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zty1122bb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交流] 1122的阅读

  [复制链接]
233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23:01:11 | 只看该作者
再读兰亭
‘兰亭集序’,曾经熟读,背诵。如今再次温习,很亲切。
在看‘贞观之治’时,知道萧翼从辩才处巧得‘兰亭集序’的故事,体会唐太宗对其的钟爱。
继而,视频中看过两幅‘萧翼赚兰亭图’,很是玩味。
去年,特意到中山公园的‘兰亭八柱亭’观摩。据说这八柱亭是圆明园的旧物,分别有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董其昌等及清乾隆的临摹。
精妙的东西总是让人回味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32#
发表于 2012-12-19 13:48:20 | 只看该作者
又读您的“育女心经”感觉真好。快期末考试了,还能如此淡定,让人佩服。我孩子在海淀上小学,现在已进入疯狂的总复习阶段,每天学校的事情都要忙到十点十一点的。所以,很多事情能停的都停了。看您们还能如往常一样学中文,只有羡慕的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3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1 13:40: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332 豆屁 的帖子

疯狂也是会有的,当然比海淀一定要差一个档次。本周,我们有一次11点,一次10点。家里的辅导也在缩量,只是没有全停。真要是彻底放了,重拾会比较费劲。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小桥流水 + 2 + 2 重拾比较费劲,我也有同感。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3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5 09:29:07 | 只看该作者
虽然已是期末,依依俩俩的家庭学习还是在缓慢进行中。
英语
1)听英语
NARNIA广播剧:1集The Magician's Nephew听完,正在听2集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2集与电影相对应,她们本来就很喜欢,看过数次,听广播剧的兴致自然很高。
39 clues:听完1,2,正在听3。由于故事主要发生在日本,孩子们比较感兴趣。
FEC的听力训练:进行到03-05,进度也慢了,但还在进行。
2)读英语
twilight&new moon:孩子们看了不到一半,稍有进展,期末功课实在太紧。
3)新概念英语
新三:Lesson31~40的复习结束,开始Lesson41。unit3篇幅更长了,多为议论文,挺晕的。
新二听写:Lesson93
新二词汇:Lesson94
新二练习:Lesson51

中文
1)中文听书
百家讲坛-史记-秦始皇,听完。史记-刘邦,听了一半。
2)古文学习
古文观止:归去来辞。我们终于经过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来到东晋南北朝了。‘归去来辞’,我们过去读过,但没有‘兰亭集序’那么熟。我放了杨一吟诵的‘归去来辞’,粤北客家腔调,与我们老家相去不远,听亲切。
古文阅读: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读到刘备称帝,孔明为相。竖版繁体,除了字还嫌小,没有其他的大碍。
3)诗词品读
唐诗三百首:仍在读孟浩然的五言古诗。进度缓慢,时间有限,只能如此。
4)古文练习
王力古汉语常用词:已通读到‘整’,四十余字。王力引用的典故中,除了诗经、孟子、尚书,大部分我们以前接触过,挺有感觉。以后除了通读,应该细细的琢磨一下为好。
5)小说阅读
指定书目与自选书目全停了。寒假再来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一叶小舟 + 5 + 5 期待着这假期的两种书目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35#
发表于 2012-12-26 17:19:21 | 只看该作者
静静地顿河我听了有一半了吧
想请教下1122爸爸,这书里面描写了很多战争的场面,为效忠沙皇而战、为各自信仰同胞内战、为保卫家园而战等等,那些战争场面那么血淋淋,那么残酷无情,那么狰狞不堪,孩子应该还体会不了那样复杂的社会背景和那样的复杂心理历程,给孩子听好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zty1122bb + 2 + 2 不怕,有时现实看清楚了会更糟。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3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09:09: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335 小舟悠悠 的帖子

当然非常好了,尤其是我们这些生活在类似社会环境的孩子更应该知道历史与现实的残酷。
作为体制内学习成长的孩子,依依俩俩在学校受到的官方价值观教育是很全面的。既有正式的宣讲,也有当今社会现实的冲击,孩子们往往处于迷雾之中。如果想稍稍清楚的活着,那么就要历史的看待这个社会,多角度的体会历史,即应从内部审视现实生活,也应自外面理解所谓苦难与幸福。
作为‘教材’的‘静静的顿河’,如果孤立的听或者读对小学高年级初中的孩子都是不合适的,应该系统的导入渐进。比如,国外的,我们可以结合‘日瓦戈医生’;国内的,可以读一读王安忆的‘长恨歌’。
历史剧变往往有许多共性,也是最激发思想的。比如1644年,我们在读‘白门柳’,今后会看‘桃花扇’。
依依俩俩已经快12岁了,不是以前的小孩子了,在过去,应该是青年的开始了。她们多少知道一点历史的鲁迅是什么意思,如果在现实又会怎样。为此,我们还读过杨绛的‘我们仨’,应该也可以了解一点部分现代中国人的心路。
您说的战争的不堪,不可怕。我们自己也亲历过一些很震撼的事情,受得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小舟悠悠 + 1 + 1 是啊,没有铺垫会很难深有感受。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37#
发表于 2012-12-27 13:21:16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想稍稍清楚的活着,那么就要历史的看待这个社会,多角度的体会历史,即应从内部审视现实生活,也应自外面理解所谓苦难与幸福。

-----------------
说得真好,需要好好回味。

我家孩子估计只跟得上故事情节,很难感到震撼,从文学中看历史、历史地看待社会都谈不上的。回想自己很多时候看书又何尝不是这样。
想想现在上这本书对我家孩子是很突然,等有了铺垫再上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38#
发表于 2012-12-27 15:34:06 | 只看该作者
好贴,新手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3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8 11:03: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337 小舟悠悠 的帖子

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从小点滴入手。
一些国人与欧美人在人文素养方面往往是狡猾善变而思想稚嫩,这与我们在幼年时的教育过于单一功利有直接关系。当然,这不能简单的归于应试,原因复杂得多。
学校教育的模式,我们很难改变,但家庭教育应该可以有所作为。上面说的通过了解社会剧变来感悟人生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专题。通过这种变化可以把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个体很好的联系起来。
1)比如我们听过‘平凡的世界’。由此,我们注意到了语言生命周期的特性。
在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许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词汇,‘阶级’、‘革命’、‘地主’、‘斗争’、‘作风问题’。这些都是风行一时的常用语,而如今已不再流行,仅存在于五十岁以上人群的脑海里。而这些,孩子们有时会从年纪较长的老师、长辈口中偶尔听到。很值得玩味。
2)我们看过电影‘天云山传奇’,我们还了解过生活中一些当年‘右派’的生活经历。面对个体经历的悲惨现实,可以初步体会政治冷酷的现实的一面;对照中国历史,又可以理解其必然的一面。而读杨绛的‘我们仨’更可以认识在重压下个体的无奈与自保。
=====================
这只是我的一点个人意识,每个人活的方式不同,不一定需要成熟,不必非得明白。

[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2-12-28 11:3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40#
发表于 2012-12-29 01:41:24 | 只看该作者
我始终认为路遥最好的的作品是《人生》而非《平凡的世界》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程至开 + 2 + 2 学习了,找来看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3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11-11 09:26 , Processed in 0.121688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