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马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一个清华学子家长的经验谈

 关闭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2004-9-20 19:10:43 | 只看该作者
《狼》的贴子错了一个字,应该是:“环境保护,没我甭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楼主| 发表于 2004-9-20 19:17:20 | 只看该作者
还得说说锅和勺子的事。我们说过,社会财富就像锅里的粥,而我们每个人凭本事在同一口锅里吃饭,本事就是我们的勺子。有人也许说了:“我怕什么?我的勺子特别大,够我子孙八辈子吃的!”我说:行,您太有本事了。您的本事我们得仰着头瞧!不过,这就能成为你不注重教育孩子如何成人的理由吗?您本事大过天去,也代替不了您的下一代。当然了,您要是富翁,可以花钱让他们上贵族学校,您要是权贵,也可以硬把他塞进某个大衙门里做官,但这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呢?有道是“人惰莫道春光好,只怕秋来有冷时。”从古至今关于不屑子们伤风败家害人误国的故事真是层出不穷啊!
又有人说了:“我就这么一个小勺子,整天只顾紧着往嘴里刨还填不饱肚皮,哪还有那么多闲工夫管孩子?”对此我们这些局外人又能说什么呢?我记得电视里曾经报道过这样的位农民妈妈,丈夫早亡,她孤身一人在地里苦干,挺着骨瘦如柴的身板儿,硬是把三个儿女全都送进大学,当时我的心久久无法平静,对这位纯粹的母亲充满敬仰之情。
我们真是太幸福了,我们过着平平常常的大众日子,既没有那种整天梦想钱滚钱、利滚利的生意人心态,又没有那种英雄豪杰们干上一把大事业的工作狂心理,我们干活儿的时候踏踏实实,休息的时候轻轻松松,我们有得是时间想一想如何教育孩子的事,不同的是,我们这些普通人是否愿意在这件事情上多花精力而已。
教育孩子真的不只是一个智育问题。我们的小家伙们智商再高,也只是他做人的一部分,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小部分。汪精卫智商高不高?他是个汉奸卖国贼。王宝森智商高不高?他是个贪污腐败分子。这话说得有点儿太大了,但我真的希望我儿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 正派,睿智,有高尚的情操。
乐乐喜欢汽车,最喜欢模仿司机开车的样子。前面说过,家里的一台收录机让他当汽车给“开”坏了,还有一辆爷爷给买的汽车玩具,也都让他给坐扁了。曾经有一度,小家伙迷上了骑在我们的肚子上当司机,他一边颠着小屁股,一边抓住我们的手当离合器,嘴里不住发出“嘟嘟”、“嘀嘀”的声音,把所有的想象和情感都投入进去。一天,我刚下班回来,儿子便迫不及待地要“开车”,正好我累得要命,便往床上一躺,任由他“开”,不巧那天在厂里吃了白菜豆腐,一路骑车回来又喝了冷风,儿子在我身上猛颠,弄得我肚子里叽哩咕噜乱叫唤。妻子在一旁说:“小心,汽车轱辘要放炮了。”逗得我一家三口笑做一团。二十年后的一个周末,我们一家三口晚饭后去皇城遗址根公园散步,这时,汽车对儿子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梦了,只要他想,立刻就能实现。我们边走边聊些工作经历和世间传闻,尽情享受着初夏傍晚惬意的清风。正走着,一声清脆的小喇叭声在我们身后响起,回头一看,见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开着一辆黄色电动玩具汽车驶来,车上的灯一闪一闪的,十分光华夺目,经过我们身边时,男孩又一次按响喇叭,很得意的样子。
“嘿,好玩儿嘿!”儿子看着那孩子说,“这车不知多少钱?”
“便宜不了。”我说,“要是你小时候有这么一辆车,得高兴死了。”
“是啊,”妻子也感叹道,“乐乐小时候那么喜欢汽车……”
我们继续往前走。我心中浮现出乐乐小时推着铁皮汽车玩具满地爬时的样子,浮现出他骑在我们肚子上“嘟嘟嘟嘟”叫喊的样子,浮现出小家伙在香山奶奶的院子里开自己用砖头搭成的汽车时如醉如痴的样子,我就想:如果那时真有这样的高级玩艺儿,我会给儿子买吗?

