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4165|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友评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14 09:53: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环球网首页 >>
             

环球网

博士父亲开“私塾” 9岁女儿代父执教(图)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环球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环球网观点
发表评论共有 5 条环球网网友评论 用户名:         

2008-08-14 08:48 环球网友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对立面,二者各有利弊,但对于一特定的孩子来说,有其最佳方式。就总体而论,高于学校,低于家庭教育的私塾比较和适。
2008-08-14 08:16 环球网友xue tou.孩子是社会的.
2008-08-13 10:26 环球网友讨厌专家,讨厌“义务教育”,我们就是被义务教育给害了。结果什么都不会。就象汶川地震一样,养那么多的专家还不如多养点青蛙。专家都是用钱买的吧。
2008-08-13 09:12 环球网友教育部法制办公室副主任张文表示:“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私塾教育违背新《义务教育法》。”
官僚的典型,说的简直是屁话。
新生事物的出现到被接受总是需要一个过程,不可以这样武断的下结论。

2008-08-13 09:06 环球网友我不敢恭维这种现象。现在社会上闲杂人员乱办补习班的情况比比皆是,使孩子不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毁坏了一大批孩子!这应该引起社会以及主管部门的关注!
第 1 页, 共 1 页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尾页 输入页数  

http://www.huanqiu.com/content_comment.php?tid=190823&mid=1&cid=4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8-8-14 09:58:05 | 只看该作者
2008-08-10 14:03:36 新浪网友 IP:221.218.160.*(北京)


在目前我国的教育目标(科举式),这父女俩可以说是很成功的。但是中国整体教育是失败的。在错误目标下,追求八股文和科举制度的成功,最终是坑害多少无辜青少年。

[分享]  
[回复]
•        [顶]
•        [不好说]
•        [反对]
•        [不知所云]
[顶]
[举报]





2008-08-11 09:24:17 新浪网友 IP:125.74.85.*(甘肃兰州)

博士无教师资格证书,小孩也是违法上课!

[分享]  
[回复]
•        [顶]
•        [不好说]
•        [反对]
•        [不知所云]
[顶]
[举报]





2008-08-11 11:24:32 新浪网友 IP:219.148.141.*(河北保定)

现在学校搞什么学籍,博士打算让她女儿到学校上高中,没有学籍学校收吗?

[分享]  
[回复]
•        [顶]
•        [不好说]
•        [反对]
•        [不知所云]
[顶]
[举报]





2008-08-11 11:31:06 新浪网友 IP:58.19.92.*(辽宁大连)

对于胡适之先生,中国人应该都知道,胡适之先生就是中国私塾教育出来的名人。自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象胡适之这样有名的文人。

[分享]  
[回复]
•        [顶]
•        [不好说]
•        [反对]
•        [不知所云]
[顶]
[举报]





2008-08-11 11:40:17 新浪网友 IP:210.45.72.*(安徽合肥)

我父母在我上小学以后就没有教过我,后来考什么大学,选什么专业,去哪里工作,找什么样的女朋友,他们从来没有管过我,甚至从一个省重点高中转学去一个近一点的高考升学率 几乎为0的普通高中,他们都是支持我的。虽然走了一些弯路,经历了一些磨难,但因为是自己的选择,所以没有什么遗憾。
我觉得小孩子还是自由发展的比较好。如果我有小孩,我不打算限制他的发展。如果一些行为需要规范,可以指出来;如果碰到了挫折需要鼓励,我会去安慰他;如果碰到了疑难需要 解答,我会尽力帮助他思考。但是他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我是没有权利干涉的。我认为做父母最大的责任应该是以身作则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合格公民,而不是教 他什么科学文化知识,那是教师的责任。
我在同学中间算不上成功的,但我是快乐的,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是乐趣而不是负担。在自己喜欢的学校当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当孩子王,我喜欢我的专业,喜欢现在的工作。

[分享]  
[回复]
•        [顶]
•        [不好说]
•        [反对]
•        [不知所云]
[顶]
[举报]





2008-08-11 11:48:21 新浪网友 IP:221.213.52.*(云南昆明)

这么小的孩子就被家长“定位”了,真可怕!家长有什么权力代替无知小孩设计“未来”!真是个无知的博士父亲。

[分享]  
[回复]
•        [顶]
•        [不好说]
•        [反对]
•        [不知所云]
[顶]
[举报]





2008-08-11 12:00:42 新浪网友 IP:123.130.53.*(山东烟台)

把孩子当成学习工具,可耻!
固定孩子的未来,可悲!

[分享]  
[回复]
•        [顶]
•        [不好说]
•        [反对]
•        [不知所云]
[顶]
[举报]





2008-08-11 13:46:47 新浪网友 IP:219.237.78.*(北京)

学校的聪明学生也可以给别的学生上课的.博士大人孤陋寡闻了.
要是咱们也和美国一样,私人在家里上课,只要取得合格证就可以,孩子通过统一考试就有毕业证书,我就会让孩子在家上,和其他关系好的一起上.现在班里的孩子太多了,老师忙 不过来.

[分享]  
[回复]
•        [顶]
•        [不好说]
•        [反对]
•        [不知所云]
[顶]
[举报]





2008-08-11 13:54:59 新浪网友 IP:117.81.56.*(江苏苏州)

父亲违法——违反义务教育法。
孩子违法——违反教师法。
记者和媒体把这样的违法事件和违法人物作为正面事物来宣传,太不合适了吧!!!

[分享]  
[回复]
•        [顶]
•        [不好说]
•        [反对]
•        [不知所云]
[顶]
[举报]





2008-08-11 14:34:56 新浪网友 IP:119.141.175.*(广东)

中国教育改革快30年了!大家心知肚明,只是没捅破----教改失败了!!中国的优秀的品德在年轻一代越来越丧失!...............袁老师我支持你!

[分享]  
[回复]
•        [顶]
•        [不好说]
•        [反对]
•        [不知所云]
[顶]
[举报]





2008-08-11 14:49:35 新浪网友 IP:61.180.163.*(黑龙江)

我不赞成这样的教育模式,学校教育是很多学科综合在一起,很多教师智慧的结晶,就凭这博士一个人能办到吗?他不可能哪科都会吧?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一定偏科,那么怎么能受 到高等教育?教育还是应该符合国家的制度体系,如果脱钩,以后会出现很多麻烦。

[分享]  
[回复]
•        [顶]
•        [不好说]
•        [反对]
•        [不知所云]
[顶]
[举报]





2008-08-11 16:14:32 新浪网友 IP:221.232.201.*(湖北武汉)

哈哈!中国的填鸭式教育不行啊!再有位不负责任的老师!(年轻的男女老师好些热情高些)有的....唉不说了!

[分享]  
[回复]
•        [顶]
•        [不好说]
•        [反对]
•        [不知所云]
[顶]
[举报]





2008-08-11 16:48:39 新浪网友 IP:219.153.235.*(重庆)

好不好,只能看效果。这也是对当前教育和教师的挑战。合不合法,首先要看是不是合符社会发展的要求,只要合符社会发展规律的,就是正确的,法也会随之而修改的。

[分享]  
[回复]
•        [顶]
•        [不好说]
•        [反对]
•        [不知所云]
[顶]
[举报]





2008-08-11 16:55:54 新浪网友 IP:125.68.193.*(四川巴中)

去学校是和同学们玩玩的、在家老和家长玩没意思、

[分享]  
[回复]
•        [顶]
•        [不好说]
•        [反对]
•        [不知所云]
[顶]
[举报]





2008-08-11 18:10:50 新浪网友 IP:117.23.6.*(陕西咸阳)

社会文明
教育先行
能者为师
后学模范

[分享]  
[回复]
•        [顶]
•        [不好说]
•        [反对]
•        [不知所云]
[顶]
[举报]






         



留言49条 显示35条
↓↓

2008-08-10 14:03:36 新浪网友 IP:221.218.160.*(北京)

中国的教育应该改革了。

[分享]  
[回复]
•        [顶]
•        [不好说]
•        [反对]
•        [不知所云]
[顶]
[举报]





2008-08-10 15:23:22 新浪网友 IP:124.200.3.*(山西太原)

我认为不错,比学校好,我女儿太大了,如果小,一定去私塾学习

[分享]  
[回复]
•        [顶]
•        [不好说]
•        [反对]
•        [不知所云]
[顶]
[举报]





2008-08-10 15:48:54 新浪网友 IP:202.194.150.*(山东东营)

教育应当多元化,现在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被“教育法”所束缚,应当修改教育法,增加教育的方式和方法,鼓励各种教育方式的共同存在,不应局限在学校教育中, 毕竟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应学校教育,而上帝赐给我们孩子时本是多种多样的性格和特征,应该应用多种教育方式。私塾也是我国自古以来传承下来的一种教育方式,应该鼓励其创新发 展,而不是因为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冲突而遭到人为的打击,应该以市场方式进行,说不定有许多孩子的教育可能需要其他方式更科学。

[分享]  
[回复]
•        [顶]
•        [不好说]
•        [反对]
•        [不知所云]
[顶]
[举报]





2008-08-10 15:52:49 新浪网友 IP:116.52.147.*(云南昆明)

就要这样的效果!
现在的学校能教什么?

[分享]  
[回复]
•        [顶]
•        [不好说]
•        [反对]
•        [不知所云]
[顶]
[举报]





2008-08-10 16:18:18 新浪网友 IP:60.4.181.*(河北保定)

the real talent should be discovered before 3 years old, if you teach them like the ordinary children they will just be a little better

[分享]  
[回复]
•        [顶]
•        [不好说]
•        [反对]
•        [不知所云]
[顶]
[举报]





2008-08-10 16:51:35 新浪网友 IP:221.202.214.*(辽宁营口)

很强教育方法,看看我发明的布阵教育,会让家长更惊讶.在网上查天才培育师就可以看到.

