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bluebirdfriend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交流] 抛砖引玉:我也说说语文学习那点事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16:15:41 | 只看该作者
四、关于亲子阅读与识字

      其实经典阅读在我们的阅读中,真的占很少很少的比例。
      我最想谈谈的是,亲子阅读。
      非常同意shwyyan版主的说法。在孩子小的阶段,理解力尚未达到一定程度,还是以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为主。回想孩子的成长过程和阅读过程,优秀的绘本是一定要说上一说的。

      前文提到的我那位同事,早早给我灌输“给孩子读书要趁早”这样的理念,所以孩子六个月之后,我就琢磨着要给他读什么。我们所在的是一个小城市,书店里压根找不到好的、适合给孩子读的书,我就这么胡乱着给他编故事、读儿歌、一些唐诗,到两岁多,才在网上接触了绘本,然后看到了彭懿的《图画书:阅读与经典》。我相信,这本书对大部分爸爸妈妈包括我自己来说,绝对是最好的亲子阅读指导的图书。因了这本书,我得以走进绘本世界。

      在和儿子共读绘本的过程中,常常有一些细节让我感动。我记得他五岁九个月的时候,给他读《妈妈心妈妈树》,第二天,爸爸陪他到广州参加跆拳道比赛,临上车前,他握住我的手,小手指在我的掌心狠狠地点了三下,然后一扭头上了车。车门关上的那一刻,我流泪了。这三点,是头天晚上读的《妈妈心妈妈树》里的细节,表示:我爱你。

      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我认为重要的并不是给孩子讲了什么故事,孩子懂得了什么道理,重要的是感情的交流。我很庆幸,因为了有图书作为桥梁,我们和儿子的关系非常亲密,直到现在,儿子已经独立阅读了,仍然常常和我分享他读书的心得,并且向我推荐他认为精彩的图书。(很惭愧,由于他的阅读量比较大,有些书他看了我还没来得及看。比如霍金的童话,比如曹文轩)

      一直到现在,绘本还是我们阅读中的重要一部分。有一些绘本,我们是和小说一起看。比如《苏菲的杰作》和《夏洛的网》;有一些,是对比着一起看,比如《失落的一角》和《佩泽提诺》。更多的,纯粹是因为喜欢、欣赏。

      因为和儿子共同阅读,我也得以读了更多关于阅读指导的书籍。关于阅读的书,我指的是给父母看的书,除了彭懿的《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还有松居直的《幸福的种子》、《我的图画书论》,阿甲的《儿童阅读100个关键问题》、《朗读手册》、钱伯斯《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中国儿童阅读6人谈》,还有《童书是童书》《好绘本如何好》《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给孩子100本最棒的书》《故事知道怎么办》等。(以上图书,排名不分先后)
      和孩子共读的过程,也是家长成长的过程啊。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英语小蚂蚁 + 2 + 2 好用心的妈妈啊:)
学而妈妈 + 10 + 10 最喜欢听你谈亲子阅读~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16:30:26 | 只看该作者
有很多家长问我,要不要提前教孩子识字。关于这个问题,我不能简单地说,要还是不要。

      我家儿子,我还真没有刻意教他识过字。虽然亲子阅读一直坚持,但识字并没有同步进行。他喜欢听我读书,每天有空的时候,和他依偎着一起读书,真是最美好的时光。那时候,光顾着享受美好时光了,简直没顾得上识字。

      上一年级了,学拼音了,学认字了,我开始有点焦虑了。并不是说跟不上课堂学习,也不是说考试不好,我的焦虑在于和别的孩子比较了。有些孩子识字早,一年级就开始自主阅读,甚至更早就开始了。有个朋友的女儿,一年级就把全套彩乌鸦看完了。而我家儿子还缠着妈妈给他念书。这一比,完了,我开始焦虑了。于是,连亲子阅读时光也谈不上享受了——那真是一段纠结的时光啊。

      这么磕磕绊绊,到了一年级升二年级的暑假。那个假期,突然的,他开始大量大量地读书,是的,自主阅读。绘本、科普、文学小说等等,凡是有字的他都拿起来看。到现在,每天睡前是肯定要看书的,每次我都不得不一再让步,把关灯时间一再推迟。

