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前车之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摘抄:最优教养法实例解说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4-7-2 13:52: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4-7-2 23:23:33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时候批评是建设性的,什么时候是非建设性的?
建设性的批评是限制在指出如何去完成他必须作的事情,完全去掉关于孩子的个性的反面的议论。
10岁的小李吃早饭是不小心把一杯牛奶洒在饭桌上了,母亲:“你这么大了,应该知道怎么拿杯子了!我告诉你多少次了,要小心! ”
父亲:“我真没办法,他总是那么笨。以后他还会这样的。”
小利洒了价值5分钱的牛奶,但是随之而来的对他的苛刻的要求,将使她失去信心,损失会更大。当孩子事情做错了,最好只是就事论事,而不要涉及到人。
当8岁的小丁不小心洒了牛奶,他的母亲很平静得说:“我知道牛奶洒了,这里还有一杯,这里还有一块海绵!”
母亲起身地给他牛奶和海面,小丁勇不大相信而又感到欣慰的眼光看着他,她低声说“谢谢妈妈!”母亲帮助他把桌子擦干净,没有尖锐地批评他,也没有加上一些无用的劝告。母亲讲“我曾想说,下次小心点,但是当我看到他对我慈祥的沉默是如何感激的时候,我什么也没有说,如果是在过去,洒了牛奶之后的苦恼,将毁坏孩子整天的情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4-7-2 23:31:18 | 只看该作者
鼓掌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4-7-2 23:36:36 | 只看该作者
控制我们的愤怒
父母的愤怒,在儿童教育中还有他的一席之地,实际上,在某些时刻不对孩子生气,带个孩子的仅仅是冷漠,而不是闪亮。人无论如何注意,总不能完全避免生气。这意思不是说孩子能忍受像洪水一般的愤怒和粗暴,这仅仅是说他们能忍受和了解愤怒。这就是说,他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我们必须认识以下真理:
1/我们要接受孩子会使我们生气地事实。
2/我们有权利对我们的生气不感到内疚或羞愧。
倘若我们不伤害孩子的个性或特征的话,我们有权利对他们表示我们愤怒的感情。
此帖由 前车之鉴 在 2005-10-17 13:48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4-7-2 23:58:17 | 只看该作者
处理好愤怒的具体步骤:
1、大声叫出它的名字来,给他一个警告,使他有所警惕或改正过来。
“我感到很烦人”
“我感到恼火”
如果我们简短的话语和拉长了的脸没能奏效,我们就采取第二步。我们可以增加表使我们生气的强度:
“我感到生气”“我感到很生气”“我感到生气极了”“我感到要气疯了”
有时候仅仅是这些话就能制止孩子的调皮。有时候则要采取第三步,讲解我们生气的理由,讲我们内心地反映和我们所希望的行为。
“当我看到你的鞋子、袜子、衬衫、和毛线衣摊满一地,就生气极了。我想打开窗子把所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扔到大街上去!”
“你打了你的弟弟是我很生气。我内心气急了,以至我激动,我冒火。我不许你伤害你的弟弟!”
“我看到你们急急忙忙的离开饭做,跑去看电视,把一堆脏的、油腻的锅碗瓢盆都留给我,我觉得要了命!我内心直冒火。我真想把盘子都忘电视机上摔!”
这种方法是父母的愤怒有一个出路,而不致引起什么损害,正相反,这甚至可能说明一个重要的教训:
如何安全的表示愤怒。孩子可能知道自己的愤怒不是什么灾难性的,可以发放一通,而不伤害任何人,这一教训比仅仅是父母愤怒更需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4-7-4 14:41:52 | 只看该作者
父母对孩子讲话的某些形式差不多总是自拆台阶的,他们不仅不能达到我们长远的目标,而且还不时地在家里引起破坏。自拆台阶的形式包括威吓、贿赂、许诺、讽刺,对撒谎和偷窃的说教,以及粗野的教给礼貌。

威吓

对孩子威胁往往引起孩子重复被禁止的行为。当你告诉孩子“你假使再来一次”他听不见假使,仅仅听见“再来一次”有时他解释为“妈妈希望我再来一次,否则它会失望的 ”
这种警告,(对成人来说好像是很好)比不说还坏。孩子是肯定要重复那些讨厌的行为的。敬告是对孩子自主性的挑战。如果他有一点自尊心的话,它必然要在反以此,以便对别人和他自己表示他不是一个胆怯的孩子。

5岁的效力,虽然警告过他几次,她仍然把球王窗子上仍。最后母亲说“假使你再犯一次,我就要打你了。”一分钟后,玻璃被打破的声音告诉母亲她的警告起了作用:最后一次球打中了玻璃。随着这一连串的威胁,不规矩的行为所发生的情景是容易想象出来的。相反,夏明的例子是说明怎样有效地掌握孩子不规矩的行为。而不是依靠威胁。
7岁的小德,用气枪射他的小弟弟,母亲说“不要设小弟弟,去射靶子”小的没听,由射了一下,母亲把枪拿走,对小德说:“枪不是射人的 ”
母亲做了为保护小弟弟所必须作的事情,同时建立了可接受的行为准则。小德知道了他的行为的结果,而没有感到对自我有任何伤害,这种两者挑一的,暗示的方法是很清楚的。射击一定的目标,还是失去玩枪的权利。
母亲避免了经常使用的威胁手段“小德,不要设了,你不知道有比舍你弟弟更好的玩法吗?你没有更好的靶子吗?驾驶你再来一次,你就别想再见到你的枪了。”除非着孩子是非常温顺的,她对这种高洁的反应,将是重复被禁止的行为。接着来的情景不需要描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4-7-4 15:02:43 | 只看该作者
贿赂

“假使——那么”的错误是和自拆台阶相类似的一种方法,她直率的告诉孩子假使他做某件事(或不做某件事)他将得到奖赏:
假使你把诗歌学会了,那么我就带你去坐船---
对经常贿赂孩子也有些有教训的反面行为。
一个男孩这么认为“我要维持妈妈认为我做不好的这种想法,那么我就可以得到我所需要的东西。当然我必须经常怀倒是她不打算给我任何东西。”
这种想法,可以很快引到讨价还价,讹诈和经常要求增加奖品和小恩惠来交换好的行为。一些父母被他们的孩子约束住了,他们不敢再逛玩商店回到家的时候没有礼物送给孩子。孩子们欢迎他们,不是向他们问好,而是“你带回了什么东西给我?”
如果奖赏不是事先许诺的,是出乎意料的,是代表着鼓励和赞扬时候,是最有帮助,最令人愉快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4-7-4 15:10:13 | 只看该作者
前车,这资料太精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4-7-4 15:14:02 | 只看该作者
讽刺

父母对孩子的讽刺是对他们心理健康的严重危害。父母讲讽刺话,给他与孩子之间有效的来往造成障碍。
“我给你讲过多少次了?你聋了?那么,你为什么不听呢?”
“你究竟是怎么回事?你是疯子?还是傻子?我知道你会死在那的!”
“你这么粗野,你是从树丛里捡来的?”

这样的父母可能甚至于没意识到他这样说是对孩子的攻击。这种攻击又引起孩子的反攻,使他们一心想着报复,以至阻碍他们之间的交往。
不管是有意无意,我们不应该贬低孩子在他自己眼中和他的同辈人中的形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4-7-4 15:29:43 | 只看该作者
前车之鉴,你辛苦了,付出这么多的努力,大家会感谢你的。我想把你的这些教育方法整理成word文档,贴在上面,不知你是否同意。这样大家读起来可能更方便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4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2:38 , Processed in 0.147794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