今日奉献《茄子》。请看贴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2004-9-21 10:49:59 | 只看该作者
马羊+-->引用:马羊 两个月大的孩子正是玩气球的时候,挂些彩色气球在他的上方(离远一些),拴根绳子连在他的小手上,看他有什么反应?马羊。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楼主| 发表于 2004-9-21 19:11:28 | 只看该作者
乐乐两岁多快三岁的时候,那年夏天,厂里有了幼儿园,我们给乐乐报了名。为了让乐乐适应新的环境,事先我们一再向他吹嘘上幼儿园是如何如何的好玩儿 —— 有那么多的的小朋友,还有老师,大家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等等等等,孩子一听,果然很高兴。我找来木料和角铁,七拼八凑做了一个小挎斗,安上轱辘往自行车上一挎,就成了乐乐的专车。那天上班的时候,我把小家伙往挎斗里一放,说声:“上幼儿园去喽!”一家三口便高高兴兴上了路。
我的高兴真是装出来的,因为我心里明白,那个所谓的“幼儿园”,其实就是厂里出于无奈给职工提供的子女托管处,总共两间屋子,阿姨们都是厂里临时抽调的职工,其素质实在不敢恭维。
果然,乐乐一点儿也不喜欢那个“好玩儿”的地方,除了第一天孩子不知底细傻乎乎地跟着去了,在以后的两个多月里,每次上班,小家伙都是皱着眉头撅着嘴,一付被带去上刀山下火海的表情,而孩子又是天生的倔脾气,所以在幼儿园里难免不服管教,跟阿姨斗心眼儿对着干的小故事也是层出不穷,以至于阿姨们常指着我们的鼻子笑:“你们家乐乐,怎么那么嘎呀!”
说那些事情真的没什么意思,但是有两件事却不能不提。一次,阿姨领孩子们排队到街上溜弯儿,走到办公楼下,乐乐忽然发现从楼门口走出一个他认识的阿姨,他知道那位阿姨是妈妈的“同事”,便猛地蹿出队列冲向办公楼,像找到救星似地紧紧拉住人家的手说:“阿姨!我要见王宝祺!”王宝祺是妈妈的名字。孩子的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连幼儿园的阿姨都被逗笑了,结果,小家伙被顺利地带上楼去,在阳光明亮干净整洁的办公室里见到了妈妈,而妈妈的同事们也乐得不得了,自然是甜言蜜语地慰劳了这个小逃兵一顿。
第二件事发生在我们车间里。由于上回逃跑受到了妈妈的批评,小家伙这次改变了策略。当时我正从龙门刨上往下御活儿,只见一位开钻床的兄弟抱着乐乐经过机器轰鸣的通道,笑呵呵地来到跟前说:“嘿,哥们儿,你儿子要找你。”我一看:坏了,怎么故计重演呀?车间可不比办公室,到处都是运转的机床,粉尘弥漫,铁屑迸溅,噪音刺耳,油污呛鼻,这要是把孩子给磕着碰着可不得了。我赶紧对乐乐说:“去!到椅子上去站着!等我把活儿干完了!”我实在没办法 —— 一身的脏工作服,一手的脏油,怎么弄呀?孩子倒是真听话,自己乖乖地爬上那个平时我们吃饭打牌聊大天儿的脏椅子,站在那儿静静地看着我干活儿。可巧了,那天加工的零件不算大,每个也就是三四十斤吧,用不着天车,全靠我一根一根往床子上装卡,儿子一动不动地看着我 —— 搬运铁料,上卡具,抡扳子,点车试刀,干得是满头大汗。最后,巨大的机床轰隆隆地开动了,铁料在合金钢刀的切削下发出刺耳的剐蹭声,粉尘翻卷,铁屑刨花般散落下来。我摘下手套,拉起儿子说:“走,回幼儿园去!”小家伙什么话也没说,乖乖地跟着我走了。那是他第一次走进车间,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的机器,听机声轰鸣,看劳作的工人们粗声大气地交谈说笑、脏兮兮地挥汗如雨。我想,儿子可能是被惊呆了。
那天晚上,哄儿子睡着后,妻子悄声对我说:“你知道乐乐今天跟我说什么吗?”
“说什么?”我问。
“他说:‘妈妈,我长大了,也要坐办公室。’”
我们俩相对而笑,也没再说什么。我就想:这个小东西,竟然有如此见识,真是不可低估呀!
两个多月后,乐乐的喘病又厉害了,我们只得让他离开幼儿园,继续过与保姆相依为命的日子。

今日奉献《岩石》。请看贴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2004-9-21 21:04:01 | 只看该作者
万分感谢,还继续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04-9-22 13:44:00 | 只看该作者
请继续,期待明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04-9-22 15:26:34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喜欢,朴实,更感真实,余下更多教育孩子的深深感悟!非常有道理,就看自己具体事物时候的应用能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楼主| 发表于 2004-9-22 19:07:22 | 只看该作者
说到这儿,乐乐的0至3岁的故事就算讲完了。也许有人会感到失望,心说话:你白话了那么半天,我们一没看见孩子学弹琴,二没看见孩子学英语,好不容易瞧见学画画,还闹了个半拉子,就连“轰炸机”都给念成了“最作机”,这叫什么玩艺儿呀?
