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Aron妈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aron学英语(03年男生)

[复制链接]
151#
发表于 2012-2-20 17:45:57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下楼主记录,吸取到很多经验。
但是应试教育十年之内不改?
我在教育给孩子赌一把,等他上大学的时候也有十年,应该不会再是这样的应试教育。
所以安排 ,英文阅读和中文阅读各占一半,只要有英文的,就不读中文,除非考试之用。北大教授孔庆东都以骂人的方式表达对香港人的不满。
比如:今天孩子问:什么是诡计? 新华字典解释:狡诈的计谋,什么是狡诈?狡猾,尖诈。大人谁能说得清?
一个小孩子,这几个词,哪一个他能明白!小孩子的心智根本就看不懂字典。下功夫也没用。
而对应英文的:trick 和ruse :something that is meant to cheat or fool someone or make a person believe something that is not true. 他明白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Aron妈妈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18:34: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cpeter 于 2012-2-20 17:45 发表
看一下楼主记录,吸取到很多经验。
但是应试教育十年之内不改?
我在教育给孩子赌一把,等他上大学的时候也有十年,应该不会再是这样的应试教育。
所以安排 ,英文阅读和中文阅读各占一半,只要有英文的,就 ...


是啊,跟你一样的想法,我也痛恨应试教育呢。为了应试,不得不占用很多本应该用来给孩子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了解社会的阅读和玩耍的时间。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孩子要想上个好中学的话,就必须要学奥数参加竞赛,因为我们这里很多重点中学招生时,是需要学生提供各种竞赛证书的。本来我也不在乎这些证书的,可是万一因为我的原因,孩子进了不太好的中学,前途就堪忧了。所以,我们赌不起啊,只能夹缝中求生存了。无奈

[ 本帖最后由 Aron妈妈 于 2012-2-20 18:3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3#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22:01:18 | 只看该作者
2012年2月20日 星期一 雨

今天时间实在是太紧张了,语文作业是将周末写的一篇作文誊写在作文本上,Aaron写字特别慢,誊写了1个多小时才弄完 。还有默写生词等其他作业。再加上数学和英语作业,全部弄完就九点半了。好在英语作业包括读RAZ的两个小故事并且做Quiz,另外在上学途中听了My Weird School第一本书的最后两章,晚饭前又见缝插针的给他听了几遍。这样算来今天英语也算学了一些,好歹有些安慰。
         奥数的教材今天送到了,Aaron爸爸又在网上订了一套奥数的视频讲座。可是这每天紧张得跟打仗一样的,何年何月才能给儿子奥,我还真是没有计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22:01:44 | 只看该作者
2012年2月21日 星期二 雨

        今天终于开始听读My Weird School的第二本书了。早上让Aaron自己在车上拿着打印的书读了一遍,将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圈了出来,然后听若干遍。晚上趁他写完一门作业的空档,将那些圈出来的地方给他讲解了一下,然后将重点单词挑出来抄写。准备明天上学路上再听几遍。

       晚上写完作业后,将上次没有学完的BrainPOP的一个主题Martin Luther King给学完了,Quiz明天做。由于这段时间学的内容都是关于人物传记的,正好看到一位妈妈推荐Who Was系列,觉得非常好,想给孩子集中读一些传记,就忍不住又在卓越上下了单  

       这套书实在太好了,但是要过一个月才能到货,好期待哦。卓越亚马逊上的链接:http://www.amazon.cn/Who-Was-Abraham-Lincoln-Pascal-Janet/dp/0448448866/ref=sr_1_3?ie=UTF8&qid=1329832868&sr=8-3

[ 本帖最后由 Aron妈妈 于 2012-2-21 22:0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发表于 2012-2-22 08:57:30 | 只看该作者

留个爪印!

留个爪印!
坚持就是胜利!
孩子和妈妈都是好样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Aron妈妈 + 2 + 2 多谢Mike妈妈鼓励,我们更有信心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21:12:52 | 只看该作者
2012年2月22日 星期三 雨
       今天Aaron非常少有的在7点前就把回家作业都完成了。学了大概半个多小时英语后,让他自己玩了一会儿office,最近他对这个软件痴迷得不得了,玩好了以后一边洗澡一边在唱歌。想想孩子也挺可怜的,这么点小愿望得到了满足就开心得不得了。今天的英语学习如常:听My weird school#2 Chapter1;看BrainPOP Martin Luther King和Rosa Parks。
       另外,孩子这段时间特别愿意用英语来表达,不管是对事情的评价,还是回答我提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在用英语代替中文,非常好的现象哦。所谓厚积薄发,积累得越多,用来表达思想的材料就越多。其实语言仅仅是一个载体,通过这样一个载体,孩子的知识面扩大了,眼界也宽广了,真好。                  

[ 本帖最后由 Aron妈妈 于 2012-2-22 21:1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7#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23:25:21 | 只看该作者
转一段“安妮鲜花”关于语音和画面对应的讨论:

============================================================================================

