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前车之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大手拉小手,爱心创明天——记我们的阳光贝贝

[复制链接]
271#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4 13:45:57 | 只看该作者
帮助父亲走近孩子  

  现代社会里,父亲们仿佛是最忙碌的人,他们常常因为工作忙而抽不
出时间陪孩子,较少的亲子接触影响孩子对父亲的感情,从而导致大部分
孩子对母亲产生的依恋多于父亲。心理学研究表明,父亲是孩子安全感的
源泉,而且孩子在父亲的鼓励和支持下,能更好面对未来生活的压力,迎
接困难的挑战,所以父亲的角色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
  那么,生活中,忙碌的父亲在事业奋斗之余,如何才能有效地增进与子女心灵的沟通呢?实际上,方法很简单,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拥抱、微笑的点头等等都能有效促进亲子交流。
  ·言语交流
  言语交流,是最简单的亲子交流方式,是父亲对孩子最直接的肯定。例如看到孩子在画画,父亲就应擅于寻找他的闪光点并适时加以称赞,“宝宝的头脑真灵活,爸爸从来没想过这样描绘大自然!”听到爸爸的称赞,孩子会更加努力运用他的思考,发挥出他的潜能。
  ·拥抱
  父亲的肯定与爱通过肢体语言能直接传递给孩子,尤其拥抱是表达爱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父亲每天外出回家时抱抱孩子,会给他安全、被保护的感觉。拥抱也可以代替称赞,孩子做了一件令父母满意的事情时,及时拥抱他一下以示称赞。
  ·轻轻抚摸
  一边搂抱孩子,一边抚摸他的头,将无限的爱意关怀,从每一个细微动作传递到孩子的每个细胞里。这种非言语的接触,是亲子沟通中简单易行的方式之一。
  ·肯定的点头
  点头不单是爱与默许,更有鼓励、称赞和支持的意思。当孩子完成一件事情时,爸爸对他微笑点头,孩子便会更努力、更有信心地去做其他事情。
  ·蹲下来说话
  父亲尽可能蹲下来与孩子说话,保持你的身体与孩子一样高,用温柔的表情、简单的解释跟孩子沟通,使他感受到亲切、舒服和平等。如果父亲经常“高高在上”地与孩子说话或训斥他,就容易使孩子失去与成人沟通的耐性,从而加大亲子之间的距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2#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4 13:47:50 | 只看该作者
蚯蚓与独创精神  
      ——谈如何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孩子天生就有探索精神,什么都想试一试,而且不会顾虑会不会失败。桌上放着一只红红的塑料苹果,孩子一定会拿起来咬一咬,这才发现这只苹果是假的,于是学会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地上有积木,有的孩子会拿起来咬一咬,扔一扔,然后孩子才会明白,积木不好吃,但是摔不破……孩子通过这些探索、尝试活动去认识周围的世界,这种探索精神,使孩子勇于去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勇于创新和创造。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机会可以鼓励孩子的创新精神。下面是我的一些具体的建议,供父母参考:
  第一、我们要对孩子“让我自已来”“我要试一试”的行为予以鼓励和帮助。比如,孩子第一次想试着爬到攀爬架的最高处,你很担心他的安全,你可以说:“你真勇敢,记住一定要抓紧哦!”孩子要试辣椒,就让他试,如果他被辣得哇哇叫,你可以说:“辣一下不要紧,喝点冰水会好一点。”孩子捡起石头来咬,我们可以问问他:“好吃吗?”孩子摸了摸菠萝,大声喊:“好痛啊!”你可以鼓励他:“你真能干,发现了菠萝会刺手。”
  第二、我们要在孩子失败了的时候给予支持。比如孩子试着自己煎鸡蛋(当然,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你必须陪在身边),结果,大半只鸡蛋掉到锅子的外面去了,这时你可以鼓励他说:“不错,第一次煎鸡蛋就能把小半只鸡蛋弄进锅里了。”孩子试着自己折飞机,可是飞机怎么也飞不起来,我们可以建议说:“把头弄得尖一点试试看。”切忌在孩子失败的时候讽刺、挖苦孩子,那会把孩子的探索热情熄灭掉。也不要在孩子失败的时候可怜他,那会使他丧失克服困难的勇气。
  第三、我们要在孩子表现出创造力的时候予以赞赏。比如孩子拿报纸来当围裙;把柚子皮扣在头上当帽子;钻进装电视机的纸皮箱要你滚动纸皮箱来玩……这些其实都是孩子创造力的萌芽,你要表现出你的欣赏,还要表现出你有极大的兴趣来了解他是怎么做出来的。你的鼓励会使孩子继续创造,乐于创造。
  第四、我们可以想些办法来和孩子一起创造。下面是一些利用家里的资源来进行的小创造,你可以试试看:
  (1)报纸做球。把用过的报纸卷成球状,用彩色纸包一包,变成一个个漂亮的纸球,和孩子一起玩踢球、丢球入篮比赛、扔远比赛等等。
  (2)信封做手环。把用过的信封剪成一个个的环,然后在上面涂上喜欢的颜色,或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装饰好了之后把它套在自己的手腕上,变成一个个漂亮的手环。
