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春花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春花的读经生活

[复制链接]
37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12:13: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66 新叶 的帖子

孩子还小,是不必太着急的,多让孩子听,您自己多读,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但是又需要着急,这个急,是您自己应该清楚地知道该怎样做,根据实际情况缕出一个计划,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目标,最好有一个固定的时间是您读经的时间。

另外,也可以强迫一下孩子,不要怕他哭,抱着孩子温和而威严(这来源于内心的坚定)地跟孩子说:这是你必须做的。为什么可以强迫呢?因为这是孩子可以做到的,只是他不愿意做,而孩子又没有自觉的意识,就要强迫了,在读的过程中,孩子读得不好,读得慢,读的卡,这些都要有耐心,这是不可以强迫的,因为他一时之间做不到,是要等待他熟悉的,所以该强迫的要强迫,不该强迫的就不能强迫,因为宝宝才两岁多,一开始每天以15分钟左右为宜,一点一点过渡到一个小时,因为孩子不是全天在家,每天能读一个小时就很好了,每天不要问宝宝:你想不想读?不要问这样的话,到时间就读,自己首先不要焦虑,不要烦燥,以愉悦的心情带着孩子读,孩子说不愿意,您也别烦恼。别忘了多让宝宝听哦。

另外,您以各种方式来唤起孩子读的兴趣,也是可取的,初期用用是可以的,但是都会“好景不长”,因为唯有大量读最后才能让孩子对读感兴趣啊,您忘了吗?

[ 本帖最后由 春花 于 2010-11-11 12:2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6 金币 +6 收起 理由
铎铎 + 1 + 1 我很赞同。
湘叶 + 2 + 2 现在孩子已经知道吃完晚饭就要读书了, ...
逍遥饼干 + 1 + 1 很有道理,我试用很实用
新叶 + 2 + 2 谢谢春花姐反反复复不厌其烦的解答。论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12:30: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天妈妈爱天天 于 2010-11-11 06:40 发表
春花姐,我们易经的分部诵读完成了,昨天终于开始易经通读了,来向姐姐汇报下呵!

昨天的一小时,读了1-11卦,都能自已读下来,就是读的慢。
...


真好啊,首先恭喜您。

您一定不要着急,孩子一开始读得慢,不要紧,这是必须要走过的路,您要以愉悦的心情欣赏孩子,当他畏难的时候鼓励和提携他,当他为自己克服了困难而高兴的时候,您也要高兴,在读的过程中您不断地提醒他:别停,就行了。这样孩子会充满自信,不要求速度,速度也会自然而然来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天天妈妈爱天天 + 2 + 2 谢谢姐姐的提醒,我这二天一直保持比较 ...
xly2004 + 2 + 2 就是这样的啊,做起来还是不容易。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3#
发表于 2010-11-11 13:1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69 天天妈妈爱天天 的帖子

您觉得我们也可以从易经开始吗?

谢谢您的短信,给我很大信心。学习方法,埋头做自己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天天妈妈爱天天 + 2 + 2 我觉得是可以的!关键是要熟读一部,读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4#
发表于 2010-11-11 14:15:07 | 只看该作者
春花大姐,认识你很高兴。自从去年7月接触读经,从7月15日开始给女儿读大学,读完大学,读论语,到今年5月13日背完论语,发现大学忘了,继续读大学,中庸,孝经,读易经,今年9月13日背完易经,照大姐的方法通读了,已读了30多遍了,发现女儿的记忆力真好,也愿意读,上学期开始休学在家,现在通读老子,读仲梦,但她很爱看课外书,一个人读书有点没劲,有时玩不成任务,我有点着急,训斥她,学校功课又有好多落下,特别是英语进度较慢,所以最近很焦虑,真想辞职,老公不同意。怎么办?女儿8周岁多,读四年级,请大姐帮我出出主意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天天妈妈爱天天 + 2 + 2 8周岁就读四年级了,太厉害了!这么优 ...
xly2004 + 1 + 1 去年7月才开始,到现在读了、背了这么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5#
发表于 2010-11-11 21:25:20 | 只看该作者
春花妈妈是多少妈妈的善知识呀,一路追你的帖子,不怕你笑话俺做了笔记,把其他妈妈遇到问题和你解决的方法稍稍记录下来,心里平静多了,这也算是心里有了底气 吧!看着帖子觉得急躁的妈妈真多呀遇到这个论坛和你又是多好的缘分,能坚持下来进而形成良好的习惯以至于喜欢的妈妈其实靠得都要是自己的心态和持之以恒,春花妈妈是因喜欢而自然习惯,我和大多数妈妈是因目的而坚持,但只要自己坚持下来一般都会喜欢吧,我还处在初级的强【迫自己坚持的阶段,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和春花妈妈一样,水到渠成的自然而然吧!

