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鼎鼎妈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交流] 鼎鼎带着妈妈长大:留下脚印一串串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22:50:59 | 只看该作者

无差错训练?

2009年10月22日

上午去资料室查明年的期刊代号。打算给孩子订一点。

  资料室里两位都是初一孩子的妈妈,向他们了解了一下四中的情况。听到一个新名词“无差错训练”,让我惊愕不已。

  初中了作业很多,根据他们的介绍,对学校的教育实在无奈。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有时间再来写。

家有儿女论坛话题:

现在的学校教学中有这样一种训练,叫做无差错训练,一般集中开始在考试前一月或者大考比如中考高考前一年左右,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就是不能出现任何的差错,方法就是大量地做各种试卷,做到任何题型都掌握,看题目一目了然,不用思考就能马上用最快的时间做出来

    对这样的教学方法有赞成的有反对的,赞成的说这样可以减少考试的差错,争取得到最高分;反对的说法是认为,这样的训练就是把孩子当成了考试机器,除了考试不需要任何的思考,而人生,不仅仅只是一场考试。

    您对这样的学校有怎样的看法呢?

鼎鼎妈妈回复:

“这样的训练就是把孩子当成了考试机器,除了考试不需要任何的思考,而人生,不仅仅只是一场考试。”
这一种说法还算客气的。

我认为,进行无差错训练其实质是把思维丢了。而没有思维人跟机器何异?考试不是目的,本来只是一种考核手段,但是现在被我们的中学和家长变成一个目的,甚至是唯一的目的。

学校这样做,另一个原因我觉得就是学校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信心缺失,不花心思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上面,教学不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前提,而把学生变成了谋取利益的童工——因为分数直接与教师的收入、学校的生源挂钩。因为学校教育无需为孩子的成长买单,学校教育只管在校这几年榨取学生。

但是最终得有人给孩子的成长买单的,最直接的就是家长,往大了说,就是我们的社会。现在的“啃老族”“蚁族”等群体的出现,很难说与学校里类似于“无差错训练”的教学无关。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一部分对教育有所觉悟的家长在跟学校抢时间,而另一些家长一味求分数,助长了这种“无差错训练”的风气的形成。所以,我现在的想法是,希望中学教育早日正常化。但是,大环境我无能为力,我想尽量到我的孩子上初中时,能从学校手里抢到我的孩子。

要说的话还有很多,总之一句话:对现行的中小学教育深深担忧。作为一名小小的家长,我尽力做好家长这一职。我奈何不了社会,奈何不了学校,但我奈何得了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22:52:19 | 只看该作者

一碗水和一桶水

2009年11月06日

你要给孩子一碗水,你自己先有一桶水。——认可。

  对“一碗水”和“一桶水”,我们还可以作这样的思考:孩子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水,你有什么样的水?什么时候、怎样给孩子加水?如果自己的一桶水不满,是先给自己加满呢还是先及时地倒给孩子现有的水?可不可以让孩子自己给自己加水呢?怎样才能让孩子给自己加水呢?

  孩子的需要,我想其实就是家长的教育目标——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些家长会说了,我希望孩子不要像我这样,要比我强,那岂不是自己没有这样的水了吗?其实,我想我们得搞清楚这里说的“水”真正代表的是什么。这里的“水”应该不是知识、技术,知识的获取、技术的学成,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需要的是学习的兴趣、勤奋的品质和恒久的毅力。家长可以不懂孩子学的功课,功课有学校老师呢,但家长可以勤奋地工作、不断的学习、对自己家庭无私地付出操劳、对孩子随时随地地关切......还可以列出很多很多,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强项。反过来,如果你不希望孩子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不希望孩子有的习惯,自己彻底改掉。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22:54:51 | 只看该作者

孤独的玩雪者

2010年01月06日

早上七点,早餐准备好了,去叫女儿起床。

  “鼎鼎,起床吧,下雪了。”

  “耶!耶——耶——”

   三个“耶”,一声比一声高。伴随着欢呼声,她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抓起衣服就往身上套。嘴里说着:“太好了,可以玩雪啰,去年都没下过雪呢。”呵呵,可怜的孩子,还是太缺乏玩耍了。

  很快地洗漱,很快地早餐,7:30下楼了。

  “哇,妈妈,真漂亮,妈妈,这里真干净。。。。。”看着雪景,孩子惊喜的眼神,欢快的话语,让她戴上手套也不愿意,小手这里摸摸那里抓抓......