  (3)纸盒做拉车。用过的鞋盒、牙膏盒等纸盒,在前面打一个洞,然后穿上一条绳子,做成一部拉车。可以在车上放娃娃、货物等,在盒子下面装上轮子则更好。
  (4)巧用毛巾做游戏。用毛巾蒙住眼睛,爸爸或妈妈拉着孩子的手,走到家庭用品前,让孩子摸一摸,然后说出这件物品的名称;或者拉他走到另一间屋子,问他:“现在站在哪里?也可以用毛巾遮住好吃好玩的东西,请他伸手进去摸一摸,“把花生摸出来”,“把球摸出来”等等。
  这些游戏虽然简单,但作用不小,孩子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长大,他的思维会更活跃,脑筋更灵活,创意更多,快乐更多,自信也更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4 13:50:15 | 只看该作者
教子须防“超限效应”  

  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的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称为“超限效应”。当前,不少父母在“望子成龙、盼女为凤”的观念支配下总是对子女不厌其烦地说教、嘱咐、训斥、终日喋喋不休,以为只有如此,才能让孩子“刻骨铭心”。殊不知,这种教育方式也会导致“超限效应”。一番苦心,换来的往往是孩子的无动于衷,甚至反感。
  那么,家庭教育中应如何避免“超限效应”呢?
  首先,表扬或批评要有“度”。表扬或批评,是家庭教育的“常规武器”。表扬时,要善于抓住孩子的每一次、每一点进步。但表扬不能太频繁、太“廉价”,不要大事小事都表扬,让孩子成天生活在赞美声中。否则,时间长了,孩子“腻”了,表扬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了。批评时,更要讲究艺术。要切记:“孩子犯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如果孩子犯了同样的错误,应该换个角度、变个方式,千万不能“穷追不舍”。否则,孩子要么用“又来了,又来了”的话语“硬顶”,要么用捂耳、哼歌或做别的事来“软磨”。更有甚者,索性“破罐破摔,对抗到底。”想象一下,这时父母的“金玉良言”还能震撼孩子的心灵么?
  其次,父母要讲究教育的“布白”艺术。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有了“空白”,才能产生美感。家庭教育也同此理。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适当的“布白”,更易激起孩子想象的浪花、好奇的涟漪。父母在平时与孩子的交谈中,要“点到为止”,适时地留点“空白”,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反省。这样,孩子就会敞开心靡,和你交心,与你为友。否则,过于唠叨,得不偿失。
  父母过多的重复说教,到后来不但不再产生正面的教育效果,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厌烦甚至抵触情绪。我们一定要掌握好“火候”“分寸”和“尺度”。该放手时就放手,该不说的就不说。注意研究孩子的心理,抓住要领,相机而教,然后辅以具体的指导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恰到好处,避免“超限效应”,进入“无为而治”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4#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5 13:27:09 | 只看该作者
有些矛盾:
我在组织活动时候,孩子们会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秩序有时很混乱,甚至答非所问,随意插话,因为我不喜欢打断孩子们的想象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因此弄得自己不得不大声讲明自己的要求,很矛盾,连家长们都担心会不会造成上了小学不能遵守课堂秩序。
因此除了进行一些识字游戏时,我在孩子们读儿歌识字的时候有意识地强调了所谓课堂纪律。例如竖起小耳朵,睁大小眼睛、小手放腿上。可是说心里话,很不愿意这样做,就像给孩子套上了枷锁。
昨天玩游戏,孩子们开心的样子感动着我,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可有时候也要纪律的约束。
矛盾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5#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5 13:45:55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润润又发脾气了,大声训斥着小朋友,因为早晨刚听他说要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热情洋溢,一会儿工夫,又噘着嘴说“我不理某某了”
我没有像昨天那样给他讲道理,“好吧,小朋友们也可以不理润润了------他邀请谁我们都不敢去了-----”
好嘛,润润马上三百六十度大转弯,冲到我面前抱住我的腿,用头揉着我,“不吗,不吗------”
“那你该怎么办?”
