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前车之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大手拉小手,爱心创明天——记我们的阳光贝贝

[复制链接]
281#
发表于 2004-12-16 21:45:10 | 只看该作者
前车之鉴+-->引用:前车之鉴 今天润润又发脾气了,大声训斥着小朋友,因为早晨刚听他说要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热情洋溢,一会儿工夫,又噘着嘴说“我不理某某了”
我没有像昨天那样给他讲道理,“好吧,小朋友们也可以不理润润了------他邀请谁我们都不敢去了-----”
好嘛,润润马上三百六十度大转弯,冲到我面前抱住我的腿,用头揉着我,“不吗,不吗------”
“那你该怎么办?”
润润灰溜溜的去找小朋友了。
上课时候发挥了自己认知能力强的特点,观察仔细,发言积极,
我看似不经意的表扬了一番,激动地润润把数字7用图形表达得非常正确,最近对数字的理解认知很有进步呢!画画也很认真,再也没听他说我不会画画了。
聪明的小家伙,看着你一天天长大,心里说不出高兴。
感谢阳光老师的辛勤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2#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0 21:54:03 | 只看该作者
tqj+-->引用:tqj 为了准备圣诞节目,安琪和爸爸买碟、练歌、选购服装。爷俩忙得不亦乐乎!
安琪儿有一位尽职的父亲,也有一位尽职的妈妈。
父母做的每一份努力,都会给孩子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这是爱,是真正的爱。
今天,和家委会的成员针对圣诞节活动进行了沟通,我深有感触,每一位家长对孩子的爱,对孩子的关注都显露无遗,每一个活动细节都进行了计划,对我的帮助很大,这才是真正的家园合作,我心里很开心,有了这些家长的支持,班里的工作怎么会做不好?
家长们热情高涨,建议24日活动时,自排一个小节目,利用这两天晚上排练。我很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3#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0 21:56:45 | 只看该作者
曾听到家长的抱怨:“我问儿子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儿子说就是玩,玩沙、玩积木、看花看树看动物。你们幼儿园到底学不学知识呀?”
  也曾听到妈妈们这样的讨论:“我孩子总是不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就知道玩,啥也不会,从没听他唱歌或讲故事。”到底什么是孩子的学习?孩子该学些什么?孩子们应该怎样学习?这些一直是捆扰为人父母的我们的热点话题。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情景吧:
  “一孩子不停地将水从这盆舀到那盆,舀过来舀过去,然后不停地用抹布擦溅在桌上的水,拧干了又擦,擦了又拧干,忙得不亦乐乎,脸上都乐得笑开花。”
  “一孩子蹲在大白鹅面前,左看看右看看,时而喂喂青菜,时而吓唬吓唬它,时而又被大白鹅的长脖子吓得后退几步,涨红了小脸。”
  “ 一孩子在观望大哥哥走荡桥,欲上前又止,摸摸又摇摇,终于小心翼翼地扶着柱子走了上去,摇摇晃晃地走完了晃荡的荡桥,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上面的这几个孩子是在学习吗?如果您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您已经是一位很不错的教育引导者了。所谓学习,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学做人的过程,是适应团体适应环境的过程。学习可以是自然进行,也可以是有计划的通过教育进行。“幼儿的学习”应该涵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学习,通过学习获得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孩子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一种体验、一种经验,而不是那种通过记忆储存起来的“特定的知识点”。那种满足于孩子认多少字,背多少儿歌,算多少道题的单纯知识学习的“幼儿学习观”是不正确的。
  回过头来看看以上三个孩子的表现,其实就是孩子的探索,体验的过程,孩子们在“玩”中了解水的特性,对大白鹅的长脖子产生好奇,初尝探险的成功快感等等,孩子们在“玩”中获得快乐和满足,孩子们就是在“玩中学,学中玩”不断发展的。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孩子获得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经验的过程就是孩子的学习。希望爸爸妈妈和我们一起来思考,成为一名教育智者,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0 22:09:51 | 只看该作者
学前孩子究竟该学啥?日前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专门研究家庭教育的赵忠心教授。
  赵教授告诉记者,学前教育孩子主要应该掌握四个方面的知识。首先是掌握民族本土语言,学会与人交流、交往和沟通。家长应该与孩子多交谈,让孩子多接触社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多与别的孩子和家长交流,为孩子创造说话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锻炼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等方面的能力。
  其次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培养其基本的生活、生存等方面的能力。3岁以前的孩子主要是培养其行为思维,学什么做什么,如吃喝、坐卧行走等,注重活动实践能力。3—6岁的孩子侧重于培养形象思维,让孩子识别一些实物以促成其发展。
  再次学前教育是为上学作准备的,应该让孩子多接触社会与大自然,以掌握更多的感性知识,如带孩子去郊游、逛公园等。而学校教育是学习一些理性知识。掌握理性知识必须以感性知识为基础,掌握的感性知识越多、越丰富,就越能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性知识。书本上的知识毕竟是他人总结的间接经验,是有限的,而大量的丰富的知识还是存在于社会生活当中。
  最后是学习一些生活规则或称为规矩,如礼让、团结、尊重他人,公私分明等礼貌性的行为。
  赵教授还提醒,学前教育必须遵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殊规律,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规律,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促成其发展,避免步入幼儿教育小学化甚至成人化、家庭教育学校化、片面化等误区。否则,虽然在个别方面,在短期内能够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是以牺牲孩子全面发展为代价的,势必会影响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有时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5#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0 22:12:39 | 只看该作者
4-5岁孩子掌握的计算内容