  可惜,不能玩耍,校车就要开走了,赶紧上车,看着校车远去,心里想着:雪啊,别停下来,让孩子放学可以玩雪。。。。


  上楼前,拍了几张楼下花园的雪景。回到家里,匆匆吃完早餐,就去了办公室。今天还有好多事要做......


  决定走路去办公室。没想到不常步行抄近路竟选错了道!二环线上的人行道满是泥泞,边上正在施工,人行道变成了施工车道,难怪路上没有行人。还好,人行道本是水泥路面,黄泥浆不算太多,小心地往前走,心里暗自保佑施工车别来,否则,满身泥浆,呵,不可想象。还好,还算早,大概施工车还没上班。


  横穿二环线时刚好是绿灯。进得校门,校园内的人行道被雪装饰得无比美丽,显示出地砖的花纹,我专门挑有雪的地面踩,发出咕吱咕吱的声音,哈哈,一个四十岁的女人,蹦蹦跳跳地踩雪,也算是独特的风景了吧?嘻嘻,此时校园里行人稀少,学生们都在教室上课呢,且让我放肆一把。


  一上午似乎都在飘着雪花,不过,雪花很细,纷纷扬扬,天,灰蒙蒙的......


  出试卷,整理数据。一刻也不停。


  饿了,想着要走路去食堂,那么远......叫外卖吧,咱也奢侈一回,呵呵。上网查了外卖电话,打过去,竟然说没人手,不送!真是的。


  好吧,就到校内食堂解决午餐吧。


  雪花飞舞带来了欢声笑语,路边草坪上到处都是堆雪人打雪仗的学生,灿烂的笑容,爽朗的笑声,还有不时的尖叫......还有好多人拿着相机不停地拍照片。雪,太难得了。



  食堂里人好多啊,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空位置,坐下来狼吞虎咽......

  “同学,这里有人吗?”哈,竟然叫我同学!我赶紧点头,加快了速度,我可不想和90后同桌吃饭,压力太大。


  午饭吃好的时候,雪已经差不多停了,唉。。。。

   下午开会。


  会议结束,接孩子已经来不及了。赶紧回家,到楼下时给家里打了电话:“鼎鼎,想不想去学校里面玩雪?”还么等我说完,电话里传来了欢呼声。


  天好冷,吩咐女儿戴上手套,她却拿出一双湿乎乎的手套——她说她已经去抓雪玩过了。带着一点难为情,她说:“妈妈,我不冷,不信你摸摸。”说着就把双手塞进我的手心。

  “还说不冷啊?比我冷多了。”我的手在冬天难得暖和的,今天却热乎乎的。

  “妈妈,我真的不觉得冷呢。”大概担心没得玩雪,她赶紧补充说。


  因为已是下班时间,校园里很安静,看不到人影,我把女儿带到大草坪,那里有很多雪人。其中,美术学院边上的一个雪人体态婀娜,凹凸有致,还戴了一顶红色的帽子,走近一看,原来没有脑袋。

  “妈妈,这个一定是美术学院的人做的,这么漂亮。”

  “咦?怎么少了一只手?”

  “是维纳斯。”我随口答道。

  “不像,维纳斯是美丽女神呢。”

  “这个雪人也很美丽啊。”

  “嗯,能穿上衣服就更漂亮了。”

  这尊雪人确实很艺术,身材曲线很细致,隆起的双峰、稍扭的腰肢、微凸的小腹都做得很逼真。。。。  

  我们俩一个一个雪人都看了个遍。“妈妈,这个不像,但是很干净。”“妈妈,这个有两面呢,前后都有眼睛嘴巴。”“妈妈,这个的眼睛是树叶做的。”“妈妈,这个后脑勺怎么空的?”“妈妈,这个怎么这么小?”“妈妈,这个被人推倒了。”。。。。。。她一边看一遍不停地说着,手里已经抓了一把小雪球了——看到很干净的雪她就抓起来捏成小球,小心地拿在手里,走路的时候净挑没雪的地方踩。。。。。。


  天很快暗下来了,这期间只看到我的学生一家三口,他们带着孩子玩雪、拍照。心里想着,此时,有多少孩子可以像我们这样开心地玩雪呢?