[分享]  
[回复]
•        [顶]
•        [不好说]
•        [反对]
•        [不知所云]
[顶]
[举报]





2008-08-10 16:54:24 新浪网友 IP:221.202.214.*(辽宁营口)

很强的教育方法,但看过我的布阵教育,会让家长们更惊讶.查天才培育师就可以看到.

[分享]  
[回复]
•        [顶]
•        [不好说]
•        [反对]
•        [不知所云]
[顶]
[举报]





2008-08-10 16:58:27 新浪网友 布阵教育发明人


很强的教育方法,如果看到我的布阵教育,会让家长们更加惊讶.查天才培育师就可以看到.

[分享]  
[回复]
•        [顶]
•        [不好说]
•        [反对]
•        [不知所云]
[顶]
[举报]





2008-08-10 17:33:01 新浪网友 IP:58.48.218.*(湖北)

缺少了朋友童趣•而且会影响交际能力•不是光能读书就行的•综合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  
[回复]
•        [顶]
•        [不好说]
•        [反对]
•        [不知所云]
[顶]
[举报]





2008-08-10 17:36:25 新浪网友 IP:219.146.4.*(山东济南)

别学坏就行,能力高于文凭

[分享]  
[回复]
•        [顶]
•        [不好说]
•        [反对]
•        [不知所云]
[顶]
[举报]





2008-08-10 18:47:17 新浪网友 IP:124.77.22.*(上海)

中国的基础教育还是很好的,除了思想教育有点过
但这样的私塾读出来的人就好吗?
以前的少年班的人都出国去外企,这样的人懂什么叫报效祖国吗?
帮外国人赚钱,老了再回来骗吃骗喝
还是正常的小孩好,
这种博士那么强,就别拿自己的孩子说事,自己去做点有意义的事
有钱人送小孩来你这,不过想自己的小孩早点毕业接自己的班,

[分享]  
[回复]
•        [顶]
•        [不好说]
•        [反对]
•        [不知所云]
[顶]
[举报]





2008-08-10 20:01:40 新浪网友 IP:123.113.42.*(北京)

现代社会,只学文科的东西是不行的,再说只有一个老师。这都是不负责任的家长,可惜中国没有儿童保护法。

[分享]  
[回复]
•        [顶]
•        [不好说]
•        [反对]
•        [不知所云]
[顶]
[举报]





2008-08-10 21:26:33 新浪网友 IP:123.116.30.*(北京)

主要原因是学校的学生太多了,而老师因为待遇、设施等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其实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特点,当上学时没发挥出来,往往由于自信心受到打击而影响一生。很多优 秀的成功者都对自己的小学或中学老师对自己的影响终生难忘,就是因为遇到了能激发自己优点的人。我非常反对某些竞争,每个人都是最好的,只是我们没有做到最好,这只需要和 自己比,不需要和别人比。
当然,新闻的主角显然不是完全的因材施教(对别的孩子),让自己的女儿教课,太不负责了,有唯利是图的意味。应受到严肃批评!

[分享]  
[回复]
•        [顶]
•        [不好说]
•        [反对]
•        [不知所云]
[顶]
[举报]





2008-08-10 23:52:40 新浪网友 IP:125.127.37.*(浙江台州)

现在小学老师已经开始收红包了,要老师送礼了,唉,实在担心我们的下一代啊

[分享]  
[回复]
•        [顶]
•        [不好说]
•        [反对]
•        [不知所云]
[顶]
[举报]





2008-08-11 00:16:57 新浪网友 IP:123.120.204.*(北京)

要多听听孩子的感受

[分享]  
[回复]
•        [顶]
•        [不好说]
•        [反对]
•        [不知所云]
[顶]
[举报]





2008-08-11 00:30:06 新浪网友 IP:60.12.14.*(浙江宁波)

因材施教吧!

[分享]  
[回复]
•        [顶]
•        [不好说]
•        [反对]
•        [不知所云]
[顶]
[举报]





2008-08-11 00:50:49 新浪网友 IP:221.218.105.*(北京)

现在的基础教育,对于许多孩子就是噩梦

[原帖] 新浪网友 IP:124.77.22.*(上海)
中国的基础教育还是很好的,除了思想教育有点过
但这样的私塾读出来的人就好吗?
以前的少年班的人都出国去外企,这样的人懂什么叫报效祖国吗?
帮外国人赚钱,老了再回来骗吃骗喝
还是正常的小孩好,
这种博士那么强,就别拿自己的孩子说事,自己去做点有意义的事
有钱人送小孩来你这,不过想自己的小孩早点毕业接自己的班, [全部回贴]


[分享]  
[回复]
•        [顶]
•        [不好说]
•        [反对]
•        [不知所云]
[顶]
[举报]





2008-08-11 08:50:46 新浪网友 IP:125.69.87.*(四川成都)

要教下一代要诚信、公正、爱国和勇敢,有正确荣辱观。不为要不要与它人一样而徘徊。

[分享]  
[回复]
•        [顶]
•        [不好说]
•        [反对]
•        [不知所云]
[顶]
[举报]





2008-08-11 09:05:38 新浪网友 IP:121.35.169.*(广东深圳)

其实是有儿童保护法的,义务教育是强制的,不送孩子去上学是违法的。

[原帖] 新浪网友 IP:123.113.42.*(北京)
现代社会,只学文科的东西是不行的,再说只有一个老师。这都是不负责任的家长,可惜中国没有儿童保护法。 [全部回贴]


[分享]  
[回复]
•        [顶]
•        [不好说]
•        [反对]
•        [不知所云]
[顶]
[举报]





2008-08-11 09:08:21 新浪网友 IP:219.143.151.*(北京)

雇用童工违法

[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8-15 14:36:51 | 只看该作者
网友:baa459166 2008年08月13日 10:05:25
学校教育的补充很好呀,中国的教育太需要这种因人而教的机构或私塾,并且学样的老师有的素质并不高,教育方法也不好,有的只求高分,其他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下课了不让学生走出课室,体育课就是跑步,没有趣味性,中午伏在课桌睡等对学生的身体发育不利,心理指导少等等,学校要改进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http://comment.dayoo.com/comment ... mp;n=&callbac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8-15 14:40:17 | 只看该作者
有点牛的.小天才哦.

http://bbs.yzwb.net/read.php?tid=152482

这种尝试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8-16 08:17:35 | 只看该作者
网易辽宁铁岭网友 ip:124.95.*.*: 2008-08-11 16:36:08 发表
知识最大的用途就是换钱
能换钱不一定全是精华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2] 反对[0] 举报
网易四川攀枝花网友 ip:221.10.*.*: 2008-08-11 16:44:23 发表
我们这里曾有某教授让孩子休学在家,把他培养成才的报道。后来我遇到该教授的同事,他们说那孩子就两个字“欠揍”。除了英语过了六级,为人处世一塌糊涂,社会化程度很低。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2] 反对[0] 举报
网易天津南开网友 ip:60.24.*.*: 2008-08-11 16:48:40 发表
海盐教育局副局长周锷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1] 反对[0] 举报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最新评论评论共9条 显示7条 (本跟帖正在审核,请耐心等候)
网易XXX网友 [XXX]:XXX 发表
XXX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 (0) 反对(0) 举报

网易上海网友 ip:222.68.*.*: 2008-08-12 20:05:05 发表
社会关系 人际处世 还有生活常识怎么教?
不过在家学确实挺好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0] 反对[0] 举报
网易广东佛山顺德网友 ip:202.104.*.*: 2008-08-11 16:35:01 发表
这每小时20元的收费也忒便宜了吧。。。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0] 反对[0] 举报
网易辽宁沈阳网友 ip:119.118.*.*: 2008-08-11 16:31:19 发表
老子面子,孩子嘛。谁苦谁知道。

