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自香港的一位爸爸,他的小孩是讀國際學校,有寫作的天份,5歲開始寫作,現在11歲,己出了長篇英文小說,他小孩的文章可見--
http://hk.myblog.yahoo.com/wisekid2000
幫孩子打好英文基楚(上篇) - 給父母的三個提示
第一個提示: 了解孩子認知心理
要幫孩子學習有成,先要了解孩子心理。孩子學習動機可大致歸納為三大類:
1. 好奇: 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有興趣嘗試新事物,所以要不斷給孩子接觸新事物。在閱讀方面來說,即提供多元化的書籍,要揀書給孩子,不是全由孩子自己選,擴闊孩子閱讀層面。
2. 好勝: 成功感是孩子學習的有效原動力,讚美與鼓勵一定比責罵有效,而過分的責罵更會使孩子失去自信。有自信的孩子往往想學懂更多東西,鞏固其優越及成功感,因而會主動學習及努力比別人學得更好及更多。在閱讀方面來說,當孩子能在讚美與鼓勵下開始可以自己讀得出一本書及明白內容時,會感到很有成功感,再加上在閱讀過程學到新知識時就更會感覺愉快及滿足,這樣很容易建立閱讀興趣。反之,不少父母與孩子一起閱讀時,不能營做愉快的氣氛,給予很大壓力。此外,亦太操之過急,孩子程度未達或根基未穩,就急要孩子閱讀較深的書,孩子未能從中獲得滿足及成功感,而是錯敗與失落,很容易會對閱讀失去動力及興趣,做成惡性循環。
3. 好玩: 孩子也是天生就喜歡玩,所以遊戲式或活動式學習是最有效的。在學習語文方面也是一樣,透過互動的活動例如遊戲、畫劇、唱歌、做實驗、做主題項目 (theme project works)等,比沉悶地學文法、做練習、硬背書等好得多。在閱讀方面,早期可選一些設計精美、有互動功能的學習材料。與孩子伴讀,也可加插互問互答環節,募求做到愉快的學習氣氛。
無論要孩子學習甚麽,想達事半功倍之效就需留意學習過程能否滿足到孩子以上三個學習動機之一。
第二個提示: 配合學習次序進度
無論學那一種語文,幼兒的學習次序都應依”聽、講、讀、寫”之次序,這也是配合幼兒生理成長之步伐。每一個階段必須為孩子打好一定基楚,配合孩子之生理成長及能力,才開始引進另一階段之學習,例如,建立一定之讀單字能力才開次串字,操之過急地太早迫幼兒去讀字、串字及寫字,只可收短期的效果,那些痛苦、錯敗或不愉快感會深深潛藏孩子的潛意識中使孩子不自覺地產生抗拒心態,這樣很難對該語文培養出興趣,而沒有真正的興趣與熱誠(passion),花幾多時間也不能達致真正的高水平。
每孩子的天資、成長速度及培育都不同,因此,幾時可以開始另一階段因人而異,最緊要是按部就班及留意孩子在每階段之能力進展,為孩子編定合適之學習進度。
以下是我按”聽、講、讀、寫”次序之原則,再配合自己孩子實際情況來安排孩子早期學習英文的進程給各位參考:
1. 周歲以前跟本沒有學任何英文,在家日常溝通也是只用廣東話。
2. 一至二歲期間每天會播半至一小時英文的Learning VCD,也間中看一些英文卡通節目。十四、五月開始也會教一些簡單的英文名詞讀音,例如 daddy, mammy, door, window…等等,也會買一些英文圖書 一起看,只需孩子看圖畫而不用看字,而我會教他讀圖畫內名詞的英文讀音,認字方面只教A – Z 英文字母,只是認而不用寫,在家日常溝通當然是只用廣東話,但間中會加插一些英文名詞。
3. 二至四歲半期間開始返本地一般幼兒園 及本地活動教學式幼稚園,也有參加一些全英語的美術班及Phonics班,也曾參加過一些每星期一小時的英文課程 。而在家的英文培訓方法跟之前沒有分別,只是內容不同,但仍然從沒有要求孩子去認、讀、寫任何英文生字。
4. 四歲半K2復活節後轉了讀國際幼稚園繼續K2,之後已沒有再上外面的英文課程 。而在家依然只用廣東話,但按學校建議加插讀故事書或播Audio Books給孩子聽,但仍然從沒有要求孩子去認、讀、寫任何英文生字。
5. 差不多五歲入讀國際小學 ,沒有任何補習 (中文除外),每日只按學校要求為孩子在家進行有系統的伴讀(guided-reading),每日一本新的英文書,由淺至深及按孩子閱讀能力一級級上,學校會定期評估孩子閱讀能力而給予合適程度英文書用作每天伴讀。初期會加插讀一些常用之生字,但只需讀及明白解釋而還未需要串字,下學期開始加插每週串字表,也是由淺至深及按個別孩子串字能力編排。此外,每週會在學校借一本不同種類但主要是非故事書 (non-fiction books)在家閱讀,但只需自己閱讀(self-reading)而無需伴讀,而大致上沒有其他任何功課。
6. 有系統的伴讀(guided-reading)只開了始兩、三個月,已發覺效果顯著,孩子對英文閱讀產生很大興趣,於是我仿效學校做法,自己再購買合適英文書加強伴讀(guided-reading)。不出半年,孩子由最初只能讀每頁只得一兩個英文字的書,已可讀到chapter books,於是我又加強孩子的自己閱讀(self-reading),購買不同種類之英文書,包括故事及非故事書給孩子作自己閱讀(self- reading)。