惭愧:俺还不知道您的:过则勿惮改 这句话的意思,正查呢!

多谢春花妈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6#
发表于 2010-11-12 08:02:34 | 只看该作者
操作理由: 孩子真好~遍数不同的效果是您无法想像的,这是实践的学问,不是说的,只有做了才会有体会,这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quote]

     
这个问题一直我在思考,当然,孩子的诵读也一直进行中、坚持中,只是在针对诵读方法上和春花姐存在一定差异。
       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我现在是给予大量的阅读,孩子自发有兴趣的发展,再就是针对经典大量重复诵读,毕竟要给孩子很多胁迫,若孩子1年级,我会实践,现在4年级,孩子心智有了一定发展,特别现在非常爱看书,(也和其初中表哥、姐看其兴趣书)。初步实践中,发现这样重复诵读对新的诵读经典没有太多帮助,不过在孩子诵读量上有个认识而已,诵读论语后接触增广贤文,或者其他经典, 孩子同样要一个适应过程 ,这是我近1年观察孩子(其实接触读经我可能比你不迟)结果。
       再就是,和您孩子比,您培养了孩子很强的自学能力,而实践读经,我从您帖子上反馈情况看,只是您在认真做,你孩子也许是蜻蜓点水式的接触下,毕竟孩子大了,难道很大。大人和小孩的诵读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我不排除这多诵读方式,这种方式越小越有效,(否则我也不会跟踪此贴。)孩子大了,我觉得苏霍林思基教育理论确实触动我不少,近期看卓越赠送三双鞋,也其实反映了孩子的培养应注重兴趣、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等,这也许是中文式教育难以逾越的鸿沟。现在我越来越认识到越小越需要在学习习惯、思维方式上锻炼尤为重要。
       当然,重复大量读经和练习钢琴等无啥本质区别,大量、重复进行(这或许是西式教育中共通的吧,快不快乐,等你获得这种能力了就肯很快乐  ),最终,也是使孩子适应这种方式获得一种能力来取得成效。还有,现在我生活城市条件、应试教育也限制搞西式兴趣、科学式的教育(当然只有有一点机会我就去尽力尝试)。诵读是我目前认识到最经济,最简单(看坚持,考验家长的坚持能力,坚持下来了很简单)、最有成效的一种教育方式,吸取我们前人精华最好的方式,毕竟实践也有几千年了。当然,任何一件事的成功都是贵在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现在社会条件好了很多,虽然,我和孩子生活的城市没有图书馆,但能合理利用好互联网,仅需很少资金投入量,就能给孩子创造一个不错的精神环境(阅读图书),我们作为父母的,更要提高自身认识,认真的思考孩子的教育问题。使孩子真正愉快、健康的成长。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只是近1年来参与孩子教育的一些思考吧(也是认真做的1年)。仅仅是一种心态的交流,挺乱的。

[ 本帖最后由 zjjng 于 2010-11-12 09:0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春花 + 1 + 1 后面有回复,如果有时间,您再看一下这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1:35: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bker 于 2010-11-11 14:15 发表
春花大姐,认识你很高兴。自从去年7月接触读经,从7月15日开始给女儿读大学,读完大学,读论语,到今年5月13日背完论语,发现大学忘了,继续读大学,中庸,孝经,读易经,今年9月13日背完易经,照大姐的方法通读 ...