      那么,我说我这个例子,只是给后来的家长们一个参考。如果你家宝贝已经认得很多字,可以自主阅读了,也不要放弃亲子阅读。我们现在三年级,有些书,我还是和他一起共读,有的是他先看我后看,或者我先看他后看,有的是我给他读。那样的亲子阅读时光,和小时候一样美好。如果你家宝贝识字量不够,还未能自主阅读,不要紧,坚持亲子阅读吧,总有一天,他可以踏上阅读快车道。但要记住,孩子的阅读,一样需要家长的陪伴和鼓励。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紫竹林 + 1 + 1 我很赞同。我家孩子就是我看的书他一定 ...
wherezhang + 2 + 2 跟我家真相似啊!我也有过一段焦虑的时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2-3-20 17:05:04 | 只看该作者
各位老大,我读了一遍贴子,很多还是没弄明白.
鸣鸣现在六岁多,今年上学.
我之前几年的思路是,文科包括音乐是以听为主,也就是听故事.遇到喜欢的就反复听,包括中文的和英文的.
这半年增加了朗读的部分,中文的就是朗读有拼音的辅助的文章.英文就是读绘本,比如加州treasure1,2.然后引入了我爱吟诵这套书.

我想知道的是,要不要集中识字?
还有阅读可以分为精读和泛读.
精读的文章最好都是哪些?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呢?比如鸣鸣喜欢的一些加州课文,斯博士的一些文章,鸣鸣都是反复听和朗读之后,都可以背下来.那么语文精读的课文,是不是也要背下来呢?
泛读的文章,如果大多选取翻译作品,有没有什么风险啊?如果要选择中国作家的书的话,哪些比较好啊?
对于经典,鸣鸣这半年就是在读我爱吟诵和三字经.我有些反感弟子规开头部分,让孩子对大人的话言听计从的观点,我还是希望孩子思想能更加自由一些.这样的话,我想知道小学期间,引入哪些经典著作为宜,是不是要背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2-3-20 19:25: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ak98 于 2012-3-20 12:17 发表
郑渊洁孙幼军秦文君等少数几位优秀作家的作品为辅; 这些数目有没有具体的推荐?  我家很爱看 舒克和贝塔,但我也只买了前面两本,后面的感觉内容不好,是否也有必要买?


说说我小时候喜欢的几位国内作家吧。
我小时候喜欢郑渊洁,觉得痛快,把对大人世界的那种怨气都发泄出来了。现在当了妈妈,很是瞧不上这一类的书,给儿子买过一本,他居然不喜欢。
孙幼军的故事我最喜欢的是《神奇的房子》、《怪老头》,小时候反复看过好多遍。《小猪唏哩呼噜》真的没感觉。
我极其喜欢冰波的抒情童话,空灵、纯净,最爱《蓝鲸的眼睛》这篇。刚好儿子现在正幼稚着,就给他读这套。后期他写了些奇幻的,不喜欢。
还有周锐的故事,我最爱他的阿嗡大夫系列《肚皮上的塞子》。现在有他的《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系列,也不错。
现在儿子喜欢看汤素兰的笨狼系列,我觉得也不错,干净,不做作,又非常适合他现在的心智。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雨珂妈妈 + 2 + 2 真好啊!孙幼军的《神奇的房子》也是我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2-3-21 08:41:29 | 只看该作者
这帖子写晚了,俺家孩子都快十三了,俺才看到这么好的讨论

孩子小的时候,我没有教她认过字,当时根本没有早教的观念,每天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来,就是和门口的孩子玩,玩到天黑才回家。周末也忙于组织朋友们的孩子到公园玩,或者一起聚餐,在吃喝玩乐中渡过了6岁之前。

从半岁起,我们就有亲子阅读活动,先是采用撕不烂的书,那书主要被用来磨牙和看画了。1岁多开始用婴儿画报,也是看画居多,培养了她和嘟嘟熊的感情。3岁开始读幼儿画报,这时小家伙才注意到有字,但还是以听为主,很少自己去读。孩子认字是在幼儿园大班,当时发了一套书和字卡,叫《帮你早读书》,具体的学习过程我也没有太关心过,当时我的想法就是学前孩子要少学东西,玩是正道理。

