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马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一个清华学子家长的经验谈

 关闭 [复制链接]
81#
 楼主| 发表于 2004-9-18 18:53:02 | 只看该作者
俗话说:养儿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所谓的“教”,其实应该是教孩子如何做人。这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做“好人”或者“坏人”的问题。
记得在我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有一位王老师,高高的,胖胖的,现在想来应该是位三十多岁的妇女,她经常给我们讲童话故事,并且总爱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孩子们,人这辈子不容易呀。”“孩子们,你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只有先吃苦,才能后吃甜。”而她最爱跟我们念叨的一句话就是“吃尽苦中苦,方成人上人。”我当时根本就听不懂她说的意思,但由于她讲的童话故事是那么的精彩动人,所以,连这些话我也就自然而然地全都记住了。真是个好人哪!在那个年代,敢这么跟孩子讲话,才是真爱孩子。每每想起这位王老师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学生们揍得鼻青脸的样子,我的心里就特别不好受。
社会是不平等的,社会由于分工而被细化为不同的阶层,每个人根据其能力的大小置身于某一个阶层之中,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不服气不行。单田芳先生说书时不是常有那么一句话吗 —— “钱压奴婢手,艺压当行人。”说的就是能力有大有小,能力大的自然在能力小的之上。咱们说得再通俗一点儿:假如社会是一口大锅,人们创造的财富就好比是锅里的粥,每个人都用自己手中的勺子从锅里舀粥喝,勺子大的自然喝得多,勺子小的自然喝得少,哎,这勺子,就是人的能力。和发展是社会进步的硬道理一样,能力就是人们生存的硬道理。不服气就是不行。张三见李四比自己挣得多,心里也许就不痛快。不痛快没关系,您也努力努力,变得跟李四一样有能力呀,对不对?张三说了:“我不!我干吗用勺子?干脆我跳进锅里喝去呗!”那可不行,那叫没规矩,没规矩就要犯众怒,您就得被淘汰出局。像贪污的,受贿的,假公济私的,都恨不能把整口大锅据为己有,不犯众怒才怪。张三又说了:“我不跳锅里去,我吃别人勺子里的!”那叫什么?那叫偷盗,更不行。最后张三只好说:“唉!我不偷不抢也不欺公,我捡别人掉地上的行不行?”您别说,这还真行,这是要饭的,现在要饭的也合法了,有个美名,叫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您说这张三多没出息呀!谁愿意混成那样?
我觉得,这些道理有必要让孩子从小就听听,这样,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对自己的社会地位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会自觉地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最后还得学会客观地根据自身能力而在所处的社会地位上尽职尽责。这是德育。所谓德育不过三条,一是爱国,二是正己,三是为人。
在乐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告诉他家里的经济情况:爸爸是做什么的,妈妈是做什么的,经济收入有多少,买得起什么,买不起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什么,等等。
一次,乐乐在街上问:“爸爸,为什么有人坐公共汽车,有人坐小汽车?”
我说:“坐小汽车的有三种人,第一种人是做官的,公家有汽车给他们坐,第二种人是有钱的,他们自己能买得起小汽车,第三种人也有一些钱,他们虽然买不起小汽车,却可以坐一坐出租车。”
“那公共汽车呢?”乐乐问。
“公共汽车就是大家都能坐得起的汽车,”我说,“你看,咱们从家到天安门,不才花一毛钱嘛。”
“那咱们什么时候才能买得起小汽车呀?”乐乐又问。
“呦!”我说,“咱们可买不起小汽车。爸爸妈妈在工厂里干活儿,一个月挣的钱连个方向盘都买不了呢。”
“那怎么办?”孩子有点儿着急了。
“那只能靠你了。”我拍拍他的小脑袋,“等将来你上完小学上中学,上完中学上大学,学得本事大了,能当官,也能挣钱,自然就有小汽车了。”
“那你为什么不当官?不挣很多的钱?”儿子不肯罢休。
我只好一笑:“好,爸爸努力吧。爸爸一定努力工作,争取当厂长,挣一大堆钱!不过,万一爸爸没能成功,还得靠你呀。”
实事求是地对孩子讲一讲家庭情况是有益的,什么叫实事求是呢?就是富贵不淫,贫贱不移。有多大本事吃多少饭,天经地义。我曾听一个老太太这样对孩子说:“你爸爸可了不起,你爸爸当厂长,好几百人都得听他的,谁不老实就治谁!”一付仗势欺人的嘴脸。还有一次,在公共汽车上,我碰见两口子吵架,那女的抱着孩子冲男人嚷:“有本事你也买汽车呀!噢,让你老婆孩子受这罪,算什么东西?”然后对孩子说:“甭理你爸!真他妈没出息!”