哎,这正是我想再说清楚一点的事。
还是那句话,我们都不是职业教育家,对于如何教育好下一代的事,咱谁也别吹牛,其实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我怎么就能肯定那个所谓0至6 个月的“脑细胞分裂期”真的那么重要呢?我怎么就敢下断言这个0至3岁就非下大力气去抓不可呢?我怎么就敢保证我的那个“语言教育法”用在任何一个孩子身上都管用呢?不敢!实在是不敢!咱们这是论坛,随便聊天的地方,我只是谈谈个人的经历而已。
一开始我说过,0至3岁是“发芽”期,孩子不是野生野长的草,任由风吹浪打日晒雨淋,孩子是咱自家一亩三分地里出的苗,是好是歹全靠咱自己浇灌培育。我的浇灌方法就是“语言教育” —— 跟他说话。当时我确实也没有很多的想法,没想着这么一来就能使孩子怎样怎样、如何如何,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觉得这么做可以让儿子的大脑反应活跃,用进废退的道理谁都知道,大脑的活跃,自然意味着脑运动 —— 即思维能力的不断增强。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想法使我感到十分兴奋,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子的种种智力表现让我更加增强了将教育进行下去的信心。我就是觉得特好玩儿。
需要强调的是,我的“语言教育法”讲的是顺其自然,如果孩子烦了,就换个话题,如果孩子什么也不想听,就什么也不讲,如果孩子不同意,咱也不必跟他强辩,如果孩子听不懂,咱也不用急于求成,如果孩子想知道个究竟,咱就实事求是地帮他找答案,如果孩子并不认真想弄懂,咱也就来个含糊其词,给他们留下些想像空间也许更好。我最不赞成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往他们的小脑瓜里硬灌东西,所谓“硬灌”,就是“你非学不可”,而且不学得像个样子就绝对不行。小孩子懂得什么呢?他们需要的是快乐,他们一生中就这么一点点可怜的天真快乐时光,您再给他训练成个小学究、小专家、小艺人什么的,冤不冤呀?
有人说了: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如果不从小抓起,让孩子学有一技之长,将来如何立于不败之地?
我说,竞争中固然有智力的因素,但竞争这个概念总的来说应该属于德育的范畴,等到了高中阶段,明智的家长总会发现,孩子们与其是在拼智力,倒不如是在比心理素质,这个心理素质来源于何处呢?实际上就是他们从小形成的对事物客观性的理解力和对自身行为的自控能力。缺少这方面的培养,到那时,孩子们就会生出许多不良心理现象,比如忌妒、猜疑、怨天忧人、自卑、自暴自弃等等,这种现象不光是在孩子的高中阶段,以后到了大学,甚至走上工作岗位,都难以避免,可怜有些做家长的事到临头还不知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找这个“主观”,怨那个“客观”,真叫一个抓瞎!
所以我强调了德育。如果说启蒙时期的智育就是让孩子们活泼快乐,那么这个时期的德育就是叫孩子们不能那么随心所欲了。说实在的,我们如此“德育”,其实大多是出于本能,因为我们的家境并不宽裕,不可能事事满足孩子的要求,如果那样,将是一个无底洞。所以我们不随便给孩子买玩具,并且尽量告诉他经济上的理由,让他从小就有节检意识。而孩子也通过一次次的挫折,明白得到的东西来之不易,因而倍加珍惜。感谢上苍给了我们如此这般的生存能力!
如果我是富翁,我得让我的孩子懂得天下所有人的辛苦。
如果我是赤贫,我得让我的孩子看到我是怎样的努力。
这是马后炮,事后诸葛亮。我们谁都不能和圣人相比。
0至3岁的教育其实很简单,真的用不着花很多很多的心思。但是,再简单的事情,也需要我们日复一日地付出很多很多的精力。

今日奉献《珍珠贝》。请看贴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楼主| 发表于 2004-9-22 19:13:42 | 只看该作者
发芽期和健苗期,其实就是0岁至初小三年,其中的分段大约因人而异,时间恐怕也长短不一。这是一个比喻,便于理解而已。一般而言,初小三年更容易被人忽视,最近我见到一些小学生家长网友的苦恼,其实大多是因为忽视了这一阶段所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4-9-23 19:05:48 | 只看该作者
我还想再说说想像力。这是一种最最难以捉摸的思维方式,但毫无疑问,它也是人类思维方式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万有引力来自牛顿的冥想;化学原素周期表来自门捷列夫的梦境;大陆漂移来自魏德曼的灵感,每当人类科学思想面临进步的关口,实现突破的往往是靠灵光一现的想像力。
在技术上,想像的作用也是尽人皆知的,有了飞机,人们就想像着捕捉飞机踪迹的办法;有了雷达,人们就想像着如何能使飞机隐形。据说,自私的美国人曾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试图发明一种将美国南部季风灾害引向拉美国家的方法,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想像一下,发明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将每年我国南部成灾的暴雨引一部分到干旱的西部去呢?
