是跟着儿教论坛的前辈学着来的,最早学习田田妈妈的帖子,后来学习子川妈、Irene妈妈的帖子,她们都非常有想法,给了后来的人很多指点。总的来说,我觉得英语需要根据孩子的程度逐步的推进,不要总是同一类型的书、故事、动画片,这也是学习子川妈、Irene妈妈帖子给我的一个启发。
读书方面——乐乐3岁之前读得主要是一些简单的绘本,记得刚开始双语的时候,日常生活中用英语对话乐乐很快就明白了,之后加入机灵狗,我用这套书给她讲故事,里面有很多日常生活中用不到的词,每本书我都用书中的词编一个故事给她讲,一下子她词汇量增加了很多,这样就逐步加入了体验英语和其他绘本。到了3岁后,我有一段时间也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该给她读什么书,幸好有儿教论坛前辈分享的经验,我开始慢慢的给她加入桥梁书,反复的给她读,比如RAZ的Tommy tales、The hoppers,I can read系列和ready reader等等,发现这些配图的桥梁书她理解得很快,这两个时期重复特别多,重复对理解有很大的帮助。3岁5个月之后,桥梁书读了许多后加入章节书,最早的是Junie B,我记得读第一本读了很多遍,单第一章就读了不下4-5遍,因为刚开始她理解不了,有点跟不上,这时候我用她能听得懂得英语就给她解释,慢慢的她可以理解了,开始一本一本往下读,然后再加入像Magic tree house、A to Z、The littles、Roald Dahl的The magic finger等等(持续到现在),这个时候发现孩子的理解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她可以联系上下文猜出词的意思,理解得也非常到位。快4岁的时候,开始加入像Winnie the pooh、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The Adventures of Pinocchio、Charlotte's Web等这些经典小说。总的来说,每天我们都会有亲子共读的时间,有时是章节小说,有时是绘本。读得书越来越多,这也需要妈妈有越来越多的准备,我现在查字典的时间也多了很多,发现有点跟不上了。另外,不管在哪个阶段,我觉得绘本都应该读,我有一段时间绘本读得少,子川妈介绍了很多很多的绘本,尤其是获奖的,非常好,享受优美文字、欣赏唯美图画,真美!
听故事方面——乐乐3岁之前都是听机灵狗、体验英语之类,因为我们每本书都读过,所以听起来不是问题。3岁后加入了I can read,有一段特别喜欢听Frog and toad。3岁5、6个月开始读Junie B之后,也给她听,记不清她是否喜欢了,反正是一路听下来了,我是读完一本之后听音频,其实也可以采用Irene妈妈的办法,听完之后再读,有个初步的印象,这样互动更多些;后来听Magic tree house,也是喜欢听,我呢还是读完一本听一本。4岁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听Winnie the pooh,Charlotte's Web,反复听了许多遍,Winnie the pooh我没有给她真正读完,但她特别爱听,这期间还听了许多绘本音频。现在听得就更杂一些了,很多就是裸听了,我感觉有些也是囫囵吞枣,但反复听几遍应该听懂,还是应像Irene妈妈讲的,亲子共读很重要。
拼读方面——这个是我坚持得最不好的,我们大约两三岁的时候就开始用Phonics kids和Starfall,三岁多的时候开始学习字母和组合发音,但是一直推进得很缓慢,后来直到5岁了,我觉得不行了,并知道了SWR,才开始系统学习,直至现在可以读Tommy tales这样的书。我觉得推进缓慢的原因在于自己不太明白Phonics是什么和怎么教。对于Phonics,我现在觉得肯定SWR最好,但是依据子川妈、Irene妈妈等前辈的经验,更要学以致用,很多书都有字母及基本组合,逐步学习的同时就应该加入简单的分级读物,边读边学,一点一点来,积少成多,这样慢慢就没有问题了。
说的方面——我们乐乐不喜欢说,现在倒可以输出一些,有时说得还不错,但是语音还是个问题,之前上过美国老师的网络英语课,有一些进步,计划像Walkrain那样用跟读的方式提高一下,不过这取决于她的兴趣了。
以后还会继续坚持,继续努力,重点是多听、多读、提高语音,呵呵:)
[ 本帖最后由 乐乐的妈妈 于 2012-8-29 14:35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