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美烧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和三岁多儿子的经典诵读笔记(有片片)

[复制链接]
141#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09:03:26 | 只看该作者
亦凡的进步(10-07-22)

  每天早晨,亦凡都起得很早,休息会后,就会练习写字,然后大家都起来后,开始读经。上午还会完成两页作业,然后就是休息和玩玩具,看电视,散步等。
  
  今天下午,亦凡在读完经之后,说:“我很快就读完了,有些地方已经能背了,下个星期,我要增加一本了,读四本!”我对孩子的自我评估和自我安排感到很惊喜,对他说:“你能有这么好的安排,太棒了!下周就开始读四本吧!”想了下,又对他说:“现在你每次读三本,觉得读得很轻松的话,可以每天读三次,甚至更多次的,这样,你就会读得更熟悉,很可能读了一周,全部会背。”亦凡说:“我先读两次吧!”呵呵,这孩子真是令人惊叹,自己循序渐进安排得这么好!学习能力这么强,又这么好学,如果不让他多汲取点知识,真是有点浪费孩子的时间了。从小,拓宽孩子的视野,多方面汲取知识,真是太重要了!

  有点可惜的是,我看到他妈妈给他买的很多书,缺少了百科类的,很好的贝贝熊套装,也没有能好好消化,用在引导孩子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上。读经,更是没有坚持读,只是播放给孩子听了些。而其实,孩子是这么喜欢读经。由此我感到,光给孩子买一大堆书,没有好好和他读,一起去学习其中的精髓,还是浪费了!我目前看到他读了这么多书的表现就是: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比一般孩子强,居然能读长篇童话,学习能力也很强。缺少的,可能就是书中的意蕴,和要表达的生活智慧了。

  更深地体会到了《幸福的种子》中说到的:

  和孩子一起读书的人能决定书的最终价值。不论多好的书,如果讲的人态度敷衍,就无法生动传达书中的意韵。当然,书本身也要具备一定的力量,尤其是好的作品,本身就有足够的力量展现其特色,让孩子乐在其中,但是一个讲书的人如果能与好的书产生共鸣,充分理解书的内容,并自得其乐,必定能将更丰富的内容传达给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楼主| 发表于 2010-7-27 09:27:13 | 只看该作者
孩子到底需要什么(10-07-26)
      
  那天在朋友的QQ签名看到:爱他如他所是,而非如你所想。当时心有所触,感叹这是个真正了解孩子的妈妈。这两天,看到辰辰和隔壁新搬来那家那个年龄相仿的孩子的交往,慢慢从中感悟,到底什么是孩子所需要的?
     
  我邻居家孩子凯凯,年龄只和辰辰相差几天。凯凯爸爸妈妈带孩子的宗旨就是玩。他们家里玩具很多。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更多 的玩具。新玩具买回来,一会就不想玩了,凯凯妈妈对此很是抱怨,但是拒绝不了孩子的纠缠,只有不断往家里搬玩具。
     
  凯凯每次到我家来玩,对我家到处都是的绘本,从来没有兴趣瞄上一眼。有时候辰辰邀他一起看书,他也是看都不看一眼,只到处找玩具,找到后,玩一会,又去找新的。
      
  家长让孩子玩,就是无意中充分刺激了孩子“玩”这方面的需求,而即使得到再多的玩具,孩子没有满足感,期望得到更多。这种需求,一般是无止境的。和物欲一样,没法满足,最后,得到的,只是空虚。而刺激孩子学习的欲望就不同,孩子有了很强的求知欲,他会从经典中得到心灵的滋养。读经的孩子,就是从小刺激了孩子的求知欲,学习能力,而不是物欲。孩子从小,是主要刺激求知欲,还是物欲,这就是家长的认识和选择了。
      
  而孩子到底最需要的是玩玩具,还是学习呢?孩子喜欢玩具,出于天性,喜欢探索和学习,更是天性。对玩具的兴趣,其实也就是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和求知。不仅对玩具是如此,对他所能看到的,他都想知道。每一个家长,面对刚出生几个月的婴儿那强烈的求知欲,都是震撼和感动的,相信家长都有过这样的体会。而什么时候,我们忽略了孩子真正的探索和学习的需求,慢慢地把自己的意愿,自己以为孩子需要的,是自己所想的那些,从而强加于孩子身上了呢?
      
