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天高任鸟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调查:大量读经,对孩子有什么作用

[复制链接]
221#
 楼主| 发表于 2010-6-1 03:43:13 | 只看该作者
春花“最后”的这点耐心并没有用于“明理”,即论证“三证据是否一事实”以及“意之不诚是否一事实”。从“你能做到哪里”之质问来看,春花无异于承认“鸟说皆为事实”——既然是“事实”,如何能以“鸟儿能做到哪里”来反驳呢?鸟人即便是人人唾弃的禽兽,春花也无法否认“自己实践出来的事实”吧?鸟人只不过是就着“春花实践出来的事实”,揭示这一事实何以形成,及其本质是“意之不诚”。此所谓“就事以明理”。难道就因为鸟人是一禽兽,所明之理也就成了禽兽语不成?依法不依人,对吧?

也许你又要反驳说,既然依法不依人,鸟何必管我意之诚不诚,只要我说得在理就行嘛。好,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检视:
1、是否违规(吾已举三证据论证之)2、是否有理(以“意之不诚”论证之,以上见214)3、与主题是否有关(如下所述)

本帖聚焦于调查“你孩子怎么大量读经的,有什么用”,我们是在做客观调查,调查“孩子大量读经的情况”,以及“家长对实施情况的认识问题”。春花介绍了自家孩子的读经情况吗?再则,我们并没有请春花来来教育我们“大量读经何以可能”,“大量读经的意义所在”。我们向你请教了吗?我们向你询问过“成年人如何大量读经”这个问题吗?春花忍不住“一时动了点心”是不是稍嫌热情过了点儿头?难道,眼下流行“被自杀”还不够,还要强迫大家“被动心”?

我承认自己说话有点伤人。不过,一个人若不固执于某种情结,那么在听到与自己之固执截然不同的实话时,肯定是不会受伤的。因为她的心是开放的。按说,人到中年还坚持大量读经,这在全球读经网是受称赞的,久而久之,人也就习惯于这种称赞了,误以为自己真的值得称赞。实际上,那种称赞骨子里却是看不起人,等于默认“人的理性之孱弱”,暗示你“只能受表扬而受不起批评”乃是合理的。成人读经,说穿了也只不过是“下学上达”之一法,值得称赞处并不在于花了多少时间,亦不在于读不读。关键还在于你懂不懂。因为你不是小孩子。孩子才可以不明所以地读,成年人有理性,所以要懂,要相应。这里的工夫完全可以从你“是否明理”看出来。理性孱弱之病确有其客观性。然而,谄媚讨好这病人,则无异于纵容。特别是在公网,很容易会误导其他学人。


这栋楼已建了很久,那些沉默而诡异的大多数(马甲),使得调查早已丧失“客观公正”意义。所以,我也懒得追究什么了。但既然话已挑明,那就对春花警告一次。如果觉得我滥用职权,可以投诉。建议春花:“读经万能系列著作”好像已经连载到“之五”,这两篇可以合并成为“读经万能之六”发表。发在这里不合适,免得让人说咱们调查来调查去,居然调查出四十好几的超级读经儿童,那可是大新闻了。

[ 本帖最后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10-6-1 04:15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2#
发表于 2010-6-1 16:33:35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来取经的,感谢版主发起这次调查,我从头到尾看一了遍所有的发言,受益非浅,我儿子四岁半了,读经未实践过,因为一直以来我怀疑这种不求甚解的背诵有何意义,我认为一样东西只有理解了,它才是你的,看了大家的发言,大多数实践过的人认为每天三十分钟以内的读经还是有利的,准备给儿子也试试每天二十分钟的读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发表于 2010-6-1 16:39:14 |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觉得经要读,读多久还得看孩子的接受程度。但认为一天读4小时以上,大人都受不了,更何况是小孩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4#
发表于 2010-6-1 20:56: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春花 于 2010-5-7 10:31 发表
让自己变成小孩子,再也不看意思,就呆呆地读,什么也不想,这样一来,就一点也不觉得累了,现在,我不愿意看书,只愿意读经,因为这样读经太幸福了,读着读着还经常溜号,一会儿想起要买什么菜,一会儿又想起什么事儿,一开始这些都是让我痛苦的,后来,我干脆不管它,愿意怎么溜号我都不管,只要嘴巴在念就行,咦,这样一来,更不累了,而且现在我又多了一招,就是读经的时候,桌上放一张便笺,在读的过程中想起买什么或做什么,就赶紧记一下,这样等我读了一上午,也把中午要买的东西、要做的事记得比较全,嘿,这真是个好方法呢。

