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qqyo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怎样努力去做一个好的小学生父母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5-7 15:15:04 | 只看该作者

一些小升初现状

僵硬版主在另一个帖子里感到不解,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9-5-7 09:20 发表
不是很明白,象北京这样的,占尽全国人民资源的城市,居然择校竞争这么厉害.呵呵

他印象里北京考大学很容易啊,怎么还会竞争很厉害呢。实际上有东方人的地方就不可避免。

我下面转一个文章,来让大家看看北京目前是什么样子,相信其他地方会比北京好一些吧。


  3月8日,周日。
  中午11点30分,芳芳结束了上午3个小时的培训课程,一脸疲惫地走出来,等在校门口的芳芳妈马上接过女儿的书包:“中午吃烤肉怎么样?”“太耽误时间,随便吃点得了。”芳芳摇摇头。中午就两小时时间,吃完饭,还要走很远的路赶下一个培训班,芳芳想早点赶过去,又怕堵车。于是,母女俩走进学校附近一家就近的快餐店。
  芳芳在北京某小学读六年级。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踏上征战小升初之路,将近4年的时间里,芳芳和妈妈每周末大都是这个状态。
  无奈的“占坑”
  “为了孩子幸福的中年,就得牺牲快乐的童年;为了孩子有个好的未来,就得狠下心来,剥夺孩子的娱乐,视金钱如粪土。”
  抓住吃饭的间隙,记者和芳芳有几句对话:
  “现在学得怎么样?”“还行。”“累吗?”“挺累的。”“考完试后最想干什么?”“睡觉。”“不想好好玩玩吗?”“想,睡够了再玩。”芳芳的妈妈则在一旁不停地看表,计算着奔到下一个培训班的剩余时间。
  “寒暑假、周六日,我们和孩子没休息过一天,从上学期开始,连周五晚上都占用了。有时一天要上四段课!”在懵懂中逐渐摸出门道的芳芳妈回述女儿这几年的生活时充满抱怨:“其实学的东西不见得有用,就是为了在培训班里占个坑。”
  “占坑”是这两年北京小升初圈子里出现的一个新名词。现在,一些中学特别是重点中学往往开办一些针对小学课程的课外班或培训学校,利用寒暑假和周末时间讲授奥数、英语等课程。同时,这些学校还通过或明或暗的途径向家长们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学校将来会从这些课外班中选拔优秀人才,参加这些课外班的孩子在报考本校时会有“优先权”。于是“占坑”班应运而生。也就是说,要想上某所重点学校,参加这所学校挂钩的培训班是一条必经之路,这种课外班有点“占位”的性质,俗称“占坑”班。
  芳芳妈和身边的家长每学期上千元地往各名校培训班里扔钱报班,目的就是为了最后能参加考试,给心仪的学校留下成绩。
  如今,一些民间的培训机构也打起招生牌,他们号称会为某个名校组织专场选拔考试,或是把在自己学校接受培训的学生向名校推荐。
  “孩子上小学三年级才听说,想上好学校要‘占坑’,我们去目标学校报名时,人家已经开课十多天了,说了半天好话总算让交了钱,临时插了班。”回想起3年前的“占坑”经历,芳芳妈依旧很紧张,“幸亏挤进去了,到了五六年级,人家都不招生了,而且逐年淘汰,当年的13个班,现在就剩下6个班了。”芳芳妈说,“培训班每学期考两次试,考完就重新分班。每次考完试,家长比孩子还紧张,唯恐被分到后面的班遭到淘汰。这学期考试更频繁了,已经考了两次了。听说后面还要考几次呢。”
  “孩子大姨经常攻击我‘虐待少年儿童’,她孩子是没赶上这个时候,要换了她可能还不如我呢!”芳芳妈很无奈地说,“没办法,为了孩子幸福的中年,就得牺牲快乐的童年。为了孩子有个好的未来,我们就得狠下心来,剥夺孩子的娱乐,视金钱如粪土。”
  一人多“坑”
  “不是烦恼花钱,而是烦花钱没效果;不是烦恼没培训班报,而是烦恼不知道报什么班有用。”
  牛牛妈以前对小升初总是抵触,可是面对周围家长大军铺天盖地的“占坑”潮,最后她还是收回想象,面对现实,赶紧替孩子报了各种培训班“占坑”。“我也和许多小升初家长一样开始学习着放下家务,放下工作,放下一切娱乐,围着孩子转。”牛牛妈说。
  现在,节假日的牛牛,每天早上7点起床,7:20坐公共汽车去“三达”(某民间培训机构培训班);11:20放学回家吃完饭再自己坐车去“学而思”上课。另外,牛牛从四年级的暑假开始在目标学校“占坑”,还得一直“占”下去。
  “一人占多坑”的现象,在小升初的孩子中很普遍。芳芳也同时占了几个班的“坑”。芳芳妈解释说:“目标校的培训班只是为了保个底,孩子更喜欢北师大附中,上个学期孩子报名参加了北师大附中培训班的‘占坑’考试。占了这么多坑,其实我们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如果拼了一年,孩子上不了喜欢的学校,多受打击啊!真是不敢想。”芳芳妈愁眉不展,于是只有采取多“占坑”的方式,增加孩子的录取机会。