看到这个可真是高兴,也希望潜水的人也都能上来聊聊,以利益大家,而不是有问题上来问,呵呵。

我能想到的主意如下:

一、去老实大量的读经班读。

二、您辞职,孩子在家读两年再上学。

三、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建议是这样:

1、您一上午陪孩子读中文经典,留半个小时让孩子抄读过的经典,抄多少算多少,明天接着抄。

2、中午吃饭睡觉,下午陪孩子出去玩玩,或上一个体育方面的班,目的就是锻炼放松一下,剩下的时间放手给孩子自己阅读及娱乐。

3、晚饭后,读英文经典,一个小时左右,读完后把读过的抄写一遍,再兼顾一下学校的课程,孩子已经上四年级了,应该四则运算学完了吧?但是孩子可能在运算上还不一定精准,您就每天用半小时左右的时间训练一下孩子的四则运算,每天以做一百道题为宜,要允许孩子错、允许孩子慢,但不能停,这样一段时间后孩子的四则运算精准了(也就是说基本上一次能算对了),就行了,大概这个时间为一两个月,然后就可以做应用题,您以现在学校学的内容为准,买点练习册,每天做半个小时左右即可,这半个小时要高效率,有人看管,您拿答案,让孩子自己做,允许孩子慢慢想、错,但是不允许停,就行了,这样不但不会落下学校的课程,还会学得很好。这样晚上就学了两个小时左右,也就可以了。

三、这样一年半以后,孩子就应该把一些重要的经典如四书老庄易都读够三百遍了,甚至可能会更多。这时您把剩下的半年时间这样安排:

1、上午读《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能把第二册读下来就更好了),也像读经的方法,读够五十遍后,让孩子做一下汉译英、英译汉,译完后,再读十遍,再汉译英、英译汉,再读十遍,这样读够一百遍,这样孩子上小学就足够了,最后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把学校的课本看一下,生字写写,语文英语数学练习册做十套左右就够了。

2、下午晚上照旧。

四、两年后孩子回小学了,应该是六年级,学习应该一点问题都没有,这两年的寂寞孩子大人还是可以忍受的,当然如果您有更大的信心,可以在家自学更久,那当然就更好了,可以直接等孩子念高中时再去。

五、如果您不能辞职,也可以培训一个人来做。


我能想到的主意就这些了,是不是可以启发您一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再做决定。


[ 本帖最后由 春花 于 2010-11-12 13:5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8#
发表于 2010-11-12 12:18:21 | 只看该作者
春花姐:顺顺读《论语》时,如果按正常速度读,她总是心不在焉,摸摸这动动那,眼睛都不在书上,每次看到她那样,我就想让她快快地读,但她一读快,我就没法听到她读的是什么了(因为她总是要求我和她一块读,如果我让她快读,她也一定要让我比她读得慢,实际上我也比她读得慢)。
让顺顺这样快快地读,可以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春花 + 1 + 1 可以的,只要孩子愿意就行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3:42: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75 zjjng 的帖子

首先感谢zjjng先生如此真诚的探讨,谢谢您。

       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我现在是给予大量的阅读,孩子自发有兴趣的发展,再就是针对经典大量重复诵读,毕竟要给孩子很多胁迫,
==============
每天有一段固定的时间读经,这并不一定是胁迫,正因为您没有大量读过,所以才觉得这是胁迫,孩子大了,可以时间少点,但最好不能一点没有,而这个读是读一些高深的内容,这是孩子不能自觉学的,是父母要给孩子的。

若孩子1年级,我会实践,现在4年级,孩子心智有了一定发展,特别现在非常爱看书,(也和其初中表哥、姐看其兴趣书)。
===========
明末理学家陆桴亭论小学云: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岁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多记性,少悟性。十五岁后,知识既开,物欲既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凡所当读书,皆当自十五岁前,使之熟读。

粗略的说,人类的心灵中有两种能力,一种是记忆力,一种理解力,以十三或十五岁为限,但这个界线不是断然的,在孩子逐渐成长的过程中,理解力在逐渐上升,记忆力逐渐减退,理解力上升,就会对他所理解的内容感兴趣,只要前期有些积累,孩子就会喜欢阅读,读经和阅读并不矛盾啊,读经是精读,阅读是泛读,人的生命有限,熟读精读一些有高度价值的书,可以直探人性本源,较轻便地吸取到人生的智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读经就是要把孩子一辈子能用得上的书读进去,也并不妨碍阅读啊。不但不相妨碍,还可以相辅相成。

