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zty1122bb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交流] 1122的阅读

  [复制链接]
1311#
发表于 2011-3-27 16:02:17 | 只看该作者

摘的小学语文学习

注:转文章支持1122阅读,这是我转的第二篇文章,两篇都和1122教孩子的方法有关联,大家相互学习。
  

其实语文学习逃不过几大部分:
      1、课文:该背的背,该熟读的熟读,还有关键的就是理解,找出此篇课文讲的关键点,就是我们小时候说的“中心思想”
      2、字:每课后面都有生字,还有要求会写的生字,家长就要督促孩子写了,这个功夫是不能省略的,我的方法是让他们给生字注音,然后按照生字的注音默写汉字,这样不仅练习了生字拼音,反过来又练习了写字。
      3、词:预习课文的时候就让他们自己划出喜欢的好词,比如说成语了什么的,老师上课的时候肯定还会总结。
      4、课后习题:每课后面都有一,二,三等几个要求,其实这就是本课文的要点,可以帮助孩子拓展思路
      5、语文园地:

       我们的教材每一单元分4篇课文,每一个单元还有一个语文园地,这里面的内容大有讲究,都是本单元需要孩子掌握的关键,   比如说三年级的语文园地一《我的发现》是讲多音字的,那么本单元肯定有不少多音字让孩子掌握;又比如说《习作》写课余生活,那么你就应该让孩子早早的做好准备,口述一下自己的课余生活,他最喜欢的活动,然后写的时候就快很多;《读读认认》里讲的是一个字去掉偏旁变成另一个字,这也是关键,你可以让孩子在学生字的时候自己把字做变换。
      

      语文学习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积累字、词、佳句、好文章,三年级开始要求写大作文了,没有积累肯定是写不出的,要多看课外书,多读才行。
     学习的方法就是应该预习,学习,然后再复习的过程,其中预习和复习,小孩没有在家养成习惯的话,以后会学的很困难。老师只能第二天检查,但是假如日积月累都不重视的话,老师也无能为力。
   

   他不会写的字我们也不告诉他,让他查字典----好处可多了。
     

      关键在于如何利用时间,比如说语文背课文,数学练口算,英语背单词,不一定要坐在书桌前才叫学习呀,时间是可以分块利用的。
   

      家长的态度绝对是个关键,你给孩子灌输学习不重要,学习成绩不重要的思想,孩子自然而然觉得学习无所谓,那么就直接影响到他上课,上学,写作业,做练习的态度。我和我儿子都不觉得,他们觉得上学是最有意思的事情。

[ 本帖最后由 朵儿2007 于 2011-3-27 19:1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3 金币 +13 收起 理由
风中荷 + 1 + 1 学习一下。
小米2008 + 2 + 2 说的真好朵儿摘的原文在哪,想去学习下 ...
zty1122bb + 10 + 10 非常赞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2#
 楼主| 发表于 2011-3-28 10:05: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30 朵儿2007 的帖子

确实如此:拿人教版语文来说,三十二篇正文,八篇选读,共四十篇课文。一个学期大约20周,通常老师用十六周完成,分摊到每周至少要学习两课,甚至三课,孩子当然以在校学习为主,但课余复习预习也很要紧。
1)朗读:孩子们在校自读的机会并不多,往往只有一两遍,且没有辅导是很难发现错音误读的。依依俩俩每周有三次课外朗读(每次20分钟),但还是需要每天对课文朗读温习,考试也许并不很多涉及,但这是习惯也是功夫。
2)字词:这学期,我们只对一部分课文(八课)进行听写,但每课的字词(不仅仅限于课文指定)会拿出来认、读、默。现在四年级了,孩子们想法很是不少,重要的还是表达,字词仍然是基础。不同于成人用电脑来沟通,孩子们写作文一定是要动笔真练的,字词一定要过关。
3)语文园地:三四年级后,内容愈来愈丰富,学生需要下力气记背。
4)阅读理解:原来我总以为,能读小说就是一切,其实差得远了。
孩子读小说通常是不会查字典的,对巩固词汇有益,但对扩展词汇帮助有限。
孩子读小说也是不会特别琢磨文章结构、修辞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一定会有的,但深层品味很难做到。
阅读理解是专门的学习项目,不能忽视。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榴琏 + 2 + 2 要做得真多啊
jessica_jing + 1 + 1 原来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3#
发表于 2011-3-28 10:51:44 | 只看该作者
阅读理解是我家最头疼的问题,要好好向1122爸爸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4#
发表于 2011-3-28 15:23: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31 zty1122bb 的帖子