2004-8-7   

  1、点数10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
2、认读阿拉伯数字1-10,认识10以内数的形状、序数。
3、不受实物的大小、排列形式以及其他特征的影响,正确认识10以内实物的数量。
4、认识长方形、椭圆形、梯形、半圆形。
5、认识粗细、厚薄、高矮。
6、知道昨天、今天、明天的时间观念。
7、认识硬币,它的单位名称,知道它们的价值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6#
发表于 2004-12-21 22:36:36 | 只看该作者
除了给您鼓励我还能给您什么呢??????

教育孩子,还要教育我们这些家长。您真是太好了!

我相信!确信!!您的劳动和付出是会有所回报的。

您也要当好妈妈啊,一修发展的很好吧??

唉~~ 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合理分配吧。

愿您一切都好。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
发表于 2004-12-21 22:46:03 | 只看该作者
前车之鉴+-->引用:前车之鉴 有些矛盾:
我在组织活动时候,孩子们会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秩序有时很混乱,甚至答非所问,随意插话,因为我不喜欢打断孩子们的想象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因此弄得自己不得不大声讲明自己的要求,很矛盾,连家长们都担心会不会造成上了小学不能遵守课堂秩序。
因此除了进行一些识字游戏时,我在孩子们读儿歌识字的时候有意识地强调了所谓课堂纪律。例如竖起小耳朵,睁大小眼睛、小手放腿上。可是说心里话,很不愿意这样做,就像给孩子套上了枷锁。
昨天玩游戏,孩子们开心的样子感动着我,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可有时候也要纪律的约束。
矛盾吗?

专家级的问题。是否可以写写论文呢??

有多少相关的?孩子思维的发展与激发、纪律性的建立、老师完全放开会如何?保持秩序会如何?建立明确的制度会如何?顺其自然会如何?对回答问题的孩子的好处,没机会回答问题的孩子如何?

胡思乱想,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8#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2 19:32:38 | 只看该作者
有时候我真想变成两个人,真的,写论文,教育儿子,照顾生活,照顾自己,我不仅得到了用心的鼓励,我得到了家长们的鼓励,家长们的热情鼓舞着我,孩子们的纯真激励着我,我会一点一滴的积累,为了孩子,也为了我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9#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3 14:00:19 | 只看该作者
昨天下雪,我和孩子们冲到院子里玩,孩子们的笑声和叫声让冷风变得不再刺骨,雪花飘在脸上,凉凉的,沁得心里甜甜的,润润为了扫雪工具跟李维臣闹了起来,我笑润润为了小事生气,表扬了王文宇,因为他把大笤帚送给润润,天灰蒙蒙的,洁白的小雪花飘落下来,似乎要扫干净灰色的大地。
李维臣天真地说“老师,我想吃雪!”
——不行,咱们看看雪干不干净吧。
于是我拿了一支玻璃杯,装了满满一杯子看起来很洁白的雪,拿回屋里暖着。
不一会儿,孩子们发现了雪水的污浊,孩子们砸着小嘴,感叹,好脏呀。
感谢老天,让孩子们从大自然里感悟生命的真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0#
发表于 2004-12-23 18:55:16 | 只看该作者
前车之鉴+-->引用:前车之鉴 有时候我真想变成两个人,真的,写论文,教育儿子,照顾生活,照顾自己,我不仅得到了用心的鼓励,我得到了家长们的鼓励,家长们的热情鼓舞着我,孩子们的纯真激励着我,我会一点一滴的积累,为了孩子,也为了我自己。
  总觉得有太多的相似,家长的支持,孩子的纯真,让我在辛苦的同时也觉得快乐。总想为孩子,为家长做点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6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9 23:53 , Processed in 0.07725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