  从不流行,强调经典的高贵品质;从不过时,强调经典的永恒价值。
      
  有的家长说没时间,还是没有充分认识到读经的好处。如果真的因为要学别的,而把读经放到次要或者无所谓的地位,那是还不明白读经在于固本培元的作用。经典是任何一个国家与民族文化精髓与教育核心之一,经典教育并不是选修的一门兴趣课,它是必须的。就现在我们国家教育的现状来说,它是应试教育的救命草。是德育的根本,也是教育的根本。
      
  于是有的家长说,那我就买本三字经试试吧。亲爱的,这本,严格地说,还不算是经典呢。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不读最好的,有点可惜了。没有下决心的家长,往往抱着试试的心态,一旦发现孩子不喜欢,很容易浅尝辄止,这样很可惜,也许,一试之下,和经典失之交臂。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tracylin2002hk + 2 + 2 我好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楼主| 发表于 2010-7-28 09:07:31 | 只看该作者
读经的孩子,你快乐吗?(一)(10-07-27)
     
  昨天早上起晚了些,后我又忙于其他事,没有带辰辰读经。到快中午的时候,叫他读,他说吃饭后再读吧。我要做饭了,就依着他。结果吃饭后,他说要睡觉了,等午睡起来后再读吧,好的,我又等。结果下午才读了。
  
  有时候辰辰爸爸也说:孩子愿意读就读,不愿意读的时候,就不读,不要让孩子不开心。

  呵呵,这话,说得外行啊。昨天孩子没读好,是我的原因。我放任自己的懒惰和虚假的忙碌,没有要求和引导他,不是孩子的原因。辰辰有时候即使嘴里说不,可是你不管他这个“不”的含义,告诉他几分钟后,准备好了就要读了,到时候他还是会乖乖地读的,读到他喜欢的地方,就笑,读到他认为理解的地方,就自己解释一句,继续读。很快就忘记了刚才自己说的“不”了。况且还要养成一个习惯,是不能半途而废的,父母要尽好引导作用。

  辰辰爸爸以为,读经,多枯燥的事情啊,孩子不喜欢是肯定的,有压力也是肯定的。可是,他不读就不能明白,真正和孩子一起读经的家长,就会体会到读经之乐了。朗读让人愉快,每天半小时左右的朗读,让我觉得气息畅通,声音润泽,心情舒畅。读顺了一篇文章,让我享受成就感;储存在脑海里的文章,当有所悟的时候,更让我快乐和明悟。有时候,像牛一样反刍一下,也是一种不错的感受。
  
  我不知道辰辰的感受是什么,但是,我发现他也是很喜欢朗读的。每次读经,都要和我相视而笑,常常能在玩玩具的时候,嘴里不时冒出一长串。他还自动把朗读推广到读经以外,喜欢读绘本,读自己幼儿园的课本,常常是一连读几本绘本,把幼儿园的几本课本从头到尾都读完,唱完。


  读经以来,他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提高很快,这些,直接导致他更喜欢看书。阅读,成了他最大的爱好

  每天,我们俩也很享受一起朗读经典的时光。我觉得,一起读书这条纽带,把我们联结得更紧密。《朗读手册》中说: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楼主| 发表于 2010-7-29 08:47:05 | 只看该作者
读经的孩子,你快乐吗?(二)(10-07-28)

  年轻的妈妈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很多妈妈,从怀孕开始,就自学了很多早教知识,小巫、孙瑞雪、蒙特梭利、七田真等人的著作,在年轻妈妈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于是,很多妈妈的育儿观,颠覆了上一代的经验,一心想用自己的学到的方法,培育自己的小宝贝。于是,新一代宝贝快乐自由地成长了,一出生,就有家人在耳边不段念叨着什么,反正宝宝听不懂(呵呵,我也是其中的一个,宝宝一出生,就给他念诗)。这一代的妈妈,注重孩子自身的感受,尊重孩子的自由,让他们毫无阻拦和压抑地成长着。而实际上,他们必将因为无限蓬勃发展的自然性而付出成长的代价,过于放松。这样成长的后果,必定难以建立起正确的规则意识,从而在以后的成长中很难重新回归。

  教育深度和广度,不是一般家长泛泛看几本流行教育类书籍所能比拟的。一切环境,都有自己的规则。

  曾经听过一场关于现代教育现状的讲座,讲师说到:很多家庭和幼儿园,在培养难以管束的“猴子”。再联系当时会场内奔跑尖叫的几个孩子,还真是不能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场景就是讲师的话的活生生的注解。