润润灰溜溜的去找小朋友了。
上课时候发挥了自己认知能力强的特点,观察仔细,发言积极,
我看似不经意的表扬了一番,激动地润润把数字7用图形表达得非常正确,最近对数字的理解认知很有进步呢!画画也很认真,再也没听他说我不会画画了。
聪明的小家伙,看着你一天天长大,心里说不出高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6#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5 14:17:13 | 只看该作者
小小惩罚

画画的时候,宽宽没有按照要求画圣诞树,我没有阻止他画房子,我的原则是孩子喜欢,就不用打击。
可是,没有画完,宽宽就把画纸揉烂了,接着就开始要撕别人的作品,为了让他知道自己的行为打扰了别人,我停止他的区角活动,急得他直说“我画啊,画圣诞树。”以为我是因为他不画画惩罚他,我没有理会,想让他知道做错了还需要下来给他说说,孩子做错了事情受到惩罚后,必须要讲解清楚受罚的理由。
因为前天他不喜欢吃饭,我喂了他,这两天小家伙特别想让我给他喂饭,我拒绝了,没有给他讲明拒绝他的理由,因为相信他知道自己吃饭的道理,针对孩子的一些无理要求,我的解决方法是断然拒绝,这时候态度的坚决比过分的说教要有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5 14:30:55 | 只看该作者
一萌今天一早就别扭,以为她还是像平时那样要耍赖,我搂着她说了两句话稳定一下孩子的情绪,可是效果不大,知道要去吃饭,一萌都快哭了,我急忙问为什么,他不说,我也有些茫然,好容易孩子含着眼泪说“我要拉屎!”我赶紧说“去吧,我陪着你”
给他侍弄完,孩子的情绪高了,笑嘻嘻的围着我,一上午挺高兴。
我倒是有些想法,为什么孩子不喜欢在幼儿园接手?孩子是害怕老师不管她?还是怕不给他擦屁股?
看来生活上做的要细致更细,让孩子没有任何思想负担。
前几天曾跟她妈妈沟通过,一萌妈妈因为孩子晚上尿床大训过孩子,以至于最近孩子每天要小便多次,这样的心理压力对孩子不利,我们的工作也要做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8#
发表于 2004-12-15 15:03:34 | 只看该作者
前车之鉴+-->引用:前车之鉴 小小惩罚 画画的时候,宽宽没有按照要求画圣诞树,我没有阻止他画房子,我的原则是孩子喜欢,就不用打击。可是,没有画完,宽宽就把画纸揉烂了,接着就开始要撕别人的作品,为了让他知道自己的行为打扰了别人,我停止他的区角活动,急得他直说“我画啊,画圣诞树。”以为我是因为他不画画惩罚他,我没有理会,想让他知道做错了还需要下来给他说说,孩子做错了事情受到惩罚后,必须要讲解清楚受罚的理由。因为前天他不喜欢吃饭,我喂了他,这两天小家伙特别想让我给他喂饭,我拒绝了,没有给他讲明拒绝他的理由,因为相信他知道自己吃饭的道理,针对孩子的一些无理要求,我的解决方法是断然拒绝,这时候态度的坚决比过分的说教要有效果。
做父母的都应该以前车版主为榜样,对自己的孩子更应该仔细细心,不要忽略任何小事情,细节不用心处理,会直接改变孩子的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9#
发表于 2004-12-16 20:56:42 | 只看该作者
适当的给孩子一点约束,一点小小的惩罚,未尝不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0#
发表于 2004-12-16 21:15:28 | 只看该作者
为了准备圣诞节目,安琪和爸爸买碟、练歌、选购服装。爷俩忙得不亦乐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9 18:14 , Processed in 0.10724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