  “好了,把这一块的雪集中起来,我就回家。”

  “妈妈,什么叫集中?”

  “集中,就是把它们都堆到一起。”

  我一边做了个示范,一边说:“滚雪球,先要做一个芯。”

  于是她开始滚雪球了,很仔细,舍不得把一点雪漏下。“妈妈,越来越重了,哇,这么大一块地方被我弄干净了。。。。”

  天越来越暗了,看着孩子一个人玩得津津有味,实在有点不舍得回家。想着,是不是平时给孩子玩得太少了呢?

  回到家,换上鞋子,女儿一头钻进她的房间开始做作业,我开始做晚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22:56:31 | 只看该作者

人活着没有意义

2010年01月19日

  很多人喜欢思考和讨论人生问题,特别是与人生不如意时,原因恐怕是因为对人生的执迷,因为执迷而产生迷惑:人生到底为了什么?

     那么结论呢?————人生没有意思。

    人活得太糊涂是可怜的,但活的太清醒却是可怕的。敏感者觉悟者对人生看的太透太深,而糊涂者迟钝者看得太浅,但是,殊途同归:人生没有意思。

    在这个世界上,重感情者必脆弱,求完美者定感遗憾。那么,宽容自己的脆弱,我们就会执著;接受人生的遗憾,我们就能平静。要活得有意思,应该适当的时候敏感一点儿有所觉悟;多数时候不妨迟钝一点儿多些行动。人生不是由思考组成的,人生是由一段一段的行动组成的,而适时的思考是连接这些时间段的最好的结构,这样的人生才有韧性。

    你一定要仔细追究的话,我想说:人生是荒谬的。一出生就荒谬。你的出生没经过你同意不是?怎么就有一个你了呢?你来到这个世上干什么呢?难道只是为了活一场?难道不是为了活一场?这是一个荒谬的问题。

    说到底,人生不过是活一场,但不是为了活一场。呵呵,很绕吧?等于什么也没说!但是,又确实什么都说了:人生并没有终极意义。

    也恰恰是因为人生并没有意义,你怎么活都是有意义的!

    开心是意义,痛苦是意义;幸福是意义,灾难是意义(一直以为幸福的反面是灾难而不是痛苦);甜蜜是意义,辛酸是意义;没意思是意义,有意思当然是意义。所以,每一段人生又都是自由的,只不过我们没有真正意识到这种自由,正如我们没有感到人生的荒谬一样。

    所以,人生的荒谬性首先在于你没有选择。你来了,你就得好好活着,不管为了什么为了谁,不管有意义没意义。

    人生在世,无非活一场,本无目的。但是,人在有了超出维持生存的精力以后,必须设立一个超出生存以上的目的:为生命加一个意义。这是人作为伟大的动物的意义:人是唯一能追问自身意义的动物(在认为我们的宇宙内没有别的指挥动物的前提下)。

    但是,生命的意义永远是不确定的。

    然而,正是因为不确定,人才要寻求生命的意义。只有寻求这种意义,人才成为人。

    幸好,生命的意义的可贵之处不在于意义本身,而在于寻求,因为有寻求所以才有意义,意义就寓于寻求的过程中了。

    不要去追问活着有什么意思或意义,这是我想说的。

    活着本身就是意义:活着,为了各种责任备受煎熬或痛苦;活着,因了某种莫名的缘分而遭遇激情爱情;活着,由于突然的醒悟而欣然或悲伤;活着,多数时候的糊里糊涂的忙碌或空虚.....个中滋味,各种体验,每一份每一秒都是意义!

    活着,没有意义就是意义!

    我的天!为了这个没有意义的意义我竟写了这么多!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意义?

    累死我了,多数时候糊涂的小女人今天着实清醒了一把,但又觉得更糊涂了,哈!

    想说的还有很多,不说了,太累,没意义了。

2007年1月18日11:18



以上是一则旧日记。今天翻看到了,放到这里来,留作纪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22:57:55 | 只看该作者

愚公不要移山,搬家!

