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dreamu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高年级必须掌握的解题方法-列方程解题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0-9-15 08:2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0 dreamur 的帖子

报告楼主,拜读文库的文章打不开

提示:文档载入异常,您可以下载后观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0-9-15 08:35:05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0-9-15 09:2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1 人生有几何 的帖子

可以看,估计你没装PDF的阅读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人生有几何 + 2 + 2 我装了,电脑里有好多PDF文件,都能看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0-9-21 16:30:5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阐述的很详尽,希望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0-9-21 18:01: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10-9-15 09:21 发表
可以看,估计你没装PDF的阅读器



和flash播放器有关,升级到最新,再试试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0-9-22 11:04:53 | 只看该作者

怎样设未知数补充

原帖由 dreamur 于 2010-9-7 13:46 发表
先谈谈自己总结的解方程的几点心得:
怎样设未知数?
1.很多时候,题目问什么直接就设其为未知数即可。这样做的好处是方程解完答案立现;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题目都能这么设,碰到这种情况可以考虑把一个中间量设 ...


5. 所设未知数的个数尽量要少。这是我昨天在探讨下面这道题的解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
例题:已知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和是90,如果甲加2,乙减2,丙乘以2,丁除以2后的结果相等,求甲、乙、丙、丁各为多少?
这时,如果设甲、乙、丙、丁四个数各为a、b、c、d,然后列方程:
a+b+c+d=90
a+2=b-2=c*2=d/2
解答过程将非常复杂。
但是如果像下面这样设未知数就不一样了:
设甲加2,乙减2,丙乘以2,丁除以2后的结果为a,则甲、乙、丙、丁四个数可以分别表示为:
甲:a-2
乙:a+2
丙:a/2
丁:a*2
依题意:
(a-2)+(a+2)+(a/2)+(a*2)=90
马上就能求出:a=20
所以:甲=18;乙=22;丙=10;丁=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10-9-22 12:01:20 | 只看该作者

巧设未知数妙解难题

如题。

巧设未知数妙解难题.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112.5 KB, 下载次数: 41, 下载积分: 金币 -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0-9-23 09:55:06 | 只看该作者
几位版版的发言非常精彩。很认真地学习了一下。我不是数学老师,只是因为对孩子的学习跟得比较紧,对他的教材还是比较熟的。应该说,现在的数学教材比我们小时侯的是更简单的。我说的是就教材的内容,不包括奥数。记得我小时候数学里的出水进水,追击问题,做起来都是相当难的,现在教材里目前还没看到这些题目。记得我们小时候,每次考卷最后一题,都是挺难拿下的。现在学校里的考试卷也都是常规题,难度不大,只要认真就行。当然不包括现在的竞赛题。
      我很同意学而妈妈楼中教授的意见。小学是以算术解为主的,侧重让孩子用画图的方法解题。对他们的思维训练是有好处的。因为方程仿佛流水线一样,通过移项等步骤就能得到答案,无助于他们的形象思维。他的解题过程,实际就像在做思维体操。如果在小学他就很熟练地掌握了解方程的方法,那是不是就失去了这个训练思维的过程。
   不过,我儿子已经是六年级的孩子了。操作起来又不一样了,学好方程又变得很重要了。 ,以便顺利过渡到初中的内容。我儿子现在还是习惯用算术解,好象是五年级才开始接触方程解。我们也只是让他停留在接触,认识的阶段。没有深化这部分的内容。今年也让他熟悉用方程解。楼主的经验是现成的教案。非常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7 15:15:15 | 只看该作者