上小学一年级后,虽然孩子在语文课上并不吃力,但在阅读上没有显示出任何优势。这时的我还是抱着以玩为主的态度,而我们的班主任也是热衷于下课带孩子玩跳绳、打沙包,假期带全班采摘、旅游,孩子阅读的量非常小。到三年级,班主任才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开了个家长会,向大家推荐马小跳系列。这时,我家的书架才慢慢丰富起来。

马小跳系列是班主任老师送的,好像是一个什么奖,老师买了全套,分开送给好几个孩子。孩子们觉得是莫大的荣幸,互相换着看了起来。一开始还是我和孩子轮流朗读,后来她嫌朗读太慢,自己看了起来,还经常一边哈哈大笑,一边跑过来和我分享有趣的情节。这段时间,她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遣词用句都在模仿杨红樱。到四年级,学校有了跳蚤书市,孩子买了好几本皮皮鲁回来看。这套书是我小时候的最爱,特别是《罐头小人》,那时候我觉得实在是太好看了。现在拿起来再看,却觉得他的书太偏激,虽然犀利,但缺乏一种更广阔的视角和更宽容的心。

孩子太沉迷于马小跳和皮皮鲁了,有一段时间对学校,对老师都有了很大的不满,显示出“小愤青”的征兆,而且随着年级升高,她的思维越来越显得幼稚单纯,于是我把马小跳和皮皮鲁都藏了起来,买了曹文轩和秦文君系类的书给她看,还有《绿山墙的安妮》、《海蒂》、《秘密花园》、《夏洛的网》、《小王子》、《窗边的小豆豆》、《海底两万里》、《爱的教育》等优秀的外国儿童文学书籍。同时也开始朗读《西游记》,培养她对古文的兴趣。当时她只是了解了故事情节,并没有吸收借鉴其文法,这些书的作用没在写作上体现出来。可能是书太杂,风格多变,难以模仿吧。到现在,她的作文中还能看到杨红樱的影子。

遗憾的是,到五年级,进入儿教论坛,我完全被英语吸引住了,疯狂地下载资料,给孩子听的、看的、谈论的都是英语方面的东西,她也表现出对英语极大的兴趣,可能是英文内容偏低幼,而她的心理年龄偏小,对于那些美国幼儿园小朋友学的东西一点也不反感,她看的津津有味的。而我当时最关心的是孩子的视力问题(当时已经有近视倾向),乐得她多听少看。六年级下学期,我意识到语文是个慢功夫,不能忽视,推荐了《射雕英雄传》和《猫武士》给她看,也许是国学底子薄,她对《射雕》反应一般般,而对《猫武士》爱不释手,看了一遍又一遍。也许因为猫武士是译文,而且第一部和第二部的译者不同,同时她是中文英文书对比着看的,这套书没有对她的写作产生影响,她的作文依然保持在四年级的水平。

这样一晃两年半过去了,她的中文阅读始终没有更上一个台阶,在语文课上,这样的弊端越来越显现出来,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思维上的幼稚使她只能达到良好,而难以进入优秀。看待事物偏于简单化,模式化,还不能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进行更深的思考。这学期,语文老师开始留阅读的作业,首先是读高尔基的《童年》,要求每天睡觉前读20页。对于老师的要求,她一向是非常认真的完成的,读了几天后,她开始向我诉说她的愤怒和同情,开始思考一些问题了。我很欢迎这样的作业,这比听写多少生词,抄写多少课文更有意义。

虽然和其他孩子比,我们的语文学习始终处于起步晚,水平低的状态,但是,只要她爱上阅读,早晚都会有所收获的。现在她的视力依然保持在5.0,4.9,我还是要控制她少看书,多注意休息,等到18岁,眼睛发育基本完全再大量读书,应该也不迟吧?

