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学而妈妈、菊菊妈妈、Tina_L 和画荻教女的鼓励。
9月1日以来,Kevin不再去原来的小学,改上中学了。近2个月,应该说一直处在适应阶段吧。
首先是课程科目有所增多。不仅有语数英,还有生物、地理和历史。增加的科目,尤其是地理和历史原本就是Kevin的最爱——人家居然在新书发下之后迫不及待爱不释手地抱着历史教科书废寝忘食津津有味地读了个遍,服了他了。
其次是时间节奏明显加快。小学阶段的内容可谓小儿科,慢慢悠悠毫无压力地学,比较轻松。现在不一样啦,作业量陡然增加,如果拖拖拉拉,不能有效利用学习时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占用睡眠时间、导致休息不够,所以提高学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再次是学习任务大大加重。不同于小学的有利一点是,几乎没有重复抄写性的作业啦(如抄写单词N遍)。但也面临新的挑战或者说要求——学习的自主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很多内容要靠预习和复习,这方面如果偷工减料,是不行的。
在教学管理上,老师们也不像小学阶段那般唠唠叨叨、千叮咛万嘱咐,很多事情强调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家长会上,老师远不如小学老师那样喜欢跟家长沟通和交流,很大程度上要靠孩子自己去适应老师、适应新的学习方式。
回到正题,说说这段时间的英语学习:
老师采用的教材是初中课本、《新概念(二)》和《大家说英语》(杂志)交叉进行的方式。其中,初一课本主要是循序渐进地讲音标和语法(象精读),《新》是逐课背诵与单元测验相结合,《大》主要是听和读。
初中课本开篇是Hello,,My name is ***,真不知道这教学体系是如何设置的。小学6年下来,一切从头来过?或者也许人家教委的编排本是循序渐进的合理设计,小学英语重在培养兴趣、中学英语才强调语法和结构,只不过严峻的小升初形势把小学生逼迫并推向了雅思5-6分的水平。唉,能怨人家教委么?
《新》的背诵,Kevin比较流利和熟练,测验细究词汇和语法就不行了。《大》侧重于听力和口语,台湾老师嗲嗲的发音,乍一听有点别扭,我不太喜欢这种中国人说的东西,不过听习惯了也还好,而且毕竟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对话还是由老外来完成的。老师讲解重点词句的方式,对Kevin还是有效的,那些词句以及用法,我也说不上来,循序渐进地好好听听很有帮助。唯一的问题是,每天半小时的听力资料,实在太费时间了,不过既然老师要求,就跟着老师走吧。
为了帮助应试,我决定系统地给Kevin讲讲语法,至少让他对这些文法和结构有些概念。学而妈妈建议的报班,我也考虑过,培训机构的老师肯定更有经验、讲解效率更高,但鉴于报班时间受限且不知道如何能找到合适的班次,我决定亲自上阵,先试验一段再说吧。上次打印的形容词练习,Kevin迅速做过之后,我借助初中英语语法辅导书,帮助他系统地学习和巩固。比较级、最高级、as good as…这些知识,Kevin在以前的阅读中都遇到过,也能明白其意思,只是没有上升到语法的层面去细究,导致做题时模棱两可、会掉进那些变态题目的陷阱中。
语法书,我用的是纯中国应试教育类《初中英语语法》,各位有什么好的推荐么?论坛里好像有几个版本,没顾上仔细分析辨别,没有发言权,抱歉。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