不好意思,我又来发言了,原因就是看见了这篇回复,觉得太不可思议了,成年人读经读到这个地步真是匪夷所思。我想知道,这位同学为啥要读这些经典呢,是为了背下来以后以备将来出口成章么?还是为了学术研究,把经典吃透,将来写论文写专著能引经据典?亦或是为了别的目的?但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读这些典籍时总要保持头脑清醒才好,这么呆呆地读,总是思想溜号,甚至还写风马牛不相及的采购单,真是典型的坏学生啊,至少学习态度不端正。这就说明,这位同学对经典不是出于真正的喜欢,而是强迫自己去喜欢,自我强迫的结果就出现了这样可笑的情形,这又何必呢。
我周围搞先秦文学的大家也有几个,没一位老师赞成这么读诸子散文,如果是他们的学生这么做,那肯定会被老师扫地出门,理由只有一个:不是这块料呀。读书就认真读,一定要知其所以然,明白人家的观点之后要搞搞自己的研究,不要一辈子就会背诵几句四书五经,而毫无自己的主张,这样的书呆子不做也罢。
还有,我觉得读经典最要不得是,总把某某老人家如是说。。。说了这个。。。说了那个,说了一大堆,结论就是应该听老人家的没错。。。唯独没有自己怎么说,如果写论文这样写,我们称之为“抄袭”,说得好听点,就是传声筒,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
发表于 2010-6-2 08:19:48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春花

看这个帖已经很久了,很想说些什么,但一直都没有什么时间。
我是支持大量读经的,我家小儿四周整,现从幼儿园回家读经,整日很快乐,可以每日睡到自然醒,也可以如入无人之境地一人玩一、两个钟头,据说这些都是孩子长智慧的时候。小朋友们放学归来,他也和他们玩得很好。读经时间每日都可以把握到三、四个钟头,听经的时间就更多了。读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作为家长,不要太迷信某种说法,但也不要被各家意见所迷惑,自己怀着认真的心态去实践一番才可。
我深知要改变一个人的观念的难度,举例来说,我们现住的是单位的宿舍,与一般的商品房不同的是,我们这里谁家煮个饺子,各家的小孩都会有一小碗,还经常成群结队地蹭饭去。住的家属以从事文教的人员为主,他们看到我家小儿读经上的进步(包括与人交流及自身相貌),我也愿意共享我的各种资源,但好几个人都认为也只有我这样的妈妈加上我这样的宝宝才能读出这种效果,至今仍无人有较大的反应。所以更加深刻体会到王老师说的当今能读经的人确实不易,有福气的人才可以读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snowfall2001 + 2 + 2 有福气人的才能读经,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6#
发表于 2010-6-2 08:32:05 | 只看该作者
觉得春花和鸟儿都是肺腑之言! 鸟儿的话有点偏激,春花大姐的也只是个例,学习重要,兴趣更重要,很多的人,特别是小孩子,对经典肯定不感兴趣,做到快乐读经,大量读经,真的很难,况且,现在读经,经典卖得贼贵~~~~商业炒作不可否认~~~~幸亏有论坛,可以免费下~~~~~~我家孩子也读经,但说不上喜欢,是习惯,每天读20分钟~~~~~再长时间就要反抗了~~

[ 本帖最后由 zkyhyh 于 2010-6-2 08:3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发表于 2010-6-2 09:18: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ecretgarden114 于 2010-6-1 20:56 发表

不好意思,我又来发言了,原因就是看见了这篇回复,觉得太不可思议了,成年人读经读到这个地步真是匪夷所思。我想知道,这位同学为啥要读这些经典呢,是为了背下来以后以备将来出口成章么?还是为了学术研究, ...


这个贴我也看了很久,关于春花读经的贴子也许不该发表在这里,这里可是调查儿童大量读经的地方.对于春花读经,说来说去大家只是在读经方法上意见不同,做为一个成人能坚持读经已然可贵,又何必如此奚落与批驳?在这里带着孩子读经的家长也好,自己读经的成人也好,又有几个是搞先秦文学的大家的学生呢?何况春花的文章里并未只见某某老人家如是说之言论.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zkyhyh + 1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发表于 2010-6-2 10:45:51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是大量的话,虽然没有实践过,直观上感觉就不太赞同,至少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是不适合的。让普通的成人来做这件事都未必有几成能做到,何况对正处在重要发育时期的孩子。对少数对此有浓厚兴趣的另当别论。好比练钢琴,真正乐在其中的(或者把它当作玩具)最终才会有所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9#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17:41: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kyhyh 于 2010/6/2 08:32 发表
觉得春花和鸟儿都是肺腑之言! 鸟儿的话有点偏激,春花大姐的也只是个例,学习重要,兴趣更重要,很多的人,特别是小孩子,对经典肯定不感兴趣,做到快乐读经,大量读经,真的很难,况且,现在读经,经典卖得贼贵~~~~商业炒作不可否认~~~~幸亏有论坛,可以免费下~~~~~~我家孩子也读经,但说不上喜欢,是习惯,每天读20分钟~~~~~再长时间就要反抗了~~...

