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你的贴子时正好在做出游准备,大概看了一下,觉得一句两句也说不清楚,又没时间细说,所以准备等回来再仔细看了再仔细回复,好了,现在我回来了,赶紧回复一下:
问题一:孩子不愿跟读,我估计还是孩子太小,还不到三岁,我儿子正式读经时已经三岁了,开始也是不愿跟读的,基本是我读他玩,慢慢变成我读的同时他读,我停他也停,再慢慢变成跟读的,所以,一开始,为了保持他读经的兴趣,我一直是我读我的,他高兴了和我一起读,不高兴就在一旁玩,我不强求,只要求一定要在能听见我读的范围里玩,平时也是常放碟片做背景音乐.所以,你大可不必太担心,孩子不读并不代表不会,只是时候没到,没有表现出来而矣,时候到了自然就会跟读了,据我回忆,一旦跟读,离指读也就不远了.所以,听读,我强调的是一定要保证孩子能听到,能听到就能记得,三岁以前的孩子尤其明显.
问题二:关于137的方法.这个方法因为我也是才尝试,所以还谈不上什么经验,只能把感想描述一下,供你参考分析.我用137读了论语两章,老子十章,效果还是有的,但正如你所说,一天一遍,一周下来只能达到自己读,背还是背不下来的.所以肯定还是需要针对自己孩子的特点加以改动的.我分析未能背得的原因主要是时间和对应的孩子认字情况,因为目前我儿子认字还不足以能在第一天的第一遍就把一章全部自己读一遍,我留意过儿子从认字到熟读需要十遍,有些字可能读一遍就认识了,我这里指的是读了三五遍还不认识的字,读完十遍肯定能认识,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我改动了一下,在读完五遍或六遍以后,具体遍数要看不认识的字多少而定,不认识的字多,就再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不多,可以少读几遍,然后每读到不认识的字的句子,就把这一句连读十遍,因为时间关系,每天每篇只能读一遍,但几句话读十遍,并不需要用太多时间,这样十遍后原本不认识的字肯定就认识了.这个方法要在不认识的字不是很多的情况下实行,就是因为,不认识的字太多,就意味着很多句话要读十遍,这样的话,所需时间增多,孩子也会厌烦.而且,如果不认识的字在句中,可以把这一句话读十遍,但如果在句首,就需要把上一句连这一句一起读十遍,其实也就是起到一个背诵的作用,背得了,上句读完,下句自然就读出来了,也许他一时还不认识,但不影响整句的读,多读几遍也就认识了.至于是十遍还是五遍,就需要陪读的人自己留意自己的孩子是几遍能记得再定了,也许有的孩子五遍就能记得,那更好,更省了时间了.这个方法还是比较有效果的,至少能保证一周下来孩子能自己连贯地读了,比较复杂,不知你能否看得懂,不懂的话,可以再继续探讨.至于能读而不能成诵的问题,我觉得暂时也不用太纠结,首先要保证能读,然后是熟读,孩子这么小,每天读一遍,肯定会背的,这样孩子也会很轻松,家长心理压力也不会太大,不然,整天想着要背得背得,如果背不得就中断,反而可惜.我们追求的首先应该是养成和孩子每天定时定量的读经习惯,这是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其他的效果只是时间问题.记得看过一句话:现在的家长,总想着把自己几十年学的东西在一两年内全给孩子,包括我在内,很多读经的家长稍不留意就会在思想上犯这个错误.其实有这个想法是好的,可以让我们早点觉醒,早点准备,早点找到适合孩子的方法,这样,等孩子发展到了哪一步,方法和学习的内容就可以跟上,不至于错过好时机.但我们要戒的是,在孩子还不能接受的时候,要能等待,都备好了放在那,孩子需要时能拿得出来,或是孩子需要了自己就能找得到,用的了,就行了.这也正是蒙式的理论,家长所要提供的是环境,是辅助.
问题三:这个问题在我看来,不仅不算问题,简直可以说是你和你的孩子读经的很大成绩了,三岁不到的孩子能有这样的反应已经很好了,比我儿子强很多.相比你,我差的最多的就是我儿子能背的我还是背不下来,很佩服你.有你这样的遗传基因.你的孩子更没什么可担心的了,能坚持读就行了.关于老子版本的问题,也是我头疼的,我目前是结合好几个版本一起在核对,然后找出大多数版本都认同的,音频基本是我听的,在家背景音乐主要是英语了,中文经典纯粹是跟我读,我会事先跟音频把不认识或是多音字校准了.本人别的不行,普通话还不错,活这么大什么方言都不会,只会说普通话.为了找老子的版本,也看了一些关于道德经的评论,基本都是说要自己读,不要看别人的解释,然后读多了,自己就会有自己的见解,道德经的特点就是要读的人自己去悟.这也正应了你的想法了.我现在也就读了道德经和论语,我觉得,就连论语也是自己悟的比看别人的注解感受深刻,关键是自己悟了,会吸引自己再去多读多悟,越来越觉得被吸引.那种感觉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