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远离尘嚣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交流] 说说准国际学校

[复制链接]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0-6-26 21:51:20 | 只看该作者
有段时间没去旺旺他爸那里,今天有空去一看,吵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为的就是择校。

支持的,反对的,没有一个不是痛恨应试教育的。

这么一想,我自己就很汗颜了。
我这里的帖子到底是在干嘛呢?
说一个学校好,就能改变很多学校的不好吗?能改变什么呢?普通的学校能因此有所改进吗?如果孩子在学校那方面的压力得不到缓解,我说的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么一想,不由得深深的感觉悲伤。

也许,更有现实意义的,还是如何在既有的框架里,看看我们能在应试的大环境之下,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可是这方面,校版的几位版主都是身体力行者。我倒是个逃兵,自己受不了压力,跑了,还回来这里说,看,我孩子的学校,多么好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9 金币 +9 收起 理由
shengxsetjy + 5 + 5 先进的思想开始时总是不被接受的。您做 ...
niceness + 2 + 2 你说的你孩子学校好的方面,家长可以借 ...
Theodore + 2 + 2 别这么想呀!看看国外教育体系里一些做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楼主| 发表于 2010-6-26 22:01:30 | 只看该作者
我介绍这样一所学校,本意是想说,在一所负责任的好学校里,让孩子慢慢的、自然的成长,其实是很值得的。

但是,我也不能不想到,国内绝大多数的父母,他们的孩子是在我个人认为非常变态的学校教育之下学习和生活的。

也许,我更应该做的事,是介绍我家孩子那些正在读着国内学校的优秀表兄的家庭教育状况,把他们的学习经验公诸于众,看看能否给更多的家长以启示和帮助。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4 金币 +14 收起 理由
hi5 + 10 + 10 接着写
niceness + 2 + 2 这个也需要,期待哦!
Theodore + 2 + 2 只要有有益的都是好的,不用分是谁的.也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0-6-26 22:59:30 | 只看该作者

预初故事(三)

游客,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10000 才可浏览,您当前积分为 0


之所以说这个故事,其实是想说,青春期的孩子因为种种原因,心理很不稳定,做的事也难以预期,同时,受父母的影响也很大。
这时候,我们做父母的如果身体力行的教他们一些处事的技巧,那么他们在遇到类似的尴尬情境时可能就会处理得比较好一些,不至于那么硬碰硬两败俱伤。但如果父母都不能冷静对待的话,那么发生矛盾的孩子就很容易陷入纠缠不休的僵局,最后成了“冤家对头”也有可能呢。如果说学校里会产生派系斗争,互相倾轧,说不定,这就是一个现成可能的例子——幸好,这次由于许多妈妈从中斡旋,事态尚在掌控中。
我之所以不太愿意让孩子太早出去寄宿,原因之一也是孩子的心理问题,在他小的时候,需要同父母倾诉。除了我们自己,还有谁能更好的理解和引导我们的孩子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secretgarden114 + 10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10-6-27 16:47:32 | 只看该作者
写得真好!先进的思想开始时总是不被接受的。
您做的没错,请不要自责,做“逃兵”没什么不对,
我如果有经济能力,也会这样做。
能够看到“外面世界的精彩”并回来介绍一番,
总比大家都做“井底之蛙”好。
谈谈体制外学校的教育模式,至少能让大家在现行教育体制的“围城"外面看到希望。
未来还是光明的,所有人都期待着最终变革到来的那一天。
请继续写下去。

[ 本帖最后由 shengxsetjy 于 2010-6-27 18:3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远离尘嚣 + 2 + 2 谢谢鼓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10-6-28 08:48:45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积分好像不够资格看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远离尘嚣 + 2 + 2 不用着急,适合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对小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010-6-28 08:55:52 | 只看该作者
你介绍的很好呀,在认真听。希望通过你的介绍让我对比自己孩子的不足,继续学习中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远离尘嚣 + 2 + 2 谢谢鼓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10-6-28 09:30:53 | 只看该作者
即将暑假了,关注楼主孩子的暑假生活!
顺便问一句,楼主有没有让孩子参加什么兴趣班或自己辅导?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远离尘嚣 + 2 + 2 今天来不及了,看哪天有空再说这个吧。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楼主| 发表于 2010-6-28 14:0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5 Theodore 的帖子

孩子小时候说话有很多语法错误是挺正常的事。哪怕是外国孩子,语音语调是无可挑剔了,但语法错误一样少不了。生活中的例子就不去说了,就看JBJ和其他一些书吧,那些孩子说的话里,语法错误还是挺多的。不要说孩子,就是大人,受教育的程度低了,说出来的话还是错误百出。我曾经看过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的纪录片,采访生活在底层的美国劳动者,他们的语法错误会让我听不懂——只好借助字幕,发挥想象,才能听下去。
所以你女儿小时候语法错误很多也没什么不对的。我们只能一方面多纠正,一方面也慢慢引导他们注意听自己说的话,自己有意识的改正。这肯定是需要时间的,不用太担心。
孩子最近对降世神通特别喜欢,动不动就在屋里扮做话外音:),所以想顺势用这个来提高她对语音语调的注意。