原帖由 snowfall2001 于 2010/6/2 09:18 发表

这个贴我也看了很久,关于春花读经的贴子也许不该发表在这里,这里可是调查儿童大量读经的地方.对于春花读经,说来说去大家只是在读经方法上意见不同,做为一个成人能坚持读经已然可贵,又何必如此奚落与批驳?在这里带着孩子读经的家长也好,自己读经的成人也好,又有几个是搞先秦文学的大家的学生呢?何况春花的文章里并未只见某某老人家如是说之言论. ...



两位打圆场讲公道话的朋友的发言,我一并答复。既然是打圆场讲公道话,那就一定要遵循做人的原则——做人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合乎理性”。理性有两层,一是道德,即讲话凭良心。二是理智,即讲话要根据事实且合乎逻辑。任何不理性的说话都不是公道话。

之所以做这个答复,是希望和大家一起学会理性思考问题,不是为一己之私而辩解。我根本就不在乎你怎么看我,只在乎人有没有理性。理性,绝不是一个预设或设准,决不能用一句“人人皆有”即可交待过去。你得通过实现它而表现出来。

1、在劳尔提出意见之前,我已放过春花在本楼的违规软文一次,没有进行处罚,这是一个客观事实。本版的广告治理制度和实施细则,是我亲手起草制定的,我应该带头严格执行。为什么没有处罚,莫非我害怕春花?莫非我不知道如何处罚?请大家自己考虑。

2、这是公共论坛,作为版主作为楼主,我不能以一己私见或个人私情去误导读者——特别是教育问题,这关系到孩子的一生!因此,虽然没有处罚,但是我有义务对她文章中,所反映出来的一些毛病,提出观点和质疑。这样,可以警示读者,引发读者思考。

3、有些读者是不思考的。他们只注意一点,那就是你的言语是否令他们个人感到舒服。假如你说话不合他们的路数,他们就赌气拒绝思考。由此而反省,我的确应该注意柔顺表达的技巧。但是请记住,我不是他们的爸妈,他们也不是三岁孩子。爱听不听,我没那闲工夫去做老好人。

4、劳尔提出意见,我认为,他要么没看出问题的实质(从他的发言内容看),要么另有我所不知道的原因。我的立场是:既然不知道,就当做不知道,但绝不往“下作处”去猜想他的动机,只当他是提出问题,我有义务来回答。

5、于是对于劳尔之问,我如其所言而做如实之回答。向他说明,我为什么要说春花撒谎。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这里揭示了“成年人如何本质地研习经典”——复明圣贤之德性生命于自己的心灵,并实现于当下,以自己外在的言行去表征内在德性。此之谓内外一机而发,知行合一(详见214楼)。

6、至于春花对214楼的三千言反驳大论,我不想再浪费时间重复评论,详见我在221楼的回复。大家如果缺乏必要的理解能力,看不懂那些陈述,那么就请多看几遍(假如你真的想看明白的话)。



什么叫肺腑之言?——内——发自于真实的良知,外——实现于生活当下。内外一机而发,这才叫肺腑之言。这只有在真实地证悟良知之后,顺良知起用,才有可能做到。那些凭一时之激情而发的叫做“躯壳起念”,是没有定准的感性化生命,不靠谱的。

什么叫偏激?——内失公正严明之准绳,外失客观事实之凭据。这叫偏激。没有切实体认良知则不可能有真实的公正,“严”只有在证悟良知之后才有意义,即所谓“致知”之“必有事焉”,良知惟其至精至微,所以实践中才会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之感。“明”即自知与诚意的境界。

大量读经只有利没有弊,这是否偏激?站在成年人角度去论证孩子教育问题,立场是否已经偏激?况且,这成年人空有一番激情而缺乏自知自证的支持,造成文章既无事实依据,又无逻辑论证,前后矛盾,这,是否偏激?

