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接过宝宝的音乐教育时,我很慎重。他超出别的孩子的诸多能力带给我很大的压力当然他对不喜欢的人从不理睬的个性也是对我极大的考验。关于音乐教育尤其是早期音乐教育我个人的想法向来很明确:我和宝宝的音乐旅程就不会只是单纯的认识音符,或演奏某一种乐器,而应该是全面的音乐素养的培养和认知,当孩子接纳到一定程度便把所学各种知识点和音乐元素串联起来达到融会贯通.
大的方向很明确我和宝宝妈妈也很能达成共识,只是实施起来会花费很多心思。妈妈几乎把想像能用的着的乐器统统搬回家,音乐课能用的上的书籍、节奏卡统统备齐,有时候为了做课上用品准备到很晚甚至难以入眠。我的很多个方案在教学过程中被否定,我们迟疑着,摸索着,期待有一个能尽快见效的教学思路。了解早期音乐教育的人都会认识到,儿童最早接受音乐教育是从感受音乐开始的,我们的学习也是如此,感应高低音并把这些音具体到我们的游戏当中, 节奏的感应也让他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把软垫上放不同数量的物品,每个软垫代表一拍逐步认识各种音符.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我们更加确定宝宝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浓厚,喜欢世界名曲(听到很经典的曲子他会放下手头所有“工作”专心听完,当我钢琴上弹奏某一名曲时他会一直说真好听啊,再弹一遍 想起来就觉的可爱)所以我们决定从世界名曲鉴赏着手,参照《小小爱因斯坦》(因为这是他很喜欢的一部动画片,当然也有很多我们可以借鉴的音乐)
期待这种教学法成效显著.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