这两种人的心态都成问题。自己心不正,怎么教育孩子?

今日奉献《货币》。请看贴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04-9-18 19:40:54 | 只看该作者
能合到一起去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04-9-18 19:53:42 | 只看该作者
引用:<<!--quote1-->最后张三只好说:“唉!我不偷不抢也不欺公,我捡别人掉地上的行不行?”您别说,这还真行,这是要饭的,现在要饭的也合法了,有个美名,叫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您说这张三多没出息呀!谁愿意混成那样?
并非他们自己愿意低人一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04-9-19 10:28:48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好,谢谢!接着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04-9-19 14:31:22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太好了,谢谢,请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04-9-19 16:09:43 | 只看该作者
值得我好好借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楼主| 发表于 2004-9-19 20:10:29 | 只看该作者
做父母的最不忍心让孩子受委屈,孩子病了,我们心如刀绞,孩子哭着不想上幼儿园,我们心如针扎,孩子在外面过得不适应,我们心乱如麻。我们恨不能整天陪在孩子身边,干脆把一切痛苦都自己替他们承受算啦。为什么?因为苗苗们确实太弱小,太娇嫩,我们真是时时都怕风吹坏了他们,雨打坏了他们。唉,我们这些成年人哪!我们整日为生活而忙碌,而拼杀,我们不怕流血流汗,为了能长上一级工资,或者评上一个职称,我们甚至不怕得罪了朋友,而对同事们的一个冷眼,或者上司的一个厉色,我们也能紧咬牙关厚着脸皮挺住。我们真像一群威猛健壮的狼,为了过得像个样子,就算撕咬得伤痕累累也没关系,歇口气,舔干净身上的斑斑血迹,继续上!但是,不管我们面对生活多么的强悍,只要见到孩子,我们钢铁般坚硬的心肠顿时就全都软了,有时会软得像一滩不可收拾的烂泥……
问题其实往往就出在这里。
做父母的不愿意让孩子承受痛苦,却十分乐意让他们享受欢乐,我们在街上常常可以见到一些衣着补素的父母陪着满身名牌的孩子行走;在洋式快餐店里,做爹妈的宁可说自己吃不惯那口,忍着饥饿心满意足地看自己的小宝贝们大口饕餮。孩子只要提出要求,父母只要有条件,能满足的尽量满足,这其实才真正是早期育子的一大病态。所有的隐患差不多都在其中了!至少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
德育,首先是要引导孩子逐渐学会正己,我始终如此坚信。我和妻子早就有个约定,那就是:我们吃什么,孩子就吃什么,我们穿的是什么水平,就让孩子穿什么水平,孩子需要的东西,一定买,孩子不需要的东西,决不买 —— 即使家家的孩子都买,我们也不买。爱孩子,就得让孩子受得委屈。
我们的小乐乐,现在想起来,有时候真是怪可怜的。记得在他两岁多的时候,一次,我们带他去商店买东西,走到儿童玩具柜台前,孩子忽然不走了,指着里面的一付交通棋要买。小家伙不懂什么是交通棋,他看上的是棋盒盖上一个站在红绿灯下的警察。孩子说:“妈妈,我想要警察指挥红绿灯。”
“咱们不买。”妻子说。妻子的理由我知道 —— 因为家里已经有了一些各式棋种,孩子其实对它们并不感兴趣。
“我想要嘛!”乐乐坚持说。
“乐乐,”我赶紧上前劝导,“你看,咱们有那么多的棋,有斗兽棋,有捕虎棋,有跳棋,有军棋,还有塑料相棋……”
