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bluebirdfriend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交流] 抛砖引玉:我也说说语文学习那点事

[复制链接]
171#
发表于 2013-1-9 09:3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8 wenwen1206 的帖子

关于背诵课文,我有些想法仅供交流。
1)不能回避
体制之外的学习是怎样进行的,我不甚了解,不能妄言。但体制内学习语文,背诵课文是必须的,是老师的要求。与其被动的补课,不如绸缪在前,在学习预习阶段从容的把这个问题解决。
2)区别对待
现代文:我通常不觉得这些文章段落有什么特别需要终身难忘的,记住一时就好。如果要论其意义的话,我倒是觉得其文章的脉络,句段的转折,实词虚词的用法,可以推敲一下。背一背,就当是细读的自然结果,也不错。
古诗文:我主张要认真对待。不仅是正文中的诗词古文要理解的熟记,而且要有所拓展。人教版的日积月累中,无论是古诗句,或古人名言,或成语,都可以加以拓展。就古诗句而言,我们会熟读原诗,琢磨理解,远胜过强记那些古诗句。古人名言,有时可以找出相关的出处,了解故事背景。至于成语,读成语故事会更兴致盎然,那种因不理解而出现的别字、乱用会减少许多。
=============
凡事要辩证的看,学习要多动脑筋,语文的基础学习也是如此。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enwen1206 + 2 + 2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发表于 2013-1-10 14:36: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ty1122bb 于 2013-1-9 09:30 发表
关于背诵课文,我有些想法仅供交流。
1)不能回避
体制之外的学习是怎样进行的,我不甚了解,不能妄言。但体制内学习语文,背诵课文是必须的,是老师的要求。与其被动的补课,不如绸缪在前,在学习预习阶段从 ...

是的,我们在语文课本上花的功夫的确太少了,一来孩子时间有限,二来我比较懒,总是把学习的事扔给她自己,就算定了计划也没监督执行。以后要吸取教训。
这次的考试,虽然分数那么惨不忍睹,但令我稍稍安慰的是作文得的满分。
身处应试教育的大环境,面对这样的语文教学,也只能做些妥协,尽量兼顾了。

您的高楼我去年就爬过,很受启发,只是太多做不到,所以结果就天差地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发表于 2013-1-10 21:13: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0 wenwen1206 的帖子

我觉得如果我们必须陪着一起在体制内折腾,那就应该玩得更有趣,更有收获。
就语文而言,有许多貌似恐怖的学习项目,会使很多孩子犯怵,家长生厌。那么这时候就需要动脑筋,想办法应对。当然,还可以更进取些,不仅仅应对,还应制定相应的策略,以期一举多得。
比如,抄写,这绝对是最让小学生反感的学习科目之一(有时是老师故意整人)。我是这样考虑的,这类书写的关键点是基本工整条件下的速度,而影响速度的因素又可分为书写能力、反应能力(听写时--听的反射,抄写时--看的印象)以及书写的耐力。因此,我们针对这一问题,借鉴湖北某前辈家长的经验(网上可查),自三年级下半学期,进行过很长时间的练习。孩子们的变化非常明显,很多班里同学需要1个小时完成的类似作业,她们可以在半小时内完成。
这样的好处:
表面--争取了更多的空闲时间,干自己的事,可以预习,可以看闲书,可以发呆,可以睡觉。
深入--增强了听语的能力,读记得能力,有利于孩子在学习中争取主动。
------------------------------
每个人的特点不同,由此获得的感悟也多有局限性。我的一点体会可能会对坛友有些启发,但还是要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enwen1206 + 2 + 2 谢谢!您说的那位家长应该是我曾了解过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发表于 2013-1-10 21:24:52 | 只看该作者
哈,这几天儿子的语文作业巨多,22课的词语,两天抄完,还要加上他在课堂上写错的80多个词,要订正。
他们同学有做到半夜做完的。
现在儿子还在写呢,我叫他停下来了。一会儿写个条给老师,周末我们再补。补不完的话,下周接着补。该睡觉就得睡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enwen1206 + 2 + 2 你真勇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20:52:29 | 只看该作者
体制内的作业,我的方法很“灵活”。
比如,大量的抄写,如果我认为不必要的,我会帮孩子抄;
不切实际的作文题。前几天有一张复习试卷,作文题是写雪景,我们这是纯粹的南方,从未下过雪,也未带孩子到北方看过雪,孩子自然不会写。于是,抄。
重复很多地次朗读课文、课后百花园:我一般采取抽查的形式,先让孩子通读一遍,然后抽查,过关了即可。
省出来的时间,多看书,多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发表于 2013-1-12 11:20:42 | 只看该作者
《对抗语文》这本书不错,值得买来看看。
理念上我们是一致的,但作家就是作家,说问题清楚明白,加上他还做了相当多的比较研究,看了对我还是很有启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
发表于 2013-1-20 10:13:42 | 只看该作者
正常情况下,学校老师对于学生功课会有一个通盘考虑。即使是巨量作业,也会设置一个痛点,也就是一定会允许部分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无痛苦的完成。作为家长如果能够在能力上面对孩子有针对性的提升,不仅可以从容处理目前的作业,对于后面的学习也会有好处。
应该来说,大部分家长抱怨的多,回护的多,而积极应对的少。所以,敢于直面,迎刃而解是可以想象的。这也是勇敢。