http://comment.news.163.com/news ... 307ESB00011229.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8-16 08:28:14 | 只看该作者
2008-08-10 20:46:36搜狐福建省网友 IP:121.206.196.*
奥运来了,为奥运加油,为中国加油!!!支持的顶!!!
回复本帖 查看回帖 反对(1) 没道理,反对 毫无根据,没理 太不符合实际了 支持(0) 中国真棒世界看我们 祝福北京奥运会成功 奥运加油,中国加油 推荐精华
2008-08-10 17:08:36搜狐南平市网友 IP:59.59.191.*
度量衡
回复本帖 查看回帖 反对(0) 没道理,反对 毫无根据,没理 太不符合实际了 支持(0) 中国真棒世界看我们 祝福北京奥运会成功 奥运加油,中国加油 推荐精华
2008-08-10 16:55:47搜狐韶关市网友 IP:已隐藏
支持
回复本帖 查看回帖 反对(0) 没道理,反对 毫无根据,没理 太不符合实际了 支持(1) 中国真棒世界看我们 祝福北京奥运会成功 奥运加油,中国加油 推荐精华
2008-08-10 16:53:00搜狐合肥市网友 IP:已隐藏
哈哈 人才是主客观共同造就的 以为这就是人才的话未免过早
不过说明小孩还是聪明的 祝福她好运 。。。
另外 希望大家正确认识中国古代文化 不要掩耳盗铃 全盘复古是不可行的
古代文化偏重于个人修养 与社会发展 生产力发展极度欠缺 全盘复古是不可行的
不要以为会了琴棋书画就是人才
回复本帖 查看回帖 反对(0) 没道理,反对 毫无根据,没理 太不符合实际了 支持(0) 中国真棒世界看我们 祝福北京奥运会成功 奥运加油,中国加油 推荐精华
2008-08-10 16:28:41搜狐广东省网友 IP:116.29.65.*
博士生辞职甘当“全职爸爸”?????
我的感觉是:
1、国家白白培养你了!
2、即使你再把女儿培养成博士又有什么用?到时你女儿再来一个“辞职甘当全职妈妈”?????
回复本帖 查看回帖 反对(1) 没道理,反对 毫无根据,没理 太不符合实际了 支持(0) 中国真棒世界看我们 祝福北京奥运会成功 奥运加油,中国加油 推荐精华
2008-08-10 13:49:10搜狐合肥市网友 IP:60.168.70.*
矫枉过正而已,速成心态好吗?
回复本帖 查看回帖 反对(0) 没道理,反对 毫无根据,没理 太不符合实际了 支持(0) 中国真棒世界看我们 祝福北京奥运会成功 奥运加油,中国加油 推荐精华
2008-08-10 13:42:06搜狐广州市网友 IP:61.140.108.*
制造一个考试机器有什么用呀?
回复本帖 查看回帖 反对(0) 没道理,反对 毫无根据,没理 太不符合实际了 支持(0) 中国真棒世界看我们 祝福北京奥运会成功 奥运加油,中国加油 推荐精华
2008-08-10 13:29:10搜狐湖北省省直辖行政单位网友 IP:202.103.21.*
奥运来了,为奥运加油,为中国加油!!!支持的顶!!!
回复本帖 查看回帖 反对(1) 没道理,反对 毫无根据,没理 太不符合实际了 支持(0) 中国真棒世界看我们 祝福北京奥运会成功 奥运加油,中国加油 推荐精华
2008-08-10 12:26:11搜狐上海市网友 IP:116.232.135.*
这大人脑子有毛病 只知道自己爽 面子光 也不考虑小孩长久
回复本帖 查看回帖 反对(0) 没道理,反对 毫无根据,没理 太不符合实际了 支持(3) 中国真棒世界看我们 祝福北京奥运会成功 奥运加油,中国加油 推荐精华
2008-08-10 12:25:17搜狐吉林市网友 IP:61.138.177.*
我也感受到自己孩子的压抑,但是我没有勇气让他脱离社会
回复本帖 查看回帖 反对(0) 没道理,反对 毫无根据,没理 太不符合实际了 支持(0) 中国真棒世界看我们 祝福北京奥运会成功 奥运加油,中国加油 推荐精华
2008-08-10 12:03:16搜狐天津市网友 IP:已隐藏
孩子不知道什么是集体生活
回复本帖 查看回帖 反对(0) 没道理,反对 毫无根据,没理 太不符合实际了 支持(0) 中国真棒世界看我们 祝福北京奥运会成功 奥运加油,中国加油 推荐精华
2008-08-10 11:52:05搜狐北京市网友 IP:202.122.32.*
人才浪费
回复本帖 查看回帖 反对(0) 没道理,反对 毫无根据,没理 太不符合实际了 支持(0) 中国真棒世界看我们 祝福北京奥运会成功 奥运加油,中国加油 推荐精华
2008-08-10 11:44:41搜狐河南省网友 IP:已隐藏
21岁当了博士以后,,,,,如何设计,,,,,,
回复本帖 查看回帖 反对(0) 没道理,反对 毫无根据,没理 太不符合实际了 支持(0) 中国真棒世界看我们 祝福北京奥运会成功 奥运加油,中国加油 推荐精华
2008-08-10 11:41:31搜狐龙岩市网友 IP:120.34.64.*
看看20岁后怎么样
回复本帖 查看回帖 反对(0) 没道理,反对 毫无根据,没理 太不符合实际了 支持(0) 中国真棒世界看我们 祝福北京奥运会成功 奥运加油,中国加油 推荐精华
2008-08-10 11:20:40搜狐天津市网友 IP:已隐藏
自己授学位就可以,随时可做博士!不要因为自己的无知,而耽误孩子教育。真希望这种父亲能去美国大学呆几年。
回复本帖 查看回帖 反对(1) 没道理,反对 毫无根据,没理 太不符合实际了 支持(1) 中国真棒世界看我们 祝福北京奥运会成功 奥运加油,中国加油 推荐精华
2008-08-10 11:14:11搜狐网友 IP:120.14.3.*
因材施教 个性发展
回复本帖 查看回帖 反对(2) 没道理,反对 毫无根据,没理 太不符合实际了 支持(1) 中国真棒世界看我们 祝福北京奥运会成功 奥运加油,中国加油 推荐精华

http://comment2.news.sohu.com/viewcomments.action?id=2587254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8-31 22:09:52 | 只看该作者
自己的孩子自己教:不可取

我从8月19日的《嘉兴日报》上读到,南开大学毕业的博士袁鸿林放弃了效益良好的生意,同济大学硕士毕业的黄定义辞掉了收入不菲的工作,嘉兴一中的数学老师吴燕君也走下了讲台。3个本来互不相识的男人走到了一起,而促使他们作出这一决定的共同原因,是为了培养他们各自的女儿。

报道说,这3人的女儿都是小学适龄儿童,本该和所有同龄人一样进入学校学习。但他们都决定暂时放下自己的事业,把孩子留在身边亲自培养。这一决定看起来有点怪异,但3位父亲都有着相同的理由:对当前国内教育体制的不信任。3名父亲均表示,自办“私塾”教孩子也是出于无奈,“没有一所学校适合自己的孩子。”吴燕君说,十多年的教育工作经历,让他对现行体制下学校教育的种种弊端看得非常清楚,他不想自己的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黄定义也向记者表示,他寻找了许多学校,都没有发现合适的。而袁鸿林甚至说:“进了学校的孩子都被‘废了武功’,以他北京大学史学硕士研究生和南开大学史学博士研究生的功底,培养一个文科硕士应该不成问题。”

读了以上报道,我无权指责三位父亲的做法,但首先为三位女孩感到伤心和悲哀。她们刚到上学的年龄,正应该像其他儿童一样,欢天喜地地背着书包上学,和同学们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游戏,一起欢笑,一起打闹,可是,她们的这些权利被所谓好心的父亲给剥夺了;她们正值含苞花朵,正需阳光的照射和雨露的滋润,需要园丁的悉心栽培,可是,她们被关在了温室里,没有了阳光也没有了雨露,也失去了园丁。

常常有人将学校比作牢房,说孩子进了学校就成了犯人,没有了自由和欢乐。可是如果我们对成年人做个调查,问他们:留下最美好回忆的地方是哪里?最要好的朋友是什么?最值得信赖的人是谁?我敢肯定地说,绝大多数的人会说:是学校;是同学;是老师。无容置疑,学校是孩子最向往的地方,同学是孩子最珍贵的朋友,老师是孩子最可信赖的人。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成长有各种因素,而学校、同学、老师则无疑起着重要的、其他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孩子是需要集体的,是需要同伴的。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学校、没有同学、没有老师,那他的心灵肯定是灰暗的,他的成长肯定是不全面的,他的心智很可能是不健全的。孩子在学校,学到的不仅仅是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友爱,善良,真诚,团结,勤奋,合作,互助,责任……而这些,单靠父亲的说教能有多大效果?其实,学校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现在的家长往往只看到问题的一面,看到应试教育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有利的一面,看到培养能力的一面。在我看来,学校的意义还远远没有被发现,不然,国家干吗花那么多钱办学校?家长干吗都送孩子去学校?孩子又干吗盼望着上学?不让孩子到学校学习而留在家里自己教,实在是没有道理。

其次,我们的学校果真“没有一所学校适合自己的孩子”吗?我看未必。关键是你怎么看待学校,如果你是片面地,从自己的角度,带着框框看学校,看到的只是学校的问题,学校的不足,自然会觉得“没有一所学校适合自己的孩子”;如果你是全面地,客观地,长远地看学校,就会看到学校许多好的方面,值得肯定的方面,自然会有很多学校适合你的孩子。适合不适合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从辩证的角度来说,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东西。说“没有一所学校适合自己的孩子”本身就有问题。说没有一所学校适合自己的孩子,这就是说没有一所学校是好的,自己才是最好的,换句话说,就是自己最好,别人都不好。这样的思维方式根本就是错误的,唯我独尊,目空一切,趾高气扬,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是不可取的。再说,“私塾”和“父亲”一定适合你的孩子吗?也不见得。“私塾”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父亲”也存在着许多缺陷,在我看来,这根本不能与学校和教师相比。诚然,我们的学校还有许多问题,还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的教师也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方法不当,缺乏耐心,但这不能作为拒绝孩子上学的理由。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家长如何弥补学校、教师的不足,让自己的孩子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给予更多的家庭温暖,使得孩子能够更好的发展,而不是像袁鸿林那样,将孩子留在家里,给孩子教授《新概念英语》、《论语》,毕竟,孩子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新概念英语》和《论语》,需要学习的远远不止这些。

将孩子留在家里自己教,有悖《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三位女孩均为适龄儿童,按法律规定应该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可是三位父亲将她们留在家里自己教,很明显,这是违反了《义务教育法》。报道说,4年里,袁鸿林从1个人教1个孩子,到2个人教8个孩子,而现在吴燕君的“加盟”将使他们的师资扩大到3人。“私塾”里的这些孩子分别来自杭州、成都、无锡等地,有的从来没进过学校,有的是中途退学后来到这里的。我不禁要问,这样的“私塾”是否合法?有关部门是否应该“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

所以我认为,自己的孩子自己教:不可取;如果要想你的孩子健康、快乐、全面、和谐地成长,还是应该送到学校接受正规的义务教育,否则,不要说对孩子的成长不利,而且还是一项违法行为。

分享 |  评论 (26) |  阅读 (131)  |  固定链接 |  类别 (家教新理念) |  发表于 05:03
提示:“固定链接”为您显示此篇文章的固定不变链接,如果您有还有疑问请点击帮助
链接地址:http://jxxz9.blog.sohu.com/97765188.html 复制此地址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搜狐博客温馨提示:搜狐博客官方不会要求参加活动的各位博友缴纳任何的手续费用。请勿轻信留言、评论中的中奖信息,更不要拨打陌生电话及向陌生帐户汇款,谨防受骗!识别更多网络骗术,请 点击查看详情。
  