孩子的喜好是不同的,他们喜欢的学习方式也不同,用她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当然效率就会高,而且也不会招致反感。难得你注意到孩子喜欢的方式和内容,就直接选用也没有问题的。只要使用的过程中不过度,相信你女儿一定会收获多多的。

根据我家孩子带回家的资料,我感觉老师是在练习单词的时候训练语法的。因为他们每周会学一些单词,这些单词在我们看来是非常非常简单的,比如I、you、go、fell(fall的过去时,也提出来单独训练),等等。他们用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不断的让孩子练习造句。第一天用一种方法造句,第二天换一种句式,造句。每天造出来的句子都得是新的。这样一个星期下来,就这十几二十个单词而言,相关的语法(包括时态变化)、搭配都了解得比较透彻了,这些单词就基本上成了他们自己的了。而这些我们看起来非常简单的练习,还是他们在程度稍低的母语为英语的班里进行的。
我想,这一方面是让孩子学习起来不感到困难,因而较少产生畏难情绪,一方面也是在帮助他们发现英语(词汇)学习的规律,使他们在这样的反复之中,了解用哪种方法可以更快更牢固地掌握想要学习的东西。
当孩子从简单词汇的学习中总结出规律了,他们自学难度更大的单词时,也许就不需要我们去灌输,而可以尝试使用这些方法去自学。
当然,我现在还没有和老师沟通过他的教学方法,仅仅是根据他的教案自己瞎琢磨。下次见到老师谈过之后,也许我能给你更详细的答复。

关于资源的选择,现在资源是很多的,但是重复的比例也很大。
比如,很多出版商会对经典作品进行不同程度的简写,故事内容都相同,只是使用的词汇不同。
还有一些故事,有好多版本的视频资料,分别是不同年代不同导演对那个故事的不同演绎。
那套treasures,不同的州有不同的版本,但内容其实非常接近,只是排版、图片、语言稍有差异。
non-fiction的分级读物就更是如此了。我打印过一本吃动物的植物的分级读物,孩子从学校借回来一本《餐桌上的昆虫》的分级读物,其中讲到昆虫作为植物的食物,这个部分同我打印的那本书就非常雷同。这样的书我电脑里大概还有不下三本。
因为资源太多,且有许多重复,所以我在论坛上,下载的兴趣渐渐小了,倒更喜欢跟着一些热门妈妈(如元元妈、幸运小子妈妈、FnW等等)脚步走,看看他们的孩子在干嘛。有些他们正在使用的资料,我估计自己家孩子会感兴趣的,也会去花点时间研究一下,看看是否适合孩子现在的年龄阶段(包括但不限于理解力、语言复杂程度、心理感受等)。如果研究下来,当时不适合,那么我就暂时放一放。这些内容,只要自己大致看过一点,基本上就会有点印象,以后估计孩子到时间可以听或读了,再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向他推荐一下,他一般会比较容易接受。当然也有不接受的时候,那我就宁可放一放,甚至就不给他读也没有关系,毕竟课外阅读是可以非常灵活,不一定面面俱到的。

关于英文诗,既然你研究过一些,发现有很多讲究,也完全可以写个帖子出来介绍一下经验呢。
我现在没有专门给孩子讲英文诗,只是他在学校里学习rhyming words,自己会时不时跟我做这方面的游戏(比如和我比赛一人说一个at结尾的单词,这类比赛可以有很多,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我有时用到的一个网站是http://www.gigglepoetry.com/,有些非常好玩的英文诗,内容贴近孩子的生活,有些还非常搞笑,孩子也喜欢这种轻松的东西。

说到小孩子的英文学习,不能不提到的一个好方法是——游戏(我可不是在说电脑游戏哈,虽然那也不错,但不具备随时随地的优点)。
我的孩子小时候学英语就玩过很多种游戏,都是外教教他的。
另外,我最近也从不同的来源下载了不少游戏书,了解老师可以和孩子做些什么游戏,准备下次走进课堂的时候,也可以想出足够好的游戏可以和孩子们互动起来。——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暂且不提。
我小时候学英语,玩过的游戏不多,也就是Sam says之类的,最最简单的游戏。但到了我们孩子这一代,条件已经完全不同了,现在要像母语孩子一样的学英语,只要父母肯用心,已经不会那么困难了。
hi5的建议建立同城亲子英语俱乐部这个帖子的主意非常好。只要差不多年龄的孩子,父母希望他们比较愉快地学习英语的,完全可以在周末或假期的时候到公园里或郊外去,利用好论坛上找到的游戏书,一个家庭一次地轮流组织一些集体游戏。这样,孩子既可以学好英语,又有机会集体活动,玩了也学了,多好。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Theodore + 2 + 2 非常感谢您详尽中肯的指导。很有见地。 ...
secretgarden114 + 10 + 10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2010-6-28 15:39:00 | 只看该作者
基本赞同楼主的观点,下学期我的小孩就送她到了一IB国际学校,她开心得很。楼上很多说到,学习不扎实的问题,也来插句嘴,问题是学的东西有没有用?孩子喜不喜欢学?是启发性的引导还是灌注式的教育,国际学校办学思路和公立学校是很不同的。当然,代价是要缴比较多的学费,我女儿上的国际学校,幼儿园近5万,小学是7万,中学10一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12:33:42 | 只看该作者
荒废了很久,一直想说一个话题的——家长对孩子在校活动的各种支持,却一直没有着墨。