  “要想上重点学校就得在其嫡系培训班‘占坑’才有用。比如,想上人大附中,就得在其嫡系培训班——仁华‘占坑’,那可是‘金坑’,很难进去,除非在一二年级就早早占坑。”芳芳妈说。
  格格妈也给孩子在一所重点中学占了一个“坑”,学习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个班的教学效果并不好,教的都是以前学过的,纯属浪费时间。为了不耽误孩子,格格妈又在两个知名的民间培训机构“学而思”和“巨人”给孩子报了奥数班和英语班。
  “但重点中学的‘占坑’班也不敢放弃,还得按时来点个卯。”破费钱财不算,还弄得格格妈苦不堪言。格格妈说,只要有一丝希望都不能放弃。但格格妈也承认:“这事确实让人烦,不是烦恼花钱,而是烦花钱没效果;不是烦恼没培训班报,而是烦恼不知道报什么班有用。”
  “这几年为孩子报各种班可没少花钱。”格格妈粗算了一下,仅在“巨人”的英语班从去年暑假到今年寒假就花了8000多元,加上“学而思”的奥数班,还有目标校的“占坑”班,这两年加起来花了25000多元。目标校培训班,一个学期1000多元,一年就是2000多元,每个班30多个孩子,13个班左右,目标校的培训班一年就能收78万元,民间机构办的班、收的费就更多了。
  疯狂“考证”
  名目繁多的奥数、英语考级证书已经开始异化为升学的“敲门砖”。
  格格在北京西城某重点小学读书,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推优”也能有机会进入目标学校,但不一定能进实验班,为了孩子能进目标校的实验班,格格妈不敢有丝毫懈怠,除了“占坑”,还要在外面培训班上课,参加各类考试,获得各种证书,期望通过目标校的N次考试后进入实验班。
  考证,最开始只是特长生入学的一种渠道,1998年,北京市首次将电脑派位引入小升初,学生去哪个学校全部由电脑派位产生。但在操作过程中,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是很多单位与学校共建,共建单位按人头支付给学校共建费,其职工子女以“共建生”的名义免费进入学校;二是特长生在派位中占有一定比例,一般是10%至20%,一些名校将招收特长生变成了好生源争夺战。
  如何确定好生源,最初,除了日常的学校成绩外,各类竞赛成绩成为竞争的“法宝”之一。而随着各类竞赛越来越多,各种考级考证已经开始异化为升学的“敲门砖”。
  “要想进好学校,奥数、英语证书可是必不可少的敲门砖。”格格妈掰着指头大概算了一下,奥数证书有华杯(华罗庚杯数学)、希望杯、走美(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迎春杯、EMC(英语奥数),英语证书有BETS(北京英语水平考试)1-3、剑五(剑桥英语五级)KET、PET、FCE、伦敦三一口语证书,此外还有作文“春蕾杯”等。
  格格今年费了很大力气拿了个“迎春杯”三等奖,报名时人家不屑一顾:“起码得是个二等奖。”“现在最牛的证书是‘华杯’,一般孩子很难拿到。格格去年拿了剑桥五级PET(初级水平),她的口语还不错,但没有参加三一口语考试,最近报了个‘全国英语趣味联赛’,已经过了初赛。”
  “其实为了牛牛小升初,我心情一直就不好,很狂躁,老想跟人发脾气。”牛牛妈说,“2月4日,牛牛参加了‘迎春杯’决赛,不太理想,只对了六道题。第一次牛牛因为考得不好,心烦意乱,眼睛都红了。牛牛第二天的‘三达’班也不想参加。早上7:30叫醒他,哄着让他出了门,还是迟到了。”
  “有时我也跟自己闹别扭,为孩子打抱不平。”牛牛妈提起来,还是很心疼,“那天孩子为没有考好而流泪,我在愤愤地想,这还是孩子吗?这还是假期吗?孩子也太辛苦了!其实不就是个小升初吗,这在孩子的人生长河中也许根本算不了什么,而家长却把那么大的压力强加在他们稚嫩的肩头,连假期都不得闲!”……
  彷徨与期待
  有时真的感觉很绝望,但一想到孩子就得打起精神,虽然心怀恐惧,却还要勇往直前。
  相比牛牛妈在焦灼中欣慰,格格妈则是在愤愤中勇往直前。
  “实在不行,就让孩子出国算了。”格格妈愤愤地说,“格格爸爸在国外读MBA,已经移民了,但我还是不甘心,想把孩子留在身边。有时真的感觉很绝望,但一想到孩子就得打起精神,虽然心怀恐惧,却还要勇往直前。”
  2009年小升初政策还没有出台,但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小升初总的原则是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将继续推行电子学籍和推优派位政策。