这样的例子我经历过,基本上没有成功的。倒是给孩子留下了许多不治之症。不能成为心理健康的人。
发布者 凤凰语 (http://yux47.blog.sohu.com/)
2008-08-21 05:48 回复
--------------------------------------------------------------------------------

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我希望他们成功。
发布者 夏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8-08-21 08:47 回复
--------------------------------------------------------------------------------

提高老师的素质,就不会有这样的现象.孩子和伙伴们在一起拥有很多快乐!  
发布者 秋夕依依 (http://qiurisiyu6.blog.sohu.com/)
2008-08-21 16:09 回复
--------------------------------------------------------------------------------

问候局长,到局长这儿看看,视野瞬间开阔了,心情也舒畅了。
发布者 紫叶絮语 (http://xinyuwenxuexi.blog.sohu.com/)
2008-08-21 19:55 回复
--------------------------------------------------------------------------------

凤凰语 在上文中提到:
   这样的例子我经历过,基本上没有成功的。倒是给孩子留下了许多不治之症。不能成为心理健康的人。

我也估计不会成功。
发布者 秋水共长天一色 (http://jxxz9.blog.sohu.com/)
2008-08-22 10:25 回复
--------------------------------------------------------------------------------

夏 在上文中提到:
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我希望他们成功。

我也希望他们成功,可事实是不太可能。
发布者 秋水共长天一色 (http://jxxz9.blog.sohu.com/)
2008-08-22 10:27 回复
--------------------------------------------------------------------------------

秋夕依依 在上文中提到:
提高老师的素质,就不会有这样的现象.孩子和伙伴们在一起拥有很多快乐!  

孩子失去了同伴,也就失去了快乐。
发布者 秋水共长天一色 (http://jxxz9.blog.sohu.com/)
2008-08-22 10:28 回复
--------------------------------------------------------------------------------

紫叶絮语 在上文中提到:
问候局长,到局长这儿看看,视野瞬间开阔了,心情也舒畅了。

欢迎紫叶老师常来看看,就是没有值得一看的。
发布者 秋水共长天一色 (http://jxxz9.blog.sohu.com/)
2008-08-22 10:29 回复
--------------------------------------------------------------------------------

这样的例子以前也见过,最有名的要数童话大王郑渊洁和他的儿子了。但是这些人毕竟是个例,如果不让孩子进学堂,他以后对集体生活的适应就要差些,也很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时下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孩子在学校读书(一般高中或大学多一些),父母放下工作在学校边上买房子或租房子陪读,我觉得也不太可取。
发布者 孤鹤轩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8-08-22 14:14 回复
--------------------------------------------------------------------------------

孩子需要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同意局长所说的,让孩子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能够获得更多的家庭关爱,这样才能完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互为补充的关系。把孩子送进学校,家长什么都不管了是不可取的。把孩子关起来只接受家庭教育,同样也是不可取的!两者同样存在很大的问题!
发布者 晓茗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8-08-23 13:14 回复
--------------------------------------------------------------------------------

自己的孩子自己真的教不了,所以,才出现了学校。
发布者 美丽心情 (http://wsghy1307.blog.sohu.com/)
2008-08-23 19:52 回复
--------------------------------------------------------------------------------

孤鹤轩 在上文中提到:
这样的例子以前也见过,最有名的要数童话大王郑渊洁和他的儿子了。但是这些人毕竟是个例,如果不让孩子进学堂,他以后对集体生活的适应就要差些,也很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时下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孩子在学校读书(一般高中或大学多一些),父母放下工作在学校边上买房子或租房子陪读,我觉得也不太可取。

父母放下工作在学校边上买房子或租房子陪读,我觉得同样不可取。
发布者 秋水共长天一色 (http://jxxz9.blog.sohu.com/)
2008-08-23 20:18 回复
--------------------------------------------------------------------------------

晓茗 在上文中提到:
孩子需要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同意局长所说的,让孩子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能够获得更多的家庭关爱,这样才能完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互为补充的关系。把孩子送进学校,家长什么都不管了是不可取的。把孩子关起来只接受家庭教育,同样也是不可取的!两者同样存在很大的问题!

“把孩子送进学校,家长什么都不管了是不可取的。把孩子关起来只接受家庭教育,同样也是不可取的!两者同样存在很大的问题!”是这样。
发布者 秋水共长天一色 (http://jxxz9.blog.sohu.com/)
2008-08-23 20:19 回复
--------------------------------------------------------------------------------

美丽心情 在上文中提到:
自己的孩子自己真的教不了,所以,才出现了学校。

学校是个集体,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特殊的意义。
发布者 秋水共长天一色 (http://jxxz9.blog.sohu.com/)
2008-08-23 20:21 回复
--------------------------------------------------------------------------------

有道理,一切好顺其自然。
发布者 享受简单 (http://enyoylife.blog.sohu.com/)
2008-08-24 15:11 回复
--------------------------------------------------------------------------------

郑渊洁自己教自己的孩子,也许正是这些人做了榜样。
发布者 北国之春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8-08-24 16:53 回复
--------------------------------------------------------------------------------

学校能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孩子踏上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的学习场所,它的作用是家庭和“私塾”所不可替代的。
发布者 欣然对人生 (http://jxxxr.blog.sohu.com/)
2008-08-24 19:05 回复
--------------------------------------------------------------------------------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也有一个即将要上中班的女儿,自己虽然是一个教师,但是对于教育女儿觉得很迷茫,到底现在应不应该教她一些汉字、数学或者英语其它呢?请张局指点。谢谢!
发布者 拉贝尔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8-08-25 19:36 回复
--------------------------------------------------------------------------------

享受简单 在上文中提到:
有道理,一切好顺其自然。

在自然中适当给以引导。
发布者 搜狐网友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8-08-25 21:03 回复
--------------------------------------------------------------------------------

享受简单 在上文中提到:
有道理,一切好顺其自然。

在自然中适当给以引导。
发布者 秋水共长天一色 (http://jxxz9.blog.sohu.com/)
2008-08-25 21:07

http://jxxz9.blog.sohu.com/97765188.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9-19 07:24:35 | 只看该作者
话题:晏扬:博士先生,教育没有世外桃源查看原文
         
热门评论123 下一页网易吉林长春网友 ip:58.244.*.*: 2008-09-17 11:15:43 发表
看你这篇文章就知道你是个败类!!就知道说三道四而无所作为的混蛋!!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77] 反对[8] 举报
网易广东惠州网友 ip:116.17.*.*: 2008-09-17 15:48:22 发表
很早以前看过一个大科学家戴维和他儿子的故事,说的是戴维有个儿子,虽然老子是大科学家,但儿子却是一个十足的混混,二十多岁了,还没有自己人生的方向,有一天戴维向他的朋友,也是一名大科学家提起他儿子的事,很烦恼,求助朋友帮他儿子,朋友答应了戴维的请求,将他儿子带在了身边,那时才开始有风洞试验的科目,就将戴维的儿子去搞风洞试验,多年后,他儿子成为了风洞试验的权威专家,也成为了一名大科学家。
所以,一个人不在乎你是否读了多少书,也不在乎你是否成绩优秀,只要你致力于在一个领域干了十年,你就是专家,干了二三十年,你就是权威,要是你干一辈子,那你就是泰斗。
中国的教育十分摧残人的天性,老师是园丁,这话一点不假,要是那天一场甘雨浇出了一朵美丽的花朵,绿化带上齐斩斩的勒杜鹃突然冒出一枝独秀的嫩芽,那我们的园丁就将你这朵花给掐了,一枝独秀的嫩芽给剪了,用他们的话说是要平衡发展,每一门功课七八十分,总分上去了,你是很优秀的学生,你要是一门功课回回一百分,其他都是三四十,四五十分,总分下来了,那你不是一个优秀学生。其实学生今后的人生可能就靠这一门功课得到大的发展,但就被学校在小学时就给硬生生的消灭了,这简直就是摧残。中国现在是一个功利主义社会,但这种功利也作用在学校教育里面,学生成绩总分高,那老师会得到相应的奖励,所以老师千方百计要提高学生的各科成绩,但学生哪有那么好的精力来应付这么多的科目,所以只好将自己的最好的科目的精力削减下来,应对其他科目,其他科目上去了,自己爱好的科目下来了,在达到了老师平衡发展的要求的同时,却失去了自我,不知自己到底在哪方面强,大学上了,出来的并不是人才,而是一个十足的庸才。
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也是中国正在接受教育的孩子的悲哀。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63] 反对[1] 举报
网易广西宜州网友 ip:221.7.*.*: 2008-09-17 13:24:17 发表
网易浙江嘉兴网友(211.140.*.*) 的原贴:
这个博士就是拿自己女儿做试验!完全没考虑女儿长大后会遇到什么问题?或者说他早就考虑到了,但他在赌博,拿女儿的将来赌博。我看过那个新闻,当时就骂了袁博士一通,他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