我承认自己的发言“是有点伤人”,令某些人看着“感觉不舒服”。但这不是“偏激”,而是“不圆滑”。我只保证自己说实话,且保证所说的皆有事实作为凭据,并以逻辑作为前后之条理。。。我不想做老好人,并且厌恶那些拿德性做人情的老好人。


对于春花读经,争论的只是方法上的不同吗?——不是。你显然和劳尔一样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所以你需要重新再多看看帖子。请注意,春花读不读经是她的自由,爱怎么读(方法)也是她的自由,读什么经(选材)还是她的自由。关于这些,我是支持春花的——因为这是基本人权问题。记住,仔细甄别人们在为“什么”而争论,这有益于增进你的理智辨别能力。。。这个理智甄别的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很有用。

然而这个论坛,有几个人真正懂得去理智甄别交流过程中的“争论点”呢?
如果连这个都不能甄别,我们又怎么对得起孩子一生的托付呢?——学习呀,我的妈妈们,为自己的孩子,学习呀。。。

[ 本帖最后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10-6-2 17:5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ygf666 + 2 + 2 这个论坛,只有一个人真正懂得去理智甄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18:50:12 | 只看该作者
既然大家都说公道话,那么,我就为秘园版主说两句公道话。

有人说春花很真诚,这里我们需要仔细地甄别一下。春花认为大量读经好,并且她自己尝试过了,于是她汇报给大家。这算不算真诚?在最浅表层面而言,算真诚。这种真诚,是“心里认为是对的,嘴巴就说是对的”式的真诚,这是最浅表的、同时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常见最不缺乏的真诚。换句话说,其实就是一个人,她把自己认为好的对的,放肆去推广给别人。。。请问,世界上,谁又不是这样呢?

“真诚”二字的道德涵义,难道就这么简单吗?如果真的这么简单,孟子之后,儒家的德性慧命,为何竟有千年无人继承发扬?为何要等到濂溪、象山出来始有一明?难道中国的古人就那么蠢,连这么个浅显的道理都不懂,都做不到吗?这是个大问题,大家一定思考一下。读经,不就是要明白这个道理吗?请大家扪心自问,你们平时思考过这个问题吗?答案是什么?发在论坛上讨论讨论嘛。假如这个道理不明白,糊里糊涂地在这里建楼有什么意义?糊涂人教孩子,结果是大家都糊涂。


春花到这个论坛发帖,除了宣传(包括以身说法)王财贵先生的读经理念(包括大量读经),就再也没有谈论过别的内容。她激情四射地用了那么多篇幅去宣导,去争论、去劝诱别人家孩子实践大量读经。。。然而,她自己的孩子是怎么实践的呢?她简单交待了一下(还是在我逼问之后):一个孩子高三没读经,准备让他读却又“还没定”。另外一个读大学“没有管他”。。。说一句题外话,有谁问过春花的孩子是“如何上大学”的问题吗?没有。那么她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保送清华”呢?呵呵题外话。。。按说,春花知道读经这事儿起码有五年以上了,那时候,她的孩子还小呢,为什么不大量读呢?显然,她的教育实践,与她所推崇备至的教育理念,就存在一个分裂的矛盾相。那么,就有几个尖锐的问题提出:

1、她从未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实践过大量读经,为什么那么推崇?一腔热情而已。
2、她自己的大量读经实践,实际上也并没有什么真实收益,这个我在上文已经论证。
3、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她实际教育实践(自家孩子教育)让步于她所推崇备至的理念(大量读经)?

第三个问题最耐人寻味。因为这是不能辩解的。为什么?因为我已经做到了。我听到“大量读经”的第一时间就马上开始让孩子着手实践了,应该算是国内最早去实践“儿童大量读经”的一批人。并且是干干净净毫不犹豫。在此之前,我早就让孩子脱离了现行教育体制在家自学了。所以,在这方面,你春花没任何理由可以跟我辩驳。我和你一样都是普通人,我能做你就可以做。在这一点上,我就比你真诚,而且是实践地真诚:内有诚心外有诚事,内外一机当下实现。。。但是,即便如此,我也并没有满天下去宣传什么。


事实表明,春花在这个论坛,不仅是“宣传别人的思想”,而且只针对“别人家的孩子”宣传。所以秘园版主才说“总把某某老人家如是说”挂在嘴边。要不是秘园和我一再容忍,管理方也许早就封禁这个纯宣传性的ID了。本楼不再就此问题讨论,要讨论自己另外建楼,否则一律删帖。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倍耐媽媽 + 1 雖然沒有看前文,也不知誰是誰,但是分 ...
ygf666 + 2 + 2 谢天谢地,此问题讨论圆满结束!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2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3:53 , Processed in 0.095455 second(s), 3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