我在《康康人体历险记》中曾这描写过这样的想像:当康康、克斯和赖巴躲进金钢玻璃球中缩小到原子世界时,他们被眼前奇异的景象惊呆。
“金钢玻璃球慢慢坠落着,当康康再一次睁开眼睛,半天都弄不明白自己来到了什么地方,因为外面到处都是密密层层闪烁的光点,像无数颗忽明忽暗的繁星,而玻璃球就穿行在星星之间,仿佛落进无边无际的太空。
‘嘿,克斯!’小家伙跳到克斯的红色贝蕾帽上说,‘克斯你快醒醒,咱们飞进宇宙了!’
‘什么?’克斯立刻坐起来,使劲揉揉眼睛往外看,‘啊?啊……这不是宇宙,赖巴,我想咱们是进入原子世界了。’
‘是吗?’赖巴也清醒过来,爬起身伸直脖子朝外面观望,‘哇!真的……你们看,那些围绕着原子旋转的不就是电子吗?’
‘可我觉得这里更像是宇宙。’康康坚持着自己的看法。
‘你说得对,康康,’克斯赞同地点点头,‘如果我们变得比原子更小,那么原子世界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大宇宙。你看,这些发光的原子核像小太阳,而围绕它们旋转的电子不就是行星吗?’
‘我知道了!’康康叫起来,‘太阳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原子核,地球和别的行星都是电子,所以九大行星才围着太阳转。’
‘话可不能这么说,’赖巴连连摇头,‘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是不一样的。’
‘那不一定。’克斯立刻表示反对,‘赖巴,你怎么敢肯定太阳就不是一个更大的世界里的一个小小的原子呢?你怎么就敢肯定银河系不是一个分子结构呢?你怎么就敢肯定一百亿个银河系加在一起不是超巨人身上的一块肌肉呢?’
‘荒堂!荒堂!’赖巴一个劲地摇头说。
‘赖巴,你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缺少想像力,’克斯兴致勃勃地说,‘而想像力恰恰是一切智慧的源泉。等着瞧吧,将来等我研究出超万倍光速的时候,人们肯定会觉得宇宙原来是那样的小,到那时,我带你们到宇宙边儿上溜达一圈,咱打开个窗户跳出去,简直就跟在自己家的菜园子里玩捉迷藏那么简单。’
‘行了,行了,’赖巴不耐烦地打断他,‘我不明白这跟你们家的菜园子有什么关系。’”
很显然,赖巴是思想严谨求实的人,而克斯却是个想像丰富激情四射的家伙,对于赖巴的务实,我们自然无话可说,而对于克斯那套不着边际的宏篇大论,我们也不能说是错误的,因为,只要人类还没有弄清楚宇宙究竟是什么,那么关于宇宙的任何遐想都是无可非议的。试问,宇宙已经有了一百亿年的历史,人类的出现不过才区区二百万年,从宇宙演进的步伐上看,太阳的寿终正寝也是指日可待,我们人类要想看透这浩渺无垠的宇宙,又从何说起?
我个人认为,0至3岁的孩子,在智育方面主要是让他们多听、多看,尽情地去感知,尽情地去想像,尽量让他们的大脑处于一种活跃的、无拘无束的状态。这只是经验谈,还是那句话:属于马后炮,而且未必就是事后诸葛亮,仅供后来者参考而已。
我们为什么要限制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呢?我们为什么非要让孩子们一板一眼地按照成年人教给他们的东西去认识事物,而不能容忍他们有自己的“荒堂”想像呢?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我们最好是让他们觉得什么东西都好玩儿,而真的不应该逼着他们去学什么。当然,如果他们真的对某种学问或技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们就应该因势利导,予以鼓励。
大科学家钱伟长,考上清华的时候,国语和历史都是满分,而数理化三门加在一起总共才得了4分,可是在科技救国思想的感召下,钱先生硬是要求改专业,学了物理。一个连基本数理化知识都不具备的人,后来竟成了一代科技名师,这说明什么?说明死的知识好学,只要肯下功夫,多晚开始学都没关系,而把活智慧与死知识相结合,使之产生出新的知识,这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呀。
还是那句话:什么是智慧?智慧就是理解加想像。

今日奉献《照相机》。请看贴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4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1 17:51 , Processed in 0.084452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