你怎么就知道他不能教育好自己女儿?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52] 反对[3] 举报
网易广东深圳福田网友 ip:58.60.*.*: 2008-09-17 11:00:40 发表
己经有无数的人提出意见、建议与批评,然后有无数的人伤心绝望。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33] 反对[0] 举报
网易北京网友 ip:203.83.*.*: 2008-09-17 12:28:11 发表
我不认为博士会教不好小学那点水平的课程~如果是我的话~至少对付到初中的全部课程是绰绰有余的~语文纯粹是自己的文学修养~老师教不出啥东西~虽然会忘记一些内容~但如果允许我用大学以后的知识来教高中数理化的那些内容~再加上一些辅助的复习~高中课程应该也是没问题的~关键是看你有没有时间教~相信袁博士如果全职教自己女儿的话~应该没什么问题~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28] 反对[1] 举报
网易北京网友 ip:210.75.*.*: 2008-09-17 16:53:46 发表
网易浙江嘉兴网友(211.140.*.*) 的原贴:
这个博士就是拿自己女儿做试验!完全没考虑女儿长大后会遇到什么问题?或者说他早就考虑到了,但他在赌博,拿女儿的将来赌博。我看过那个新闻,当时就骂了袁博士一通,他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

人家只是说自己教育,也没说他女儿就不会玩和接触社会了。
况且人家女儿也学得蛮好的,仅仅9岁,英语和文史功底都超过了初中生水平。
至于他的女儿是否因此损失了足够的玩耍时间。我们都已经明确,这个问题的根源就在应试教育。而该博士反对应试教育。没有了各种繁杂的考试,他的女儿应该有足够的时间玩耍。
倒是在目前这个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在学校里面的小朋友是否有足够的玩耍时间?个性和能力是否能得到足够的发展?这些问题值得堪忧。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24] 反对[0] 举报
网易广东佛山南海网友 ip:219.130.*.*: 2008-09-17 19:34:14 发表
我支持这位博士先生。
我不是博士,但是我现在也选择了这位博士的方法。
而且确实效果不错。
现在的公共教育体系和方法,哎,就不说了...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21] 反对[0] 举报
网易湖北宜昌网友 ip:219.139.*.*: 2008-09-18 09:49:23 发表
楼主真是自以为是的sb,第一、博士如果不能胜任大多数课程,他怎么读到博士?他认为物理博士语文就不好,充其量音乐、美术、体育差点,但他可以给女儿报培训班;第二、博士干吗要早什么鸟教育良方?还有成绩的取得是什么牺牲了玩耍时间,你怎么知道?据我所知,学校效率很低,我自己教儿子的时候,一堂课的内容顶多20分钟就可以弄懂弄通;第三、博士女儿凭什么一定和你中国高考对接?可以直接参加美国高考,到美国读大学、博士;再说了,你怎么就知道博士自己教的女儿就不能通过中国高考取得好成绩?总而言之,皇帝不急太监急,你真是个鸟人!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19] 反对[2] 举报
网易浙江嘉兴网友 ip:211.140.*.*: 2008-09-17 11:11:15 发表
这个博士就是拿自己女儿做试验!完全没考虑女儿长大后会遇到什么问题?或者说他早就考虑到了,但他在赌博,拿女儿的将来赌博。我看过那个新闻,当时就骂了袁博士一通,他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10] 反对[40] 举报
网易江西赣州网友 ip:218.95.*.*: 2008-09-17 14:53:19 发表
网易吉林长春网友(58.244.*.*) 的原贴:
看你这篇文章就知道你是个败类!!就知道说三道四而无所作为的混蛋!!

网易重庆网友(58.17.*.*) 的原贴:
这么好的文章都有人骂,吃惊。。。。看来流传的网络上的职业吵家还真是存在,看来霉国的势力确实无处不在呀

这是一种尝试,结论没有出来之前什么样的推测都只是推测。国内这样的尝试实在是太少了,因为尝试要付出代价。多数国人是不敢付出又或者是付不起这样的代价的,因此尝试者少。教育尝试与政治无关,我们大可不必什么事情都跟政治挂钩。如果能探索出一条符合我们中国老百姓实际情况的教育途径,不也是桩美事吗?中华民族历来海纳百川,怎么现在就容不下几个想要做些尝试的人呢?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10] 反对[0] 举报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最新评论评论共81条 显示61条 (本跟帖正在审核,请耐心等候)
网易XXX网友 [XXX]:XXX 发表
XXX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 (0) 反对(0) 举报

网易江苏徐州网友 ip:58.218.*.*: 2008-09-18 23:40:01 发表
比较欣赏中国童话大王郑渊洁的作法:他的儿子不爱上学,他就把儿子带回家,自己教他;他的女儿很爱上学,郑渊洁就让她接受学校教育。我认为:应当尊重孩子的选择。
我大学毕业在某学院当老师,但是我仍然觉得中国的教育有问题。比如我从不偏科,我常常为此而苦恼。还有就是,我认为所有以前在学校的学习,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走了很多弯路。
可能跟客观条件也有关系吧。中国的教育实现了这么多人的高入学率,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0] 反对[0] 举报
网易安徽滁州网友 ip:117.67.*.*: 2008-09-18 23:15:37 发表
其实,中国能称得上大师的,都是接受私塾教育出生!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1] 反对[0] 举报
网易山东济南网友 ip:60.208.*.*: 2008-09-18 22:54:07 发表
网易福建厦门网友(61.131.*.*) 的原贴:
袁博士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只好闲在家里,没事做老婆可不行,只能专职教自己的孩子。

现在的博士含水率很高,找不到工作很正常!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0] 反对[0] 举报
网易山东济南网友 ip:60.208.*.*: 2008-09-18 22:49:35 发表
网易浙江嘉兴网友(211.140.*.*) 的原贴:
这个博士就是拿自己女儿做试验!完全没考虑女儿长大后会遇到什么问题?或者说他早就考虑到了,但他在赌博,拿女儿的将来赌博。我看过那个新闻,当时就骂了袁博士一通,他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

网易广西宜州网友(221.7.*.*) 的原贴:
你怎么就知道他不能教育好自己女儿?

越高学历,越发现自己对自己的否定,这说明我国的教育一定存在很大问题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1] 反对[0] 举报
网易北京网友 ip:59.109.*.*: 2008-09-18 22:40:37 发表
提出意见、建议与批评,有用吗?你这个SB。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0] 反对[0] 举报
网易北京顺义网友 [xuetang11-16]: 2008-09-18 22:01:44 发表
不管成功与否,试一下,总比把孩子交给学校的强!相信自己老袁!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2] 反对[0] 举报
网易广东湛江网友 ip:125.90.*.*: 2008-09-18 21:38:25 发表
看来作者对博士的能力可能还是不那么了解吧!我认为博士完全可以教中小学的各门功课!主科一定是没有问题的,也可能就是体育啊,音乐,美术方面差些吧!首先他是名牌大学的博士毕业,考试对他来说已经是常事了,他可是过了几次独木桥的人啊!“物理博士未必教得好中小学语文”这句话我不同意,因为他博士毕业要写几万字的论文,小学现在的应试教育关键也是作文吧,凭什么说人家教不好,他的语文要是不行也写不出几万字的论文!在说英语,博士是要发SCI的,那是用英文写的论文,在国际的学术期刊发表的所以英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他是物理博士,那数理化就不用说了吧!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3] 反对[0] 举报
网易浙江嘉兴网友 ip:60.163.*.*: 2008-09-18 21:09:56 发表
网易浙江嘉兴网友(211.140.*.*) 的原贴:
这个博士就是拿自己女儿做试验!完全没考虑女儿长大后会遇到什么问题?或者说他早就考虑到了,但他在赌博,拿女儿的将来赌博。我看过那个新闻,当时就骂了袁博士一通,他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

你个MB,你是不是就是那个把学校学生弄得跳楼的校长吧?,还是那个把嘉兴教育质量弄到全省倒数第2的局长吧!嘉兴那么多高楼怎么不去跳呀。嘉兴臭水沟多的是,去那儿洗洗。要不干脆撞火车去算啦。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7] 反对[0] 举报
网易广西玉林网友 ip:222.83.*.*: 2008-09-18 20:14:01 发表
网易广东惠州网友(116.17.*.*) 的原贴:
很早以前看过一个大科学家戴维和他儿子的故事,说的是戴维有个儿子,虽然老子是大科学家,但儿子却是一个十足的混混,二十多岁了,还没有自己人生的方向,有一天戴维向他的朋友,也是一名大科学家提起他儿子的事,很烦恼,求助朋友帮他儿子,朋友答应了戴维的请求,将他儿子带在了身边,那时才开始有风洞试验的科目,就将戴维的儿子去搞风洞试验,多年后,他儿子成为了风洞试验的权威专家,也成为了一名大科学家。
所以,一个人不在乎你是否读了多少书,也不在乎你是否成绩优秀,只要你致力于在一个领域干了十年,你就是专家,干了二三十年,你就是权威,要是你干一辈子,那你就是泰斗。
中国的教育十分摧残人的天性,老师是园丁,这话一点不假,要是那天一场甘雨浇出了一朵美丽的花朵,绿化带上齐斩斩的勒杜鹃突然冒出一枝独秀的嫩芽,那我们的园丁就将你这朵花给掐了,一枝独秀的嫩芽给剪了,用他们的话说是要平衡发展,每一门功课七八十分,总分上去了,你是很优秀的学生,你要是一门功课回回一百分,其他都是三四十,四五十分,总分下来了,那你不是一个优秀学生。其实学生今后的人生可能就靠这一门功课得到大的发展,但就被学校在小学时就给硬生生的消灭了,这简直就是摧残。中国现在是一个功利主义社会,但这种功利也作用在学校教育里面,学生成绩总分高,那老师会得到相应的奖励,所以老师千方百计要提高学生的各科成绩,但学生哪有那么好的精力来应付这么多的科目,所以只好将自己的最好的科目的精力削减下来,应对其他科目,其他科目上去了,自己爱好的科目下来了,在达到了老师平衡发展的要求的同时,却失去了自我,不知自己到底在哪方面强,大学上了,出来的并不是人才,而是一个十足的庸才。
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也是中国正在接受教育的孩子的悲哀。

网易广东深圳网友(220.231.*.*) 的原贴:
我是一个有十多年教龄的中学教师,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