“我要警察指挥红绿灯!”小家伙提高了嗓门儿。
“不行!”妻子也增强了拒绝的力度,“爸爸给你买了那么多的棋,你都不好好玩儿,扔得满地都是,还得让你爸钻床底下给你捡。”
“我想要嘛 —— ”
“咱没钱,不买!”妻子说着,拉孩子离开那个柜台。
乐乐从小有一个最最可爱之处:想要什么,一听妈妈说没钱,往往就不再过分坚持。但这一次小家伙的确太爱那个盒盖上的图画了,他一边跟妈妈走,一边不住回头看,那迷恋的眼神让我的心一下一下地发软。我悄声对妻子说:“要不,咱就给他买吧。”
“不买。”妻子说,“家里还不够乱的。”
一会儿,妻子看上了一件东西 —— 具体什么东西现在想不起来了 —— 便跟售货员聊了起来,我就在一旁凑热闹。也就一扭脸的工夫,乐乐忽然不见了,我吃了一惊,忙四处张望,发现小家伙正朝玩具柜台跑,我急忙跟过去,只见他小手里拿着不知从哪捡到的二分钱硬币,扒着柜台奶声奶气地叫:“同志!同志!”那个玩具售货员先是一楞,等发现叫她的竟一个比柜台还矮近一尺的小男孩时,噗哧就笑了,走过来趴在柜台上朝下看,说:“嘿,这是谁的孩子,真好玩儿!”
“同志,”乐乐认真地说,“我要买警察指挥红绿灯。”
“什么是警察指挥红绿灯?”售货员问。当她看清孩子指的东西时,又笑起来,“这叫交通棋,可好玩儿了。”
“您给我拿。”乐乐学着大人买东西时的口气说,一边把二分钱放在柜台上。
售货员笑得更厉害,说:“你妈妈呢?”
乐乐转过身,指指在那边买东西的妈妈。
“你只有二分钱,还差一毛钱,去找妈妈要吧。”售货员说着,将棋拿出来放在柜台上。
乐乐见状,乐得笑开了花,孩子以为售货员都同意了,事情肯定就办成了,于是兴高采烈地跑回到妈妈身边,一手拉住妈妈的衣服,一边指着玩具柜台说:“妈妈,同志说还差一毛钱……”
“不买!”妈妈还是那句话,抱起儿子走出商店。
回家的路上,儿子哭得特别伤心。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让我记忆最深的就是这件。其实一毛二分钱算什么呢?但我们确实觉得不应该满足孩子那些不尽合理的欲望。当然,孩子并不知道什么合理,什么不合理,也许人会说:孩子们喜欢的,肯定就是他需要的,而既然孩子需要,肯定就是合理的。我真的不想跟谁叫这个真儿,因为这话题争起来恐怕再过多少辈子也不会有个完结。我只想说,合理不合理的尺度实际上就抓在我们手里,您心肠软下来,可能就松一些,您稍稍咬咬牙,就会紧一些,但不论怎样,事事依着孩子,其实就是害孩子,这个道理应该尽人皆知。

今日奉献《狼》。请看贴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04-9-20 00:21:36 | 只看该作者
guoxiq+-->引用:guoxiq 能合到一起去吗?
呵呵,做点贡献,把我每天的收藏献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04-9-20 00:42:47 | 只看该作者
马羊+-->引用:马羊 但奇怪的是,每每我梦见他,却仍然是他小时候的样子,我甚至还常常梦见抱着他,跟他一起说笑,给他念好玩儿的儿歌,闻他身上甜甜的奶味儿。每当这时,每当我告别那奇异的梦境一觉醒来,总不由得要眼望窗外的晨曦而心中荡起无限的感慨:逝者如斯,而最终沉淀在人们心底的,真是些最美好、最可爱、最单纯的东西!
谢谢您的贴!我的儿子现在两个多月大,他使我的生活每一分每一秒都幸福得一塌糊涂,望着他纯真的笑脸,只希望时间走得慢点再慢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楼主| 发表于 2004-9-20 19:08:54 | 只看该作者
两个月大的孩子正是玩气球的时候,挂些彩色气球在他的上方(离远一些),拴根绳子连在他的小手上,看他有什么反应?马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17 00:00 , Processed in 0.080383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