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9923|回复: 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了《实话实说》关于批评的这期节目心里不是滋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3 20:39: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敢批评是一种渎职


教育部出台了一个批评权的文件,开始觉得纳闷,从古至今,老师批评学生都是天经地义的,怎么还要特别规定呢?今天看了《实话实说》“批评教育”难在哪儿?”这期节目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批评权是在婉转地说:老师有责任管学生,管学生是老师的一项职责和义务。

批评权出台的背景据说来自于比范跑跑更恶劣的“杨不管”。

2008年6月12日,安微省长丰县双墩镇吴店中学七年级二班上午的一节地理课上,两个学生当着老师的面相互殴打,越打越凶,其中一个当场死亡。上课的杨老师并没有及时制止,而是继续上课直到下课。学生在老师的眼皮下被殴打至死,老师却不管,这位杨老师从此被人称为“杨不管”。(见2008年7月12日《法制日报》)

这个老师的行为显然属于渎职。这种渎职是显而易见的,还有一些渎职是隐性的,比如“不敢批评学生”。批评学生是老师的一项职责,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至于怎么批评,批评方式等问题这是一些技术性问题,但老师有责任批评学生这是一个毫无争议的基本原则。如果因为“不敢”而不去履行这项职责,那么,这种行为就属于渎职。

在节目中,那个班主任为老师不履行批评职责找了三个借口,细究起来,都禁不住推敲。

第一个借口,有个学生批评了几句跳水,结果老师们都不敢批评了。

中国有几千万学生,有几个孩子因为批评跳水,跳楼的?可能还不如每年车祸死亡的零头的零头,
车祸那么多,大家都大胆的出门,因为大家知道,这只是一种小概率事件。害怕学生批评而跳楼就跟害怕车祸不敢上街一样可笑。把这当作不去批评学生的借口,情理上实在说不过去。

作为老师,不能因为极个别的极端事件放弃了批评和管理学生的职责。
那个跳水的孩子,实际上不就是因为从小就没有挫折,受不了一点打击吗?
如果老师们放弃了批评的职责,只会制造出越来越多类似的事件。
这难道就是对孩子的爱吗?恐怕只是为了明哲保身找的借口而已。
学生到了社会上,哪个人会在意你所谓的自尊?这是竞争性的社会,挫折在所难免。
我刚刚听到一个朋友讲,有个22岁的大学生因工作被人顶替而自杀。心理的脆弱可见一斑。
就像马未都先生所言,家长有时候出于爱的本能会忍不住“溺爱”,所以老师的管教
可以很好的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如果老师不去履行这个职责,这只会害了自己的学生。

第二个借口,有的老师怕被学生砍了,结果老师们就不敢批评了。

这又是什么逻辑?警察因为害怕被坏人砍了就不去办案了吗?
军人因为害怕牺牲就不去打仗了吗?管学生是老师的职责,那个“杨不管”据说就是
因为本校出现过学生打老师的恶性事件而畏缩不前,这是人格卑琐的渎职行为,而不应成为不管的借口。

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但是,在其位要谋其政。你要是觉得管学生太危险,
那么,你可以辞职不干。让那些更有勇气的人来干这个职位。

许多老师恰恰忘记了自己的职责,而更多去考虑自己的所谓人性,为自己的懦弱找借口。
节目中那个老师不断追问马未都先生,“你当过老师吗?”
言下之意是,你要是在学校里也会成为孬种,也会不敢管的。
说句不好听的话,这是典型的小人之心了。杨不管懦弱,不代表马未都也懦弱。
我相信如果马未都在教室里一站,那些刺头学生都会畏惧三分。
杨不管这类老师首先在人格上委琐掉了,所以成了怕老鼠的病猫并不奇怪。

节目中那个老师还说,我们老师现在是弱势群体,学生是强势。
原因是什么?是许多老师在人格上已经委琐了,甘于处于弱势地位了。

第三个借口,有的校长说学生就是我们的上帝,结果老师就不敢批评了。

学生是上帝,主要是考虑到生源的问题。生源背后是经济利益。
因为一己私利不履行教师管理学生的职责是更说不过去的。俗话说,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
有的老师成天惦记着从家长口袋里搂钱,能不手短嘴软吗?这也是导致老师人格委琐的重要原因。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自己的人格都已经委琐了,怎么去雕刻孩子的心灵?
教师节来临,可爱的孩子们手捧鲜花,手拿卡片,这些老师作何感想?