  教育的最高准则,其实都是相通的。很多专家的一项论述,提法不同而已,各是教育的基本原则里的一个个分支。

  赖老师提出的读经原则之一,是全家读经,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开始我是不明白这条原则的含义的。但是,读经一段时间后,我慢慢体会到了它的深远意义。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的,就是父母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相伴终生的最重要的人。改变家长,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孩子。四岁前的孩子,是用眼睛和手来探索学习的,家长的行动比什么都更有示范效果,语言的要求,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还比较抽象。

  俗话说“三岁看老”,其实非常有道理,非常符合教育原理。家长应该在孩子尚未成为“猴子”的四岁前,要把一些完全不可以做的事情灌输给他,把必须要做的事情灌输给他。没有道理可以讲,孩子也不会听懂这些道理。有些道理,其实连大人也说不清楚,弄不明白。比如红灯时不可以过马路,有什么道理可讲呢?比如我们每天要吃饭,要睡觉,要学习,要读经,这就是规则。当孩子从小有了这样的意识,做起来,就不难了。每天,大人按时读经,孩子看着慢慢就接受了。一切,都能水到渠成地做到了。

  我们家的孩子,就是这样接受了读经的。这种情况下,孩子读经已经成为习惯。有时也会有所反复,那也是正常现象,事物都是有阴阳的,我们平淡对待就是了。

  就是这些规则训练,已经让我们受益匪浅。想想,一点规则,每天所花时间不多,可是,对孩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所以,读经与否,关键在于家长的认识。读得如何,除了方便使用的教材和光碟,家长的态度和行为,也非常重要。

  重温一下赖老师关于读经的相关发言:引导,不一定不是命令,孩子毕竟是孩子,会有不合理之处,需要我们引导,太把孩子当大人看也是不行的……许多父母总是说,孩子不高兴,孩子不喜欢,这样的父母,不知起什么作用,父母,是孩子的指路明灯,不能引导孩子的父母,是不合格的父母……教育孩子是用心的艺术,不是要,也不是不要,一切因时而定,因地而定。在读经过程中,淡化孩子,强化自己,把自己读成专家了,孩子就自然成为专家了,大人的坚持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可以毫不隐晦地说:读经的孩子,很快乐;读经的家庭,很快乐;相信孩子,很快乐!相信读经群的群友,很快乐!读经论坛的朋友,也都很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楼主| 发表于 2010-7-30 08:31:34 | 只看该作者
经典是什么?(10-07-29)

  最近,我的日记,在有的论坛上,被个别极端反对经典教育的网友炮轰。跟帖中说:

  你做了很多不是父母该做的份外事!试问,当你宝宝进学校后他们该学些什么???什么年龄段要做什么年龄段的事情,你人为地拔高了他们的成长速度,还沾沾自喜,自以为成功了!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如果你的孩子继续这么教育,他们的人生完了,不会完整,不会有可记忆的欢乐童年!

  现在如此开心玩耍的年龄非要读那么多他们这个年龄段不应该掌握的东西,有用吗?????等到了3、4年纪以后,可以说是一点用都没有。我国的教育你又不是不知道,还想增加孩子们的负担吗????你这个妈妈呦,简直可怕!醒醒吧~别再害孩子们了!

  嗨嗨,我本来想写出自己的观点的,但是,忽然没有心情写啦!好好读书去!每天,认真带孩子读好书,自己也好好读读。每个人自己的孩子,每个人用自己认同的方式,好好培育就是了。

  既然题目已经写下,也只好说明一下,引用一下人家现成的话吧:

  经:经,常,法——《康熙字典》。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典:则。
  经典——具有永恒价值的法则与书籍。
  中国经典——中国具有永恒价值的书籍。
  西方的经典--西方具有永恒价值的书籍。

  欧美最好的学校不是私立学校就是教会学校。西方经典的学习,则是私立学校与教会学校的共同传统。美国前总统布什与现任总统奥巴马,都把孩子送私立学校

  经典是任何一个国家与民族文化精髓与教育核心。除了在中国,世界上找不出任何一个国家,有人不遗余力地批评、歪曲、否定与贬低本国经典的。在欧美能找出这样的人?他们批判、否定与贬低《圣经》、《理想国》、《荷马史诗》、《莎士比亚戏剧》或《独立宣言》?所有批判与否定本国经典的人,都是这个民族的败类!