(註:用作self-reading的書跟guided-reading 的書是完全不同的,self-reading的書可以較長及較深,孩子不需要懂得每一個字、詞或句子意思也可以讀,只要能整體明白書中主要內容便可,很多時孩子可從上文下理去學新的生字、文法及知識)
7. 當孩子有能力自己閱讀chapter books 後,我便開始用”三張書單”方法進一步鞏固孩子英文閱讀能力及培養孩子的英文寫作能力。
第三個提示: 掌握實用伴讀技巧
孩子在整個英文學習過程中,我認為給我最大啓發性及最關鍵的轉捩點就是從國際小學 學到的伴讀計劃(guided-reading scheme)。Guided-reading概念來自孩子的學校,我自己將方法加以改良及加強用於自己孩子身上。細節如下:
(註:我分享的伴讀計劃(guided-reading scheme)是在家由父母或長輩為孩子進行的,與老師 跟學生在學校進行的方式不一樣)
1. Guided-reading一般適用於5至7歲小朋友,應持續兩至三年,即使小朋友已有能力自己讀chapter books,也應繼續來打好閱讀基楚。
2. Guided-reading之讀本是一些經教育家編定一系列分開不同程度的英文叢書,例如大家熟悉的 Oxford Reading Tree 系列就是這一類;而Magic Tree House 之類的英文系列小說不是用作Guided-reading之合適讀物,因為沒有很明顯及仔細地按程度分級,只適合用作每日讀寫練習(daily self-reading 及 writing practice)之用,即屬於”第一張書單”。
3. 為孩子開始進行有系统的伴讀計劃時,應從合適的程度(level or stage)開始。簡單的判斷方法是若一頁書中有超過兩、三個字不識得讀或不明白意思,那部書的程度便不大適合為孩子作伴讀,應選較低 level/stage 之書開始。
4. 伴讀的方法是先叫孩子將整本書朗讀一遍(必須讀出聲),若遇到孩子不懂讀的字、不明白意思的地方,家長便從傍教導(氣氛必須是和諧及愉快),募求孩子完全明白書中所有讀音及意思(但只需即場明白,過後忙記部份絕不打緊)。孩子讀完後,父母可重新朗讀一遍給孩子聽,以加強記憶。
5. 平日每天最少要讀一本同級全新的書,已完成的不用翻讀,也不用考孩子記得多少。每次之伴讀不應超過20份鐘,否則孩子精神難以集中及感到疲倦而產生抗拒。若孩子所讀的程度已很高及書本較長,那麽父母可無需重新朗讀一遍給孩子聽,甚至一部較長的書分兩日讀,募求整個伴讀不超過約20份鐘為限。
6. 同一級的書最少應讀十幾廿本(越多越好),及選擇不同系列及出版社的書,讓孩子打好基礎才應考慮進級。初初開始伴讀計劃時,應先選故事書,因較易讀及有故事性會較能引起孩子閱讀興趣。當孩子升了五、六級後,可同時引入同樣是小心編級(carefully graded) 的知識性非故事書(non-fictions),以擴闊孩子的閱讀能力及各類知識。
7. 當孩子有能力自己閱讀 chapter books, 可慢慢同步加強自己閱讀(self-reading)及開始加插每天讀寫練習 (daily reading and writing practice)。
幫孩子打好英文基楚(下篇) - 給孩子的三張書單
在BK多年,獲益良多,除了消磨時間外,當中得到很多有用的資訊及啟發教導子女心得,我想是時候回饋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與心得,雖未必人人適用,但用作參考也無妨。
**************************
當孩子已建立基本的閱讀水平,即有能力自己閱讀簡單的 chapter books,可為孩子編製三張書單:
第一張書單: 短的英文故事書
故事書的長度由數十頁至約 250 頁留下(由淺至深),是留給孩子在平日作 daily reading and writing practice 之用,即看完後再寫讀後感或 extend the story line,讓孩子自由發揮,寫多少可視乎孩子的寫作能力,也無需改正任可錯處。但整個daily reading and writing practice 最好不超過一小時半,否則沒有時間作其他日常活動。
第二張書單: 各類的非故事書
這些 non-fiction books 是要擴闊孩子的視野及知識,應放在孩子隨手可取的地方,讓孩子在平日温習或做功課之餘閒或中間休息時間,隨時及隨意翻閱一些喜愛的 non-fiction books,以作調劑,所以要選擇一些寫得有趣的書。
第三張書單: 較長的英文故事書
故事書的長度可考慮一些 250頁或以上的小說,最佳是一些小說系列。這些書是留待假日外出時,讓孩子在飯前飯後或一些等待的 idle time 時作消閒閱讀,純作 leisure reading 而無需寫任何 book review or comment,這比起孩子在 idle time 只懂打遊戲機好得多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