[ 本帖最后由 学而妈妈 于 2012-3-21 00:4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zzfeihua + 2 + 2 羡慕你家视力好。最可怜是我们书没看还 ...
bluebirdfriend + 10 + 10 视力是个大问题啊!
瑜珈 + 5 + 5 我喜欢。。。。。。。。
我爱飞飞 + 3 + 3 我好喜欢。。。握个爪儿。。。俺家孩儿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2-3-21 09:48: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nazkf 于 2012-3-20 17:05 发表
我想知道的是,要不要集中识字?
还有阅读可以分为精读和泛读.
精读的文章最好都是哪些?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呢?比如鸣鸣喜欢的一些加州课文,斯博士的一些文章,鸣鸣都是反复听和朗读之后,都可以背下来.那么语文精读的课文,是不是也要背下来呢?
泛读的文章,如果大多选取翻译作品,有没有什么风险啊?如果要选择中国作家的书的话,哪些比较好啊?


小s,上次跟你在群里说我要识字的事过了好久了,现在我的回答是:我们家这位没法集中识字。
一是他会觉得无聊,学不下去。二是我也觉得无聊,教不下去。三呢,拉锯耽误的时间,不如我们愉快的读读书,聊聊书,实在是浪费。
我想,如果我对中国文字的理解能像那些信手拈来的大家一样,自然可以在生活中随处识字,孩子肯定会很开心,不以为苦。可惜,个人能力所限,我做不到。
所以如果你家的孩子是配合型的,你又恰好有这方面的本事可以做到活灵活现,你就教吧。每天跟孩子谈一个两个字,一年下来也认识好多了。
不过我们家虽然不集中识字,但拆字猜谜的事倒不时会做的。这方面资料我看到和睦家版主前段时间贴了一点,你可以去国学版搜索看。

精读和泛读真是不好说。
我儿子喜欢听的故事会反复听,但现在还没看过他反复读的情况。真读过几遍的书,可能也就是苏斯和Fly Guy了吧。中文书他也几乎没有反复读的,哦,有套《小小西游》他小时候反复看过,但我觉得是看图片比文字多。中文故事倒是反复听过一些。
我给儿子推荐的一套书,买的时候是因为随手翻着觉得内容有意思,他以后会喜欢。没想到买了才不到半年,那天随手丢给他,孩子就看了起来,并被它深深的吸引。但现在他读书,尤其是这种中篇或长篇(长篇同样是一环套一环的故事),基本上都不会看过一次之后马上重读的。但,放一放,过段日子他可能会再拿起其中的一部分,再读一次。当孩子对故事本身有一定的熟悉,不再那么急于了解情节的时候,他的注意力才会放到文字上去。
这与我小时候的经历也差不多。小学的时候,我父亲管我作文很用心,很经心。那作文写的,不说字字泣血吧,至少也是行行溅泪。因此我恨死了作文。但到了中学,对文字突然有了兴趣,看书不只是简单的翻翻,了解个情节,而是连诗句、文章都会抄下来反复咀嚼,写作的能力也很自然的就提高了。
你看,我精读过吗?精读过的。但这些精读不是课堂上老师给的,也不是家里父母给的,而是我自己要的。班上像我这样的“文学青年”不少,总也有三分之一吧。如果你能把你的孩子引导成这三分之一的一分子,管它什么书,他对哪本特别有兴趣,不需要你提点,那本书自然就成了他的精读目标了。
就我个人的经历回顾,诗歌(泰戈尔、徐志摩、戴望舒、席慕容是我曾经非常喜欢的,古典诗词里,我最喜欢的是李白、苏轼,但其他的好诗也非常多)是绝对可以反复吟咏,“精读”必备。至于现当代的书,其实在你儿子这个年龄,我是没有精读过的。我只是如饥似渴的大量阅读(因为那个年代书太难得了,而游戏的机会则不怎么受限制,所以我不会对游戏感到极度渴望,而对书却梦寐以求)而已。到进入中学之后,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精读”。
新版主推荐的书单小s看到了吗?他选书的标准在文中已有说明,我觉得很有道理,如果真要问小时候精读什么,就精读这些也成。——也许,不是逼着孩子“精读”,而是你自己口干舌燥的反复给他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snazkf + 5 + 5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2-3-21 09:57:21 | 只看该作者
我家的也认识好多字,基本上是可以独立阅读的那种,现在是二年级下,我也没有独立认字过,不过,汉字宫倒是看过很多集,汉字宫是可以带有兴趣地去认字的,很好玩。