2009年11月02日

晚上八点左右,我正在看儿童教育研究者萧愚的博客,女儿完成一切任务:学校作业、钢琴、奥数练习、洗漱,走过来。我告诉她我正在看什么。指着“愚”字说“愚公的愚”。


  “愚公知道吗?”没想到她摇摇头。哦,可能没跟孩子讲过这个故事。于是简单地讲了一下故事梗概。没想到,我刚要讲愚公的精神。女儿说:

  “愚公为什么要移山?搬家不就得了?”

  “嗯,你说得有道理。”我竖起大拇指,并拥抱了她一下。

  “是的。同样的问题通常有很多种解决办法的。在我们现在看来,愚公搬家是最好的办法。妈妈不记得愚公为什么要移山了。但不管怎样,他们移山过程中锲而不舍的精神是要我们学习的。”孩子好像对“锲而不舍”不明白。我就继续说:

  “就是说每天做一点点,天天坚持,他们家一代一代往下传,愚公后面有儿子,儿子后面有孙子,孙子还有他的儿子......总有一天会把山移走的。”

  “嗯,就像我学习,每天学习一点点,一年年过去就学了很多了。”哈,看来孩子还是很有悟性的。

  “不过,移山,像他们那样不好,要用新技术才好。”看来话题不能再展开了,否则今晚不能按时睡觉了。

  “你说得太对了。我们下次再讨论好吗?今天马上准备睡觉。”

   到床上,还有好几项活动呢:读英语(美柏作业,今天用了5分钟左右),读《论语》,看喜欢的书(今天是《封神演义》)。

   看来,眼中的小孩正在长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22:58:53 | 只看该作者

教育,要面向未来

2009年12月14日

12月4日,听了复旦大学物理系主任金晓峰教授的报告《大学物理课的提问式教学》。一开始,金教授就在PPT上贴出了以下这段话:



美国第一任物理学会会长 亨利·奥古斯特·罗兰( 1883年8月15日在美国国家科学促进会的讲话)



“…… 美国科学只存在未来,并没有今天和过去。在我这个位置上的人应该思考的问题是:我们必须做什么才能够创造出美国的物理学;而不是把电报、电灯及其它令人方便的产品称之为“科学”。我并不是低估这些时尚产品的价值,整个世界的进步需要依靠它们;成功发明这些高技术产品的人应该受到世界的尊重。但是,虽然一位厨师发明了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使世人享受到口福,但是我们不会尊称他为“化学家”。……”



“……我常常被问及这样的问题:纯科学和应用科学究竟哪个对世界更重要?为了应用科学,纯科学本身必须存在!假如我们停止纯科学的进步而只留意科学的应用,我们很快就会退化成为中国人那样!多少代以来中国人没有什么进步,因为他们只满足于科学的应用,却从来没有追问过他们祖先所做事情中的原理。这些原理就构成了纯科学!中国人很早就知道火药的应用,如果他们能用正确的方法来探索“火药应用”的原理,中国人就能够在实现众多应用的同时还能够发展出化学,甚至物理学!因为只满足于火药爆炸的事实和应用,而没有寻根问底,中国人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进步;以至于我们现在只将世界上所有众多民族中这个最古老、人口最多的民族视为野蛮人!……”


   在金教授念到后面这段话中的“野蛮人”时,听众哄然而笑。我惊愕不已!我此时的眼中满含泪水。

   在罗兰的讲话过去100多年后,再来看这句话:“假如我们停止纯科学的进步而只留意科学的应用,我们很快会退化为中国人那样!”中国的现状远没达到这句话说的程度:100多年后中国更加退化了。

   问题出在哪里?思索中......(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23:00:03 | 只看该作者

教育,要面向未来(二)

2009年12月27日

纯科学和应用科学哪个更重要?为了应用科学,纯科学必须存在。事实上,应用科学的发展是建立在纯科学的发展基础上的,为了应用科学的发展,科学研究工作的着眼点应该在纯科学上。对一些应用,应该对其深层次的原理作探究、思考。不能只满足于应用。文明与野蛮的区别在于:对规律、原理的理解和传承,而不是应用了多少。而事实上,中国的火药,即使就应用方面,又有多少呢?对于导致真正应用的原理的追根究底的思考才能推动应用的发展。



  那么,教育呢?教育,是文明传承的载体。教育应该怎么做?



