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新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启蒙] “先认字,后读经”之争论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2-1-6 12:55: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津清羽 于 2012-1-5 23:19 发表
这位朋友请注意我的原话,是很谨慎的表达,第一我只是说“不需要这样”,不是说这样不好或者评判她不对,意思是也可以试试别的方法。但我知道这里是一言堂惯了,不大能容人讲话,所以我特别说一句“要说真话”,表明我谨慎的表达之态度,那我到底是不是只是凭空异议没有什么建设性意见呢,我后面说的是不是实践经验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不是乱讲话的,我说的很清楚也很谨慎,“如--觉得---也很容易---”,你可以说我是不行,我不在那个“如”里没有这样“觉得”,因此也不容易,但你不能瞧扁天下人,总是会有这样的家长啊!而且我潜台词是鼓励这位新叶版主,认为她其实已经很努力很用心,日后应该可以做到这一点呢。请问我说的这话有什么大是大非吗,值得又是厌恶又是叱责的吗?
她自己觉得那样适合我很赞叹啊!同时有个善意的谨慎的建议,如果觉得这样都不能接收,要乱给我扣帽子,贴标签,乱猜疑我一通还振振有词似的,那这个版何必叫亲近国学呢,干脆叫“如此国学”版不得了呵呵。玩笑一句,其实知道你们也是对孩子都有善意啊!难道我们就没有自己孩子,我们就通通是势利之辈,要残害儿童!哎君子不逆诈,我回帖让他们不要乱猜是不是也很合情理呢。
这样回到原点回到我究竟说了些什么,尽着你们猜,重复几百遍我也没有什么恶意在里面啊!值得后面那几位口诛笔伐好像我犯了本版大逆不道的罪过,想想都很可笑啊,我提前声明,我明天未必再有时间逐一辩驳了,此帖可存照,留待后人评吧。



也许是我帖子本身写的不清楚,原本是放在我和儿子读诗经的帖子里的,应该那里或许更全面些。
为什么单把这个作为单独的一贴,是因为一年半以来,我和儿子两个人都觉得舒心的就是最近自从认字后再读诗经的这段时间了。
也许我没有完全摆脱功利心,也实行过很长一段时间只有我读不去要求孩子的做法,但也没有出现孩子喜欢上读的奇迹出现。
儿子可能像我,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压根就入不了耳。
之后又要求每天读一点诗经,也有指读过,时间很短。
上幼儿园后又成了边玩边读,孩子读了三四十遍,让他自己读一遍试试看,也不敢,说不会。背更谈不上了。以前指读的时候,还能自己读点短的。
那现在呢,也就一个月的时间,若是一篇诗经上的生字认完,不需要我带读,自己就能读下来,最近一段时间观察,我认为还是是能建立些自信心的。这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也就是对没读过的内容,他没有畏难。认为自己能认识里面的字了,就敢读,即使有个别的卡壳,提醒下就可以。

认字是为了读诗经,为什么坚持用诗经,看重的就是诗经短,熟悉了可以适合吟唱。诗经上的字是有点难,但对孩子来说可能无所谓。
现在我自己觉得诗经啃下来一部分,配合千字文认字,孩子自己读论语问题不大。

而且我想孩子的认字读经时间一定需要缩短在半小时以内完成,对于孩子来说空闲时间,绘本时间,那一个形状颠三倒四地看得出不同结论的时间也很重要,但认字读经更需要我的坚持。同时,我还想培养儿子成为我的监工,我背诵论语让他给我把关,也许接下来的一两年我们都在做这样的事情。

对于清羽的帖子,也并未觉得您有指责我之意,只是觉得您并不了解这个过程,就有点拿大而空的理念来说道,所以从心里有点反感。
也许是因为我的误解,引起一场纷争,对我实无此意。我想后面大家的回帖也可能基于此点。

我想清羽的原意是强调家长的修为吧,对此我一直在努力,但一些不良习气并非一日就能改掉,为什么我一直流连于此,就在于我从内心深处,想从根本处来摈除自己的缺点,激发自己的求知欲,专心于自己的专业,为孩子树立一个做人求学的榜样!

希望此贴就此打住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2-1-6 13:39: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和睦家学园 于 2012-1-6 07:40 发表
大家不要再说了,天津清羽也不要再辩驳了。

老子,他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不能用嘴巴说的,可以用嘴巴说的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了。名是不能用语言文字来称呼的,可以用语言文字称呼的就不是 ...

孔子怎么见到麒麟被杀?不知出处何在,希望不是某个大师的注解?
只知"泣麟见道穷",没有见过麒麟被杀这一说.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3 金币 +13 收起 理由
新叶 + 10 + 10 谢谢参与!
77498139 + 3 + 3 山东嘉祥有个获麟台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2-1-6 16:49: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7 simpley 的帖子

71岁时孔子停止了写《春秋》,逝世享年73岁,那么为什么不续继了呢?
话说,昔时鲁哀公,十四年春管理山林的两个人在打猎时捕获了一只怪兽。
孔子看了说:“这是麒麟啊!它为什么来啊!为什么来!”边说边掩面大哭,涕泪沾襟,绝望说“吾道穷矣!”
孔子这时正在写《春秋》,他认为麟是“仁兽”,仁兽只在太平盛世才会出现,现在不是太平盛世,仁者出来的不是时候,于是被擒获。
逐写下“(鲁哀公)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这句话之后,就不再写了。所以孔子所见仁兽是被擒,而不是被杀,同意你的看法。

[ 本帖最后由 77498139 于 2012-1-6 18:2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新叶 + 10 + 10 我好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2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2:01 , Processed in 0.072735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