一直混在读经版,也带着儿子去指读过一段时间,但亲子阅读也是很长时间,包括现在,偶尔也有亲子阅读,带他一起读书的过程中,他自己慢慢就认识字了,所以我也认为,在阅读中认字是很不错的一种方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snazkf + 5 + 5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2-3-21 10:12: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nazkf 于 2012-3-20 17:05 发表
各位老大,我读了一遍贴子,很多还是没弄明白.
鸣鸣现在六岁多,今年上学.
我之前几年的思路是,文科包括音乐是以听为主,也就是听故事.遇到喜欢的就反复听,包括中文的和英文的.
这半年增加了朗读的部分,中文的就 ...


    集中识字,我认为没有必要。六年级了似乎更没必要。字斟句酌的精读,想来想去还是老祖宗的东西好。
运用文字的精炼、巧妙。民国的那些大师次之。现代中国的作家的可以都排除了。
    在不同年龄段反复多次阅读的,优先推荐那些人性光辉和文字功底俱佳的书籍。《夏洛的网》《吹小号的
天鹅》《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爱的教育》这些读的次数越多越好。我想这些就是经典,是经典中的经典。
价值不会比《论语》小。
     不用特殊的背,孩子重复读的多了,自然就记住了。孩子记忆力很强的。
     翻译作品的风险是,译者要选择好。译者选的不好,还不如看国内作者的书。马爱农、任溶溶这些大翻译家
的作品值得信赖。民国时期文学大师的译作,更是瑰宝。
     中国作者除了wherezhang 提到的,还有孙幼军的《小布头历险记》,贾文君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
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前期作品),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不如林格伦的淘气包们),沈石溪
的动物小说(不如西顿),任溶溶的《没头脑和不高兴》(不如他的译作)。
     不罗列了,有这份闲心,我还不如多看几部国外优秀作品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snazkf + 5 + 5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2-3-21 10:15: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4 wherezhang 的帖子

谢谢你推荐的书.我家对 小猪唏哩呼噜  一点都不要看.  有一本笨狼的书,倒爱看的,我让他带他班级读书馆去了.  郑渊洁的故事有下载的mp3的,基本都爱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2-3-21 10:34: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学而妈妈 于 2012-3-21 08:41 发表
这帖子写晚了,俺家孩子都快十三了,俺才看到这么好的讨论

孩子小的时候,我没有教她认过字,当时根本没有早教的观念,每天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来,就是和门口的孩子玩,玩到天黑才回家。


    我觉得拿武道来和阅读来类比,比较合适。阅读就好像武道中的心法,如果没有外在的招式,心法再好也是要挨打的。有人招式好,耍起来非常好看,但是碰不得高手的,中看不中用。放在写作中,阅读是心法,写作技巧是招式。先练心法后练招式。
    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需要突破一定的量。我们说阅读提高写作能力,最大的合理性,是让孩子在愉悦中自然而然的学到一些东西,锻炼好的语感。这是一个缓慢但是有效的过程。
    书籍的选择很重要。那些拼音版的改编版,水平很洼的译作,只会起负作用。一篇垃圾文章,需要几篇好文章才能冲淡。
我们垃圾的语文教材大量的篇幅要求背诵。所以课外书籍的选择尤为重要。我的书单一定是具体到译者出版社的,没有这个一定不是好书单。孩子写作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读一读严谨的科普读物,很有好处。能够动手的更佳。
   培养孩子喜欢阅读的同时,应该培养孩子在运动上的兴趣。阅读间隙去运动一下,即可保证阅读的时间,有可以不至于伤眼睛。这两项引导好了,孩子都是非常喜欢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athna + 2 + 2 我很赞同。能介绍一下精读的方法吗?谢谢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7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0:30 , Processed in 0.189040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