  广义的经典:人类具有永恒价值与长久价值的任何东西。唯一衡量标准:流传的时间。如经典的电影、歌曲、时装等等。

  中国经典教育,是以中国经典为核心的教育。首要目的是传承具有永恒价值的内容。中国经典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传统,也是中国教育的未来。中国当今教育的病根就在于废弃了中国经典。

  基础教育倡导以知识为主的学习是一种极其愚蠢的选择,是一种高科技时代的愚民思想。知识更新的加快使昨天所学非今天所用,今天所学非明天所用,造成时间、精力与财力的巨大浪费。大部分知识都不需要学习与记忆,在应用时候,随时学习与查询,上网百度或谷歌。
不变就是法则,就是经典。应用经典与法则解决问题就是创新。

  就一个国家与民族来说,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传承文化。衡量一种教育的优劣就是看传承文化的长短。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文化流传至今的国家。传承中国文化的中国教育是世界最优秀的教育!

  无论回归传统,还是继往开来,不能缺失中国经典教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楼主| 发表于 2010-7-30 08:32:02 | 只看该作者
发重了
改成这样了

[ 本帖最后由 美烧女 于 2010-7-30 08:3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发表于 2010-7-30 11:41:01 | 只看该作者
辰辰妈,学习了!偶们屁丁准备也投入到饱读经书的长路上,互相支持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楼主| 发表于 2010-7-30 18:10: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巴布丁妈 于 2010-7-30 11:41 发表
辰辰妈,学习了!偶们屁丁准备也投入到饱读经书的长路上,互相支持哈!

一起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楼主| 发表于 2010-8-2 08:56:24 | 只看该作者
读《黄帝内经》,感悟和女儿沟通的好时机(10-08-01)

  昨天去参加了《黄帝内经》沙龙,金润讲得非常好,内容丰富而又妙趣横生,让我明白了些读懂《黄帝内经》的方法,很受益!最让我开心的是,我明白和女儿沟通的好时机到了。

  和女儿关系密切的是这一段:“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女儿已经年满12岁,正要步入青春期,相信不久就会有天癸至,这时候的女孩子,任脉通了。任脉,总任一身之阴经,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 对一身阴经脉气具有总揽、总任的作用,故有“总任诸阴”之说。此脉畅通,就表示女孩子生理机能慢慢成熟啦。这个脉,是女人身上的重要经脉。

  青春期的女孩子,太冲脉盛。太冲穴,是对应肝脏的穴位,是肝经原穴,肝胆主谋略、决断,这时候的女孩子,变得有主见,有胆识,也就是俗话说的叛逆期到了。女孩的这个成长阶段非常重要,身体、人生的基础,这阶段起着关键的作用。女孩人生要过的第一关,是情关,那么进入青春期的女孩,就应该有家长在这些方面做些好的引导,引导孩子和同学交往,和男生正常交往,以及女孩保护自身的一些方式。让孩子既有自信,又能自保,收放自如,不至于太过拘谨,也不要因一时冲动,伤害自己。当孩子得到事先的教育和引导,什么都变得清明些了。

  这个时间段,也是和孩子沟通感情的一个好时机。孩子慢慢长大了,对这个世界,对她自己的人生的探索欲望慢慢达到最强、最憧憬的时候,也是精力最旺盛的时候,最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指导。这时候和孩子的良好沟通,能增进亲子感情,良好的亲子感情,也能对孩子起上更好的影响。

  当女孩子生理基本成熟之后,就会天癸至,月事以时下。这个时,也包含了准时的意思。当一切自然运转,女孩的身体就一切正常,如果月事不准时,就可以从任脉和太冲脉去找找原因呢。

  非常感谢《黄帝内经》,感谢金润的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pebbleyun + 1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08:59:14 | 只看该作者
辰辰自己指读了(10-08-02)

  今天,是个令我非常开心的日子。辰辰独自指读了本周读经的全部新内容。

  呵呵,我用个小小计谋。看他程度差不多了,就说,今天妈妈有点不舒服,你自己跟佳佳姐姐读吧!

  他是个贴心的孩子,就跟着录音,自己指读了本周读的三本经典:新学的《老子》前十章、《篱翁对韵》十四寒、复习《论语》第八篇“泰伯”。

  中途,我想看看他指得对不对,凑过去看了下,很好的。他还推我:去休息吧,你不是不舒服吗?

  我决定慢慢放手,是受了群友君妈的影响。上周末和君妈相约在育心见面,读经,交流,从她的教子方法得到启发:孩子的潜力巨大,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孩子做不到的。关键是父母要付出时间和心力。
  希望和更多的群友多加交流,大家一起交流,学习,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3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9:36 , Processed in 0.227548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