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dianca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天积累一点点(03年yy宝的英语学习纪录)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14:17:23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收到了从网上定的小石头运动升级版。想不到这么迷你。儿子马上被它迷住了,挂在脖子上走路也听,吃饭也听。音量的话在家里安静的环境下还是可以的。到室外估计就听不清楚了。不过也够了,我是周一到周五在外婆家时候方便些。比如中午饭后就有那么点点不长不短的时间,还有等吃饭的时候也可以听听(吃饭我还是让他尽量不要听,否则也太忙了吧),把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
这几天我的工作稍稍没有那么忙了。所以利用上班的时间研究这些听力材料。今天想把那些flash转成mp3。下了个软件试了下。发现有的flash有中文讲解,没去掉。这样听起来不舒服。看来还得学怎么剪辑。慢慢琢磨,反正儿子听的东西有的是,这些材料对他来说有难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0 09:23:00 | 只看该作者
hi5版主的    儿童自然英语学习法, 让英语学习事半功倍


中文的学习难点是认字, 而英文的难点是阅读和积累词汇. 从前面英语母语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个奇妙的地方, 就是孩子在学会拼读规则后, 可以很快的直接就将自己已有的听力词汇(听的懂的)全部转成阅读词汇(读得懂的). 也就是说, 过去能听得懂的, 现在可以读懂. 基本的阅读词汇量一下子就有少则2000, 多的可达 5000甚至更高. 而我们过去的英语学习法没有一个是在利用到这个有利的阶段, 也没有谁认识到这个英语学习跳跃的阶段。
对英语是外语的孩子应该怎么学呢?  和孩子学中文一样, 学英语也应是先语后文. 即先听说, 后读写. 小孩子开始学英语一定要多听, 听多了就慢慢可以听懂很多话, 孩子的听力词汇量会随之增加. 到一定程度, 孩子自然想开口说话. 慢慢地, 孩子说出来的话会令家长都感到惊讶. 要知道孩子天生有很强的语言吸收能力. 不管是那种语言, 只要家长能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 让孩子多接触多听. 让孩子将语言和图象建立起关系来, 孩子就能很快掌握这种语言.  只有在能听懂, 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之后, 这种语言才真正成为你的语言. 当能听得懂的词汇, 句子越多, 学英语的自信心就会越强. 将来这些听力词汇很容易就能转成阅读词汇. 而靠背字典, 背课文的方式来学习语言, 不仅费时, 费力, 枯燥无味, 效果也极差. 绝不是学语言正确的方法.
所以, 自然的英语学习法就是:
        第一步: 家长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 多接触多听英语, 从生活的各个方面着手, 建立英语语音和实物图象之间的关系.  目标是基本听懂简单的生活用语, 指令. 能用英语表达简单的需求.  不断扩充听力词汇量. (注意这一阶段着重在听, 孩子想说再说, 不要强迫孩子跟读, 背诵, 照单词念。 更忌讳在亲戚朋友面前强迫孩子说英语。 )
        第二步: 在孩子能听懂绝大部分生活用语, 听力词汇量达到一定水平后, 教孩子ABC字母和PHONICS英语读音规则. 同时不断练习语言的表达能力. 目标是能读简单的句子, 听和说的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
        第三步: 在孩子学会 PHONICS英语读音规则后, 开始找一些简单的小图画书让孩子练习阅读. 慢慢掌握最常用的第一批单词. 目标是能阅读简单的图画书和短文. 掌握一批最常用单词.
        第四步: 逐步提高孩子的阅读难度和阅读量, 广泛接触各个方面的英语. 同时开始逐步学习英语的语法知识和写作能力. 目标是能阅读简单的故事, 在听, 说, 读, 写上全面发展.