  “希望今年的政策千万别再变了,为了今年的小升初,我们已经准备了4年,付出了太多的时间和心血,扔出去的钱就更别提了。”芳芳妈说。“如今90%的时间都熬过来了,就差最后这10%了,千万别在这最后阶段有什么变化,出什么意外。”
  其实,北京如今的小升初政策,也是经历了几番波折。2001年,北京市将几十所高中改成示范校,这些示范校不再办初中学校。这些学校为了寻找到好生源,开始办分校或者特长班。于是,奥数、英语等各类特长成为进入名校的敲门砖。北京市掀起了“全民学奥数”的风潮。意识到这一点,北京市2005年叫停部分比赛,2006年把停办各类实验班提上工作日程,但这并没有使择校风刹车,却导致考试从公开走向地下。2007年出台的电子学籍和2008年出台的推优派位,对扼制择校仍然成效不大。
  “免试就近入学本来是好事,但哪个家长敢拿孩子的明天打赌?哪个家长不希望给孩子找个好点的学校?说白了就是要择校。于是‘占坑’热、考证热日渐升级,孩子和家长负担反而越来越重。”身心疲惫的格格妈说。
  不少家长不仅发现今年小升初提前开战,而且不少学校已经在“闪电签约”了。“听说有的孩子已经定下来了。”格格妈心里有些着急。“还好,定下来的是少数,而且一般都是‘牛孩子’。有的‘牛孩子’一个人占几个坑,这样也好早腾出坑来让给别的孩子。”“真希望能早点结束。”格格妈说。记者梁杰
  占了童年坑了未来
  在小升初采访中,记者心中五味杂陈。当看到牛牛妈从起初对小升初的“抗争”到“顺从”,记者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悲哀;当看到12岁的芳芳满脸疲惫,对孩子们都爱吃的烤肉没了兴趣,听到她说最想做的事情是“睡觉”时,记者的内心有一种被抽打的感觉。当听到一位家长说“我居然幻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没给孩子报培训班,我感到自己是罪人”,做了多年教育记者的我,感到迷惘、痛心。
  虽然北京小升初政策明文规定“任何学校不得组织入学考试”,然而,学校对优质生源的渴求不亚于家长对好学校的渴望。正是名校间争取“牛孩子”的生源大战,正是家长们盲目追求“最好”学校的行为,使得一禁再禁的“择校风”演变为一场小升初的混战,而那些幼小的孩子成了这场战争的无辜牺牲品。
  小升初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场残酷的战争。而记者采访小升初的过程,就像做了一场噩梦,好在记者可以随时从梦中醒来,而那些孩子和家长还要继续做下去。可怜那么幼小的心灵,还未成年就饱受摧残,但愿这种没有快乐的童年,真的能给他们换来“幸福的中年”。
  抬眼望去,窗外春意盎然。真心祝福“忙碌”的牛牛们不白忙,都能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也真心祝愿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早点结束,好让牛牛们有一个正常的童年,让他们能美美地睡个懒觉,露出开心的笑容。(梁杰)
  一位疲惫不堪的小学生:我不想上“占坑”班
  我是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即将面临小升初,我好痛苦!为了能考上一所好的中学,我的整个双休日都被占了!我周六做老师留的一大堆作业,周日我上午要上小升初的数学班,下午要上语文班,晚上还要写小升初班老师留的好多作业。而且,我们上的课,内容都非常难,特别是数学,整个就是初中甚至高中的知识,让我们学习,真是伤脑筋!
  现在报小升初班,是再普遍不过的了!我们班的同学,全部都在外面报了班。基本上每个同学都是三四个班。甚至有一个男同学一连报了5个班!就为了能上一个好中学,要不停地在这儿考试,在那儿考试,我们都快被累垮了!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38 金币 +38 收起 理由
棠棠妈 + 2 + 2 看着就晕了
phoenix + 10 + 10 我同事就是这样的,占了4个坑,无奈啊
huhututu + 1 + 1 我们这里好像没有这么疯狂。
wanyi77 + 10 + 10 哼哼,这种苦还是家长给孩子找的。
woodhead + 5 + 5 触目惊心。。身在江湖。
jiangying + 10 + 10 我知道他们疯狂,但不理解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5-7 15:27:31 | 只看该作者
认识几个北京的家长, 如出一辙, 非常紧张。 不容易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5-7 15:41: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qqyou 的帖子