我亦同意,看到一些学生在某个学科特别优秀,比一些所谓的总体优秀的学生突出得多,并且悟性特强,可惜有些科目特差,这样,这个学生就基本被排除了将来受更好的教育条件.这是谁的悲哀??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1] 反对[0] 举报
网易广东深圳网友 ip:220.231.*.*: 2008-09-18 19:36:01 发表
网易广东惠州网友(116.17.*.*) 的原贴:
很早以前看过一个大科学家戴维和他儿子的故事,说的是戴维有个儿子,虽然老子是大科学家,但儿子却是一个十足的混混,二十多岁了,还没有自己人生的方向,有一天戴维向他的朋友,也是一名大科学家提起他儿子的事,很烦恼,求助朋友帮他儿子,朋友答应了戴维的请求,将他儿子带在了身边,那时才开始有风洞试验的科目,就将戴维的儿子去搞风洞试验,多年后,他儿子成为了风洞试验的权威专家,也成为了一名大科学家。
所以,一个人不在乎你是否读了多少书,也不在乎你是否成绩优秀,只要你致力于在一个领域干了十年,你就是专家,干了二三十年,你就是权威,要是你干一辈子,那你就是泰斗。
中国的教育十分摧残人的天性,老师是园丁,这话一点不假,要是那天一场甘雨浇出了一朵美丽的花朵,绿化带上齐斩斩的勒杜鹃突然冒出一枝独秀的嫩芽,那我们的园丁就将你这朵花给掐了,一枝独秀的嫩芽给剪了,用他们的话说是要平衡发展,每一门功课七八十分,总分上去了,你是很优秀的学生,你要是一门功课回回一百分,其他都是三四十,四五十分,总分下来了,那你不是一个优秀学生。其实学生今后的人生可能就靠这一门功课得到大的发展,但就被学校在小学时就给硬生生的消灭了,这简直就是摧残。中国现在是一个功利主义社会,但这种功利也作用在学校教育里面,学生成绩总分高,那老师会得到相应的奖励,所以老师千方百计要提高学生的各科成绩,但学生哪有那么好的精力来应付这么多的科目,所以只好将自己的最好的科目的精力削减下来,应对其他科目,其他科目上去了,自己爱好的科目下来了,在达到了老师平衡发展的要求的同时,却失去了自我,不知自己到底在哪方面强,大学上了,出来的并不是人才,而是一个十足的庸才。
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也是中国正在接受教育的孩子的悲哀。

我是一个有十多年教龄的中学教师,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2] 反对[0] 举报
网易河南焦作网友 ip:218.28.*.*: 2008-09-18 19:16:35 发表
网易浙江嘉兴网友(211.140.*.*) 的原贴:
这个博士就是拿自己女儿做试验!完全没考虑女儿长大后会遇到什么问题?或者说他早就考虑到了,但他在赌博,拿女儿的将来赌博。我看过那个新闻,当时就骂了袁博士一通,他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

网易北京网友(210.75.*.*) 的原贴:
人家只是说自己教育,也没说他女儿就不会玩和接触社会了。
况且人家女儿也学得蛮好的,仅仅9岁,英语和文史功底都超过了初中生水平。
至于他的女儿是否因此损失了足够的玩耍时间。我们都已经明确,这个问题的根源就在应试教育。而该博士反对应试教育。没有了各种繁杂的考试,他的女儿应该有足够的时间玩耍。
倒是在目前这个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在学校里面的小朋友是否有足够的玩耍时间?个性和能力是否能得到足够的发展?这些问题值得堪忧。

应试教育中的孩子没有玩的时间,没有接触社会的时间。对学习的痛恨也越来越重,厌学的年龄日趋低龄化。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1] 反对[0] 举报
网易广东深圳南山网友 ip:61.144.*.*: 2008-09-18 18:22:08 发表
而这些成绩的取得,可能是以牺牲孩子的玩耍时间为代价的??
你以为现在的学生还有时间玩啊?在学校上课更惨。。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2] 反对[0] 举报
网易浙江金华网友 ip:125.113.*.*: 2008-09-18 17:30:03 发表
不管成功与否,试一下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0] 反对[0] 举报
网易辽宁大连网友 ip:116.3.*.*: 2008-09-18 17:05:38 发表
在群体中的成长也很重要,这是不知识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过如果人数多也无所谓,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1] 反对[0] 举报
网易北京网友 ip:124.126.*.*: 2008-09-18 16:25:21 发表
支持博士,抵制中国现行教育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3] 反对[0] 举报
网易上海网友 ip:116.226.*.*: 2008-09-18 15:36:58 发表
网易北京海淀网友(122.9.*.*) 的原贴:
这个博士看来也没什么水平,怎么就混了个博士呢?混了个博士去教女儿,浪费了浪费了


还有比教育好自己的下一代更重要的事业吗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3] 反对[0] 举报
网易广东中山网友 ip:123.65.*.*: 2008-09-18 13:53:16 发表
网易广东广州网友(121.33.*.*) 的原贴:
奶粉吃了长结石,保险买了不赔,煤矿压死人,银行不行,教育不行,城管不行···
我想问问:我们到底什么行?

中国人民银行!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5] 反对[0] 举报
网易福建厦门网友 ip:61.131.*.*: 2008-09-18 13:45:42 发表
袁博士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只好闲在家里,没事做老婆可不行,只能专职教自己的孩子。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0] 反对[0] 举报
网易广东广州网友 ip:121.33.*.*: 2008-09-18 12:47:33 发表
奶粉吃了长结石,保险买了不赔,煤矿压死人,银行不行,教育不行,城管不行···
我想问问:我们到底什么行?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0] 反对[0] 举报
网易江苏苏州网友 ip:222.92.*.*: 2008-09-18 12:31:52 发表
只能说作者的思想已经被“素质教育”束缚了。为什么中小学生就要学这么多所谓的课程?就算要学,就凭现在的这种教学方式学了又有什么用?为什么一定要高考?就算高考考进了大学,就凭现在的大学所学的过失无用知识又有多少实用价值?读过大学的都应该心里清楚;找工作要文凭,但是真正有实力的人又怎么会去靠一张纸来决定自己的命运?找工作无非就是一个打工者,为什么不可以自己去创业?
社会是最好的学校,你所学到的东西99%是来自社会而不是课堂。
我对这位有胆识的博士父亲表示钦佩。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4] 反对[0] 举报
网易吉林网友 ip:222.163.*.*: 2008-09-18 10:56:29 发表
实属无奈之举啊!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1] 反对[0] 举报
网易辽宁营口网友 [xiefengxx64]: 2008-09-18 10:38:41 发表
尊重博士的做法,但是有些无法解决的问题还是存在的。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1] 反对[0] 举报
网易黑龙江哈尔滨网友 [zhjia777]: 2008-09-18 10:15:32 发表
孩子还是应该送到学校,它不可能一辈子都呆在家里。不接受全民教育,将来无法同别人交流,他会很孤独。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2] 反对[3] 举报
网易北京网友 ip:219.224.*.*: 2008-09-18 10:02:01 发表
我觉得文章的作者很无聊,博士教自己的女儿关着你什么事,人家的私事用的着你这样大家评论吗?再说中国的教育改革确实是让人寒心,我们的大学生从入学那天开始到大学毕业,以我们这代人的开销计算,没有20W是读不出来的。你知道20W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多大的数字吗?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7] 反对[0] 举报
网易日本网友 ip:124.87.*.*: 2008-09-18 09:22:03 发表
日本的小学生下午3点就放学了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1] 反对[0] 举报
网易北京网友 ip:211.167.*.*: 2008-09-18 08:47:20 发表
凡事不能走极端,学校的教育有学校教育的好处,但也有弊端,不能一概否认,起码让孩子接触群体,掌握与人相处的能力,这还是必要的。但现在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师素质真是不敢恭维。不能改变现状只能默默承受,所以现在好多的家长都在花钱择校。希望在大多的学校中寻找“教学质量好的”学校。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2] 反对[1] 举报
网易山东泰安网友 ip:222.132.*.*: 2008-09-18 08:11:50 发表
袁博士:记住,教育孩子并不是考试这一件事,孩子在学校学习的也是人际交往、对社会的认识!今后孩子还是要出门的!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1] 反对[3] 举报
网易山东威海网友 [frankliuzhen]: 2008-09-18 07:42:40 发表
网易北京网友(218.107.*.*) 的原贴:
这为晏扬先生,本人对你的评价不敢苟同。就按照你的逻辑(假设你的逻辑是对的,如果错了,就不用我说了)来吧。我针对你提出的三个问题各反问一句,一,袁博士一定要自己教女儿的所有课程吗?二,没有找到良方就不能尝试吗?那良方从哪里来?三,要成才就必须与高考对接吗?没有国家承认的学历就不能成才吗?

顶顶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2] 反对[0] 举报
网易浙江杭州网友 ip:60.12.*.*: 2008-09-18 07:11:07 发表
博士先生<<未遵守义务教育法>>,应对他采取法律手段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2] 反对[0]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9-19 07:26:24 | 只看该作者
话题:晏扬:博士先生,教育没有世外桃源查看原文
         
最新评论上一页 123 下一页(本跟帖正在审核,请耐心等候)
网易XXX网友 [XXX]:XXX 发表
XXX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 (0) 反对(0) 举报

网易安徽芜湖网友 ip:218.22.*.*: 2008-09-17 23:39:17 发表
网易吉林长春网友(58.244.*.*) 的原贴:
看你这篇文章就知道你是个败类!!就知道说三道四而无所作为的混蛋!!

