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天高任鸟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反对读经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0-2-8 22:53:56 | 只看该作者
洞庭烟雨 于 2010/2/8 12:01 发表

俺只是提醒有些不识相的人,别再残害人性,别再欺负小孩子。叫个板怎么样:哪个学堂敢再体罚孩子,就先来打俺一顿,叫俺蹲马步,你要是敢打俺,敢叫俺蹲马步,你再去打孩子,你再去叫孩子蹲马步,俺服你。你打俺,你叫俺蹲马步,看看俺是什么反应。。。俺生理反应正常,打俺俺疼
-------------------------------------------------------------------------------------------------------------------------------
鸟仰天大笑:好血性汉子!




洞庭烟雨 于 2010/2/8 12:01 发表

1、俺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
2、虽然版主讲的有道理,但是,也不能够以此为借口,摧残年轻人,折磨孩子,否则,还不如什么也不干。捡软柿子捏,不是爷们行为。不是修齐治平吗,好啊,谁说经典教育好,谁就先把“修齐”弄个样子给全国人民看看。
-----------------------------------------------------------------------------------------------------------

鸟:秉直了这么狂下去,即是功德。




附    注:狂者,刚健进取。

所谓狂,非一般所谓“狂妄之徒”之狂,乃勇猛精进义,狮子奋迅义,直截了当义。
所谓“刚健进取”,非一般所谓“胆大妄为,刚愎鲁犟”。
“刚健”者,乃谓大义凛然,沛莫能御,其时时涌现,刻不容己。
“进取”者,义无反顾,无暇旁顾一切俗套枝节,一切凡俗情调,皆消融于“义之实现其自己”之历程。

不狂狷,不足以言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10-2-8 23:15:24 | 只看该作者

狂,义之实现其自己

义,若不能实现其自己,则不能成为“义”,故曰“义无反顾”。
实际,并无一个什么规定的“义”摆在内心,规约自己的行为,义,只是应当。

所谓“应当”,非是指“我应当怎么做”那个口语化的词汇,而是指整全地实践他,实现他,他才是他。比如“应当孝顺父母”,此乃一贯彻人生终始之事,只有当你真正尽心实现之,“应当”才会在此事上彻然朗现。否则,“应当”即不是他自己,而成“不应当”。

义,只是“应当”之实践其自身,完成其自身。
儒家即于此处挺立人的庄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0-2-9 16:30:25 | 只看该作者
读经是个教育事业,不是政治事业。这里要分清楚,不能混淆。
读经人士现在所作的,就是为将来理性而清明的政治局面,建立坚实的人文基础。
你要求这些热情推行教育改革的知识分子,去摇撼当前的政治现实,这未免过于情绪化了。

俺有同感,说出了俺想说的话。俺是这样想的,中国的问题(其实世界的问题也是一样),不寄希望于无形的东西,唯一有希望的是人,俺说了,对于政治什么的俺不感兴趣,俺对于这样的人感兴趣——有感性,有理性,感性充沛,理性分明,俺想,有清明的人,必有清明的政治。俺就来做这个清明的人,俺对自己有希望。

[ 本帖最后由 洞庭烟雨 于 2010-2-10 08:4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0-2-10 08:38:28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可能是忘记了,更可能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很少有人提到中国历史上一位读经人士,读中国的,也读西方的,赫赫有名,无人不知,其实,他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典型啊,学而习的典型,大量读经的典型,读到死,我们琢磨琢磨他,可以有好多好多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0-2-10 10:42:38 | 只看该作者
支持读经
支持不读经
支持大量读经
支持不大量读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0-2-10 12:55:16 | 只看该作者
等着爬楼,等着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0-3-7 09:42:54 | 只看该作者
从字里行间体会得出版主是用心写出的文章,呼吁我们受益的家长要以自己的真实感受去回应反对读经的人群,要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经典去融化他们,经典上的字字句句可以说到我们的心坎,如能运用这些思想去感化别人,相信效果是很好的。现在的情况是:不能影响到更多的人,是因为自己的内力还不够,有待加强自身的修炼。牢记经典中“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已”就好办得多。让我们一起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0-5-11 11:06:17 | 只看该作者
哎,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究竟如何?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0-8-27 13:32:42 | 只看该作者
读的;不读的;都带着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吧.


对于历史;应该批判吸收;而不是照单全收.

那个提出大量读经;一天读十个小时的教授估计是脑子进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0-8-31 15:02:05 | 只看该作者

培养记忆

读经是培养记忆力的,孩子基本不能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3:00 , Processed in 0.076635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