我知道北京很疯狂,上个小学交12万的择校费,对我来说,那可以小学阶段年年去3次三亚度假了

我也知道上海也很疯狂,本论坛的新任管理员不是正在给儿子择校嘛,每年的费用也够3次三亚度假了

我知道我们这里也疯狂,不过比起他们来还是要差点.

反正我不择校,呵呵.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phoenix + 10 + 10 选择越多越疯狂,想当初在家里的时候, ...
wanyi77 + 10 + 10 俺在择校与不择校之间。。。左右摇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5-7 16:0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 jiangying 的帖子

家附近有两所民办小学,一所收费5000/年(下称A),一所20000/年(下称B),

A校是依托一所公立学校办的,校长为同一人,以美术为其特色,现在还有空位,51前还邀请我们准小学生的家长参观座谈.看起来还是挺美的

B校的坑去年就占满了,而且是必须上其对口的学前班.学校面积比较大.号称素质教育.看着更美.

洋洋进行感统训练的地方有几个A和B的孩子托管,做完训练后一般都会在那里玩到8点再回家.
A校的孩子在8点基本上已经完成作业和学能训练回家了,B校的孩子还在继续学习.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wanyi77 + 10 + 10 B是美国学校?
木兰花慢 + 2 + 2 我喜欢A,去A吧.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5-7 16:08:04 | 只看该作者

 
顺便问一句,上次的那个帖子啥时候可以搬回来,超版大人已经答应了的,不会是猴年马月吧。
  


  大约在冬季
  实在急的话赶在雨季前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 金币 +7 收起 理由
Lppbb + 5 + 5 等解放后吧。
hi5 + 2 + 2 到底是咋回事, 能透露点内部消息吗?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9-5-7 16:19:40 | 只看该作者
人在这个社会上,就要适应这个社会,适者生存。
你可以试图改进一些,但是你不能推翻它,否则,你很大的几率就是失败。

于是,我也要考虑给孩子占坑的问题。

我是提倡考试的,没有考核就没有动力。
如果大学教育象中学教育这么认真,高等教育会更好。

教育的本质是吸取知识,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切行动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好的教学资源会成为家长和学生的左膀右臂
我们要珍惜,因此,不得不做点违心的事情
但是我们要全面辩证分析,合理策划
做到理性,不偏激,不随波逐流

我们还要在实践中适当修正,不能完全被动
要听话,但不能全听
对学校的教育适当修剪----找老师沟通
在家里适当补充新鲜的,实用的野食

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享有部分快乐童年
让孩子的教育是可持续性的
让孩子的教育在满足应试前提下----
最实用

[ 本帖最后由 hubaichun 于 2009-5-7 16:2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风中白杨 + 2 + 2 我很赞同。
棠棠妈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5-7 16:35:41 | 只看该作者
看了这楼令我汗颜
我好像生活在世外桃源
心雨四年级了
还是什么班都没报呢
每天照样玩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19 金币 +29 收起 理由
happy_99 + 2 + 2 俺支持您
wanyi77 + 10 + 10 我是报班派,只是我报的都是玩的班,我 ...
whyouth + 2 + 2 每每看到心雨的故事,我都会怀疑看到的 ...
woodhead + 5 + 5 你就是传说中的“牛人”。呵呵
hubaichun + 10 我有必要对比总结一些案例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5-7 16:40: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听语漫步 于 2009-5-7 16:35 发表
看了这楼令我汗颜
我好像生活在世外桃源
心雨四年级了
还是什么班都没报呢
每天照样玩