以上的学习步骤需要孩子和父母按步就搬地进行. 换句话说, 第一步没完成, 就不能急于进行第二步的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1-4 14:33:12 | 只看该作者
过了个元旦,妈妈也懒散了许多。好几天没有记录了。
上个星期yy发烧了,基本上都是请假在家里,学校也不能上了。莫名其妙地发烧,挂了2天点滴,烧还是反反复复。每天在家里除了把落下的功课补起来以外也没让他干什么,除了去医院,有时间就睡觉。感觉前阵子孩子也很累,现在倒可以好好休息下。有的时候他自己在家里就随便把机子开起来听一下。我也没对他有什么要求。毕竟身体是第一位的。
今天早上去上学了,不过我还是很担心,因为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
听说过几天学校要口算测验,儿子的口算速度还是比较慢的。所以今天给他做了口算卡片,打算最近强化一下。
英语还是muzzy 7,you and me 1-5  peppa pig3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学而妈妈 + 5 + 5 保证睡眠多运动,身体第一!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1-8 13:41:43 | 只看该作者
muzzy 7反反复复听了很多次了.现在大概差不多了.前几天还给他讲了讲时间的表示方法,比如 half past five ,five thirty ,a quarter to ... 这些。不知道什么时候儿子已经偷偷地看了第八集。今天开始听了。感觉一集如果听的时间太长也会有疲劳,所以打算全部完了后给整个听一遍,现在就先囫囵吞枣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0:30:23 | 只看该作者
口算训练告一段落。速度还是不快。以后还要多练习。
muzzy ,第8集也差不多听熟了。you and me 的儿歌,感觉比较短而且上口。总的说来进度还是比较慢的,因为都是在其他事情的时候顺便听的。我也不太确定到底听懂了多少,所以有时候都是反复了再反复才给他新的听。反正儿子也不贪多。以我自己的判断,大概鉴于人家泛听和精听之间吧。当然其中可能有部分听不出来胡乱猜测的成分,也有些对读音存在误差,我也没逐句进行落实。儿子的热情还是很高,很喜欢听。
现在的问题是,需不需要再精点,把里面一些句型或者单词落实下。本来我打算把剧本打印出来一起分角色朗读。但是儿子好像不喜欢,因为密密麻麻的英语对他来说是天书。阅读我们还没有开始。我想,是先找点书来读给他听呢还是依旧纯听力进行下去。或者利用寒假给稍稍讲点phonics的知识。毕竟这两样对我来说都是很大的考验,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前阵子论坛里下了些阅读书,大家是打印出来还是放在电脑里看啊。家里没打印机,有点麻烦。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1 金币 +11 收起 理由
学而妈妈 + 10 + 10 打出来看,保护眼睛要紧~
icybai + 1 + 1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1-14 10:52:28 | 只看该作者
请教lz,你有什么办法让孩子每周只听一集,或者只看一集,我们最近也在看muzzy,和他讲定每集看2遍,听2遍,已经是上限了,其实我感觉他的程度,要想熟练掌握里面的单词句型,2遍还少了点。可他不肯。

读英语书也一样,就是没耐心,不肯多读几遍,所以很羡慕那些喜欢反复听和看的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21:23:27 | 只看该作者
我看得很少,只在周末看看,平时就反复听mp3里的。里面存的都是一个星期里听的东西,反复听。否则选来选去太麻烦而且会贪多。就是自己麻烦,每个星期给更新一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21:24:25 | 只看该作者
muzzy 9 ,peppar 05,you and me 2-3 2-4
妈妈的功课:这几天在研究两套分级读物。感觉有些摸不着头绪。正在想是否去买一台打印机。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08:50:49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是儿子期末考试的日子。早上七点不到就起床了,7点40分准时把孩子送到学校。看到很多家长在校门口对孩子嘱咐来嘱咐去的。我也没说什么,拍拍儿子的头:“去吧。“
对于孩子来说可能不知道什么,懵懵懂懂的。其实我还是喜欢孩子这样,毕竟还是一年级么。可是我这个做妈的怎么就这么操心呢。虽然心里对自己说小菜一碟。可是随着期末考试的临近我还是想东想西的。想到以前自己上学的时光,考试家常便饭,而且我还是喜欢考试,因为考了以后就有的放假了。往往这样发挥就特好。从试场走出来,和同学校对着刚刚做过的题目,证实了原本不太确定的答案,就特别高兴。从小学一路走来,都很顺,就连高考也没什么好紧张的。那次母亲本打算送我去考场的,但我没有答应,还是骑着我的自行车去了,因为我不想那次的考试变得和平时有什么不同。
可是现在轮到我做母亲了怎么会如此放不下心呢。虽然在儿子面前没有表现出来也提醒自己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不经意中总有一件什么东西挂在心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0-1-29 00:01:51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也是一年级的,也刚考完
比YY宝宝英语开始的晚一些,进度也慢.
我们才在听体验一,其他资料还在下
看YY学MUZZY好象效果不错,我的MUZZY还在电驴里慢慢拖,等拖完了,我研究一下也给HT加上,光体验有点单薄了,不知道还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一起交流和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diancai + 1 + 1 谢谢参与!共同提高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4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6:27 , Processed in 0.097689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