[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3-1-20 10:1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8#
发表于 2013-1-31 09:38:01 | 只看该作者
对国语和外语,自然要求不是一样的。评论的结果也就不一样了,而且语文的学习与当地语言的使用,是不是北方方言区也有很大的关系。孩子所外的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有些词句发音当地就用错了,或者老师也教错了,那就更无法了。如果中国的社会还是这样用参差不齐的老师,那对有些学生是不公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发表于 2013-2-1 20:54: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enwen1206 于 2013-1-9 01:28 发表
一直以来都认为学好一门语言阅读是关键,中英文皆是。
一直以来都认为阅读是享受,学习也可以是很快乐的。

但是,女儿连续两次语文测验80多分,问题都出在与背诵课文有关的地方。。。
于是,我不淡定了,急 ...


     这两条大抵是不错的,但是阅读也存在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仅仅是停留在消遣这个层次,那么孩子从中获益的程度就会很小。要根据孩子具体的情况,慢慢的上台阶,增加挑战性。我很担心的一点是孩子们的阅读,很多都停留在了比较浅的状态。

    背诵对于学习语言而言,用好了是非常有益的方法。语言学习归根到底就是语感,这需要多看、多听、多读,适当的背和写,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其实我儿子语文成绩一直都不太好,一般都在80多分,问题也都出在与背诵课文有关的地方。区别在于,大部分课文是我要求他不要背诵的。对于一些好的课文,我会告诉他。像他语文书里写水调歌头的那篇课文,我就要求他熟读几遍,应付一下老师的抽查就可以了。但是对于苏轼的整首《水调歌头》,我建议孩子背下来(课文里只引用了一小段)。孩子们的记忆力处在一个最好的时段,如果要背诵,也要背那些最好的文字。在这一点上,我特别认同<对抗语文>叶开老师的观点。好在孩子现在能够出口成章,特别擅长编故事(让他写写实的作文,反而写的要差一些),这让我对自己一些教育理念,多了一份信心。
    至于成绩,这个在于个人怎么去理解和看待这个问题。毕竟我们的孩子目前还都在这个教育体制下,适当的妥协是必须的,只是这种妥协和让步要到一个什么程度,需要我们做父母的心中有数。
    我觉得1122的一些方法,在现行体制下,成绩和素质兼得做的相当好的,经验可以借鉴。

[ 本帖最后由 shwyyan 于 2013-2-1 20:5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发表于 2013-2-1 20:55: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enwen1206 于 2013-1-9 01:28 发表
一直以来都认为学好一门语言阅读是关键,中英文皆是。
一直以来都认为阅读是享受,学习也可以是很快乐的。

但是,女儿连续两次语文测验80多分,问题都出在与背诵课文有关的地方。。。
于是,我不淡定了,急 ...


     这两条大抵是不错的,但是阅读也存在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仅仅是停留在消遣这个层次,那么孩子从中获益的程度就会很小。要根据孩子具体的情况,慢慢的上台阶,增加挑战性。我很担心的一点是孩子们的阅读,很多都停留在了比较浅的状态。

    背诵对于学习语言而言,用好了是非常有益的方法。语言学习归根到底就是语感,这需要多看、多听、多读,适当的背和写,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其实我儿子语文成绩一直都不太好,一般都在80多分,问题也都出在与背诵课文有关的地方。区别在于,大部分课文是我要求他不要背诵的。对于一些好的课文,我会告诉他。像他语文书里写水调歌头的那篇课文,我就要求他熟读几遍,应付一下老师的抽查就可以了。但是对于苏轼的整首《水调歌头》,我建议孩子背下来(课文里只引用了一小段)。孩子们的记忆力处在一个最好的时段,如果要背诵,也要背那些最好的文字。在这一点上,我特别认同<对抗语文>叶开老师的观点。好在孩子现在能够出口成章,特别擅长编故事(让他写写实的作文,反而写的要差一些),这让我对自己一些教育理念,多了一份信心。
    至于成绩,这个在于个人怎么去理解和看待这个问题。毕竟我们的孩子目前还都在这个教育体制下,适当的妥协是必须的,只是这种妥协和让步要到一个什么程度,需要我们做父母的心中有数。
    我觉得1122的一些方法,在现行体制下,成绩和素质兼得做的相当好的,经验可以借鉴。

[ 本帖最后由 shwyyan 于 2013-2-1 21:0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1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11-9 18:11 , Processed in 0.080742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