网易重庆网友(58.17.*.*) 的原贴:
这么好的文章都有人骂,吃惊。。。。看来流传的网络上的职业吵家还真是存在,看来霉国的势力确实无处不在呀

网易江西赣州网友(218.95.*.*) 的原贴:
这是一种尝试,结论没有出来之前什么样的推测都只是推测。国内这样的尝试实在是太少了,因为尝试要付出代价。多数国人是不敢付出又或者是付不起这样的代价的,因此尝试者少。教育尝试与政治无关,我们大可不必什么事情都跟政治挂钩。如果能探索出一条符合我们中国老百姓实际情况的教育途径,不也是桩美事吗?中华民族历来海纳百川,怎么现在就容不下几个想要做些尝试的人呢?

二楼简直就是无知,守旧,见不得任何创新!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0] 反对[0] 举报
网易北京网友 ip:218.107.*.*: 2008-09-17 23:15:49 发表
这为晏扬先生,本人对你的评价不敢苟同。就按照你的逻辑(假设你的逻辑是对的,如果错了,就不用我说了)来吧。我针对你提出的三个问题各反问一句,一,袁博士一定要自己教女儿的所有课程吗?二,没有找到良方就不能尝试吗?那良方从哪里来?三,要成才就必须与高考对接吗?没有国家承认的学历就不能成才吗?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3] 反对[0] 举报
网易上海卢湾网友 ip:58.35.*.*: 2008-09-17 22:11:55 发表
我倒很赞赏这样一种教育方式:就是一群有知识和远见的老师,带着自己的子女,和相信他们的朋友的子女,以游学的方式,一部分时间在本乡本土,一部分时间到一些地方去教学,观察,体验和实习。这群老师中有各门学科的,他们的朋友中有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和事业心,探索精神的人,学生学成后,可以在他们自己的企业里工作,也可以出国深造。至于学历,国家应该通过一定的方式(如教师资格的认定,学生参加统考,或者更灵活的办法)予以认可。由于都是自己的子女,自愿的结合,相信不会捣糨糊的。结果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当然也可能失败,不过过程中还可以不断改进完善。总之,是一种值得的尝试。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7] 反对[0] 举报
网易浙江绍兴网友 ip:220.187.*.*: 2008-09-17 22:04:40 发表
网易吉林长春网友(58.244.*.*) 的原贴:
看你这篇文章就知道你是个败类!!就知道说三道四而无所作为的混蛋!!

网易重庆网友(58.17.*.*) 的原贴:
这么好的文章都有人骂,吃惊。。。。看来流传的网络上的职业吵家还真是存在,看来霉国的势力确实无处不在呀

网易江西赣州网友(218.95.*.*) 的原贴:
这是一种尝试,结论没有出来之前什么样的推测都只是推测。国内这样的尝试实在是太少了,因为尝试要付出代价。多数国人是不敢付出又或者是付不起这样的代价的,因此尝试者少。教育尝试与政治无关,我们大可不必什么事情都跟政治挂钩。如果能探索出一条符合我们中国老百姓实际情况的教育途径,不也是桩美事吗?中华民族历来海纳百川,怎么现在就容不下几个想要做些尝试的人呢?

网易江苏苏州网友(222.93.*.*) 的原贴:
二楼如果年龄大于10岁就应该送去精神病院。

逃不脱应试教育的观念,就会怀疑博士的行为
偶只读到本科。也不屑于孩子接受当前的应试模式,那些分数有什么用?那些老师的评论评价比算命先生更有社会价值? 社会很美好,可在对待学校和老师所作的评论和结论上却很残酷--所有孩子在为此付出代价,都需要在进入社会后重新学习知识重新审视自己。
偶有条件也会让自己孩子弃学,毫不留恋,特别是现在有使命感的教师不多了。只是学校召集了所有的孩子,从而使你无法随便选择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2] 反对[1] 举报
网易北京海淀网友 ip:122.9.*.*: 2008-09-17 21:27:32 发表
这个博士看来也没什么水平,怎么就混了个博士呢?混了个博士去教女儿,浪费了浪费了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0] 反对[6] 举报
网易北京海淀网友 ip:122.9.*.*: 2008-09-17 21:25:39 发表
hahaha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0] 反对[0] 举报
网易青海西宁网友 ip:125.72.*.*: 2008-09-17 19:54:29 发表
“目前这个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在学校里面的小朋友是否有足够的玩耍时间?”
请各位,尤其是家长,如实回答这个问题。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1] 反对[0] 举报
网易江苏苏州网友 ip:222.93.*.*: 2008-09-17 19:36:18 发表
网易吉林长春网友(58.244.*.*) 的原贴:
看你这篇文章就知道你是个败类!!就知道说三道四而无所作为的混蛋!!

为方便阅读,已隐藏重复显示的内容。 [点击展开]
二楼如果年龄大于10岁就应该送去精神病院。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1] 反对[0] 举报
网易广东佛山南海网友 ip:219.130.*.*: 2008-09-17 19:34:14 发表
我支持这位博士先生。
我不是博士,但是我现在也选择了这位博士的方法。
而且确实效果不错。
现在的公共教育体系和方法,哎,就不说了...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21] 反对[0] 举报
网易广东深圳网友 ip:121.34.*.*: 2008-09-17 18:38:10 发表
现行的教育,造就了大批造假的人才,这次三鹿奶粉及其它奶制品企业的表现,就是现行教育的成果!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2] 反对[0] 举报
网易青海西宁网友 ip:125.72.*.*: 2008-09-17 18:31:51 发表
现在我们的中小学生要学习的教材和教学内容的确很多很全,但真正有用的东西不多,倒是那些无用的所谓的知识把好多本来很聪明的孩子们折磨的连是非都分不清了、连父母师长的话都不听了!学校只关心孩子的“分数”,不关心孩子是否会“思索”,也不太关心学生的做人,这一点只有父母和家庭教育能做到。故农民教育出来的孩子大多很听话,很懂事。而很多教师他自己连是非分不清,只知道教死书,死教书!大多数父母是完全能教好自己的孩子的。国外这样的事例太多,私立学校也很多,谁都知道,爱迪生,林肯等没上什么学,但他们为何成为众人的偶像?我是教师,但我不迷信教师,也不迷信目前咱们的教育,我只是着急!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3] 反对[0] 举报
网易山东淄博网友 ip:218.58.*.*: 2008-09-17 17:40:58 发表
你们怎么认为我管不着,当我挣的工资不足以支付儿女的上学费用的时候,我也会考虑自己教他(她)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1] 反对[0] 举报
网易北京网友 ip:210.75.*.*: 2008-09-17 16:53:46 发表
网易浙江嘉兴网友(211.140.*.*) 的原贴:
这个博士就是拿自己女儿做试验!完全没考虑女儿长大后会遇到什么问题?或者说他早就考虑到了,但他在赌博,拿女儿的将来赌博。我看过那个新闻,当时就骂了袁博士一通,他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

人家只是说自己教育,也没说他女儿就不会玩和接触社会了。
况且人家女儿也学得蛮好的,仅仅9岁,英语和文史功底都超过了初中生水平。
至于他的女儿是否因此损失了足够的玩耍时间。我们都已经明确,这个问题的根源就在应试教育。而该博士反对应试教育。没有了各种繁杂的考试,他的女儿应该有足够的时间玩耍。
倒是在目前这个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在学校里面的小朋友是否有足够的玩耍时间?个性和能力是否能得到足够的发展?这些问题值得堪忧。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24] 反对[0] 举报
网易浙江杭州网友 ip:220.191.*.*: 2008-09-17 16:44:20 发表
“教育不能闭门造车”。私塾不等于闭门,学校不一定开门办学。
而洋洋洒洒发表观点更不能闭门造车,自以为是而贻笑大方。
尊重自己知识、认识、体验、经验之外一切的存在。有容乃大。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5] 反对[0] 举报
网易广东惠州网友 ip:116.17.*.*: 2008-09-17 15:48:22 发表
很早以前看过一个大科学家戴维和他儿子的故事,说的是戴维有个儿子,虽然老子是大科学家,但儿子却是一个十足的混混,二十多岁了,还没有自己人生的方向,有一天戴维向他的朋友,也是一名大科学家提起他儿子的事,很烦恼,求助朋友帮他儿子,朋友答应了戴维的请求,将他儿子带在了身边,那时才开始有风洞试验的科目,就将戴维的儿子去搞风洞试验,多年后,他儿子成为了风洞试验的权威专家,也成为了一名大科学家。
所以,一个人不在乎你是否读了多少书,也不在乎你是否成绩优秀,只要你致力于在一个领域干了十年,你就是专家,干了二三十年,你就是权威,要是你干一辈子,那你就是泰斗。
中国的教育十分摧残人的天性,老师是园丁,这话一点不假,要是那天一场甘雨浇出了一朵美丽的花朵,绿化带上齐斩斩的勒杜鹃突然冒出一枝独秀的嫩芽,那我们的园丁就将你这朵花给掐了,一枝独秀的嫩芽给剪了,用他们的话说是要平衡发展,每一门功课七八十分,总分上去了,你是很优秀的学生,你要是一门功课回回一百分,其他都是三四十,四五十分,总分下来了,那你不是一个优秀学生。其实学生今后的人生可能就靠这一门功课得到大的发展,但就被学校在小学时就给硬生生的消灭了,这简直就是摧残。中国现在是一个功利主义社会,但这种功利也作用在学校教育里面,学生成绩总分高,那老师会得到相应的奖励,所以老师千方百计要提高学生的各科成绩,但学生哪有那么好的精力来应付这么多的科目,所以只好将自己的最好的科目的精力削减下来,应对其他科目,其他科目上去了,自己爱好的科目下来了,在达到了老师平衡发展的要求的同时,却失去了自我,不知自己到底在哪方面强,大学上了,出来的并不是人才,而是一个十足的庸才。
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也是中国正在接受教育的孩子的悲哀。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63] 反对[1] 举报
网易广东惠州网友 ip:116.17.*.*: 2008-09-17 15:47:25 发表
很早以前看过一个大科学家戴维和他儿子的故事,说的是戴维有个儿子,虽然老子是大科学家,但儿子却是一个十足的混混,二十多岁了,还没有自己人生的方向,有一天戴维向他的朋友,也是一名大科学家提起他儿子的事,很烦恼,求助朋友帮他儿子,朋友答应了戴维的请求,将他儿子带在了身边,那时才开始有风洞试验的科目,就将戴维的儿子去搞风洞试验,多年后,他儿子成为了风洞试验的权威专家,也成为了一名大科学家。
所以,一个人不在乎你是否读了多少书,也不在乎你是否成绩优秀,只要你致力于在一个领域干了十年,你就是专家,干了二三十年,你就是权威,要是你干一辈子,那你就是泰斗。
中国的教育十分摧残人的天性,老师是园丁,这话一点不假,要是那天一场甘雨浇出了一朵美丽的花朵,绿化带上齐斩斩的勒杜鹃突然冒出一枝独秀的嫩芽,那我们的园丁就将你这朵花给掐了,一枝独秀的嫩芽给剪了,用他们的话说是要平衡发展,每一门功课七八十分,总分上去了,你是很优秀的学生,你要是一门功课回回一百分,其他都是三四十,四五十分,总分下来了,那你不是一个优秀学生。其实学生今后的人生可能就靠这一门功课得到大的发展,但就被学校在小学时就给硬生生的消灭了,这简直就是摧残。中国现在是一个功利主义社会,但这种功利也作用在学校教育里面,学生成绩总分高,那老师会得到相应的奖励,所以老师千方百计要提高学生的各科成绩,但学生哪有那么好的精力来应付这么多的科目,所以只好将自己的最好的科目的精力削减下来,应对其他科目,其他科目上去了,自己爱好的科目下来了,在达到了老师平衡发展的要求的同时,却失去了自我,不知自己到底在哪方面强,大学上了,出来的并不是人才,而是一个十足的庸才。
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也是中国正在接受教育的孩子的悲哀。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3] 反对[0] 举报
网易重庆巴南网友 ip:61.186.*.*: 2008-09-17 14:54:53 发表
人各有志,对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就以欣赏的目光来对待博士吧。但我认为,这种事情,普通老百姓最好不要仿效。
重庆 半世老头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5] 反对[0] 举报
网易江西赣州网友 ip:218.95.*.*: 2008-09-17 14:53:19 发表
网易吉林长春网友(58.244.*.*) 的原贴:
看你这篇文章就知道你是个败类!!就知道说三道四而无所作为的混蛋!!