因为这种活动非常零散,很难三言两语说清楚。
但又不能不说,因为这些正是国际学校与一般学校非常不同的地方。

昨天看到昙花姐姐说有人为了孩子申请国外大学而作义工show的问题,想了想,这个话题还是要提,也许会很凌乱,但我姑且这么一写,读帖的朋友也就这么姑且一看,知道个大概差不多,就好了。

我孩子的学校虽然教学也不错,但更出彩的其实是他们组织的很多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读书周、游戏周(户外游戏、弄堂游戏,不是电脑游戏)、各种音乐会、参与社会的环保活动、地球日、数学日、国际学生电影展、summer party、为灾区小学义卖,等等。
这些活动有的是学校组织只需要家长参观的,有的是学校和家长共同组织的,有的是家长组织学校提供场地的,有的完全是家长组织赞助的。

读书周主要是学校组织的。学校事前发信告知家长,这一周或几周的主题是什么,需要家长做哪些准备,提供哪些支持(包括但不限于孩子的着装——扮演他在阅读中最喜欢的角色、对教室门的装饰提供意见,等等)。然后家长陪伴孩子阅读,关注孩子准备他在班级发言的讲稿,提供角色扮演支持,甚至亲临购书现场陪同孩子选购图书、观看孩子在集会上的表演,等等,这些活动就需要家长尽可能多的参与了。家长实在没有时间当然没办法,但有时间的家长(比如全职妈妈,或者一些在职的父母请假前往)还是会到场给孩子加油的。我提到的六顶思考帽,就是读书周去学校时在走廊墙壁上看到的,后来又在孩子的教案中看到了进一步细化的思考提示。这样热热闹闹地举办活动鼓励孩子读书,读得多的孩子得到鼓励,原本可能不太读书的孩子(我在这里还没怎么看到过)也会受到环境气氛的影响而产生兴趣,对孩子来说帮助很大。这些活动基本没有特定的优胜者,但所有人都会得到激励,我感觉比单纯的竞争性活动来得更好。

游戏周也是学校组织的。老师在整周的活动时间里教孩子各种游戏,家长要做的就是周末之前到场观看。我们看到孩子们分成不同的组别,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各种集体游戏,跳布袋、抢椅子、瞎子摸鱼、跳长绳,非常多。孩子学这个有什么用?只不过是让他们在一起玩耍时更尽兴、更爱生活一些而已,直接的“用处”,就谈不上了。可是你到那里去看到孩子们玩得如此开心,笑得如此欢畅,你一定会觉得生活很美好,你相信他就这样的长大,以后一定会是一个充满阳光的人。这,也许就是游戏的“用意”所在了吧。

为灾区小学义卖则是家长志愿者和学校协力合办的。学校提供场地,一些志愿者老师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参与,孩子摆摊出售自己家里不用的零碎物件(连房子都可以卖),交易金额的一半捐献灾区援建小学。这种事,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玩。他兴致勃勃地设计自己的摊位,准备要玩的游戏(我家孩子摆的是一个游戏兼杂货摊,让其他孩子出钱来玩游戏,玩得好的有奖,还真吸引了不少人),收摊后又去淘了几件低价玩具,简直开心得要死,当然最后除了花掉的二十来块之外,他“赚”的钱全部都捐出去了,大概有不到200块吧。第一年,是玩。第二年,也许还是玩。但这个玩,同别的玩,意义会稍有区别。他慢慢会知道,他不用的东西、他玩的游戏,间接的也可以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随着他的年龄增长,他的社会责任感,就在不经意之间,慢慢形成了。

在这些活动中,家长的参与是少不了的。如果只把眼光放在学习知识上,而不去重视学校和家长协同组织的活动,我们会觉得学校的要求很低。但如果认真看这些活动,你会发现这些活动是在全面的塑造孩子,帮助他从一个小孩子的角度,更好的理解人生、包容现实、发现生活里的美好。而我们家长在这些方面,在这些活动中给孩子提供支持和帮助的时候,其实也是在身体力行的教他如何做人做事,而完全无需说教。

[ 本帖最后由 远离尘嚣 于 2010-6-30 12:4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Theodore + 2 + 2 既注重促使自发学习的兴趣,更注重建立 ...
hi5 + 10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5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0:33 , Processed in 0.10717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