物极莫反

可能是我过分强调方程的重要性了,女儿现在满脑子都是方程。每次给她做题目,看过之后第一句话就是:用方程解!设……为x。这本来是我要的效果,可是最近的一次单元测验却让我意识到了:“物极必反”的道理。
女儿上周进行了分数除法单元测试,考试时间为50分钟,女儿用了45分钟完成了全部题目,她觉得还挺得意,因为很多同学时间还不够用。等卷子发下来,我认真看过之后就发现了问题。
我问女儿:你在哪些题目上花的时间比较多?
填空和选择题。
我就让女儿把所有填空和选择题都当着我的面重新做了一遍。结果发现,她有一大半的题目都是在用方程解!我又检查了她这学期的所有家庭作业,发现家庭作业中一般都只有填空和应用题两种题型,几乎没有选择题这种题型,而几乎所有的应用题,女儿都是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的。这时我心里就有数了。
我趁女儿做作业的时候,把她试卷上的所有题目都抄到了本子上。等她休息的时候我对她说:有空你看爸爸把你这次考试题全部做一遍,你相不相信我能在20分钟内拿到满分?
女儿说:我相信。
我又说了:你现在列方程解题的水平那是相当的厉害了,可是考试的成败不是取决于你能否解出一道难题,最重要的是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拿到最多的分数。我对你这次考试应用题和附加题的解答非常满意,思路明确,解题速度快。可是我对你很多填空题和选择题的解答非常不满意。很多的题目一眼就能找到正确答案,你却还是在用方程解答。最后你就算找到了正确答案,可是花的时间太多了,典型的“事倍功半”。以后我们要加强填空题和选择题的专项训练。
接着,我又给她讲解了各种题型的区别。
应用题和附加题是每次数学考试的重头戏,每道题的分值都很重。解题要求是要把全部解题过程写出来;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每题的分值低,不要求写解题过程;选择题的选项里有正确答案,还不要求写解题过程。所以在解答不同题型上的策略是不同的。应用题和附加题题量少,每题分值大,所以每题要求认真对待,解题过程要严谨,很多时候都可以用列方程求解的方法解答;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题量大,每题的分值低,不要求写出具体解题过程,所以只要有可能就要用最简捷的的方式求解。如果每道选择题也像应用题那样做是不是吃力不讨好啊?如果填空题、选择题用去了一大半的考试时间,留给应用题和附加题的时间就不够了,这样很可能导致本来会做的题目因为太匆忙而做错。岂不可惜?
之后,我精选了很多选择题给女儿做,而且要求她不准用方程解答。开始她很不适应,很多题都下不了手,只好看我做,我就用多种方法解答给她看。让她自己体会如何把不同的解题方法应用到不同的题型中。下面举两例:
1、周长相等的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它们的面积比是:(    )
A. π:4   B. 4:π   C. 1:1  D. 6:π
这是一道选择题,我们没有必要用方程解答。因为有个结论我们很熟悉:“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面积最大的图形是圆”。根据这句话我们马上就能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周长相等的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所以周长相等的正方形的面积一定小于圆的面积。那么我们立即就能从三个答案中找出正确答案:A, 因为π比4小!而其他选项中的几个比的前项都大于或等于后项,排除。
如果这道题是一道应用题:
求周长相等的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的面积比。
我们就可以这样解答:
解:设正方形的边长是a,圆的半径是r。依题意:2πr=4a,所以:a/r =π/2。
可得:(a/r)^2=(π^2)/4.
则正方形和圆面积之比为:
(a^2)/[π×(r^2)]=(1/π)×[(a/r)^2]= (1/π)×(π^2)/4=π/4。
从上面的解答过程可以看出,如果用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去解答选择题是多么的不划算!

2、分数29/5的分子分母同时加上m以后,分子分母的比为19:7. 则m是:(    )
A. 9   B. 11   C. 14   D. 18
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因为29/5的分子分母同时加上m以后,分子分母的比为19:7,所以29+m一定是19的倍数,四个答案里只有9+29=38是19的倍数,所以正确答案选A!
如果是应用题:
分数29/5的分子分母同时加上m以后,分子分母的比为19:7. 求m。
我们可以这样解答:
解:依题意:
(29+m)/(5+m)=19/7
可得:(29+m)×7= (5+m)×19
12m=108
m=9.

所以,孩子仅仅是能解题还是不够的,还要掌握用不同方法解题,还要能把各种解题方法灵活应用到学习中。家长老师任重而道远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hiwendy + 2 + 2 学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0-10-27 15:35:42 | 只看该作者
羡慕楼主对数学有如此研究,无奈我对数学一窍不通,苦恼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3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3:05 , Processed in 0.128986 second(s), 3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