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一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陶宏开现象的悲哀,兼谈“早期读经祸国殃民”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04-12-22 12:14:55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有些人的思维方式有点那个。

请问大家我的那句话说我支持读经、支持王财贵了?

从头到尾,我的态度是:不支持读经,也不反对读经,我反对的是“早期读经祸国殃民”这种说法。

早期读经的好与坏,说实在的,我不知道,因为我没有实践过,我觉得有人说好有人说坏,这很正常,因为适合你的孩子未必适合别人的孩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是一下子给扣上一个“祸国殃民”的大帽子,却又没有任何论证,你觉得这种做法妥当吗?

如果你说王财贵祸国殃民或者某某人祸国殃民,我不会发表任何评论,就像你把王财贵批得体肤不全,我也不会吭半声,虽然你那种咬文嚼字的批法过于尖酸刻薄和吹毛求疵。

有些人还有一个毛病(算是中国人的通病吧,我也是中国人,所以我有时候也有这样的毛病),谁跟他的观点相反,谁就一定是为了某种利益关系。

我觉得这个话题对我来说可以到此为止了,因为言多必失,在这里发贴子又不可能像写论文那么严谨,想到哪里说到哪里,难免受人把柄。其实以某些人的能力,即便是世界权威科学杂志发表的论文他也能挑出些许多毛病来,这倒不是我吹捧,百年一出的文理大家,实在是难得。

仔细想想,早期读经是否祸国殃民与我何干,放着自己的太平日子不过,在这里与人斗口水,我这是中了那门子邪了呀,呵呵,走了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04-12-22 13:03:5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04-12-22 13:08:28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有些人的思维方式有点那个。

请问大家我的那句话说我支持读经、支持王财贵了?

从头到尾,我的态度是:不支持读经,也不反对读经,我反对的是“早期读经祸国殃民”这种说法。

回asp0520:我前面已经说过了,婴幼儿识字跟早期读经是两个概念。前者是文字教育,后者是语言教育。

早期读经的好与坏,说实在的,我不知道,因为我没有实践过,我觉得有人说好有人说坏,这很正常,因为适合你的孩子未必适合别人的孩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是不要给异己者乱扣帽子。任何一种理论都有缺陷的,做家长关键是要找到最适合的(其实不是找的,而是摸索的,因为根本没有现成的,即便是一些普遍规律,相对不同的个体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如果你说王财贵祸国殃民或者某某人祸国殃民,我不会发表任何评论,就像你把王财贵批得体肤不全,我也不会吭半声,虽然你那种咬文嚼字的批法过于尖酸刻薄和吹毛求疵。

有些人还有一个毛病(算是中国人的通病吧,我也是中国人,所以我有时候也有这样的毛病),谁跟他的观点相反,谁就一定是为了某种利益关系。

我觉得这个话题对我来说可以到此为止了,因为言多必失,在这里发贴子又不可能像写论文那么严谨,想到哪里说到哪里,难免受人把柄。其实以某些人的能力,即便是世界权威科学杂志发表的论文他也能挑出些许多毛病来,这倒不是我吹捧,百年一出的文理大家,实在是难得。

仔细想想,早期读经是否祸国殃民与我何干,放着自己的太平日子不过,在这里与人斗口水,我这是中了那门子邪了呀,呵呵,走了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04-12-22 13:21:46 | 只看该作者
为了爱+-->引用:为了爱 我觉得有些人的思维方式有点那个。 请问大家我的那句话说我支持读经、支持王财贵了? 从头到尾,我的态度是:不支持读经,也不反对读经,我反对的是“早期读经祸国殃民”这种说法。 回asp0520:我前面已经说过了,婴幼儿识字跟早期读经是两个概念。前者是文字教育,后者是语言教育。 早期读经的好与坏,说实在的,我不知道,因为我没有实践过,我觉得有人说好有人说坏,这很正常,因为适合你的孩子未必适合别人的孩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是不要给异己者乱扣帽子。任何一种理论都有缺陷的,做家长关键是要找到最适合的(其实不是找的,而是摸索的,因为根本没有现成的,即便是一些普遍规律,相对不同的个体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如果你说王财贵祸国殃民或者某某人祸国殃民,我不会发表任何评论,就像你把王财贵批得体肤不全,我也不会吭半声,虽然你那种咬文嚼字的批法过于尖酸刻薄和吹毛求疵。 有些人还有一个毛病(算是中国人的通病吧,我也是中国人,所以我有时候也有这样的毛病),谁跟他的观点相反,谁就一定是为了某种利益关系。 我觉得这个话题对我来说可以到此为止了,因为言多必失,在这里发贴子又不可能像写论文那么严谨,想到哪里说到哪里,难免受人把柄。其实以某些人的能力,即便是世界权威科学杂志发表的论文他也能挑出些许多毛病来,这倒不是我吹捧,百年一出的文理大家,实在是难得。 仔细想想,早期读经是否祸国殃民与我何干,放着自己的太平日子不过,在这里与人斗口水,我这是中了那门子邪了呀,呵呵,走了走了。
呵呵呵,别生气,我说了,作为一个女孩子,能有这些观点也不容易了,希望我对你大段的东西进行批判,你不会太过气愤,哈哈,你要是个男的多好,我可以把话说得更尖酸刻薄一点。 其实你觉得自己很公平,不过我觉得你发过的贴子里,倾向性还是很明显的,比如,不喜欢别人批判读经,不能接受别人反对七田真,我说得没错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04-12-22 16:49:44 | 只看该作者
那到底要怎么做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04-12-22 22:11:19 | 只看该作者
读经让我们国家富强了吗?
仔细研读中国近代史,发展之快,发展之慢,根源是什么?
我以后不会再议论这些事情,我的精力要放在如何培养我的阳光贝贝,
我没有力气再跟没有分清我是男是女的人辩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04-12-24 09:59:2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jerryhao,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5 18:40:30 | 只看该作者
1、关于控制
   我这里的“控制”是成人用利诱(包括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或者威胁(包括心理上的和身体上的)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教育方法导致的后果就是培养孩子潜意识里的他律——别人或外界事物约束自己,就是被别人管;而不是自律——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自己。

