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education2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邪门了,素质教育这么好的东西也变味了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8-11-29 14:43:0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过虑了,二三十年前我们读小学的时候都出过手抄报,没有任何标准,只要自己看着像报纸就可以了。
没有电脑可以去图书馆查资料啊,还有新华书店可以免费看书。
还有你的要求太高了。让孩子写点豆腐块文章办点小报,不是要求满篇都是孩子自己原创的东西,而是让孩子辨别收集相关的内容,加一两句评论,就可以了。这是编辑的干活,不是投稿。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8-11-29 19:00:31 | 只看该作者

  手抄报锻炼的内容和软件排版各有侧重
  手抄报也不错的
  下次出题就要选排版
  全面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8-11-29 19:38:02 | 只看该作者
理论上讲素质教育真的很好,但是实施起来就不一定立马见效了。因为这需要一个实践探索的过程,才能更完善更完美。其实我们有很多好的东西,一旦实施起来就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了。像素质教育,实施起来往往受师资水平,办学条件等方面的限制,特别是让外行来领导内行的时候,内行就会晕头转向了。再说了,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目光长远,他们往往会因为子女一次考试成绩不行而对老师的老师的长远教育计划全盘否定。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8-11-29 20:20:04 | 只看该作者
打着素质教育旗号挂羊头卖狗肉的不在少数;
打着应试教育的幌子玩素质教育的。。。怕也有吧。。僵硬?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8-11-29 20:27:21 | 只看该作者
成绩=素质?
考级=素质?
特长=素质?
??????
把孩子都变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是素质吗???????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leowelkin + 2 + 2 您把我想说的都说完了,我除了加分,还 ...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8-11-29 22:17: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8 jiangying 的帖子

如果只说知识的习得,那就不是素质教育。我敢肯定楼主在教授孩子知识的同时,在教育孩子有良好的品德、习惯和对待困难的态度,这就是素质教育。

教授知识不是教育,教授孩子四则运算是在教育孩子?谁也不会说我在教育孩子四则运算。教授孩子背诵唐诗是教育孩子?教钢琴?.......,都不是教育,只能说是教。因为教授知识只是教,而没有育,而育就是态度和习惯的养成。

应试教育也只注重了教,而没有育。我肯定僵硬同志进行了素质教育,我想更注重育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而注重教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而我们育的东西有点虚无,不好量化,或者说没法量化,所以就感觉无法下手。而我们的家长也都有点急功近利,更看重了孩子的成绩,而不注重习惯和态度的养成,因此学校也变得急功近利了。


穷室陋舍一样可以进行素质教育,因为素质教育不只是具体知识的教授。

[ 本帖最后由 chenxiaojie0110 于 2008-11-29 22:2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精品文章
woodhead + 2 + 2 说得很透彻。。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8-11-29 23:47:54 | 只看该作者
在前面的帖子上我说过:“我看到的很多反对素质教育的父母是在反对应试教育”。没怎么说透,所以再来啰嗦两句。

因为很多人反对的素质教育,是反对专业技术技巧的教授,虽然不是狭义的应试教育,但也只是知识的教授,其实也是应试教育(可以考专业学院吗)。而非素质教育,素质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因此只能育,而非教。

很多人把不用测验和考试科目的知识的教授认为是素质教育,是概念理解错误,是一个根本错误,如果在错误概念的基础上来谈论素质教育,只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因为素质教育更注重的是育,是精神层面的东西,需要较长期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一蹴而就的。做好了育的工作,教也会变得容易简单。

我们知道很多优秀的班主任(论坛也有类似的介绍),他们的班级升学率很高,是因为教他们的老师专业素质高吗(专业老师可能教几个班的)?肯定不是,是因为他们能引导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是育的一部分。因此学校成功的素质教育,必然会加强学生知识的习得。只是现在有育的观点的老师太少,他们只注重教,对学生学习知识死缠乱打,重复重复再重复,根本就不去想如何让孩子自己喜欢上学习,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学习,为何要学习。这就是现在的应试教育。

只是因为真正懂得素质教育的老师太少,真正实行素质教育的老师更少,真正实行素质教育的学校可能没有。而大多数开展素质教育的学校只是开展全面的知识教授,所以才有那么多人反对素质教育。因此很多人反对的挂羊头卖狗肉的素质教育,是扩大化的应试教育,而非真正的素质教育,所以俺说:“我看到的很多反对素质教育的父母是在反对应试教育。”

[ 本帖最后由 chenxiaojie0110 于 2008-11-29 23:5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8-11-30 10:15:57 | 只看该作者
素质教育应该不只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我认为如果可以简单点说的话:
那就是人一生都会有用的东西, 不管他以后做总统, 做科学家, 做工人, 农民, 翻译, 甚至做乞丐, 做妻子, 做父母等
当然也许很多职业也许我们绝对不会去碰触, 自然可以把那些排除在我们的规划之外

但是大人的规划并不等于就是孩子的未来, 就算是孩子的规划也是在不断变化甚至深受这个世界的影响

素质这个东西一定会不断变化, 今天所要求的素质也许并不是明天要求的

就现在而言, 素质绝对也不只是精神方面的内容, 当然也许精神方面更重要..

晚些时候再讨论到底素质应该包含些什么内容(至少是现在认为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8-11-30 10:22:12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不要管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这样的概念。

这样的概念谈多了还会束缚自己。现在没有哪个小学完全是在搞应试教育,也没有

哪个小学能吹自己是在搞素质教育,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小学阶段,孩子交给了学校,学校教育就是主体,家长能配合好学校教育就可以

了,如果学校能让孩子全面发展,家长也不必让孩子学这学那。

近期也经常反思一个问题:古人为什么把“琴棋书画”“吹拉弹唱”当成末流,这些和

“玩物丧志”是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做事之余的一种消遣,没必要太认真。而现在

把这些当成了“特长学习”和 “素质教育“的一部份,真能提高人的素质?难道古人比

我们笨?

做人做事才是教育的主体,古代是这样,现在也还是这样。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8-11-30 11:35: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henxiaojie0110 于 2008-11-29 22:17 发表
如果只说知识的习得,那就不是素质教育。我敢肯定楼主在教授孩子知识的同时,在教育孩子有良好的品德、习惯和对待困难的态度,这就是素质教育。

教授知识不是教育,教授孩子四则运算是在教育孩子?谁也不会说我在教育孩子四则运算。教授孩子背诵唐诗是教育孩子?教钢琴?.......,都不是教育,只能说是教。因为教授知识只是教,而没有育,而育就是态度和习惯的养成。

应试教育也只注重了教,而没有育。我肯定僵硬同志进行了素质教育,我想更注重育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而注重教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而我们育的东西有点虚无,不好量化,或者说没法量化,所以就感觉无法下手。而我们的家长也都有点急功近利,更看重了孩子的成绩,而不注重习惯和态度的养成,因此学校也变得急功近利了。


穷室陋舍一样可以进行素质教育,因为素质教育不只是具体知识的教授。



  实质上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有很大部分交集
  教育部门炒作素质教育的概念
  是为了每年年终好写总结

  教和育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语文课和历史课
  现在很多教材
  选材还是不错的(基本原则上中外一理)
  孩子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其中内容影响(前提是老师不反对或者反感教材内容)

  不过
  前段时间
  上海教材把狼牙山五壮士去了
  历史书把毛泽东的部分消隐了
  这也是在教的同时育了
  不过育的方向已经有所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7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8 04:03 , Processed in 0.077615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