初步实践中,发现这样重复诵读对新的诵读经典没有太多帮助,不过在孩子诵读量上有个认识而已,诵读论语后接触增广贤文,或者其他经典, 孩子同样要一个适应过程 ,这是我近1年观察孩子(其实接触读经我可能比你不迟)结果。
=============
您观察到的结果和我观察到的结果不同,可能也是由于我自己大量读的原因吧?据我自己的体会和观察统计,一个人在读过古文五万字、三百遍后(也就是一千五百万个单字),基本上读什么都不成问题的,这是我个人的感受,也是我从儿子身上体会到的,“素读”的学问是很大的,由我自己及儿子的感受,我推测,一个人学习任何语言,只要把那门语言的比较优美的文章五万字读够三百遍,语感就差不多等同于天生了,当然如果再兼顾一下语言的永恒性文化性,那效应就更大,一举就更多得了,同样的时间得到的结果会更好,当然这种结果不会一下全展现出来,会在人的一生中不断的展现吧?

       再就是,和您孩子比,您培养了孩子很强的自学能力,而实践读经,我从您帖子上反馈情况看,只是您在认真做,你孩子也许是蜻蜓点水式的接触下,毕竟孩子大了,难道很大。大人和小孩的诵读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
我的帖子说儿子读经的地方是很少,这是因为我儿子是在初二下学期我才接触王财贵教授的读经教育的,我觉得并不算是读经宝宝了,也是因为如此,我每每遗憾自己的没福气,这种遗憾也只能还诸天地了,也因如此,我才要不断地告诉别人,告诉孩子还小的父母,不要有我这种遗憾呀。

我自己在看王教授的百年振撼的演讲前,大概在三十二岁的时候,就喜欢《论语》了,但是是看着注解读的,也不会出声读,只是很喜欢,默默地看,看了好几年,好多话觉得教育儿子能用上的就强记下来,以便在生活中用,我很笨,就是没想到让孩子学,觉得这些是孩子理解不了的,等孩子大了再让孩子学吧。看完王教授的演讲后,我明白了现在就应该做,所以和老师沟通后,孩子休学了两个月,在家学习,一方面是因为,我看到高中的课程很难,一个孩子如果不做准备,就是说不提前预习的话很难适应,再聪明的都不行,二是我又不愿意孩子利用课余时间学习,那样孩子太累了,而我儿子在初中学习还是不费劲的,二方面是我想让孩子把《论语》背下来,就这样孩子休学了,本来想休学九个月的,可是在强大的压力下,只休了两个月,这两个月,孩子用“读”的方法自学了高中数理化的课程,又用二十天的时间背完了《论语》,这二十天真是“大量”啊,每天都在八个小时左右,那时我还不知道王教授提倡“大量”呢,因为那时我只看了王教授的一个北师大演讲,是我以前的学习经验,直觉上这么做的。

我儿子读的经典虽然很少,但不能算是“蜻蜓点水”吧?我跟您说说:我家二宝《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都背得滚瓜烂熟了,应该都读过150遍以上了,因为他提前保送的,那段时间他背了经典,还自学了高等数学和大学基础物理,大宝没有那么多时间,也把《论语》背熟了,《孟子》读过三十多遍了,《大学》《中庸》也读过三十多遍吧?反正他们现在有时间是要读的。   

       当然,重复大量读经和练习钢琴等无啥本质区别,
=============
大量读经和大量练琴在“重复”上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方法”是差不多的,但是“内容”不同,“内容”不同,本质还是区别很大的,经典的内容是直探人性本源、吸取人生智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琴的内容呢?俺不知道呢。

欢迎Z君经常来这里讨论,再次感谢您。

[ 本帖最后由 春花 于 2010-11-12 14:2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6 金币 +6 收起 理由
firesister + 1 + 1 精品文章!
shopping66200 + 1 + 1 精彩啊。
方云 + 1 + 1 真好哇!
艺如雨薇 + 1 + 1 真好哇!非常受益,可惜只有加一分的权 ...
olive448 + 2 + 2 春花姐是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很多人是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0#
发表于 2010-11-12 14:14: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78 春花 的帖子

没分加了。

谢谢分享。很受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6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6:32 , Processed in 0.106353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