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子云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长学苑] 全职妈妈的读书教子生活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1:17:22 | 只看该作者
1.14号—1.16号  妈妈读书
    《诗经》第39-65首:10遍  (共50遍了)
    《诗经》第66-75首:50遍  (共50遍了)
    《诗经》第1-11首 :10遍   (共40遍了)
    《心经》              :30遍   (共80遍了)

    移注:《诗经 周南》第1-11首、《诗经 邶风》第39-44首、《诗经 鄘风》第45-54首。

    自赞一下,这几天真是比较用功,一心扑在《诗经》上了,读、背、看、做移注。

    准备回老家过年,所以也不用筹备什么过年的东西,火车转汽车的,年货也不用事先买,到地儿再说。到家就年28了,啥麻烦事儿都错过去了。就路上费点事,倒也省心。

    又感冒了。笑笑还比较乖,天天张罗着“喂妈妈吃药,妈妈吃了药,病就好了”,要“妈妈喝水,多喝水,不生病”。
    我在电脑前做移注的时候,她就自己画画,又翻出那些几个月没拿出的玩具折腾着玩;我读书的时候,她就跑我怀里给我指着,那些她已经听熟的,她自己也读。

[ 本帖最后由 子云008 于 2012-1-17 11:2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1:42:18 | 只看该作者
“邶风”、“鄘风”、“卫风”:

    邶、鄘、卫严格来说不是周初封建的诸侯国,而是由“三监”负责的三个特别行政区(名义上都属于武庚的领地)。
    摧毁商朝,初步夺取了“古中原”的霸权后,新兴的周朝将前朝的京畿地区三分为邶、鄘、卫三个行政区,将留在东方的殷民(周朝迁徙了部分殷民充实西土)相对集中地安置在三地,统一交给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统辖。同时周王室对应地设置“三监”,选派宗室贵胄管叔、蔡叔、霍叔三人(都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嫡弟)及随从担任三个行政区的实际长官以把持实权和控制局势。


    邶位于故商都(亡国时的首都古名“朝歌”,大体位置在今河南淇县)的北面;
    鄘囊括“朝歌”的西南地区(大致在今河南新乡境内);
    而东部行政区属于卫。
    (注释:汉儒郑玄云:“周武王伐纣,以其京师封纣子武庚为殷后。庶民顽民被纣化日久,未可以建诸侯,乃三分其地,置三监,使管叔、蔡叔、霍叔尹而教之。)

    子云注: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搜一下“三监之乱”的故事。
    另,我老家滑县就在原卫国区域,离家不到十里地是所传的“卫王墓”,村名就叫“冢上”;我高中时候的校歌第一句就是“卫河之滨,金堤之上”,哈哈,听着多么美似的,其实早就变成臭水河,闹的我们学校蚊子巨多。
    不过,读这些古诗,观那时的风土民情,和现在真是联系不到一起。


[ 本帖最后由 子云008 于 2012-1-17 11:4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8:11:54 | 只看该作者
1.17号—1.19号  妈妈读书
    《诗经》“邶风”第26-38首:40遍  (共40遍了)
    《心经》              :20遍   (共100遍了)

    简直为赶进度而读了,40遍下来有的诗篇疙疙瘩瘩的还背不下来——大跃进的效果果然不怎么地。
    明天一早回老家,凌晨5点多的火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新叶 + 10 + 10 一路顺风,春节快乐!新的一年百尺竿头!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2-1-20 21:53:31 | 只看该作者
祝子云母子一路平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新叶 + 10 + 10 祝小润妈春节愉快!新的一年小润更上一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2-1-27 17:22:26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楼主的分享!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2-2-3 16:37:16 | 只看该作者
子云啥时候回来,上次听你说那本诗经出版了,但没找到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子云008 + 10 + 10 我也是看那个主帖的时候,在哪页看到的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2-2-5 20:31:59 | 只看该作者
终于回来了。前后17天。本来今年可以不用两地折腾,谁知临时有事,折腾的比往年更甚。

    也没听什么新的东西,就是每天都放一两次外放的MP3,里面有《诗经》“召南”、古文5首、《笠翁对韵》下卷14-15、儿歌十几首。

    读:《诗经》“召南12-25” : 60遍   
                      “郑风76-89” : 60遍
          《诗经》其他的都读到60遍

          《孙子兵法》1-8篇 :背5遍
                            9-13篇: 读5遍

    给笑笑几乎没读什么书,也就听和指读《诗经》,随着我的进度。
    笑笑指读(她指我读,或我指她读,或她自指自读)《老子》14--26章:  30遍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榴琏 + 10 + 10 学习一下。
新叶 + 10 + 10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2-2-6 16:21:51 | 只看该作者
移注是啥意思。怎么做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子云008 + 10 + 10 回复见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2-2-12 17:02:3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你好!看到你家笑笑读的诗经这么多,自己惭愧!我想问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教的,是你读一句孩子一句,还是你重复读?孩子一般读经多长时间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子云008 + 10 + 10 回复见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4 12:15: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9 dgx66 的帖子

《诗经》不是笑笑读的,是妈妈读的,不过多是在笑笑玩时在她旁边读。笑笑看我读时,经常主动跑我怀里帮我指着;听的多了熟了,也常拿着书自己指着读。因为她识字量有一千多吧,又听音频和听我读不下50遍,基本能背了,所以指读时候也蛮像那么回事。

    笑笑读经的时间(包括我指我读她看着、我指她读、她指我读、她自指自读),以前多的时候也有半个多小时。元旦以来她兴趣没那么浓了,有时候读有时候不读,平均也就10分钟到半个小时吧!
    笑笑从来不跟读。都是听熟看熟后,直接自己指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8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30 , Processed in 0.077397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