有听语这样的家长,一个可以顶好几个兴趣班的老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5-7 16:54:39 | 只看该作者

继续说现象

上面那些现象,可能有些父母看了觉得吃惊,但确实是真实的,哪怕在北京,家中没有小学生的也不会理解,知道的人也不多。所以才会有那些所谓专家们出来指责这个指责那个,盖因他不了解。

我的很多朋友的孩子,都在面临这个阶段,他们的孩子和文章里的孩子大约是差不多的。有的孩子要占好几个坑,奥数班英语班都是好几个,每周都在忙于这个,而且都是从三年级就要开始。

有人说北京不是取消升学考试、电脑派位,就近入学了么,孩子怎么会这么累?

实际上这些东西都可以用不同的政策,教育部门的愿望是好的,试图取消学校间的差距,不评重点,让孩子就近入学,不要考试。

但实际上是不太可能的。学校的差距是历史存在的,好的学校就是相对比较好硬件条件好、生源好、师资好。这种差别是很难抹杀的。有人说孩子上哪个学校不一样,为什么要上重点呢?说这种话的人一般都没有孩子,因此说起来轻松,包括那些谴责这种现象的人。其实我也谴责,但追求名校是一个现实。有人说什么那不奇怪,比方今天我看鼠目一个有关中医的帖子,有一个人回贴说,“中医有的东西还是有点用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两片性!”。其实这种说法完全是我们学习了辩证法所常用的手法,中医有用还要看他用处有多大,他只能治1%的病我们就可以说他没用,他有一点用也不意味着她又存在的价值。学校也一样,上一个升学率高的学校和一个普通学校,哪一个考上名牌大学的机会更高呢?明显是前者,因为比例数据放在那里,这是一个几率问题,不认可不行。

同样还是中医,有很多高官都在那里鼓吹中医多么多么好,其实他那么一说,你那么一听就是了,千万别去相信,相信了就会上当。因为他病了的时候绝对不会去看中医,而是请国外专家,吃进口药品。哪怕就是那些坚决鼓吹中医的人,他生了病也往往是去看西医。仅仅有个别迷信者和无奈的穷人才会上当。所以有的东西可以说,但不能做,不能信,你信了你就是渔民了。升学也是一样,大家可以说这个不应该,那个不应该,要搞素质教育,但是不要去信,信了你就要耽误你的孩子了。

实际上每个学校的教育工作者,都是很敬业的,他们的目标也是把自己的学校搞得更好。这里面还会牵扯到各种利益。比方名校有自己的体育场,一般学校从哪里搞到钱来建呢。名校的老师收入高,出去兼职机会也多。教委不分重点,但很多学校推优的名额,要远远多于其他的学校,为什么呢,因为整体水平高,人家是名校。

事情明摆着,只要差异存在、名校存在,就要有竞争。如果说每一个孩子无论资质高低都有机会进名校,那名校就不是名校了。

什么时候可能好一些呢,也许当人们不再为职业发愁,很容易养活自己的时候,比如像美国那样,可能会好一些。但我对此不表示乐观。日本就是一个例子,日本经济很富裕了,人们生活也不用发愁了,但是对于名校的追逐,要比我们更甚。

所以只要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存在,只要理想是做人上人、做高等人而不是普通人,只要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存在。这种名校追求就会依然存在,而且可能更甚。这是文化的差异,没法子,等到共产主义社会吧。

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现实,不要抱任何幻想,必须要面对现实。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32 金币 +32 收起 理由
风中白杨 + 2 + 2 说得很好,尤其是这句:升学也是一样,大 ...
phoenix + 10 + 10 说的好,不过名校的升学率高是有其他原因的
wanyi77 + 10 + 10 这楼要狠狠地砸。
pianocrazy + 10 + 10 追求名校,大概与文化有点关系。同样,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5-7 16:56:22 | 只看该作者
木兰花慢 2009-5-7 16:24 金钱 +2 我喜欢A,去A吧.
木兰花慢 2009-5-7 16:24 威望 +2 我喜欢A,去A吧.

我选了C,不花钱的公立小学

B已经没机会了

说实话,因为A在,周边公立小学的择校费都高不起来,但是B的费用还是很高哈,这个时代,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06:56 , Processed in 0.08955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