最后的建议还是,在语音和画面的对应上做足功夫。不仅仅是动画片,包括图画书都是这样。听力理解是流利表达的基础。而这个听力理解不是靠中英文对应,而是靠文字和图片的对应。就像我在亲子阅读三步曲中所说的,用中文辅助理解图片---如果是动画的话,大家一起用中文交流,像乐言说的那样一起用中文分析文化背景知识背景人物性格角色关联等等,这个过程就是让孩子理解的过程,也是用中文帮助孩子构筑画面的过程,这个时候她对画面的理解程度越来越高,甚至说动画片或者是书中仅提供了一个画面,而通过你和他的中文辅助理解使得他有了n个画面,这些画面让他明白了人家想要说什么之后,再听语音,把语音和画面内容结合起来。然后一遍一遍地重复音频的过程就是这个巩固画面和语音对应关系的过程。直到孩子形成了条件反射,也就是一听到这句语音脑子中就会有画面,反过来看到了这类画面就会有语音伴随,这个时候才能形成表达的基础。

============================================================================================

我一直有这样的想法:既然表达基础的形成是依赖头脑中的画面,那么对于已经有了那么一点阅历和人生经验的大孩子来说,看动画片实际上不是那么必要的一个过程。可以凭借看绘本、甚至看章节书,然后听音频来替代。因为在看书的过程中,书中描写的情节被孩子理解、消化,然后从自己的经验库中调用对应的内容,形成画面,这个画面再与音频对应起来,并且在重复听音频的过程中得到强化。这样画面和语音的对应关系就建立起来了。

之所以一直想尝试不看动画片学好英语,是因为实在不太想给孩子的眼睛再增加负担,每天的学校一天的学习,再加上回家作业,孩子的眼睛已经不堪重负了,如果每晚还要看动画片的话,视力实在难以保护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楼主| 发表于 2012-2-23 20:58:08 | 只看该作者
2012年2月23日 星期四 阴

早上在车上Aaron自己把My Weird school#2的Chapter 2读了一遍,不懂的地方用红笔圈好,然后听了几遍音频。晚上写完作业以后,我们一起将这一章读了一遍,我用中文整个讲解了一遍,不懂的地方重点讲一下。有必要提一下家庭作业,这两天连续在晚上7点左右就做完了,今天的作业量也不少,真是个好现象,希望能够持续下去。

       BrainPOP学到Rosa Parks,做了Quiz,大部分能自己做对。

       另外,今天在给Aaron备课的时候,发现My Weird School#2的Chapter 3里面有current-event这个词。要怎样才能让他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呢?我只好将电视各个频道来个地毯式搜索,记下所有播放新闻的频道,然后上网查了各台播新闻的时间,准备从明天起自己先考察一下,哪些新闻适合给孩子看。这个周末开始给Aaron看看新闻吧。孩子三年级了,不能除了学习之外,对身边和社会上正在发生的大小事情一无所知。看新闻,也是一个了解社会的渠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楼主| 发表于 2012-2-23 23:44:21 | 只看该作者
夜深人静,心绪却不能平静。

回顾孩子的一天,过得像打仗,白天上学一整天在学校,放学后妈妈把自己希望他学的东西不停地往他脑子里灌,孩子连发呆的时间都没有,个性和偶尔闪现的灵感在一点一点被泯灭。

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罗塔戈说:“孩子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怎样去点燃,而不是简单的填满,才是我要去思考的问题。上帝保佑我能找到答案。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ccpeter + 1 + 1
skyhe + 2 + 2 看了那句名言,想起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楼主| 发表于 2012-2-24 10:56:17 | 只看该作者
转自安妮鲜花的英语学习理念:

一、关于“听”:
============================================================================================

一般来说,听力积累需要经过几个阶段:

语音积累,语音音素的辨别--不依赖于理解含义的复述--靠情境对应理解语音的含义--不依赖于情境的裸听。

上面这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一般是从儿歌童谣开始的,英语非常讲究韵律节奏,这一点,中文也是一样的。因为一般的儿歌童谣只是听没有画面,所以第一部分辨音能力强的标志,就是孩子不需要理解歌词的含义就能够复述出歌词,开始可能是简单的几个词,后来可能是完整地唱出来。开始可能要听很多遍才能唱,后来简单的可能一遍听清楚了就能唱。

而靠情境对应理解语音含义,主要是指视频类的语音对应和图画书的语音对应,当然还有真实语境下的情境对应。这一点,中文的语音积累也是如此。听力理解能力就是通过一个个场景中语音的对应来理解的。所谓语言的运用自如,100个场景的语音积累和1000个所能达到的水平就是不一样。孩子看到过做饭的场景,不代表必然知道上课的表达怎么说。从这一点上,一个素材的100遍不如10个素材的10遍。泛听泛读积累场景的价值也正在于此。

当孩子的脑子里积累了大量的场景,听到一段语音之后大脑中就会有相应的场景浮现,这个时候,裸听就能够实现了。而听力理解能力也就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杨阳ILU + 2 + 2 “一个素材的100遍不如10个素材的10遍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8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3:54 , Processed in 0.146174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