  1897年, 约翰.杜威在“My Pedagogic Creed ”中如是说:



“由于民主和现代工业的出现,我们不可能明确地预言20年后的文明是什么样子,因此也无法让孩子作好适合某种定型状况的准备。……  除非我们不断地注意到个人的能力、品味和兴趣,也就是说,除非我们把教育不断地变成心理学的名词,这种适应是不可能达到的” 。



  我的理解,教育应该给予学生的是:对学生的能力、品味和兴趣的培养给予适度的引导和创造必要的条件。因为,学生学习的任务是“facts and doubts”。显然,facts的获取相对来说是简单的,通过教科书、各种阅读材料都可以轻易获得,而且,需要的能力只是记忆(虽然记忆方法也有好差之分)。但是,“doubts”,需要的首先是思考。如果没有对获得的facts进行归纳总结、对比分析,doubts显然无从谈起。所以,我在我的课上对学生说:知识点的获取是你课外的事,课堂上的任务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这一门课的思想、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去思考怎样用于生活,用于其它学科。



“But the doubts can be conveyed and instilled only by those who work at the frontiers of knowledge and have re-examined the evidence.”这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To understand a science it is necessary to know its history.”——August Comte(1789-1857) in “Positive Philosophy”

于是,对于像大学物理这样的课程,很多章节的内容,特别是近代物理方面的,从其发展史入手,不断地引导学生思考why,假如不是这样的话,它会怎样发展?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物理本质。



  然而,现在的大部分大学生(也许少数名牌大学的学生除外),已经丧失了思考的能力。而思考能力的丧失是有原因的。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23:02:43 | 只看该作者

我不平凡

2009年12月22日

  早上洗漱时,女儿突然问:

  “妈妈,什么叫平凡?”不知道女儿是从哪里看来或听来这个词的。


  “平凡,如果说人的话,就是这个人跟大部分人差不多,没什么特别的,很普通。”我说完,看她一脸努力思索的样子,那神情,似乎是在竭力找出自己不平凡的证据。

  “那,我就是平凡的了?”一边洗脸,一边仰起头看着我说,实在是有点不甘心得出这个结论的样子。

  “嗯--”我笑嘻嘻地看着她说。

  “不喜欢...”

  “嗯--你是不是想自己不平凡?”我很认真地看了她一眼,继续说:

  “那你就要做出不平凡的努力。不过呢,妈妈觉得平凡也挺好的,快乐就好。”

  “嗯,我努力的。我还是想不平凡。”说完,还是一副努力思索的样子。

  “呵呵,好啊。”

  “妈妈,我想起来了,我不平凡的!”她突然提高了声音说。


  “哦?”我瞪大了眼睛,脑子飞快地思索着,会是什么事呢?

  “这学期我的英语每次都是100分,不平凡,对吗?”

  “嗯,每次都得100分不简单,这件事不平凡。”我摸摸她的头,招呼她吃早餐了。

  “我还要争取剩下的几次也得100分,还有其它课。。。”她一边吃一边自言自语着。

  “嗯,好啊。对自己有要求了就能做到的,马老师(孩子的钢琴老师)就是这么说的。其实想得100分也不是太难的对吧?只要用心了,得100的机会就多了,偶尔没得100分也正常的。”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0:30:52 | 只看该作者

鼎鼎QQ空间日志22:美丽的花

(鼎鼎说这是一年级时候的一篇作业)

这朵花穿着黄色的外衣,微风吹来,就好像蝴蝶展开了大大的翅膀,美丽极了。

[ 本帖最后由 鼎鼎妈妈 于 2010-4-20 08:5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0:31:56 | 只看该作者

鼎鼎QQ空间日志23:打羽毛球

今天爸爸带我去打羽毛球。

  发球的时候,首先举起拿着球的左手,再把拿着拍子的右手放在和地面差不多单笔地面高一点的地方,再让球掉下来,等球掉到一定位子,球拍往前一打,球就打过去了。

  只要看准球落地的位置再打过去,你就可以接到对方回的球了。

   有一次,爸爸打回来的球很重,所以我飞快地倒退。结果球一接住,重心不稳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因为这个动作很滑稽,我们两个都哈哈大笑。



  今天打羽毛球真开心!而且打羽毛球又锻炼身体。


[ 本帖最后由 鼎鼎妈妈 于 2010-4-20 08:5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2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4:00 , Processed in 0.10325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