2、关于承担责任
  自己的责任自己承担,而不能由别人承担。孩子走路时摔倒了,这不是地不平的原因,不应该由地来承担责任,成人不应该骂地八自己的孩子绊倒了;也不是成人的原因,爸爸不好,没有看好你;而是孩子自己的原因,自己承担责任,“孩子走路要小心点”。

3、就读经的方法来讲:实际上就是典型的他律的教育方法,这种几千年的方法导致的民族劣根性已贻害无穷。而现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又大肆宣扬读经,不少父母也让孩子咬文嚼字,然后炫耀。这对孩子的内在潜质发展是极端不利的。如果大家千百万孩子都去读经,真是祸国殃民。

4、就一些内容来讲,很不科学。
   “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没有善恶之说,为了物种的延续,都是正常的,但如果超过了正常的水平(也就是哲学的“度”)就成了恶,低于正常的水平即是“善”?一般情况是也不善,也不恶。而我们非得来个善恶之分;两极性思维,非此即彼,不是好人就是坏人。
   “性相近,习相远”。人生而有别。在医院的产房你会发现这些区别,有的孩子微笑,有的啼哭,有的睡觉,有的凝视........所以这就导致“你有我有全都有,你行我行全都行”,结果啥都不行。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特点,一味地比较、伤害,结果导致失去一个失去自信的民族,合作能力很差的民族。
    这种错误认识也体现在国家的教育政策上,“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竟出现在“幼儿园工作规程”里!开朗谁都可以,活泼就不是了,因为它受先天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如果非要黏液质和抑郁质的孩子活泼,除非你把他们的脑细胞换了。

   几个观点,于大家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6 17:20:28 | 只看该作者
奥数金奖获得者不能毕业?
--------------------------------------------------------------------------------


    晶报(深圳)  2004年12月21日  04:22      


“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教授近日在“国际华人数学家大会”上说,“数学是做研究,奥数是做题目。获得奥数金奖只能证明考试的能力。”他说自己教过好几个得过奥数金奖的中国留学生,他们的学问太狭窄,考试有能力,思考没能力,甚至都不能毕业。

丘成桐先生的话语应该是有说服力的,我不知道其他人看到这则消息时有什么想法,至少在我看来,一点也不奇怪。尽管我国的奥数金奖获得者不少,但鲜有媒体报道这些“成功者”成功以后的消息。并且从奥数班在我国的泛滥程度来看,奥数竞赛已经成为了一种产业,有人专门研究,从出题到培训,简直成了一条流水生产线,如此一来,奥数也就成了仅仅能证明考试能力过人的杠杆罢了。

美国著名数学家柯朗上世纪40年代出版的著作《数学是什么》一书的序言中指出:“数学的教学,逐渐流于无意义的单纯的演算习题的训练。固然,这可以发展形式演算的能力,但却无助于对数学的真正理解,无助于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知道这句话的教育界人士肯定不少,但愿意去实践的也许不多。

奥数成为一种证明考试能力的凭证,告诉我们,教育已经把教书育人的宗旨变为了单纯知识的传播和训练,这是教育功利主义思想极端膨胀的结果。本来,教育不排斥功利思想,提升学生的智慧,改变人的生命质量,就是教育功利色彩的体现,但是无论如何,教育都要处理好教育所给予的和学生所需要的之间的关系。


作者:朱四倍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04-12-26 18:17:43 |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很不好意思,王财贵他有赚过我的钱,其实也并非有多赞同他的观点,只是简单的想,工作之余,读给宝宝听听也并没什么不好吧,反正也没有打算过要让他朗读或背诵之类的。
有了宝宝以后,总想把整个世界都放在他的面前,让他自己去感受、成长,
哎,真没想到读经有这么严重喔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7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11:47 , Processed in 0.270514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