阅读理解是专门的学习项目,不能忽视。
1122爸爸的意思是最好再补充一套阅读理解的教材,在家里同步进行是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5#
发表于 2011-3-28 16:58:42 | 只看该作者
阅读理解的教材,其实都是大同小异,选一个年级段适合的就行,多做,坚持做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6#
发表于 2011-3-30 09:35:54 | 只看该作者
1122爸爸几天没来更新了,排队等着学习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zty1122bb + 10 + 10 不好意思,今天继续。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7#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10:43:12 | 只看该作者
课余学习
四下学习29th,March 2011用时
听评书隋唐演义:裴元庆阵亡火攻阵,王伯当诈降虹霓关 
新概念英语NCE2:纯听Lesson8889,复习Lesson65,6620
NCE2:朗读Lesson8815
语文课内字词练习(三单元),复习四上(一单元),课文朗读30
古文观止谏太宗十思疏(魏征)25
数学辅导妈妈安排(俩俩)20
校内活动电子报:低碳生活--资料准备(依依)20
校内英语课文默写:Lesson7,915

这段时间有些忙没有更新

读魏征
由于正在听隋唐演义,孩子们简直把魏道爷当做自家人了,读起《谏太宗十思疏》特别亲切。
依依:文章写的真好,大家,应该背下来。
我说:试试看。
依依:秦叔宝出身马快,一定写不了这样的文章。
读正版无拼音的古文观止,想来就是一层窗纸,孩子们完全适应了。

户外活动
开春了,园中的树木开始绿芽,溪水也见生机,孩子们平时每日的户外活动时间增加到了30~40分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8#
发表于 2011-3-30 12:15:25 | 只看该作者
好久没见到1122的楼更新了,今天又看到了真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zty1122bb + 10 + 10 谢谢鼓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发表于 2011-3-31 10:39: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4 zty1122bb 的帖子

您好,您在帖子中有說到“《古文观止》是必然的选择,但也要参照初高中语文教材中古文书目,按照先难后易的原则,先散文,后挣文,再经史一点点在小学阶段导入古文,会对孩子有帮助。”
    想請教一下,這個先難后易的順序應該如何掌握,能麻煩大概列一下嗎,刚买了本《古文观止》可是不知如何一点点的导入,非常感谢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zty1122bb + 10 + 10 一定是笔误,该是“先易后难”了,抱歉。
逗逗1123 + 2 + 2 为何先难后易?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0#
 楼主| 发表于 2011-3-31 14:43:37 | 只看该作者
课余学习
四下学习30th,March 2011用时
听评书隋唐演义:勇三郎英武豪气为弟兄,东方氏媚态极妍第二春 
新概念英语NCE2:纯听Lesson8889,复习Lesson6720
NCE2:朗读Lesson88666720
语文课内园地三(依依),课文朗读,阅读理解(俩俩),10
数学辅导妈妈安排20
下午茶读地理亚洲:朝韩山水相连为一脉,南北兄弟同族总纠结20
数学辅导妈妈安排15


古文观止
我们用的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上中下三册,应该讲已是很正宗了,成人使用也是很适用的。
应该是先易后难,否则有点恐怖。
孩子的古文学习首先是作为辅导者的家长自身不断学习的过程,我自身也是在不断学习不断感悟,就目前的认识,我觉得可以多维学习交叉关联
---不同时期:秦汉、唐宋;不同体材:文章、诗词;多种方式:朗读、背诵、听读;不同侧面:文言文、古体白话文(明)、近体白话文(清)、现代传统评书、历史题材电影。
比如:听评书--三国演义,引出《赤壁怀古》(词:苏轼),《赤壁》(诗:杜牧),《蜀相》(诗,杜甫),《前后赤壁赋》(苏轼),《世说新语》(两晋笔记)。而由《赤壁》(杜牧)又可引出《阿房宫赋》(杜牧),再引出《过秦论》,《六国论》(三苏),驻足于《神话》(电影),《荆轲刺秦王》(电影)。
读得越多,线索越多,上下数千年任意神游,好玩上瘾。
关键是要消融孩子与古文化之间的鸿沟,文化上没有隔阂,语言的障碍就显得容易克服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榴琏 + 2 + 2 是这样子的, 在历史方面一通百通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0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7 00:36 , Processed in 0.090892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