网易重庆网友(58.17.*.*) 的原贴:
这么好的文章都有人骂,吃惊。。。。看来流传的网络上的职业吵家还真是存在,看来霉国的势力确实无处不在呀

这是一种尝试,结论没有出来之前什么样的推测都只是推测。国内这样的尝试实在是太少了,因为尝试要付出代价。多数国人是不敢付出又或者是付不起这样的代价的,因此尝试者少。教育尝试与政治无关,我们大可不必什么事情都跟政治挂钩。如果能探索出一条符合我们中国老百姓实际情况的教育途径,不也是桩美事吗?中华民族历来海纳百川,怎么现在就容不下几个想要做些尝试的人呢?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10] 反对[0] 举报
网易吉林网友 ip:222.163.*.*: 2008-09-17 14:07:19 发表
教育不能急功近利,教育最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这样 才能不拘泥于已有的知识体系,才能更有创造力和创新性。而我们现在的做法依然是从小就开始知识强化和灌输,根本不讲究方式和方法,也不管接受能力强与若,严重缺乏教育科学性。教育更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不能只放在嘴上!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1] 反对[0] 举报
网易上海市浦东新区网友 ip:220.234.*.*: 2008-09-17 14:00:01 发表
高兴就好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0] 反对[0] 举报
网易江苏常州网友 ip:58.216.*.*: 2008-09-17 13:54:40 发表
现在的博士就是“白食”,除了浪费粮食外,别指望着搞点研究,我们大学新分来的博士生带我们到企业实习,问企业人员的问题,连我们大学生都觉得幼稚。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1] 反对[2] 举报
网易广西宜州网友 ip:221.7.*.*: 2008-09-17 13:24:17 发表
网易浙江嘉兴网友(211.140.*.*) 的原贴:
这个博士就是拿自己女儿做试验!完全没考虑女儿长大后会遇到什么问题?或者说他早就考虑到了,但他在赌博,拿女儿的将来赌博。我看过那个新闻,当时就骂了袁博士一通,他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

你怎么就知道他不能教育好自己女儿?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52] 反对[3] 举报
网易江苏常州网友 ip:58.216.*.*: 2008-09-17 13:20:34 发表
现在的博士就是“白食”,除了浪费粮食外,别指望着搞点研究,我们大学新分来的博士生带我们到企业实习,问企业人员的问题,连我们大学生都觉得幼稚。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1] 反对[1] 举报
网易北京网友 ip:203.83.*.*: 2008-09-17 12:28:11 发表
我不认为博士会教不好小学那点水平的课程~如果是我的话~至少对付到初中的全部课程是绰绰有余的~语文纯粹是自己的文学修养~老师教不出啥东西~虽然会忘记一些内容~但如果允许我用大学以后的知识来教高中数理化的那些内容~再加上一些辅助的复习~高中课程应该也是没问题的~关键是看你有没有时间教~相信袁博士如果全职教自己女儿的话~应该没什么问题~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28] 反对[1] 举报
网易重庆网友 ip:58.17.*.*: 2008-09-17 12:09:30 发表
网易吉林长春网友(58.244.*.*) 的原贴:
看你这篇文章就知道你是个败类!!就知道说三道四而无所作为的混蛋!!

这么好的文章都有人骂,吃惊。。。。看来流传的网络上的职业吵家还真是存在,看来霉国的势力确实无处不在呀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2] 反对[4] 举报
网易广东江门网友 ip:219.130.*.*: 2008-09-17 11:36:20 发表
可请范跑跑当教导主任。。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5] 反对[1] 举报
网易吉林长春网友 ip:58.244.*.*: 2008-09-17 11:15:43 发表
看你这篇文章就知道你是个败类!!就知道说三道四而无所作为的混蛋!!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77] 反对[8] 举报
网易吉林长春网友 ip:58.244.*.*: 2008-09-17 11:13:30 发表
看你这篇文章就知道你是个败类!!就知道说三道四而无所作为的混蛋!!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4] 反对[4] 举报
网易浙江嘉兴网友 ip:211.140.*.*: 2008-09-17 11:11:15 发表
这个博士就是拿自己女儿做试验!完全没考虑女儿长大后会遇到什么问题?或者说他早就考虑到了,但他在赌博,拿女儿的将来赌博。我看过那个新闻,当时就骂了袁博士一通,他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10] 反对[40] 举报
网易广东深圳福田网友 ip:58.60.*.*: 2008-09-17 11:00:40 发表
己经有无数的人提出意见、建议与批评,然后有无数的人伤心绝望。
回复 收藏到博客 支持[33] 反对[0] 举报
(2008-9-19  7:25)
http://comment.news.163.com/news2_bbs/4M1NJ5UH00012Q9L_2.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 22:15:26 | 只看该作者
再谈对“私塾”教育的看法


www.cnjxol.com 嘉兴在线新闻网  2008年08月27日 14:34:22


8月20日,江南雨先生以《别以为了孩子的名义害了孩子》为题,在晚报南湖时评版上撰文阐述了他对海盐博士父亲袁鸿林专职在家培养女儿一事的看法,基本给出了否定“私塾”教育的结论。笔者读后也想谈谈对其中几个观点的看法。
第一是“‘私塾’教育明显违背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观点。我国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确有将少年儿童送入学校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的相关规定,然而,选择“私塾”教育的家长虽然没有将自己的孩子送入学校读书,但并没有剥夺其受教育的权利。相反,这些家长正是想通过自己的教育,尝试让孩子接受更合适、效果更好的教育。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与“私塾”教育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只不过孩子受教育的途径和形式不同罢了。可以预料,一旦“私塾”教育有存在的可能,相关法律也会对接受义务教育的途径和形式的多样性给予肯定。
第二是“‘私塾’教育并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观点。这一说法列举了“私塾”教育的一大堆“弱点”:剥夺孩子接触社会的机会、成长环境过于封闭、缺乏与同学的良性竞争等等。笔者认为,狭义的“私塾”教育纯粹就是从书本到书本,确实不完美,但广义的“私塾”教育完全可以既有“在家教育”,又可利用各种机会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把学习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聪明的“私塾”教育者是深谙这个道理的,他们一定会通过多样的教育活动和途径弥补“私塾”教育的不足,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设计个性化的“教案”。
第三是“在‘私塾’学习的孩子将来该如何面对没有学历的尴尬”的观点。其实,学历是一个人学习所经历的过程,在“私塾”学习的孩子并不是没有学历,只是没有代表学历的本本——文凭。就目前而言,这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就业,但这不是“私塾”教育的错,倒是应该好好改一改“唯文凭论”的用人制度。现在,已经有不少用人单位不再以文凭取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相信今后“唯文凭论”将不再“吃香”,而当“私塾”教育得到人们肯定时,“唯文凭论”也该过时了。
笔者承认,学校集体教育是目前较为完善的方式,但“私塾”教育突出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的思想和理念,毕竟是勇敢的尝试,并非一无是处,更没有到“害了孩子”的严重程度。
来源: 南湖晚报    作者: 陈天传(南湖区)    编辑: 陈嘉
http://www.cnjxol.com/xwzx/xwrp/ ... /content_813798.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5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24 , Processed in 0.086843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