这三个借口,统统站不住脚,反而深刻反映出这些老师职责意识的淡薄。
新的时代出现新的问题,应该用新的方式去解决。大家应该探讨的是怎样去批评,怎样去管理,
而不是为自己的“不敢”,为自己的懦弱,为自己的人格卑琐去找借口。
一个警察,一个军人,能够为自己的“不敢”找借口吗?
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不敢”可以,第二天卷铺盖回家。
甚至对军人来说,连“不敢”的权利都没有,“勇敢”是你的义务。

老师要树立职责意识,要认识到,不敢批评是一种渎职。我想,这是“批评权”这一文件出台的一个主因。对于那些不履行职责的老师,没有任何借口,辞退之。让更加称职,更加有勇气的人来担当这样的职位。

中华民族不乏敢于担当的人才,让他们把这些人格卑琐的老师顶替掉,这是民族的福祉,孩子们的福音。


[ 本帖最后由 老易 于 2009-9-13 21:4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3 金币 +13 收起 理由
etjygold127 + 2 + 2 老师啊!社会中的最弱势的群体啊!1
hq1966 + 10 + 10
szchips + 1 + 1 老实人碰上冤枉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9-13 20:48:09 | 只看该作者
话不能这么说,舆论的力量太强了。当时那个学生跳水的时候,就在这个论坛,骂老师至少占95%以上,想我这样直接说老师没责任的太少了。更何况那是一场官司,最后的结果我没关心,但是不管谁赢,这样的官司对老师都是伤害。

当大的环境是这样的时候,人趋利避害的本能就是保护自己。

[ 本帖最后由 jiangying 于 2009-9-13 20:4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9-13 20:52:25 | 只看该作者
不同意老易的看法,现在的社会,现在的舆论很多时候都把矛头对着老师。学生跳水了,跳楼了,有几个去分析是孩子的承受能力差或别的原因造成的呢?
同意楼上的分析,因为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太多了,老师本能地选择宁可什么也不做保佑你千万别跳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21:07: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xiaoningningya 的帖子

怎么可能因为个别极端事件就选择放弃老师的基本职责?

我们现在说的不是人性,是职责。。

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但老师在这个职位上,就得尽到职责。

警察也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军人也有,能够因为害怕就不去履行职责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学而妈妈 + 2 + 2 老师的职责到底是什么?谁来界定?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9-13 21:45: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老易 的帖子

那场官司的结果谁能告诉我?

如果学校败诉,或者是学校陪了钱,都可以推论为:是法律认为这是老师导致孩子跳水的时候,那就是法律已经剥夺了老师的职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9-13 23:31:02 | 只看该作者
基层的初中教师情况,90年以前初中学生还比较老实,敢跟老师顶嘴算是最严重的事故了。
到了90年后的初中生,教师一般不敢管学生了。管轻了,学生不理;管厉害了,打老师黑棍。
老师被学生打了是常有的事情,这个也是事实。不信的可以去基层乡镇中学调研。
在这样的环境下,只要不是太出格,老师尽量把课上完就OK了。
我对"杨不管"是同情理解的。

[ 本帖最后由 szchips 于 2009-9-13 23:4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23:39: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szchips 的帖子

不管怎样,该管的还是要管。如果觉得当老师危险,可以离职。
如果连老师都害怕,那些老实孩子谁来保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9-13 23:43:12 | 只看该作者
老易,现在的孩子难管啊!

我所知道的是老师只管好学生,在农村老师都是不太管的,老师只注重学生的安全教育,只要孩子不在学校出事就是大吉,至于学习就靠自觉吧,所以我觉得出台老师有权管教孩子是在这个背景下无奈的选择。

也许有的地方不一样,但我认识的老师很多都是这么做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szchips + 1 + 1 乡镇基层教师基本是这个情况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9-13 23:44: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老易 的帖子

如果你对这个话题实在有兴趣,建议你去乡镇基层学校了解教师真实的内心世界。
打你10黑棍你就老实了,棱角没了。
老师毕竟也有家庭,就算自己不想活了,还得考虑老婆 孩子不是。

[ 本帖最后由 szchips 于 2009-9-13 23:5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梧桐雨 + 2 + 2 我很赞同。老易是在皇城很难理解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9-14 00:05:05 | 只看该作者
学生是上帝,主要是考虑到生源的问题。生源背后是经济利益。-----------------这个说的就更不对了
建议老易直接去乡镇基层初中找老师 找家长 找学生了解真实的情况再写这个话题。如果有这个需求,我提供地址你去调研。
我相信如果老易去调研后,将推翻你以上所有的观点。
相信老易以上观点是想当然的推想,请牢记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和你的批判性思考

[ 本帖最后由 szchips 于 2009-9-14 00:1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2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04:38 , Processed in 0.079969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