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楼主 |
发表于 2008-5-12 08:36:20
|
只看该作者
杜曼幸会“优因数学”
今天,跟老公的导师见面聊天,幸会“优因数学”。以前看到论坛有人提过,但是没有详细去了解,今天听黄老师这么一说,心下大喜。以前一直在苦恼,我的杜曼数学计划仅仅制定到3岁,以后就不知道做什么了,我数学比较弱,老公又没有时间按照BEAN的数学进度去研究合适的方法,杜曼对于下一步也没有后续的指导。这回好了,终于可以有一条数学之路了。
引用一个老师的博客的内容来说一下优因吧!
2006-07-30 09:38, 吴春明,
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我对数学的看法,这个改变缘于结识了“优因数学”。
我一直有一个偏见,就是我们的数学太深,而语文太浅。说数学太深,是因为数学很抽象,很难直观。据说,有经验的数学老师都非常善于将题型分类,只要让学生了解可能的题型,再加以大量的训练,就可以轻松获得高分。然而,那些能够获得高分的学生,往往对数学的本质、数学的思维以及数学中的哲理,并没有什么感受,至少我就是那样。从中学到大学,我的数学经常考全班第一甚至年级的第一名,但事实上,我只是会做题而已。数学在我的眼中,只不过是一系列符号的推演。数学既没有优化我的思维,也无益于我的生活,甚至我经常会在那些卖菜、买水果的摊贩前自惭形秽,因为我在付钱时没有他们算得快。
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我对数学的看法,这个改变缘于结识了“优因数学”。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算盘是已经被淘汰的一种计算工具,甚至在我们的数学课程中已经见不到珠算的影子。在电脑、计算器已经普及的今天,拿着算盘的人可能会被当作古董一样来看待。庶不知珠算中却蕴涵着与西方数学迥异的具有中国文化特性的思想体系。吴文俊院士是当今中国数学界的泰斗,他曾在《中国数学历史》一书的序言中有着一段精辟的论述:
“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数学,与以欧几里德《几何原本》为代表的西方数学,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体系,其思想方法各呈特色。前者着重应用与计算,其成果往往是以算法的形式表达。后者着重概念与推理,其成果一般以定理的形式表达。前者的思维方式是构造 与机械化的,而后者则往往偏重于存在唯一以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非构造性的纯逻辑思维。前者由于它机械化的思维方式与算法形式的具体成果,从思想方法上正切合计算机出现后的时代要求。”
事实上,珠算正是中国传统数学思想的具体应用。在珠算的世界里,数字不再是一种抽象的符号,而是一种整体的直观。正如中国当代珠算研究的先驱陈梓北教授所指出的那样,珠算的本质“是变而不是算”,这与中国传统的易经文化其实是一脉相承的。“优因数学”正是在对中国传统数学思想以及珠算研究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数学理论和思想体系。据“优因数学”的推广人宋亚飞先生介绍说,目前“优因数学”正在探索中小学数学课程的优化,并且已经在实践中获得了可喜的成绩。
“优因数学”从中国传统数学思想中破译出了数学的本质基因,而这些基因是可以直观的,且富有哲理。一旦我们的学生掌握了这种数学的本质,数学的学习将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的学习也不再是是一件困难的事。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中还可以获得许多智慧的启迪。记得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坚教授在最近召开的“教育部新课改远程培训会议”说过这样的话:新课改的核心是要优化知识的结构,新课改的最重要的是要给学生以核心的知识,因为核心知识可以迁移、可以扩展。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思维、变易思维、本质直观正具有这样的特性,“优因数学”就是一个例证。宋先生说,以“优因数学”为核心完全可以统摄当今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的数学,“优因数学”与西方数学的相互补充印证,可以让我们全面地把握数学的本质精神。“优因数学”能够让学生以较短的时间获得最有效的学习,从而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当中。
见识了“优因数学”,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目前我们的数学不是深了,而是浅了。说它浅,是因为我们的精力放在了局部细节上,没有涉及到数学的本质,没有体现出数学的整体观和哲学思想。所以,看似很浅,但要真正掌握却很难。而“优因数学”看似很深,但借助于珠算的直观,却很容易打通小学、中学、大学的知识。在“优因数学”那里,知识是有结构的,是在把握整体后对局部的深刻认识。比如在小学一年级要讲小数很难,但利用珠算,孩子可以轻松地掌握小数、乃至亿万之数的概念。
希望有识之士能够关注“优因数学”,这是三位数学家几十年研究的成果,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中华文明的复兴。至于篇首所讲的“语文很浅”,那该是另一个话题,以后再说吧。
下面是台湾网站对优因数学的报道:
http://www.abacus.org.tw/abacus_14/index.asp
下面是新华网的报道: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7-04/25/content_6024522_1.htm 另类山村小学教出"神童" 孩子个个赛"周易"
以前是在有限的几个小学有过实验班,以后就没有了。现在只有课外班,因为让中国的传统教育来接受这个,工程太大,实在太难,就不知道要猴年马月才能让我们的孩子能学到这个好东西了。
听说先从广州开始,以后会辐射到全国各地的。
我还索取了vip优惠券,如果有人有兴趣,我就发上来大家共享吧。
[ 本帖最后由 elinsoso 于 2008-5-12 08:38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